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贺近恪 |
释义 | 贺近恪,林产化学专家,新中国林产化学科研的奠基人之一。曾主持栲胶(单宁)等资源的调查和科研工作,开拓了栲胶、木材水解、木材分析和化学研究等领域。与澳大利亚学者共同主编的《黑荆树及其利用》是近20年来该领域最重要的学术著作,为今后黑荆树科研和生产提供了重要依据。 人物简介贺近恪,林产化学家。河南巩县人。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业化学系。曾任中央林业试验所技佐。1948年赴澳大利亚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林产研究所进修。1950年回国。历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林学会第四至六届理事、林产化工学会第二、三届理事长,《林产化学与工业》主编,国际林业研究组织联盟成员。1984年当选为世界林业科学院院士。五十年代曾负责筹建内蒙古牙克石栲胶厂。发表有《我国林化生产发展概况和科研方向》等论文。 人物生平贺近恪,1919年10月15日出生于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南河渡乡札子沟的一个采矿工程师家庭。父亲贺士明,因为职业的关系,在许多地方工作过,见多识广。年幼的贺近恪最爱听父亲讲述在外面的趣闻轶事,长大像父亲一样做个知识分子,走南闯北,多见世面的愿望在他的幼小心里深深地扎了根,同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也深深地熏陶着他。1936年他在南京读高中,这时日本正伺机侵华,全国形成了救国热潮,17岁的贺近恪毫不犹豫地投身到学生救国运动之中,参加了南京学生声援(北)平(天)津学生南下的游行和要求国民党政府出兵抗日的请愿。“七七”芦沟桥事变,日本正式对华侵略,战火弥漫。贺近恪因就学途中遇日机轰炸,遂折回河南原籍,辍学在家。1938年初战火逼近巩县,他又随父辗转武汉、重庆、綦江等地。但就是在这种生活极不稳定、到处流浪之中,贺近恪仍然不忘汲取知识,他见缝插针,温习功课,1940年秋,贺近恪在重庆考取了中央大学农业化学系。 1945年贺近恪大学毕业,由老师介绍到国民政府农林部中央林业实验所任技佐,从事林产品化学利用研究,这个工作后来成了他倾注毕生心血的事业。1947年贺近恪随中央林业实验所迁至南京紫金山下的樱驼村。同年中央林业实验所拟派一批学者赴澳大利亚进修,贺近恪于1948年怀着学好知识报效祖国的信念,离开了祖国,千里迢迢地来到对他来说十分陌生的澳洲。他被安排在澳大利亚工业与科学研究院(CSIRO)林产研究所木材化学系当研究生,主要做木质素降解和单宁化学研究工作。 澳大利亚工业与科学研究院林产研究所是世界知名的林产研究中心之一,当今许多木材科学界的著名学者都在此学习或工作过。在这个学术气氛浓厚的研究所里,得到著名专家的指导,这本身就是一种荣耀与幸福。贺近恪在导师的指导下,不仅掌握了木材化学的许多理论知识,尝试了许多传统研究方法,而且大胆进行了一些新方法的试验。纸上色层分析1944年问世后,贺近恪随之建立纸上分离定量测定木素裂解产物的方法,取代了传统的升华技术。那一时期,贺近恪沉浸于科研工作,但是他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他关注着祖国的变化,时局的变迁牵动着一颗海外游子的心。当他从报上看到过去在中国耀武扬威的帝国主义分子纷纷被驱逐出境,租界一个个被收回,英国驻守在长江的紫石英号军舰星夜逃走的消息,他禁不住热泪盈眶,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感在心中升腾。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贺近恪欣喜若狂。他收到了高等教育部来信,信中号召留学生早日回国,参加祖国建设;而后又收到林垦部梁希部长的联系信,希望他到林垦部工作。贺近恪归心似箭。可是当时回国困难重重:一是国民党使馆已处于瘫痪状态,无法办签证手续;二是当时唯一的方法是乘船取香港回国,然而英国人封港,不允许中国人人境;三是澳洲已出兵朝鲜,包下了海轮的二、三等舱,要坐船只能买头等舱船票,而贺近恪的路费远远不够。无奈之中,贺近恪一边打工攒钱,一边不厌其烦地跑使馆,一次次寻找机会签证。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之后,签证拿下来了。贺近恪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澳洲,一到香港就与《大公报》记者联络上,由内地派往香港的机构港沪旅行社派人护送,几经周折,终于在1950年底抵达北京。 回国后,他本有两种工作可以选择,一是到高校教书,工作安逸,生活待遇也好;二是去林垦部,白手起家。为了祖国的需要,贺近恪毅然选择了林业工作。刚刚诞生的新中国,百业待兴,贺近恪被安排到林垦部利用司,任单宁组长,着手单宁资源和生产条件的调查研究。1951年,贺近恪被任命为由林垦部、轻工业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合办的内蒙栲胶厂筹备处(技术)副主任和林业部中央林业科学研究所筹备委员兼秘书处副主任,负责科研工作,他草拟了中央林业科学研究所建所计划,并主持了林产化学研究室的筹建和科研工作。1957年后任森林工业研究所、林产化学研究所筹备组主要成员之一;1953年至1966年领导林产化学、木材水解研究室的科研工作;1974年起担任林产化学研究所水果涂料组、资源大组组长,科研计划主管人;1978年被任命为林产化学研究所所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1984年因病住院,辞了所长职务。 1978年,贺近恪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林业组成员;1980 年,任林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1987年,任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林业名词审定委员;1981年,任《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森林工业卷)编辑委员;1993年,任中国科学技术论文评审专家,中国林学会第五至八届理事,中国林产化学化工学会第二、三、四届理事长、第五届名誉理事长;1984年当选为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技术成就贺近恪1945年大学毕业到国民政府农林部中央林业实验所工作。实验所成立于1941年,设在重庆歌乐山,条件极为简陋甚至连烘箱也没有,只能做些简单的小实验。林产化学利用研究是在贺近恪来所后才开始的。两年后,实验所迁至南京,规模扩大了,建立了林产制造系,条件依然简陋。鉴于抗战胜利后,资源匮乏,贺近恪做了些有实用价值的探索实验。一是茶油常压加氢硬化实验;二是五倍子单宁酸脱色实验;三是代可可粉配制。小试虽有进展,但因时局动荡,未能推向产业化。 改善实验条件是当时重要的工作,没有先进的科研手段,就无法实现科技进步,正当这时,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有派驻中国的机构,实验所利用救济资金,通过来所的外国专家,向美国订购了大批仪器设备,共数百箱。直到新中国成立,这批设备在筹建中央林业实验所林产化学研究室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贺近恪回国后,在林垦部工作,从事林产化学研究,几乎是白手起家,样样工作都要从头做起,其艰苦可想而知。1951年贺近恪被任命为内蒙栲胶厂筹备处(技术)副主任,开始筹建新中国自己的栲胶厂。此前,仅在陕西有一个栲胶厂,年产栲胶48吨,中国的栲胶主要靠进口。后经调查发现,大兴安岭有大量的落叶松树皮,原料充足,关键是怎样利用先进技术进行提取。贺近恪与同事们一起组织试验,还冒着-40℃的严寒勘察厂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由小试到中试,为内蒙栲胶厂提供了技术动支援。 1956年国家接受苏联专家建设,在东北建立木材水解厂,原材料主要是东北锯材厂的废弃木屑、边角料,贺近恪又受命参与了初期调查和试验工作。 1960年在南京成立了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正逢三年自然灾害,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接受国家以木代粮的课题,贺近恪带领木材水解研究室试验了国际上的新型工艺,但由于经费昂贵,于是随着形势的好转这项课题即告结束。 新中国林化科研是在贺近恪的领导下,从无到有,从萌芽到壮大。在他接任林产化学研究所所长职务后,通过制定发展规划、添置先进设备,使林产化学研究所的规模逐步扩大,为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贺近恪为主提出,经多方筹备,中国林产化学化工学会于1979年在南京成立,挂靠林产化学研究所。贺近恪被选为第一副理事长,从1984年至1996年,连续三届任理事长。贺近恪在任期间,中国林产化学化工学会举办了30次全国性学术会议,及3次国际性学术会议。贺近恪以他的学术成就和管理才能受到中外专家的尊重,3次国际性会议,均担任组织委员会和大会主席。在他的领导下,中国林产化学化工学会出版了21本学术论文集,收录论文及报告1546篇,约6423万字。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影响。由中国林产化学化工学会和林产化学研究所合办的《林产化学与工业》是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在贺近恪任主编的15年内,该刊物发展成为由中外学者供稿,用中、英两种文字发表,被几种国际知名文摘定期摘引的林化刊物。此外,贺近恪还主编了7年的《林化科技通讯》。现在,贺近恪年事已高,被推举为林化学会的名誉理事长。 简历1919年10月15日 出生于河南省巩县(现巩义市)南河渡乡札子沟。 1940-1945年 在(重庆)中央大学农业化学系学习。 1945-1948年 在国民政府农林部中央林业实验所任技佐,从事林产化学研究。 1948-1950年 为澳大利亚科学与工业研究院(CSIRO)林产研究所研究生,进修木材化学。 1950-1952年 任林垦部(后名林业部、国家林业局)利用司单宁组长;内蒙古栲胶厂筹备处副主任;林垦部林业研究所筹委会委员兼秘书处副主任(分管科研)。 1953-1959年 林业部中央林业科学研究所(后转森林工业研究所)林产化学研究室副主任。 1960-1966年 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木材水解研究室主任。 1972-1973年 林业部借调编译国际会议文件。 1974-1977年 任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果菜涂料组长及资源大组长。 1978年 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科研计划负责人。 1978-1984年 任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所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林产化学与工业》和《林化科技通讯》主编。 1984-1990年 任林产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兼《林产化学与工业》、《林产化学工业全书》主编。 1990-1996年 退休,被返聘继续承担中国林产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林产化学与工业》和《林产化学工业全书》主编。 1995年 中国林产化学化工学会名誉理事长,《林产化学与工业》顾问,《林产化学工业全书》主编。 主要论著1 贺近恪,布朗AG主编.黑荆树及其利用.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3 贺近恪等.兴安落叶松树皮栲胶生产扩大试验.林科院林化所研究报告选集(一卷),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 4 贺近恪.我国林化生产发展概况和科研方向(在第一届全国林化学术会议上的主题报告).林化科技通讯,1980,14(1):4~9. 5 贺近恪.中国树木提取物生产与科研的发展(附英文本),(林化学会树木提取物化学与利用学术讨论会主题报告).林业科技通讯,1987,21 (3):2~7. 6 贺近恪.我国的林产化学工业.森林与人类,1987,(2):27~28. 7 贺近恪.科技兴林中林化战线的任务.中国林业,1990,(8):15~16. 8 贺近恪,方玉霖.中国发展黑荆树的状况.见:贺近恪,AG布郎主编.黑荆树及其利用.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9 贺近恪.中国对于黑荆树的研究和展望.见:贺近恪,A.G布郎主编.黑荆树及其利用.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