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洪承畴故居
释义

洪承畴(1593~1665年),字彦演,号亨九。明朝重臣,松山之败后降清,沦为汉奸。洪承畴故居位于地安门东大街南锣鼓巷59号。

个人情况

洪承畴,满清开国重臣,其所作贡献对于满清的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民族和睦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出生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二十二日,泉州府南安县二十七都英山霞美乡(今英都镇良山村霞美)人。康熙四年(1665年),承畴公寿终正寝,享年73岁。赠少师,谥文襄,赐葬京师,立御碑。承畴公的墓地在北京海淀区车道沟。 乾隆因洪承畴为叛明降清的人,列入《清史贰臣传》,但因其功大,列于贰臣甲等。今天,我们在福建南安在其故居上修建了承畴纪念园。 洪承畴于崇祯年间,曾辑有《古今平定略》12册。后人又辑有《洪承畴章奏文册汇辑》及《经略纪要》24卷。

古今现状对比

据资料记载,南锣鼓巷59号是洪承畴的旧宅。走过方砖厂胡同,再走过黑芝麻胡同来到南锣鼓巷,看到的第一个院门正是59号,不禁失望至极。门小而简陋,推门进去,院内狭小不堪,没有任何高官府邸的迹象。

当年也曾规模宏大

洪承畴究竟何时来到这里,又到底居住了多久很难确知。关于洪承畴的生平,史料并不丰富,除去《清史稿》和《清史列传》中的记载,其他共有4篇都在洪承畴故乡南安的地方志中。而《清史稿》中不足万言的记载根本不会详细到包括洪承畴曾在何时买了何人家的房屋又到底居住了多久。从明末的征战沙场,到清时江南、西南的长期驻官,他一生待在北京的时间,想来也屈指可数。关于他回到京师的确切时间只有一处:承畴闻父丧,请解任守制,上许承畴请急归,命治丧毕入内院治事。

(顺治)五年四月,还京师。

洪宅的大门原开在方砖厂胡同,以此来推测,洪宅当初应是跨越了整个黑芝麻胡同,规模还是很大的,这才衬得起他两朝重臣的身份。

今天早已看不出这院子曾具有庞大规模的任何痕迹,没有花园,没有游廊,没有层层进深的院落,只有非常实用的起居室和厨房,红砖墙或是灰色小楼,使得那三间北房的红柱绿瓦显得格格不入。

从三间瓦房里遥想当年盛况第一次去的那天正是工作日,毫无人声。因有些房间并没上锁,而大门也是半开的,不死心地站在院子里喊:“有人吗?”徒劳无功。站在北房前盘桓许久———这就是记载中仅存的旧迹,北房三间,洪承畴死后成为洪氏祠堂。祠堂很小,两根红柱子,三间小房,一点也不气派。只有柱子依然鲜红的颜色和悬挂着的一排红灯笼点缀着这院子的冷清。

直至傍晚,才有一个小姑娘推门进来,当问起这里是否就是洪承畴的旧宅时,住在这里的她一脸茫然地回答“不知道”。据住在旁边55号的一位大叔介绍,这里确实是洪承畴的旧宅,可仅存的就是那三间北房了。也有不少人过来寻访旧迹,虽然没有任何与洪承畴有关的标识,但是也常常会有人问同样的问题。

旧时洪宅门口还曾有两个铁狮子,当然现在早已荡然无存。根据有关专家的说法,在元代,门前的狮子都是铁铸的,明代以后才有石狮子。

那么可以推知在元代,这块地方就已经有了住宅,洪承畴很可能是买了别人的宅第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过改建。特意选了个周末再去,北房里终于有人。但走进房子的内部也仍然看不到任何古老的痕迹,完全是一个现代家庭了。东晓市街203号:旧“洪庄”里的朗朗读书声与南锣鼓巷洪宅的破败相比,位于崇文区的洪承畴别墅的规模则要庞大许多。这座旧宅后被改为金台书院,现在则是金台小学的所在地。

乾隆年间就已成了书院洪承畴的这处私宅被称为“洪庄”。清入关以后就开始实行满人居内城、汉人居外城的政策。从身份上来说,洪承畴是汉人,应居外城;但又因功绩赫赫,被皇帝赐属镶黄旗,又可以居内城。两处宅第,一处在内城(南锣鼓巷属东城区,清时是内城),一处在外城(崇文区清时属外城),倒是每一条规矩都没有破坏。

洪承畴死后三十五年(1700),当时的京兆尹钱晋锡在宛平、大兴分设义学,收贫苦子弟就读,大兴的义学就租用了洪庄的房子。后来宛平义学并入洪庄,命名为“首善义学”。

但首善义学一开始租的只是洪氏庄园的一部分房舍,后来到了乾隆十五年(1750年),洪氏庄园被正式改名为“金台书院”,现在的金台书院是金台小学的所在地。

连匾额都像是新写的作为金台书院被保存的洪氏旧宅要气派和庄严得多。所有建筑基本都保持原来的面貌,只是功能的不同,门房变成了传达室,讲堂等变成了教室或办公室。

也许是因为孩子们需要更大的活动空间,不要说花园,就连树都没有几棵。西侧跨院里有在各个小区或是街边都很常见的健身器材。而东侧却没有对称的跨院,而是突出一幢高出许多的建筑来。

现在的院子里可以闻到新涂的油漆气味。刚刚完成了翻修的金台书院一切都是崭新的,包括那块后来重写过的“广育群才”的匾额,干净得像刚挂上去的。就连大门的门洞壁上写于乾隆四十九年的石碑都显得崭新的。 但实际上它已经过300多年的历史了,单是名字就改换多次。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后又改为顺直学堂,随后又几易其名,现在它被我们记住的名字是“金台小学”。年幼的孩子们无数次从这座大门出出进进,但还不能理解他们读书的这所学校曾经发生过的风云变幻的故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3: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