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贺若姓 |
释义 | 简介贺若(贺岳)[贺若、贺岳,读音作hè ruò(ㄏㄜˋ ㄖㄨㄛˋ),亦可读作hè yuè(ㄏㄜˋ ㄩㄝˋ)] 姓氏渊源单一渊源:源于鲜卑,出自古鲜卑族贺若部,属于以部族名称为氏。贺若氏,亦称贺岳氏。为汉、唐之际中国北方东胡北支鲜卑族贺若部的部族称谓,亦为其族人的姓氏。 据现代姓氏学家姚薇元在其所著的《北朝胡姓考》中考证: “……<官氏志>:‘贺若氏依旧贺若氏’。按<姓解>二若氏下引后魏书云:‘北俗谓忠正为贺若。孝文帝以其先祖有忠正之德,遂以为氏。’<广韵>三十八个同,惟忠正作忠贞。据此,则贺若命氏,始自孝文,与志文‘依旧’之说,似不合。 <姓纂>之误:按<元和姓纂>三十八贺兰氏条下云:‘代居元朔,随魏南迁河洛。魏以忠贞为贺兰,因命以氏。孝文时代人咸改单姓,唯贺兰氏不改。’此贺兰氏当为贺若氏之误。盖<官氏志>明载贺兰氏改为贺氏,何言不改?<姓纂>所叙世系中统、敦、谊、弼等,皆当姓贺若,周隋诸书已有传。<姓纂>无贺若氏。据以上三点,知此贺兰为贺若之刊误。 宋章定氏<族类稿>卷五十九引<姓纂>正作贺若氏可证。邓氏<姓氏辨证>卷三十三贺若氏条下云:‘北俗谓忠正为贺若,后魏孝文时代人皆改单姓。唯贺若氏以先祖有忠正之称不改,仍为贺若氏。’ 邓说盖参合姓纂、姓解而定。可知贺若命氏,不始孝文;惟太和改姓,此族以旌德未改耳。 <魏书>卷十二孝静纪云:后魏贺若统:‘天平四年冬十月,颍州长史贺若微执刺史田迅西叛。’按此贺若微卽<周书>贺若统也。<周书>卷二十八贺若敦传云:‘贺若敦,代人也。父统为东魏颍州长史,大统二年执刺史田迅以州降。至长安,魏文帝拜为右卫将军兖州钊史。’ 合纪传观之,知微卽统。隋书贺若谊传卷三十九及贺若谊碑开皇十六年皆云‘父统,右卫将军。’谊乃敦之弟,故谊父卽敦父,亦魏纪之贺若微也。据周书隋书及石刻,字皆作统,知魏纪贺若微,‘微’为‘统’之讹。<周书·敦传>称代人,而<隋书·谊传>及弼传卷五十二皆称河南洛阳人,是此族由代北迁洛之证。<姓纂>谓‘代居元朔,随魏南迁河洛。’正符。参合二书,录贺若氏世系如下: ┌→贺若隆 ┌贺若敦┼→贺若弼 │ └→贺若东 贺若伏连─→贺若统(微)─→┤ ┌→贺若协 │ ├→贺若祥 └贺若谊┼→贺若与 └→贺若举 ……” 据史书记载,贺若氏族的远祖为传说中的达罗安乐王。达罗在安乐一带建部,称达罗安乐王。安乐,就是贺若氏部族早先的游牧地区(今宁夏中宁),后迁居于元朔地区,再后又随北魏政权南迁至中原地区。在北魏鲜卑族语言中,做人“志正”称为“贺若”,意为人忠诚正直端稳,因此,该部族酋长以“贺若”命为自己部族称谓,族人们因以为姓氏,称贺若氏。 元朔,就是如今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北部的老爷山一带地区。老爷山在秦、汉时期又叫元朔山,后称北武当山。在古代汉朝时期,北方匈奴族人在当地建有祭祀祖先的龙城(本书注:非今江苏常州龙城),因此“元朔”非常有名。龙城,后为汉武帝刘彻廷下大将军卫青在汉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率汉朝大军攻破摧毁。为纪念那次战役的胜利,汉武帝还在公元前128年将其年号改为“元朔”。 在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推行汉化政策的时候,鲜卑族各部族人大多数的二字、三字、四字复姓都被改为汉字单姓,唯有贺若氏、尉迟氏不改。不过,从当时贺若氏的孙辈起,亦有自发改为汉字单姓贺氏者。 郡望北地郡战国时期秦国置郡,治所在义渠(今甘肃宁县)。西汉时期移治到马陵(今甘肃庆阳)。东汉时期又移治到富平(今宁夏吴忠);东汉末期其地曾被划入羌胡辖境。 洛阳郡南北朝时期东魏置郡,汉、魏两朝时治所均在今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东洛水北岸。东汉、三国魏、西晋、五代唐先后定都于此。新莽、唐、五代梁、晋、汉、周、北宋、金都以此为陪都。隋、唐两朝移治到汉城以西九公里处一带地区。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 历史名人贺若·伏连(生卒年待考),代人(今山西大同)。著名东魏大臣。 贺若·统(生卒年待考),贺若·伏连之子;代人(今山西大同)。著名后魏大臣。 《北周书》记载,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天平四年(公元537年)“冬十月,颍州长史贺若微执刺史田迅西叛。” 按:此贺若·微即贺若·统,就是颍州长史贺若·统为了投靠西魏国,便与密县人张俭合伙逮捕了颍州刺史田迄,献出城池,投降西魏国。 贺若·敦(公元?~565年待考),河南洛阳人。著名南北朝时期北周将领。 《周书·贺若敦传》云:“贺若敦,代人也。父统为东魏颍州长史,大统二年执刺史田迅以州降。至长安,魏文帝拜为右卫将军兖州钊史。” 北周明帝武成二年(公元560年),南朝陈国太尉侯瑱等领兵进攻湘州(今湖南长沙),北周马上派遣司马贺若·敦渡江援救。贺若·敦出师告捷,连连打败侯瑱,乘胜进驻湘川地区。不久,秋水暴涨,侯填乘势占据江面,截断了周军退路,把贺若·敦孤军堵在江南,并想通过长期相持的策略来拖垮北周军队。 北周占领湘州时日不长,当地百姓归心未服,在贺若敦与侯瑱相持期间,百姓常常乘坐小船,送些粮食和鸡鸭等家禽犒劳、接济陈国兵将。两军相持,供应是最大的难题,而百姓主动接济陈国军队,使贺若·敦深感不安。于是他心生一计,叫部下军士扮作百姓,也乘船划向陈国军队,同时让披甲战士藏伏船中。陈国兵望见船来,以为又是百姓前来馈赠,因此并不戒备,大摇大摆跑来接迎。这时船中北周将士突然出击,一举将接迎陈国兵全都擒获。这样进行了几次,陈国军队吃亏不小,于是成了惊弓之鸟。以至于到后来,如果有人乘船而来,即使真是馈送食物的百姓,他们也不敢接纳,而不准他们靠近。百姓见此情状,渐渐地也就不再前往馈送了。 在两军对峙期间,贺若·敦部下的兵士常常有人反叛投敌,侯瑱十分高兴,派船接迎,并优待他们。 为了遏制逃兵,贺若·敦叫人挑出一匹战马,牵往船上。待马接近船只,则令船上兵士用鞭子狠狠抽打,之后将马牵回岸上。接着又赶它上船,等它刚要上船,船上兵士又抽鞭猛打。如此牵上赶下,猛拍猛打,反复多次,那马便渐渐地怕上船只,即使驱赶,也畏缩不前了。 随后,贺若·敦预先在江岸埋伏一队军士,再指派一名士兵骑上那匹通过训练而畏船的战马,奔往江边,声称投降陈国。陈国军队象先前一样,马上派船接迎。船至岸边,陈国兵上岸牵马,谁知那马却无论如何也不愿上船,于是,船上的陈国兵便纷纷上岸,各逞其能,驱赶那匹战马。就在他们折腾战马的时候,江岸北周伏兵突然跃起,一阵击杀,上岸的陈国兵被杀得片甲无存。这样,陈国兵又上了一次大当,不得不接受教训。从此之后,他们再也不敢接迎逃兵,非但不敢接迎,相反派人掩杀。 由于没人接应且有杀身的危险,北周军队中便再也每人敢背叛投敌了。 贺若弼(公元544~607年),字辅伯,贺若·敦之子;河南洛阳人。著名隋朝将领。 贺若·弼年轻时就胸有大志,为人慷慨,会文精武,颇有名气,很得北周齐王宇文宪器重,用为记室。不久,封为当亭县公,升小内史。 北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贺若·弼随上柱国韦孝宽攻陈淮南,攻克寿阳(今安徽寿县)等数十城,因其计谋居多,遂任扬州刺史,后改封襄邑县公。 隋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经尚书左仆射高颎推荐,贺若·弼被隋文帝任命为吴州总管,镇守江北要地广陵(今江苏扬州),经略一方,作灭陈国的准备。贺若·弼献“取陈十策”,获得隋文帝的称赞。 在攻打陈国之前,贺若·弼多次将换防部队集中于沿江要地,大张旗帜,营幕蔽野,又命士卒沿江射猎,人马喧嚣,佯作即将渡江之势,以迷惑麻痹陈国军队,使其习以为常而懈备。 隋朝开皇八年(公元588年)冬,隋朝发兵五十余万,分八路大举进攻陈国,贺若·弼任行军总管,率军一路出广陵。次年农历1月1日,贺若·弼乘陈国军队欢度年节、疏于守备之机,引军秘密渡江,随后一举攻占了陈国沿江的重镇京口(今江苏镇江),擒获南徐州刺史黄恪。贺若·弼又分兵一部进占曲阿(今江苏丹阳),以防三吴(今太湖以东、以南和浙江绍兴、宁波一带)陈国军队北援。然后贺若·弼自率主力西进,从左翼攻陈都建康(今江苏南京)。 由于贺若·弼所率军队军令严肃,纪律严明,并宽释俘虏,所至皆服。隋朝军队进据钟山后(今南京紫金山),陈国调集诸军于白土冈(今江苏南京)一带布阵抵御。贺若·弼率所部七路总管、八千甲士进击,初战失利后纵烟自隐,亲自督励将士奋战,终于大破陈国军队,歼五千人,擒获陈国军大将萧摩诃。继而,贺若·弼乘胜进至乐游苑(今江苏南京玄武湖),又擒陈国军打将鲁广达,并趁夜烧北掖门,攻入建康城。 因贺若·弼功绩卓著,受隋文帝优诏嘉奖,加位上柱国,进爵宋国公。后相继任右领军大将军、右武候大将军。 后来,贺若·弼居功自傲,因未升任宰相而大为不满,在隋朝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被免官,继而下狱。一年以后,贺若·弼复爵位,但不再被任用。 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贺若·弼跟从隋炀帝北巡,与高颎等议论并指责隋炀帝过于奢侈,结果被加以诽谤朝政罪处死。 贺若·怀亮(公元?~607年),贺若·弼之子;河南洛阳人。著名隋朝大臣。 史书记载: 贺若·怀亮慷慨有父风,曾以柱国世子,拜仪同三司。后坐贺若·弼之事而为奴,不久亦被隋炀帝杀死。 贺若·谊(公元505~582年),字道机,贺若·敦之弟;河南洛阳人。著名北周将领。 史书记载: 贺若·谊性情刚果,有干略。周文据关中,引之左右,累迁仪同三司、略阳公府长史。 周闵帝受禅后,封贺若·谊为霸城县子爵,加开府,历原、信二州总管。及兄贺若·敦以谗毁伏诛,坐免官。 后跟从武帝平齐,拜洛州刺史,进封建威县侯。 隋朝开皇中年,贺若·谊位居左武候将军、海陵郡公。后以突厥为边患,贺若·谊素有威名,拜灵州刺史,进位柱国。当时贺若·谊已经年老,但犹能重铠上马,甚为北夷所惮。 数年后,贺若·谊上表乞骸骨,后逝世于家。其子贺若·举袭爵。 贺若·察(生卒年待考),著名唐朝大臣。 贺若·孝义生卒年待考),著名唐朝大臣,仓部郎中。 唐武德三年,李唐王朝刚刚平定关中,秦王李世民领兵进入河东,讨伐定扬可汗刘武周,转战于晋州一带。四月间,浮山乡民吉善行求见秦王,受到当时的晋州长史贺若·孝义的接待。 善行向长史描述了他亲见老君圣容,领受神教的神话。他说:这年二月,在羊角山杜梨树下,见到老君下凡。老君鹤发童颜,衣冠楚楚,骑着红鬃白马,还有青童侍侧。曾对他说:“你为我传言于唐朝皇帝,我是他的远祖,我的子孙长有天下,国运久长。秦王当为天子,我已诏令阴兵助他破贼。”说罢就不见了。初奉神教,不敢外泄。本月初老君再见,曾说:“石龟出,吾言实。” 贺若·孝义听后,觉着事关重大,立即向秦王面奏此事。李世民心领神会,对这件事十分重视。立即派遣亲信左亲卫都督杜昂亲到浮山羊角山祭告礼谒。杜昂来到圣地杜梨树下,跪拜叩首之际,仿佛看到老君形象。随即拨马回营,向秦王报告,说其事可信。秦王马上派杜昂带上善行,一起奔赴长安,向皇帝奏报此事。 在宫廷里,恰遇郇州献瑞石如龟的事,龟上刻文“天下安,千万日”。皇帝李渊先听了善行、杜昂亲聆神教的报告,又得到郇州石龟的证实,自然坚信无疑,立即拜吉善行为朝散大夫,同时命舍人柳宪到晋州浮山羊角山圣地祭告圣祖。 柳宪在杜梨树下摆好祭品之后,忽见大树之间,“犹龙”(老子的代称)复见。起初,周围一片灵光,若红峰绿顶,瞬间,便隐约不见,似雨息云消,不知从哪里来,也不明去向何方。还报朝廷,皇帝感于圣祖老君的符命,又思遵祖之义,五月下诏,令在所见之地,建立老子祠,四时备礼享献。 贺若·怀廓:(公元?~623年待考),著名唐朝官吏。 隋末中原乱起群雄逐鹿,敦煌地区归属割据河西的李轨。唐朝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唐王朝平定河西走廊,在敦煌置瓜州。 当时中原战乱末已,外部则有乘隋末战乱重新崛起的突厥、吐谷浑的威胁。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瓜州刺史贺拔行威举兵反唐。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瓜州土豪王干斩贺拔行威归唐,唐王朝改瓜州为西沙州,州治设在敦煌,贺若·怀廓出任沙州别驾。当时唐朝另在原瓜州属下的常乐县置瓜州,设总管府,辖瓜、西沙、肃三州。 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农历7月,西沙州张护、李通谋反,杀害了正在西沙州巡视的瓜州总管贺若·怀廓,拥州别驾窦伏明为主,并派兵进逼瓜州,结果被瓜州长史赵学伦率军击退。 不久,窦伏明率众降唐,西沙州终于最后稳定下来。唐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唐王朝改西沙州为沙州。在此前后,唐廷北灭东突厥,西讨吐谷浑,解除了敦煌的外部威胁。并开始进军西域,灭高昌,攻焉耆,克龟兹,设安西都护和安西四镇以巩固战果。最后,又在唐显庆二年(公元657年)灭掉了西域最大的敌对势力西突厥。 于是,西域诸国纷纷归附,贡使通商,往来不绝。在此过程中,敦煌不仅是军用物资的转运、供应基地,还参与了一些重要的战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