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横河川村 |
释义 | 横河川村隶属于山东省胶南市藏南镇,东侧上洼村,南侧潘家庄村,西与河崖村相连。该村地处丘陵地带,地势南高北低。该村通过大力开展产业结构调整,特色产业相继得到快速发展。 地理位置横河川村是藏南镇政府驻地村,距204国道西侧3公里,“同三线”高速公路横贯村东,交通方便。该村东侧、西侧、北侧是陡崖子水库,自然风貌保持完好。 横河川村主要收入来源以传统农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等农作物。随着第二、三产业的不断兴起发展,集体经济收入逐年增加,农民增收途径不断拓展。因其位于胶南市西南、二0四国道北3公里处,是藏南镇政府所在地,交通十分便利,已成为投资建厂的理想地段。 名称溯源据《丁氏家乘》记载,明弘治年间丁氏分支第四十支,丁琪后人由今大村镇大村迁至该村原址处立村,因地处岭间平川,傍横河,故名。清道光版《诸城县续志·疆城》称为横河川村。 人口耕地全村土地总面积1360亩,其中耕地面积1020亩。1959年建陡崖子水库时,该村南移2公里处。2005年该村共有598户,总人口为1364人。 经济发展横河川村历史上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等农作物。改革开放以来,截至2005年,该村有梨园面积280亩,板栗100亩,形成了特色农业;个体工商业户40家,纸制品机械厂、地毯厂等民营企业8家,村里多数劳动力在企业务工。1985年村投资12万元为村民安装了自来水,1996年投资6万元在地西岭挖大口井2处,投资5万元新建塘坝2座,有80%的粮田面积解决了灌溉的问题。1999年该村投资40万元在村东204国道西1公里处新建厂房1处。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89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文化发展经济发展的同时,该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也不断加强。村内主要街道全部实行了硬化、美化、亮化,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截至2005年,该村有三人考取了硕士学位,50名考生考入大中专院校。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工作始终走在全镇的前列。多次被评为市镇级“五个好先进党支部”和“文明村庄”的称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