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衡阳古遗址 |
释义 | 衡阳古遗址(岭茶古脊椎动物化石遗址 彭家岭遗址 金山岭遗址 罗卜滩遗址 宣塘坳遗址 贺家山遗址 高陂冲遗址 周子头遗址 水竹堰遗址 石堆山洞穴遗址 酃县故城址 钟武县故城址 永昌县故城址 石鼓书院遗址 石鼓山摩崖石刻 祁阳县城故城址) 衡阳古遗址衡阳历史悠久,历史遗址颇多。古属三苗、杨越,战国时为楚南重镇。公元前202年始建酃县(治今珠晖区酃湖乡),后设立钟武侯国。衡阳分属于衡阳郡和湘东郡,湘东郡治设酃县(今珠晖区酃湖乡)。西晋置衡州,治衡阳。东晋、南北朝先后设湘东郡、衡阳王国,首府设衡阳。公元589年,改湘东、衡阳两郡为衡州。唐天宝年间又将衡州改称衡阳郡,直至唐乾元元年才复用衡州。肃宗至德二年置衡州防御使,领衡、涪、岳、潭、郴、邵、永、道八州。公元764年,唐王朝为了加强对湖南地区的控制,设置湖南观察使。这是历史上最早出现“湖南”之名,湖南观察使驻衡州。宋为衡州衡阳郡。元省下设路,改置衡州路,在衡州设湖南宣慰司。元贞元年(1295),衡州设行枢密院。明置衡州府,明朝中后期设桂王藩国,都衡阳。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置衡永郴道,驻衡州府。雍正十年(1732)增领桂阳州,更名衡永郴桂道。公元1676年,吴三桂在衡阳称帝,国号周。衡阳称应天府(国都)。民国三年(1914年),废府存道,改衡永郴桂道为衡阳道,俞寿璋任道尹,直辖湘南34县。1937年,全省分十个行政督察区,第二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衡阳。1939年春自湖南省政府沅陵迁至衡阳耒阳。1942年1月1日,国民政府设衡阳市,属省辖,市长朱玖莹。1943年成为全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人口近100万。1944年,衡阳保卫战致使全城被毁,全城仅剩三栋建筑。1949年设衡阳专区,专署驻衡阳市。1952年撤销衡阳专区,设立湘南行署,行署驻衡阳市,湘南辖34县。1983年7月,原衡阳地区与衡阳市合并,实行市管县新体制,辖雁峰区、石鼓区、珠晖区、蒸湘区、南岳区五个县级区和衡阳县、衡南县、衡山县、衡东县、祁东县、常宁市、耒阳市七县(市)。 岭茶古脊椎动物化石遗址衡东县岭茶乡位于衡阳盆地中部、县城西南17公里处。1982年10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野外考察队在岭茶乡甑箕岭考察时,发现了大批古脊椎动物化石。化石大都保存完好,有完整的头骨、牙齿、肢骨等。这批化石距今5千万至5千2百万年,有原古马、小白鼠、宽臼齿兽、冠齿兽和食虫类等10余种哺乳动物,还有蜥蜴、鳄两种爬行动物。其中有5件是国内首次发现,对于研究古生物进化、地理复原等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彭家岭遗址南岳镇以东8公里的彭家岭萧家大屋背后,范围约1万平方米。时代为新石器时代、商。1965年发现。遗址文化堆积较厚,最厚处约1.3米。采集的石器有斧、锛等,均磨制。陶片有夹砂红陶、夹砂灰陶、泥质灰陶、夹砂黑陶和印纹硬陶;纹饰有回纹、菱形纹、人字纹、波浪纹、绳纹、篮纹、方格纹、附加堆纹与镂孔等,其中以方格纹多见;器形有罐、釜、壶及锅形器等。文化堆积主要分为两个时期,下层以夹砂红陶为主,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时期;上层以印纹硬陶、泥质灰陶为主,相当于商代。 金山岭遗址衡阳县福溪乡育新林场的金山岭西端,面积约8000平方米,时代为新石器时代、商。1974年发现并两次进行试掘。遗址文化堆积厚0.3-0.7米,可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主要集中在遗址北部,出土有石斧、石镞及龙山时期夹砂灰陶残片。陶片火候较低,制作粗糙,多素面,有少量的方格纹、篮纹和附加堆放;器形有罐、盆、尊。上层文化堆积分布广,遍及整个遗址。出土有石斧、石锛、石刀、石镞、砺石、陶纺轮及商代夹砂黑陶、泥质灰陶、泥质红陶、灰色硬陶、红色硬陶残片。有的石器磨制很精致。陶片多素面,纹饰有回形纹、绳纹、方格纹;器形较规整,有鼎、罐、瓿、盘、碗、杯、盆、豆等。 罗卜滩遗址位于衡南县泉湖镇建伟村东北,时代为新石器时代。遗址残存面积约500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0.2米。采集石器有斧等。陶片有夹砂红陶、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陶;纹饰有绳纹、篦纹等;器形有鼎、釜、罐、钵等。 宣塘坳遗址位于耒阳市大市乡长洲村茶场宣塘坳山顶,时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1986年5月文物普查时发现,面积约200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0.2米。遗址因地表被开垦为茶园而遭到破坏,山上暴露有不少的陶片和石器。采集的石器有斧、凿、镞、铲;陶片有夹砂灰陶、夹砂红陶、泥质灰陶,纹饰有绳纹、篦纹、水波纹,器形有鼎、罐等。 贺家山遗址位于耒阳市大市乡大市村贺家山,时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1986年5月文物普查时发现,面积200平方米,文化堆积厚0.1—0.5米。遗址因开梯田和修贮水池遭到破坏,地表暴露有石器、陶片和红烧土块。采集的石器有斧、凿、锛、刀等;陶片有夹砂红陶、夹砂灰陶、泥质灰白陶、泥质灰陶,纹饰有方格纹、绳纹、水波纹、戳印纹,器形有罐、釜等。 高陂冲遗址位于耒阳市遥田镇跃进村十三组的高陂冲山坡上,时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1986年5月文物普查时发现。面积约1200平方米,文化堆积厚0.2-0.5米。遗址因修水渠遭到破坏,地表暴露黑灰色文化层。采集的石器有斧、凿、锛、刀等;陶片有夹砂红陶、泥质灰陶、泥质灰白陶,纹饰有方格纹、谷粒纹、绳纹、篦点纹及镂孔,器形有罐、鼎、釜、壶、豆等。 周子头遗址时代两周,属古越文化遗址;位于衡阳市南郊岳屏乡隆桥村东南,距市区约5公里。遗址西、南两面是蜿蜒起伏的丘陵,东、北面是一片广阔的平原,有一条自北向南流去的小溪,平原前方为湘江。遗址分布在江岸边海拔高度约150米至250米的山坡上,面积约3000平方米。 1982年发现并进行局部试掘。遗址文化堆积厚0.3-0.65米,其中部分可分为2层。出土石器134件,有斧、锛、凿、刀、矛、镞、网坠等。出土陶片9千余片,有夹砂红陶、夹砂黑陶、泥质灰陶和印纹硬陶,其中印纹硬陶占绝大多数。纹饰有云雷纹、圆圈纹、“F”形纹、方格纹、曲折纹、篮纹、漩涡纹、锥刺纹等。器形有鼎、罐、壶、豆等,上层还出土有双翼式铜镞。 水竹堰遗址位于衡东县石湾镇双峰村北水竹堰的山坡上,1986年文物普查时发现,时代为周代。遗址残存面积约600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0.4米。采集石器有斧、刀、镞等。陶片有夹砂黑陶、夹砂红陶、泥质灰陶、印纹硬陶;纹饰有方格纹、弦纹等;器形有鼎、罐、釜及纺轮等。 石堆山洞穴遗址位于耒阳市罗渡乡罗渡村八组石堆山上,时代战国。1986年5月文物普查时发现。山洞东西有出口。洞口高2.5米,宽2米;洞内宽处25米,窄处6米,高5米,深50余米。遗址面积约1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厚0.3-0.5米。因村民常在洞里取肥,遗址遭到严重破坏,洞外散布许多陶片。采集附近片有夹砂红陶、夹砂灰陶,纹饰有绳纹、篮纹、云雷纹,器形有鼎、罐、壶等。 酃县故城址位于衡阳市酃湖乡胜利村西耒水河畔,距衡阳市中心约2公里。1952年湖南省文物普查时发现。 城址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1平方公里。西面、西北面残存高低不一的城垣(残高1-4米)和低洼的护城河(宽约10米)。城墙为黄土夯筑,夯土层厚15—20厘米,有明显的夯窝痕迹。夯土中夹有绳纹板瓦、筒瓦和印纹硬陶残片。瓦为夹砂灰陶,胎质粗厚,瓦面印绳纹,背面常残留布痕。城址内采集有筒瓦、板瓦、瓦当以及盆、罐、壶、钵、豆等陶器残片,陶片纹饰有麻布纹、米字纹、方格纹等。陶罐等烧制火候高,胎红,质地坚硬,与附近凤凰山一带汉墓出土同类器物相似。此外,还采集有铜“五铢”钱、铜渣和铁剑等。由于地面早已开垦作农业生产用地,城址破坏十分严重。 清同治《衡阳县志》载:汉高祖五年(前202)置长沙国,下领十三县,酃县为其一,其县治设于此。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耒水北过酃县,县有酃湖……湖边尚有酃县故治。”所述与文物工作者调查发现一致,该城址应为汉酃县县治。 钟武县故城址位于衡阳县三湖镇荫棠村蒸水与王母河交汇的台地上。1982年文物调查时发现。渣江至洪市的公路自东向西穿城址而过,余皆辟为水田。 城址呈长方形,南向。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30米。西南面残存夯土城墙约200米,宽约9米,最高处约3米。北面东段城垣基础亦可辨识。环台地均为长方形水塘和水田,形状规整,当为护城河遗迹。城址内采集有汉代筒瓦、板瓦、瓦当和陶器残片,纹饰有米字纹、方格纹、绳纹等。 清乾隆《衡阳县志》载:“钟武故城在郡西八十里,汉置县,属零陵郡。按今十二都地名,三湖町有遗址可验,其民居有县堂里、仓门前诸名目。”故该城址当为钟武县故址。 永昌县故城址位于祁东县城西42公里的砖塘乡烟河岭村。据载:三国吴太平二年(257)至隋开皇九年(589)置永昌县。《一统志》云:“废永昌在祁阳县北六十里,今砖塘其故址也。”1982年文物调查时发现。 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80米,南北宽150米,面积2.7万平方米。今东、北两面夯土城墙基尚存,最宽处约10米,残高1.5米。东面城垣因修公路被截成两段,南段长65米,北段长75米,公路宽10米。西、南两面城墙已毁,辟建民房。故城南、北、西以绕城的祁水支流为天然屏障,东面有护城壕,残迹尚依稀可辨。城址内开垦为耕地,地表散布大量的瓦片。采集有绳纹板瓦、筒瓦以及鼎、罐、钵、碗等陶器残片,陶片纹饰有水波纹等。在城址东面山坡上有汉墓群。 石鼓书院遗址位于衡阳市石鼓区石鼓山。石鼓山四面凭虚,其形如鼓,蒸水环其右,湘水挹其左,耒水横其前。据《水经注》载:“山势青圆,正类其鼓,山体纯石无土,故以状得名。”一说浪拍山崖,其声如鼓,故称。 石鼓书院溯源要到唐元和年间(806-820)。其时山上有寻真观,邑秀才李宽(亦名李宽中)来此读书究学,遂改为书院。衡州刺史吕温有《同恭夏日题寻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诗,此应为石鼓山有书院之始。宋至道三年(997),邑人李士真在其旧址建石鼓书院。景祐二年(1035),据衡阳郡守的奏请,仁宗御赐“石鼓书院”匾额,遂与当时的睢阳、白鹿洞、岳麓并称全国四大书院。朱熹、张木式、范成大、辛弃疾、文天祥、徐霞客、王夫之等先后到此游览或讲学,并有题记。 自宋以降,石鼓书院屡经圮建,至清同治年间(1862—1874),山上楼台书舍,鳞次栉比,蔚为壮观。主要建筑有武侯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仰高楼、七贤祠、敬业堂、浩然台、合江亭等。光绪间(1975-1908)改为衡阳官立高等小学堂。民国间先后改为衡郡女子职业学校和市立师范学校。1944年6月,日寇大举进犯衡阳,石鼓山上的建筑悉数毁于日寇炮火。 新中国建立后,衡阳市人民政府将石鼓山规划建设成为公园,广植树木花草,修建曲桥亭阁、回廊护栏,竖立石鼓雕塑, 石鼓山摩崖石刻石鼓山位于衡阳市石鼓区蒸水、湘江合流处。山上尚存唐代至清摩崖石刻近30处,2000年发现。石刻主要集中在石鼓山西面约40米长的山岩上,与清乾隆《清泉县志》所载“历代摩崖在西奚谷石壁”无异。 《清泉县志》云:“西奚谷 二字在西奚谷 石壁,字大径八寸,与东岩字皆贞观中刺史宇文炫书。”今“西奚谷”二字尚存,且保存完好。其右侧约1米处有一处摩崖,内容为“予守衡一载,时事多蹇。闻石鼓之有‘西奚谷’,无暇履其地而览胜为恨。因与馈遗之列,休官后复来衡。栖迟书院,从荒藤蔓草中觅出‘西奚谷’,乃了前缘也。为之修槛奠石,偕友啸咏其间一月而归。姑苏之安亭张时立石。康熙元年春三月朔日。”所述与石刻环境相符,且为“西奚谷”这一初唐名刻提供了佐证。石刻中保存较好的还有“江上清风”、“蒸湘”、“介崖”、“高山流水”及一些记事刻石。字体有行、楷、隶、草等。年款可辨的有唐“大和九年”(835)、宋“元祐三年”(1088)、“元祐七年”(1092)、元“元贞元年”(1295)、清“顺治丁酉”即顺治十四年(1657)、“康熙元年”(1662)、“乾隆戊子”即乾隆三十三年(1768)等。 祁阳县城故城址金桥镇为祁阳县首治(264年~621年为祁阳县城,古祁阳县今分为祁东县和祁阳县),位于衡阳市祁东县城东南10公里处。 三国至隋朝古祁阳县城遗址位于金桥镇新屋町北部边缘。《水经注》载:“余溪水过县南,入于湘”。余溪水即今流经祁东县的白河。余溪水流经常登第南面9口相连的长塘,塘底有卵石层,传说是护城河遗址,是古城的水上交通要道。城南面还有通往邻近大城的古驿道,城对面有铺子町商业区,城东面有校场坪、点将台等遗迹。 《祁阳故城考》具体指出祁阳古城在今祁东县金桥镇。民国李馥《祁阳县志·山水志》引李建勋《祁阳故城考》,指出祁阳古城在今祁东县金桥镇。1962年版的《湖南省志》载:祁阳“吴至隋的县治在祁东的金兰桥,今祁东县金桥镇。1985年10月,实地勘察证实:古城在金桥镇金兰桥常登第附近。常登北在现新屋町北部边缘,这里有约5万平方米的地面略高于邻近的其他农田,土壤是由第四纪红壤发育而来,是筑城的上等土壤。新屋町后面是一带岗丘,前面是开阔的大町,山环水绕,地沃人稠。后面山岗的岭上湾、油子塘、黄家屋、马泉塘都有古墓,墓葬规模较大,出土的汉砖、陶器、铜器、铜币形式古老,这里约有五万平方米的地面略高于邻近的其它农田,土壤是第四纪经壤发育而来,是筑城的上等土壤。余溪水流经常登北的南面,城南面常登第有九口相连的长塘,墉底有卵石层,为护城河遗址。余溪水历来通行木船,是古城的水上交通要道,在当地的国地契据中,还保存故城遗附近计多有关城边的地名,常登北旁边有口塘叫城脚塘,对面有铺子町,当时为古城外的商业区,城东面有校场坪,点将台,是练兵之处。经过古城南面的古驿道,向东北到排山通衡阳,向西北通宝庆(今邵阳)和永州,向南通归阳、常宁,是古城通邻近大城的官道。故城东边有驿行庙、马场坪,应是驿站、驿马的所在地。在古城东北有总管庙,1900米处有辖神庙,再向东有城墙口,这此故时流传下来的地名,是这里古代建城的旁证。 遗址现状现金桥镇街头至新桥头沿带均属古祁阳县城,并有县治大院、校场坪、点将台、商业区、驿道、马场坪、驿行庙、总管庙、辖神庙与辖神桥(今在)。其实,“常登第”三字就是“墙垛下”的方言谐音。像铺子町,城墙口等流传下来的地名,是这里古代建城的旁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