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横向动量
释义

定义

横向动量 简称横动量,是次级粒子的动量矢量在垂直于入射粒子运动方向

的分量。

原理

横动量在碰撞强子的质心系和相对于靶粒子静止的实验室系取相同数值,按

照测不准关系,动量反比于碰撞距离,因而横动量的大小反映强子碰撞的程度。

发展演变

50年代,在宇宙线多重产生现象的研究中,发现次级粒子的平均横动量取常数值,约为

0.32GeV/c,不依初能大小而改变。10~102GeV级的加速器实验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到60年代,在太电子伏(TeV即1012eV)以上能区的宇宙线实验中观察到了横动量甚大

的事例,称作大横动量现象。大横动量现象被认为联系于深层粒子的作用,因而引起

普遍的兴趣。70年代初,太电子伏区的 ISR加速器实验也观察到这一现象。最近在

102TeV区的SPS加速器实验中观察到比ISR大得多的大横动量产额。此外,拍电子伏

(PeV即1015eV)以上的宇宙线实验还多次报道了发现更大横动量的现象。

对多重产生现象的理论分析,早期主要是一些现象性模型。例如费密模型,将作

用体积看作一个高温黑体,多重产生的介子像黑体辐射;海森伯模型,假定作用体积

形成一个波包,用波包膨胀的力学类比来描写多粒子产生过程;朗道模型,引入流体力

学考虑;火球模型(包括双火球和多火球模型),假定碰撞粒子受到激发形成高温火

球,次级粒子产生于火球的衰变。60年代以后发展了多重周缘碰撞理论,R.哈格多恩

的统计热力学模型,R.P.费因曼的标度无关性模型和杨振宁等的极限碎裂模型。随

着强子结构研究的进展,从组成强子的下一层次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说明多重产生

现象,出现了部分子模型、夸克-部分子模型和组分交换模型等。量子色动力学从

强子组成粒子的相互作用来描写有强子参与的所有物理过程,被认为是正确描写这些

过程的有希望的理论。但应用于强子碰撞的多重产生现象,目前只有大横动量的过程

可以用微扰论求解。小横动量过程,由于数学上的困难,暂时还得不到量子色动力学

解。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5: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