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黑鼠海豚 |
释义 | 学名: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G. Cuvier,1829) 别名:黑鼠海豚、黑露脊海豚、江猪 类科名:齿鲸亚目/海豚科 形态:出生55~80公分,初生重量约7公斤,成体约1.9公尺长,雄体稍大,成年重量约30-45公斤。无背鳍,背顶微现窄脊,和白鲸外形有些相似。体型极小,前额浑圆无突出嘴喙,头可自由转动。身体为浅蓝灰色,腹部颜色较浅,喉下及肛门附近为白色,死后身体变黑。上下颌齿各有13-22个。尾鳍中间有凹刻。 现况:主要属于近岸型种类,在淡水和咸水可见其踪迹,本种又可分成三个亚种:栖居中国长江者,长江以北沿海,及长江以南沿海者。因主要栖息于沿海,遭受人类文明开发污染之冲击颇大,本种目前是国际重要保育焦点之一。在南亚洲曾在红树林区域发现其踪迹。 分布:太平洋至印度洋近海的温暖水域,由日本北方经西南亚洲至印度半岛,在中国长江淡水亦有分布。 食物:其食物包括小乌贼、虾、小鱼,在胃内容物中亦发现米等谷物及黏有卵粒的叶片。 习性:性害羞,常独居或以小群队出现,不善空中绝技,游动时倾向用测边翻滚,浮出水面却常只有小小波纹。在日本海域者,每群约50只,由数个5-10只的小群构成,其生殖高峰在十月左右。在中国长江的群体约2-12只成群,其生殖高峰在2-4月,母豚会用胸鳍将仔豚置于背上附着游水,其寿命估计达25年。 易混淆者:由于无背鳍之特点不易错辨,偶尔可能与白鱀豚、印河豚、恒河豚及伊河豚稍微混淆,虽然体色相近的伊河海豚混淆,但后者具有背鳍,白鱀豚和印河豚与恒河豚皆有明显背鳍及长吻。 注记:neo在希腊文中意即“新”,Phokaina源自希腊,Phocaena来自拉丁文,二者都是“小型海豚(Porpo-ise)”之意,eides为希腊文“相似”之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