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
释义 | 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前身是1958年设立的历史系,历史系于1982年恢复重建,经过不断的建设发展,形成了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具备一定学术地位的优势专业和优势学科。学院现设有历史系、档案系、旅游管理系,还设立中国北部边疆民族历史文化研究所和重点文科(中国古代史)研究基地。 学院简介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前身是1958年设立的历史系,国内知名教育家——纪昌同志出任第一届历史系主任。经过40多年发展建设,已经由一个单一的历史学科发展成为包容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的文科二级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具备一定学术地位的优势专业和优势学科。1982年历史系恢复重建以后,累计为我省和全国培养了2258名毕业生。现任院长是东北史专家、博士生导师段光达教授。 学院下设三个系,即历史系、旅游管理系、考古系(2009年新增)。还设立中国北部边疆民族历史文化研究所和重点文科(中国古代史)研究基地。从2004年开始,历史系设立了历史专业实验班,强化外语和断代史教学,加强基本理论和历史专业知识的教育,学生毕业时绝大多数要达到推荐免试或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水平。 该院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同时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现有中古代史、专门史、世界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旅游管理五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其中中国古代史专业是校级重点学科。此外,学院还担负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和成人教育学院旅游专业的教学任务。 师资力量学院现有教师49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6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历(包括在读博士)15人,具有硕士学历(包括在读硕士)20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66.9%,教师中86%毕业于国家或省内重点院校。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比较合理。学院拥有一批治学严谨、态度认真、教书育人、学术造诣深厚、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成为学院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 硕士学位授予权情况1、中国古代史硕士点,1998年设立,1999年招生。 2、专门史硕士点,2005年设立,2007年招生。 3、世界史硕士点,2005年设立,2007年招生。 4、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硕士点,2005年设立,2007年招生。 5、旅游管理硕士点,2005年设立,2007年招生。 专业设置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素养和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应用能力,能在各级各类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旅游英语、旅游计算机管理、高等数学Ⅲ、旅游学概论、中国旅游资源、旅游经济学、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心理学、旅游地理、旅游交通、旅游美学、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法规、旅游财会学、公共关系与中外礼仪、导游业务及管理学原理、社会学、行政管理学、黑龙江旅游工作实践等。 为适应旅游工作的特殊需求,该专业要求考生五官端正、口齿清楚、四肢匀称,身体裸露部分无明显疤痕,裸眼视力1.0以上,男生身高1.70米以上,女生身高1.60米以上。 该专业文理科考生均可报考。 历史学专业培养目标:黑龙江大学历史系是我省主要的培养历史学专业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面向省内外招生。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列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主要学习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以及黑龙江地方历史民族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历史、文博、文教及行政公务等专业工作所需要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史学概论、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考古学通论、历史地理、社科文献检索、目录学、东北史、中外文化概论、方志学、历史文献学、中国思想史、国际关系理论、中国经济史、清代黑龙江民族史等 该专业文科考生报考。 档案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档案学基础知识与文化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机构、信息部门从事信息服务、信息管理、文秘工作及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档案学概论、档案管理学、档案文献编纂学、科技档案管理学、档案保护技术学、档案缩微与复制技术、档案与计算机管理、情报学、办公自动化、书体辩识、文书学、秘书学、社科情报管理(检索)、中国档案事业史、外国现代档案管理及行政管理学、财会学及档案法规与知识产权等。 该专业文理科考生报考。 学科带头人中国古代史学科带头人:胡凡 ,男,汉 族,1951年出生人,历史学博士,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主任,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 胡凡教授1966年下乡,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工作,1978年考入大学,1982年开始从事学术研究,现为中国明史学会理事、中国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明清史及文化理论的研究;多次获黑龙江省社科评奖佳作奖,获大连市政府科研二等奖二项,辽宁省政府社科一等奖一项;已出版《中国古代史研读要览》、《中国历史研究专题述评》、《中国古代文化史》、《刘基大传》、《李善长大传》(以上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明成祖本传》(辽宁古籍出版社出版)、《清史》(合作史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嘉靖传》(人民出版社)等史学著作10余部,在日本《明代史研究》、台湾《明史研究专刊》及国内《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清史研究》、《明清论丛》等核心期刊以及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参加国际、国内等各种学术活动20余次。 后备学科带头人:周喜峰, 1964年9月出生。2003年7月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历史研究所,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历史系专业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清史、东北民族史。主持和参与撰写的专著有《齐齐哈尔经济史》、《齐齐哈尔民族史》、《齐齐哈尔军事史》,参与完成的国家九五重点课题有《黑龙江教育史》、《中国达斡尔族人口》,2005年承担国家《清史工程》子课题。并先后在《齐齐哈尔师院学报》《齐齐哈尔市社会科学》《学术交流》《东北沦陷史研究》《东北师大学报》《城市研究》《黑河学刊》《龙江党史》《历史教学》《满族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等刊物发表论文近30篇。为研究生及本科生开设的课程主要有“清代知识分子研究”、“清代黑龙江民族研究”、“明清史专题”、“清朝皇帝与中国社会”。 世界史学科带头人李朋:男,1963年8月生于哈尔滨。曾入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学习;任黑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第二、三、四、五届“黑龙江大学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黑龙江大学第三届“十佳”优秀青年教师。现为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会员、理事,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会员、理事。主要从事“美国史”、“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冲突与战争问题”研究。 给本专课学生开设4门课程:《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现代国际关系学》,《旅游心理学》;给研究生开设《东北亚国际关系》课程。 著有:《被禁止的战争》、《世界近代中期军事史》、《将帅雄风》、《神秘的日本皇室》、等著作6部;论文《拉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困境原因剖析》、《彼得一世改革的特质与俄国现代化的方向》、《明治维新对东北亚区域的影响》、《论东北亚区域的现代化》、《关于东北亚现代化的几个问题》等20余篇。 曾获得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资助及奖励10余项。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科带头人:徐松巍(略) 专门史学科带头人:胡凡。(略) 后备学科带头人:霍明琨,女,1973年3月生于黑龙江省兰西县。曾入黑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学习,现为古典文学在读博士生;任黑龙江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现为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员,中国唐史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文化史、文献学和古典文学研究。 开设:《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古代汉语》,《唐宋文化专题》,《古典文学名著欣赏》等课程。 曾任《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整理编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6)主编,参与编写《中国历史文选》,(中华书局,即将出版),《大学基础语文》,(中国国际出版社,2004.1)等著作;并先后在《社会科学战线》《文史知识》《学习与探索》《学术交流》《黑龙江高教研究》《北方论从》《学术前沿》等期刊发表《<太平广记>的社会文化价值》,《<太平广记>中所见的早期行业神》,《<太平广记>中的神异小说探研》,《<太平广记>与社会文化》,《<太平广记>与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历史文选教学中的文献与文化》,《历史文选课教学中的“活”与“动”》,《魏王府文学馆探略》,《章学诚的文学理论与其史观之关系》,《试析陈子昂个性气质与其独特诗风关系》等学术论文。 曾获得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黑龙江省“教育科学成果论文二等奖”;黑龙江省“优秀高等教育科学成果奖”;黑龙江大学“先进工作者”;黑龙江大学 “教书育人积极分子”;黑龙江大学“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主持并独立完成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一项、黑龙江大学青年基金项目两项、黑龙江大学校管项目资助一项;主持并独立在研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一项、黑龙江大学青年基金项目一项。 档案学专业学科带头人:倪丽娟,1963年1月出生于大连市,1985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历史系档案专业。现任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副院长兼黑龙江大学档案馆副馆长,教育部档案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档案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高校档案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档案学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档案学基础理论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已出版著作2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承担各类项目5项,其中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项目1项,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1项,黑龙江省档案局科研项目1项,黑龙江大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黑龙江大学管理科研项目1项。 后备学科带头人:张锐,1958年5月出生,山东省济南市人。现任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研究馆员)。1982年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86年10月至2002年11月,任黑龙江省档案科学研究所副所长,2002年9月晋升为研究馆员。2002年底,调入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任教,主讲“档案价值论”、“档案工作效益论”、“档案文献检索”等课程。2003年被增列为档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承担的科研立项有黑龙江省档案局2002年度科研立项《档案馆业务建设研究》、黑龙江省“十五”教科研究规划项目《档案价值理论研究》、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档案价值理论与档案价值鉴定研究》。科研获奖有中国档案学会首届青年档案学术奖、黑龙江省档案学会2001年度科研一等奖。出版的学术论著有《档案实务》、《档案工作实践读本》、《黑龙江省档案馆馆藏要览》,近年在档案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带头人:段光达,男,1957年8月生。1982年8月吉林大学历史系毕业,硕士,教授。现任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副院长,黑龙江大学中国北部边疆民族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黑龙江大学博物馆馆长,兼任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委员,黑龙江旅游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哈尔滨市地方志学会常务理事。长期致力于黑龙江地方史和东北亚区域史的教学与研究,近年又开始从事东北亚地区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工作,2002年5月被世界旅游组织(WTO)聘为《黑龙江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项目组专家(项目组9位专家中我省唯一的中方专家)。出版专著(主编、副主编、合著)10余部,在日本、俄罗斯和国内学术报刊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 后备学科带头人:祁颖,女,生于1963年7月,天津市人,1989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史学硕士学位,黑龙江省旅游经济学会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现已出版教材两部:《旅游美学基础》、《旅游法规》,发表学术论文30篇,承担省规划办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项,省高等教育委员会“十五”规划课题1项,参加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子项目Ⅰ、Ⅱ的研究;获得2003年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黑龙江大学2001——2003年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获2002—2003年度黑龙江大学优秀教学成果(CAI课件类)二等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