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贺锄非 |
释义 | 人物简介贺锄非字友三,号元侠,1908年2月出生,湖南省洞口县花古乡人。其祖父由佃农起家,积累田产70余亩。至父亲一代,因人口增多,经营不善,家境日渐衰落。有兄弟姐妹八人,其排行第四。 学业经历贺1916年上私塾念书,1919年入黄家园群贤高小。1923年考入武冈县立中学,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立志投身革命。1925年春赴广州投考黄埔军校,因年幼体弱未被录取,同年秋转考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官教导队,1926年4月结业。 主要贡献贺锄非结业后被派往叶挺独立团第八连,随部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1月调武昌第四军二十五师七十五及七十二团任排长,2月由贾佐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任贺龙第二十军二师五团及军司令部连长、副官,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在战斗中为掩护部队转移被打散,从此与组织失去联系,在香港、上海、武汉、湘西等地漂泊。1929年在穷困中为生活计,投考了国民党陈调元部下级军官,被录取派任陆军五十七师上尉参谋,不久升少校。1931年2月考入国民党南京步兵专门学校,次年春毕业,留校任教。1934年调第四军五十九师任参谋处长,次年随军赴贵阳,受军长吴奇伟之命整编驻川南俣之丹部为暂二十五师,任少将参谋长,负责将队伍调到广元训练。1936年春因发动反对师长的举动被撤职送往成都。8月经周亚卫介绍任南京县市行政讲习所大队长,专事训练全国县长以上行政人员。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讲习所被撤销,贺锄非调任预备兵第四团团长,驻芜湖附近训练新兵,尔后参加南京防守战。南京沦陷后率部突围至湖北,恰接陆军大学开学通知,遂离开部队前往长沙求学。1940年毕业后被派往二十五补训处任第三团团长,一年后调升重庆卫戍总司令部少将高级参谋兼作战科长。1942年秋调任陆军第七十军少将参谋长,收复福州,实施海防间接配备、机动使用主力的战略。1944年冬开始组建青年军,担任二〇八师少将参谋长,次年8月驻军黎川。1946年冬随部队改编而调任第一绥靖区少将副参谋长,不久升为中将。 因不满蒋介石的倒行逆施,贺锄非一再请求辞职未果,反被派任陆军二十三师副师长,将错就错苦练士兵伺机而动。1948年4月因旅长曾纪瑞告发而被送至南京软禁。同年10月由南京回到湖南,奉时任民革主席李济深之命,筹建反蒋武装——“西南联军”,任副总司令兼参谋长及第八军军长。1949年5月将第八军二十二师及总司令部警卫团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江南别纵队,自任司令员,配合解放军第十二兵团解放了武冈、城步、绥宁等县。 新中国成立后遵令率部赴邵阳整编,贺锄非任湖南省军区高参及邵阳军分区第二副司令。1950年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并当选为湖南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军队代表。1951年2月调任南京军事学院战术教授会教育行政组长,同年底派往邵阳专署协助工作。1954年当选为湖南省第一届人大代表,系第一至五届省政协委员。1955年转业到地方,任长沙市民政局副局长,分管优抚、社会工作,同年加入民革,任民革长沙市委常委。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撤销省人大代表、市民政局副局长职务并行政降级,保留省政协委员、省政府参事职务。1978年10月予以平反,恢复名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