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贺声洋
释义

贺声扬,又名沉洋,字靖亚,湖南临澧人,生于1905年。 世代务农,有田50亩,生活较好。早年毕业于本县余市乡高小、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

个人履历

1924年初,由林永言(大元帅府军政部科员)、石盛祖(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干事)介绍,加入国民党;由谭延闿(驻粤湘军总司令)保荐,考入黄埔军校一期第2队,所填家庭通讯处为“湖南石门县上街吕源兴转”。据郑洞国在《我的戎马生涯》一书中所说,当他于4月份到达广州报考军校时,见到了石门同乡兼好友王尔琢,还见到了另两位朋友,“其中一位中等身材、眉清目秀的青年名叫贺声洋,也是我在石门中学读书时的同学。”另一位是黄鳌。这四个人后来都考取黄埔军校一期。据郑洞国说:“第一期同学中,对我思想影响较大的是王尔琢、黄鳌、贺声洋三人。我们都是湖南同乡,又曾在一起报考军校,思想也比较接近,故入军校后感情格外亲密,情同手足......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上课、训练的间隙,坐在黄埔岛临江的树丛中讨论政治问题。谈话的题目一般都是当时的时局和国民革命的前途等等。我们在讨论中难免经常发生一些争论,有时甚至争得面红耳赤,但彼此都从未因此产生过任何隔阂。那时除我以外,他们三人又都是共产党员(但身份不公开)。”11月30日毕业。12月,黄埔军校第三期新生陆续入校,共1200多人,编为一个入伍生总队;贺声洋被分发至该队任少尉排长。

人物生平

据《蒋介石年谱》一书所记,1925年1月20日,“呈请任命......陈继承为入伍生队第1营营长......”29日,“呈请任命......王懋功为入伍生队总队长,张治中为入伍生队上校总队附......”2月1日,“......派张总队附治中兼代入伍生队第2营营长,入伍生队第1、2、3连编为第1营,第4、5连编为第2营。”5日,“军校成立入伍生队总队部。”3月1日,“军校第三期入伍生期满,改编为学生队。”3日,张治中被免去兼职,“呈请任命朱棠暂代入伍生队第2营营长。”4月8日,王懋功调任驻潮汕黄埔校本部行营主任。同日,黄埔军校后方留守处召开行政会议,决议将第三期入伍生期限缩短为三个月,入伍生转为正式学生后定六个月毕业。11日,“呈请任命张治中代理入伍生队总队长,担任全队入伍生训练。”19日,“入伍生第1、2两营入伍期满。骑兵科40人,炮兵科48人,工兵科80人,辎重科70人,机关枪科60人,航空科15人,此外皆为步科。”12日,该校入伍生总队编成第3营,由文素松任营长。5月17日,“入伍生队第2营入伍期满。”19日,“派教官杨膺谓暂兼入伍生队少校总队附。”20日,“入伍生队第3营营长文素松,着仍回教官原职,遗缺以陈复调充。”6月8日,“入伍生队第2营期满入校。”14日,“军校入伍生第3营入伍期满进校。”29日,军校第三期入伍生及滇桂军队义学生编队,接受军校训练,为第三期学生正式升学之始。此时,严重任该校第三期学生总队上校总队长,梁端寅任少校总队附,简作桢任少校副官。8月6日,“呈请任命......郭大荣为第1大队队长。”12日,“呈请任命张与仁为第3大队队长。”13日,“呈请任命陈复为第2大队队长。”29日,“令各大队受教育长指挥(令曰:现在各大队成立,学、术二科自应联合一体。术科事务殷繁,总,著暂免去各大队长统驭责任,嗣后各大队直接受教育长指挥。此令)。”9月7日,“令军校第1大队队长郭大荣兼第3队队长,因葛金镕以溺职撤差。”8日,“呈请任命丁琥(一期)代理军校第3队队长,李强之(一期)代理第7队队长,潘佑强(一期)代理第9队队长,冯剑飞(一期)代理第11队队长,顾浚(一期)代理第12队队长。”10日,“军校改定第三期学生队号,并编配各队队长。因第二期学生已毕业,改称第3、4、5、6、7、8、9、10、11、12队为第1、2、3、4、5、6、7、8、9、(骑兵)队,统计1200余人。其队长:第1队代理丁琥,第2队伍树帆,第3队陈奇涵,第4队杨宁,第5队代理李强之,第6队杨文涟,第7队代理潘佑强,第8队代理冯剑飞,第9队代理顾浚,骑兵队张鼎家。”此时,在该学生总队任职的黄埔一期同学,还有总队部上尉副官袁守谦、中尉副官李蔚仁,中尉副队长韩浚、董仲明,中尉区队长孙树成、李园、欧阳曈、黄彰英、陈皓、王副乾、许永相、陈选普、刘岳耀、蔡毓如、傅正模、陈德法、黄维、邓文仪、李万坚、贺声洋、吴高林。10月1日,第二次东征开始。3日,军校第三期学生总队第2、3大队开赴广州、虎门驻扎,执行后方勤务任务。11月11日,军校第三期学生调回黄埔训练。20日,“上午,调任周寿昌为学生第4队队长。”21日,大元帅府铁甲车队(队长徐成章)在肇庆扩编为第4军(军长李济深)第12师(师长陈可钰)第34团,由叶挺任上校团长,张来福中校团附,吴致明任中校参谋长,吴季严任中校党代表,周士第(一期)、许继慎(一期)、杨宁任第1、2、3营少校营长。此时,贺声洋调任第34团第2营上尉副营长;该营下辖三个连,由卢德铭(二期)、刘光烈(二期)、袁也烈任第4、5、6连上尉连长。12月,因第34团中共产党员较多,该团即组建中共各级党组织,团部党小组由叶挺、吴季严、周士第及上尉参谋董仲明组成。

个人其他信息

1926年初,第34团第1、2营赴高要县,平息地主武装骚乱。与此同时,第12师副师长张发奎正率部南下,参加讨伐南路军阀邓本殷的战斗。1月18日,张发奎率朱晖日团、云瀛桥团登上琼崖。21日,张发奎部占领海口。2月,刘光烈因贪污及打骂士兵被免职,所遗第34团第2营第5连连长由黄征泮(二期)接任。3月18日,《广州民国日报》“高要农民欢送第4军凯旋盛况”一文说,“第4军第34团第2营,自帮助高要农民将三圣宫一带之反革命的大地主、土豪劣绅势力打破后,该地秩序行将恢复,遂指定该团第3营留守镇摄,34团2营于13日晨,班师凯旋回肇城。该地农民,以革命军能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甚为感激,故多扶老携幼,盛备茶粥在路旁欢送。革命军所过,兵农欢呼之声、爆竹声不绝于耳。至正午抵达陆步墟,农民预先聚集于此,欢送者约2000余人。”4月,远在琼崖的第4军第12师已基本收复全岛,张发奎遂对全师进行整编,并另外成立第34团。据张发奎主编《第4军纪实》一书说,“迨琼崖克复,兼师长陈可钰辞职,张副师长发奎奉命晋升为师长。兹将师部及各团军官姓名分列于下:师长张发奎,副师长朱晖日,参谋长许志锐,参谋处长李汉魂;34团长叶挺,参谋长周士第;35团长缪培南,参谋长苏德炎,第1营营长马少屏,第2营营长林祥,第3营营长利汉廷;36团长黄琪翔,参谋长吴奇伟,第1营营长李少霞,第2营营长陈特,第3营营长欧震......张部频年转战,席不暇暖,关于部队之整理,势难兼顾。自琼崖底定,除积极抚辑地方外,对内锐志于部队之整训,将所有别动队先遣队合并,编为第34团,以许志锐任团长;原有之34团则改为独立团,仍以叶挺任团长。”4月,张来福被免去第4军独立团中校团附,遗缺由罗隆接任;吴致明调任第4军政治部(主任廖乾吾)军事股股长,所遗独立团参谋长由周士第接任,周士第所遗第1营营长由曹渊(一期)接任;吴季严被免去独立团党代表,遗缺由云从龙接任;杨宁调任中央军校中校技术教官,所遗第3营营长由张伯黄(一期)接任。据胡允恭(时任第4军第12师第35团政治指导员)在《北伐战争纪实》一文中说,“叶挺独立团,是由铁甲车队扩充的,所以,排长和战士基本上是广东人,而连、营长则多半是安徽和湖南人。如团政治指导员吴季严(陈独秀的外甥)、第1营营长曹渊、第2营营长许继慎(因任国民政府高级训练班大队长,改由黄埔一期同学贺声扬代理)等都是安徽人,黄埔一期生。第3营营长肖(张)若定和贺声扬是湖南人。”5月20日,叶挺独立团奉令作为北伐先遣队,会同第4军第12师第35、36团,从肇庆经韶关挺进湖南。此时,因国民革命军总政训部主办的高级政治训练班即将在广州大沙头举行,许继慎暂调该班(主任周恩来)第2大队长,所遗第4军独立团第2营营长由贺声洋代理。据《第4军纪实》一书说,“先是,第8军唐生智部,为敌军压迫,退守衡州。政府令12师独立团叶挺部,先期出发应敌。该团于5月30日,到达永兴。适吴佩孚派沈鸿英残余谢文炳部,及赣军唐福山部,由赣西进扰湘南,拊衡州之背。叶团长接唐军长电告,以安仁方面,我军兵力单薄,望速赴援,乃率部冒雨前进。6月2日,到达安仁,与原驻守安仁之第8军第39团张部,取得联络。时敌军方面计有谢文炳部四团,赣军唐福山部两团,先我麋集于攸县长岭之线,另以小部进至渌田北10余里之陈家埠一带,企图进犯安仁。我军方面,第8军之张团,则布防于渌田黄茅铺之线;以该团第2营,配置于渌田,一连配置于右翼之黄茅铺,一连配置于右翼之江口,分别警戒。3日午后1时,敌分两路来犯,谢文炳部约两团,进犯渌田;唐福山部约千余人,进犯黄茅铺,其势甚张。接战移时,我第8军张团左翼警戒部队,受敌牵制,而正面防御阵地,复为敌占领。黄茅铺方面,亦势甚危急。叶团长令第2营增援渌田,第3营增援黄茅铺。第2营到达前线,占领渌田南端高地,向敌正面沉着射击,掩护左翼之张团。第3营趋至,急向敌猛攻,夺获黄茅铺以南高地,与敌相持竟日。迨午后6时,叶团长为迅速解决当面之敌,令参谋长周士第率领侦探队及第3连,增加渌田;自率其余部队,增加黄茅铺。比达阵地,已入黑夜,叶团长乃决于4日拂晓,施行攻击;一面令周参谋长士第指挥渌田部队,协同张团长反攻;而以第1营附机关枪2挺,攻击黄茅铺正面,向左与渌田取联络;第2营附机关枪1挺,向黄茅铺左侧山上之敌包围;并令前线各部队,固守阵地。4日拂晓,下令我军全线出击,杀声动地。敌仓皇失措,向攸县溃退。我军衔尾追击。是役伤毙敌百余人,俘敌百余人,缴获步枪300余支。我军伤亡63日。5日克攸县,敌一部退向赣边,一部向醴陵北遁。我北伐各军,遂得从容集中。”据9月9日《叶挺同志参战报告》一文所说,“独立团于5月20日奉命由广东入湘,当时全团人数有2100余名、步枪1300余支,水机关枪3支及手枪40余支。5月30日,第一次在安仁渌田之役,虽将敌击退,但损失步枪30余支,被俘士兵10余名,伤亡30余名。经此役后即进据攸县,曾成立补充兵一连,以补各连缺额。”又据胡允恭说,“1926年5月,叶、缪两团从广州坐火车至韶关,然后步行到禄田。在禄田与叶开鑫所属谢文炳部遭遇,发生了北伐的第一次战斗。我们是仓促奉命援唐,士气虽旺,但对敌情变化并不十分了解,而且是初出之师,多少也有一些轻敌思想。在良田战斗中,我们没有摸清敌情,把敌人四个团的兵力误认为两个团,并以为这两个团原是张敬尧的部属,后来落入赵恒惕之手,战斗力不强。因此只是派独立团第2营代营长贺声扬担任主攻任务,敌众我寡,久攻不下。虽杀伤了大批敌人,但我军也受到了损失。后来因敌人摸不清我们的底细,怕我们后续有大部队增援,便主动退却。但这第一仗我们打得并不理想。战斗结束后,贺声扬被撤职(贺声洋此时尚未撤职,作者记忆有误――笔者注),我军及时召开军事会议,麻痹轻敌.对敌情不清的教训,为以后诸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6月初,北伐军占领攸县。4日,敌谢文炳残部向攸县反攻,贺声洋率部配合第8军(军长唐生智)第39团(团长张辅)打败敌之反攻。据25日《广州民国日报》“北伐军在攸县大败谢文炳部详情”一文说,“我粤军叶团所部,由攸县城边斜出至明月桥,与张团联络,取弧形包围式,猛加攻击。敌猝不及防,四面溃窜,我军跟踪追击,毙敌300余名。”26日“北伐军在攸县第二次破敌”一文说,“北伐军在攸大败敌军谢文炳部,详情经记昨报。现闻北伐军,我军叶团进驻攸县后,谢逆团长陈某冀图死灰复燃,又在湖迹挖壕,竟于10日向叶团第2营反攻。2营营长将队伍分向蓝岭、仙人桥两面展开,再以小数队伍诱敌。敌由正面猛进,向蓝岭方面攻击,不防仙人桥2营第1、2连从后包抄,击死逆部士兵甚多,夺获旗帜枪械无算。唐(生智)前敌总指挥得此报告,甚为嘉慰,已备有专函并本身肖像,交由攸县廖新任带交叶团长,以示奖励。”7月中旬,第4军独立团进驻浏阳,许继慎自粤返回部队,接任第2营营长,贺声洋被免职。8月6日,由黔军(总司令袁祖铭)一部改编而成的第9军在湘西辰州成立,由彭汉章任军长,吕超任党代表,贺龙、杨其昌、毛鸿翔任第1、2、3师师长。此时,贺声洋到达该部,任第1师少校营长。9月中旬,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决定由第9军、第10军(军长王天培)组成北伐军左翼军,袁祖铭任总指挥,由湘西常德、澧县直取荆州、沙市,肃清湘西之敌,会师武汉。此时,贺声洋调任北伐军左翼军宣传队(队长周逸群、二期)副队长。据许和钧在《陈章甫烈士四上湘西》一文中说,“1926年春,贺龙以国民革命军第9军第1师师长由川黔开驻常德,正是我任中共常德地委民运部长兼任国民党湘西党务办公厅秘书长的时候。贺初抵常德,我同常德工农商学妇各界一道去欢迎他的。数日后,又在常德炮坪洗心所正式举行欢迎大会,也是他举行1师师长就职典礼......不久,他的部队开往澧县练兵,由国民革命军左翼宣传队正副队长周逸群、贺声洋两同志协助开办政治讲习所。但负责教练人员不够,周逸群转请中共湖南省委派遣陈章甫、李子骥两同志去任该所政治教官,约办三月。”10月,贺声洋奉派赴苏联,入东方大学学习。据盛岳在1971年出版的《莫斯科中山大学和中国革命》一书中说,“我于1926年10月20日到上海时,被指定住在平安旅馆......在那些已到上海的学生,我很高兴地打到了不少熟人,其中两个人是我本省的朋友,吴家钰和何(贺)声扬。吴现为中华民国立法委员,是位有识之士,他由国民党派往中山大学学习。何(贺)是我中学同班同学,黄埔一期毕业,他毕业后已升任营长之职,后来在东江战役中负伤。何(贺)告诉我,他受共产党派遣,去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不管怎么样,我十分高兴,因为我有了去苏联旅途的同伴......几天后,负责安排旅行的国共联合组织通知我们上俄国船......我们在1926年12月初离海参崴赴莫斯科,沿横贯西伯利亚的铁路旅行......终于在1926年12月半到达了莫斯科。”

1927年初,贺声洋进入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据饶卫华在《组建叶挺独立团的一些情况》一文中说,“我没有参加独立团,但由于当时的工作使我了解到有关叶挺独立团的事。我主要是通过这几个方面了解到的......二是1926年底我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时,和叶挺独立团的两个营长(一个叫张际春,一个叫贺声洋),还有独立团的党支部书记吴季严,一起在东方大学学习,和他们同在一个班,同住一个宿舍,同一个党小组过党组织生活。1932年我回国在上海被捕,后来在南京又同吴季严一起坐牢。他们也常谈起独立团的事情。”

1929年初夏返沪,在中共中央军事部(部长杨殷)工作。8月24日,杨殷与彭湃、颜昌颐、邢士贞、张际春(一期)5人被捕。30日,彭、杨、颜、邢4人被杀。不久,由周恩来接任中共中央军事部部长。

成就及荣誉

1930年初,贺声洋奉命进入江西中央苏区。同年春,中国工农红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又称彭杨军事学校)在福建龙岩虎岗成立,由朱德兼任校长,毛泽东兼任政委;贺声扬任学生总队长,并主持日常工作。不久,朱德不再兼任该校校长,遗缺由贺声洋接任。据《左权传》一书所说,“这所红军军官学校与中央想定的计划相去甚远,教官、特种教材都一时无法解决,一般教材由红4军供给。原定校长蔡升熙(一期)一直没有到职,中央才派黄埔军校第一期第2队毕业的贺声洋接任。原拟定录取1000名学员,实际只有300人......11月,中央先期派往闽西开辟工作的施简在龙岩召集总行委、21军军委、红校校委联席会议。会上指出,鉴于过去闽西红军与地方苏维埃关系不好,不能统一指挥.集中力量,影响到闽西苏区的发展,为此必须成立工农革命委员会。由施简、张鼎臣(闽西工农民主政府主席)、郭滴人(特委书记)、贺声洋(红校校长)、蓝维仁(闽西工农民主政府常委)、高静山(闽西特委常委)、左权(一期)、简祥明(闽西工农民主政府秘书长)、卢其中(永定县群众领袖)等15人出任委员,施简、贺声洋、张鼎臣、高静山、左权、卢其中7人为常委。”不久,红21军(代军长谭希林、五期)余部与闽西红20军(军长胡少海)合编为新编第12军,由贺声洋任军长,施简任政治委员,谭希林任参谋长。新编第12军成立时,共3100余人、1600余支枪,归中共粤闽赣省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担负着闽西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大任务。

社会评价

1931年春,在中共“肃反”扩大化中,贺声扬因有“阶级异已分子”嫌疑,被中共闽西党组织开除党籍,所遗新编第12军军长由左权接任。不久,贺声洋病逝(病逝何地不详-笔者注)。据郑洞国说,自黄埔一期毕业后,他就再没见过贺声洋,“贺声洋则听说曾去苏俄留学,回国后因犯立三路线错误而受到党内严厉处分,不久又患了肺病,他在消极中脱了党,后于30年代初因病死去。”

贺声洋病逝时,年27岁。新中国成立后,贺声扬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4 4: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