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贺知诗 |
释义 | 人物简介贺知诗,号啼风,1899年3月出生,四川省梁平县奎镇江家冲人。 人物经历贺知诗幼爱读书,积学考入川东师范,由于旧家族内部纠葛,学资困难,求学辛苦。师范毕业后,在梁平县屏锦乡立初级小学教书两年半。1925年秋末,投考黄埔军校第四期,编入入伍生第三团,在校参加国民党。两个月后改为第五期入伍生,不久被选进入伍生炮兵团,随军北伐。1926年打下南昌后,全团调到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升学,编入炮兵大队第三队。1927年宁汉分裂,贺在工人和军校学生纷斗中失势,由武昌逃往南京投向蒋介石一方。 人物功绩贺知诗面见蒋介石后,奉命进行反共宣传。并组织成立“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留宁官生办事处”,自任交际股长,收容由汉来宁的军校生。不久办事处解散,贺调往黄埔学生会宣传股任股员。1927年8月在南京参加黄埔五期的毕业典礼。 贺知诗毕业后分配到二十二师六十六团迫击炮队见习,甫抵部队即投入战斗,随军打垮孙传芳部,然后升为少尉队附。二十二师因伤亡过大,缩编为六十六团,贺随团驻防上海、南京,升中尉队附。不久,因士兵军饷问题顶撞上级去职,住南京赋闲。1929年考入收容失业黄埔学生的军官研究班警察大队第六队读书,任第五分会干部委员会常委,并几次当选为国民党南京市党部区分部执行委员。1929年冬自研究班毕业后,到国民党南京市党部民众训练委员会任助理干事,从事两年党务工作。1932年春任国民党四川梁山县党部指导委员,欲振兴党部未果,被其他委员倾轧去职。1933年春回南京入国民政府中央军校军官教育队受训,同年10月调往洛阳军分校军官训练班第二总队三大队十二队当区队长。困与上级不睦,1935年春再回南京军官教育队。同年4月加入复兴社,8月任入伍生团第二营第五连第一排排长,10月前往成都军分校,历任团警大队第二队队附、军官大队第二队队附、十四期九级入伍生营第二连连长。 1937年贺知诗加入青年革命同志会,无所长进,意兴阑珊。不久考入军训部在岳麓山开办的外国语文班学习一年半。1940年3月赴西安胡宗南的军七分校任十七期十四总队三大队上校学生大队长、十八期第二十二总队第二大队大队长,招收军校学生,负责组织勘别考试和实施训练。1943年秋调任第三十六军上校附员。 抗战胜利后,贺知诗前往西安东北大学十五军官总队学习并任队附,不久任区队长。1946年冬,参加国防部组织的优秀军官选拔考试,被录取到南京汤山炮兵学校普通科十二期学员队学习。1947年底被蒋介石委派为战地视察第八组视察官,前往徐州、河南商丘、安徽鹿邑、河南淮阳等地视察,然后将探知情况上报。1948年2月底,调往国民党中央训练团视察官训练班第三期受训五周,毕业后编入视察第十三组,继续到河南各部队视察。6月下旬,调任整五军少将参谋处长,投入淮海战场,在战场上就任整三十二师少将副师长。1949年1月兵败被解放军俘虏。1975年3月特赦获释,4月任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参事室参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