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贺兰山丁香 |
释义 | 基本信息【中药名】 山沉香 【蒙药名】 阿拉善一阿嘎如 【别名】 羽叶丁香 【学名】Syringa pinnatifolia Hemsl var alashanensis Ma et S Q Zhou[木犀科] 形态特征灌木,高可达3米。树皮薄纸质片状剥裂,内皮紫褐色。老枝黑褐色。单数羽状复叶,对生,长3—6.5厘米,宽1.5—3厘米,小叶5-7,矩圆形或矩圆状卵形,稀倒卵形或狭卵形,长0.8-2厘米,宽0.5一l厘米,先端通常钝圆,或有l小刺头,稀渐尖,基部多偏斜,一侧下延,全缘,两面光滑无毛;近无柄。圆锥花序侧生,出自去年枝的叶腋,长2-4厘米,光滑无毛。花萼钟状,4齿裂,长约2毫米;花冠高脚蝶状,花冠筒长约1厘米径约1.5毫米,先端裂片4,开展,矩圆形或卵状矩圆形,长约4毫米,宽2.5—3毫米;雄蕊2,着生于花冠筒的中上部,花丝短,花药长约2毫米,不伸出花冠筒外;花柱2裂,高不超过雄蕊。蒴果披针状矩圆形,先端尖,长l-1.5厘米。花期5一6月,果期6-9月。 生境生于山地杂木林及灌丛中。 分布贺兰山。 产地产量产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产量较少。 入药部分根、枝干入药。 采集加工春初、秋末采收,除去外皮,取心材,晒干,劈成小块备用。 药材鉴别性状根呈类圆柱形,常弯曲扭转,有的一端分枝或一端渐细,歪向一侧。表面光滑凹凸不平,有刀痕,显光泽,顺扭曲方向有纵向细裂缝;棕褐色并散有扭曲的浅棕色、黄棕色条纹或斑片。长短不一,粗细不等,一般长20一35厘米,直径2.5一5厘米。质坚硬敲之发出清脆声,难折断,整齐的断面可见棕褐色分泌物与浅棕色木部相间排列成数个偏心性半圆形环。气芳香,味微弱。 鉴别取根的细端或根的木条,在酒精灯上燃烧,发出浓烈香气,易燃,火苗冒黑烟,同时有棕黑色油渗出,油状物凝固后,表面具光泽,嚼之无味,稍粘牙。 化学成分经内蒙古中蒙医研究所药物实验室分析,含有挥发油、萜类、香豆素、酚类、蛋白质和糖类等。挥发油分为含氧部分和不含氧部分,不含氧部分已确定有胡椒烯(Copaene)、γ−衣兰香烯(γ− Munrolene)、α一衣兰香烯(α一Munrolene)、二氢白昌考烯(Calamenene)、愈创奥(Guaiazulene)和δ− Cadione。 性味功能中药昧辛,性微温。降气,温中,暖肾。 蒙药味辛、苦,性凉、重、柔,燥、腻、钝、软。镇“赫依”,止痛,平喘,清热。 主治中药治脘腹胀痛,寒喘;外用治皮肤擦伤,子宫下垂,脱肛。 蒙药治心热,心刺痛,头晕,失眠,心悸,气喘,“赫依“病。 用量用法中药3-6克,水煎服;外用适量,烧灰加香油调敷患处,烧烟雾治子宫下垂。 蒙药单用1.5-3克,研末冲服,或入丸散剂。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