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鹤庆一中
释义

鹤庆一中

在素质教育的浪潮中,鹤庆一中这所具有75年办学历史的古朴而又现代的特色学校——云南省一级完全中学,如同高原明珠,在新世纪的征程中,将放出耀眼的光芒。

鹤庆一中创建于1926年春,其前身是“鹤庆县初级中学”和“云南省立鹤庆师范”。1996云南丽江“2.3地震”,鹤庆一中惨遭重创。在党和政府及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帮助下,一中抓住机遇,以世行贷款为主,投资2000多万元,扩展了校园占地面积,现学校占地60000多平方米。修葺了以省重点文物“先师庙”为主体,建筑在一个轴线上的古建筑群、从南至北依次是:棂星门、泮池、泮桥、戟门、东西两庑、先师庙、明伦堂、尊经阁,旁有学海、学亭。修复后的古建筑群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青龙盘柱、彩墙画壁,内有碑帖、字画和乾隆御题的“与天地参”、“万世师表”、“斯文在兹”的横扁。还有光绪年王宝仪题的“挹芳比洁”扁额。校园内还有建于光绪年间的白族民居四合院,由东南西北四栋房子配有四个阔子合五个天井构成,四个阔子用合门相隔,行廊相连,形成隔而不隔,界而未界之形。门窗雕刻着白鹿行空、仙鹤惊翅、雄鸡报晓、鲤鱼戏水等图案,构图绝伦,技艺精湛,是典型的白族民居四合院。这些古文物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是难得的民族文化瑰宝。同时,新建了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礼堂、综合楼、师生宿舍楼,园丁小区等,总建筑面积为22000多平方米。

学校重视校园环境建设,有规划地植树种草。植树1200多株,设置盆景800多盆,校园绿化总面积为13700多平方米,生均8.3平方米。一年四季,春有鲜花、夏有绿荫、秋有果实、冬有常青。整个校园既显得古朴典雅,又富有现代气息,既蕴藏着浑厚的民族文化,又展示了现代文明成果,2000年被评为“大理州育人环境优级学校”。

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深化德育系列教育,加大教研教改力度,增加教育教学中的科技含量,面向全体,整体推进.激发兴趣,培养特长,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是鹤庆一中的办学思路。

学校现有教职工146人,其中专任教师84人,学历达标100%,高级教师16人,中级教师37人,受国家级表彰的教师4人,受省级表彰的6人,近五年有43篇学术论文在国家、省、州有关刊物发表,有7项教研教改成果获奖。教师中形成了“学习--科研--创新”的工作氛围,选取“教法改革为主,教材改革为辅”的教改途径,各自确立了“博采众长,发挥优势,形成特色”的教育目标。

加强“内功”训练,抓好“岗位练兵”活动,以“功夫放在备课上,本领使在课堂上,成绩显在学生上”为中心。鼓励青年教师在职进修,通过电大、函大、自考等形式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请老教师总结经验,带好青年教师,认真开展教研活动,给青年教师压担子,出点子,激励青年教师冒尖子。

通过多年总结完善,鹤庆一中形成了自己的课堂评价体系,课堂优化标准为:目的明、信息多、方法巧、手段新、配合好、效果佳。学校教师队伍能务实求真,严谨治学,忧劳兴校,无私奉献。

为了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大现代技术教育的力度,1999年至2000年学校先后投资76万元和32万元,组建了一定规模的现代技术教育网络系统,有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电教室、教师课件制作室、调频广播台,并建成州内首家双向闭路电视教学控制系统。教师可以在教室内使用红外线遥控器控制中心播放室的录像机、影碟机;教师可以在教室内与主控室或其他教室通过电话对讲,灵活选择电教内容;教师可以在课件制作室查阅、切换相关教学信息。学生人手一台接收器,可以在两公里范围内选择学校调频广播台播出的英语、音乐和新闻节目;课余时间多媒体电教室对学生开放,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观看内容……

如今,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已日趋完善,学校以现代化技术教育为载体融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化技术教学媒体、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为一体,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了课堂教学密度,强化了教学难点、重点。实现了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过程的优化。2000年,学校被确定为“大理州现代技术实验学校”。

教育教学中,学校根据白族学生多,农村学生多,寄宿学生多的特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目标——面向全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体做法是:从语言人手,许多白族学生因受民族语言和地方方言的影响,语言障碍大,学校根据学生这一实际,积极开展普通话的推广活动,要求学生与教师、同学交谈要讲普通话,请教问题、回答问题要讲普通话。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把普通话训练作为重要课题加以解决。从生活入手,许多寄宿的民族学生在入学之初,生活难以自理,学校要求班主任、科任教师深入学生生活、耐心指导,让他们从入学起就学会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会理房子、洗被子、缝扣子,学会关心他人,学会与他人共处,彻底改变了以前“父亲挂帐子,儿子站杆子,母亲拾碎纸,姑娘嗑瓜子”的现象。

从劳动实践入手,学校有19亩水田,25亩干地,学校将田地分到班级,班级分列小组,在班主任带领指导下要求学生自己完成栽种、管理、收割。学生为了搞好自己的责任田,群策群力,向家长、向老师、向农民请教农作知识,将劳技课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学会精耕细作、科学管理。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还让学生亲身体会到“颗颗皆汗水,粒粒要归仓,我知盘中餐,样样皆辛苦。”

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将来在社会上做自食其力的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是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学校常年如一日,用爱心、信心和耐心,转化后进生,推进中间层,促进尖子生。孜孜不倦地探究基础素质教育的真谛。

从学科教育、班团队活动、文体活动、活自理等环节入手,加强对学生的理想教育、信念教育、做人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劳动实践教育和创新能力教育。学校涌现了为抢救二名落水儿童而英勇献身的罗瑞福;拾金不昧将二千余元归还失主的洪健明,将毕业聚餐补助全部捐给贫困山区学生的高100班全体同学……

1996年,学校被大理州授予“德育先进学校”的奖牌。

1998年,被大理州评为“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先进单位”。课间能看到生龙活虎的体育训练场面,能看到应声而歌的文艺训练场景。

1992年,学校被省体委、省教委定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1998年在大理州中小学文艺调演中荣获“中学级舞蹈一等奖”,在“云南省大中学校跨世纪学生素质发展夺杯赛”中两次荣获“形象环”。

1999年在“大理州中小学交通安全知识电视大赛”中荣获中学组第一名……

学校创办至今,共招收418个教学班,毕业学生15600多名。现有28个教学班,开校学生1600多名,有白、彝、壮、傈僳、纳西等九种少数民族学生,其中,白族学生占70%。1998年至2001年,向高校输送1203名学生,1999年一2001年连续三年平均每班升学人数达44约人,1995年至今,获国家级奖的学生计6人次,省级奖的学生8人次,州级奖的30多人次。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了人和的重要,从当今教育发展形式看,二者都重要,鹤庆一中的发展集两个有利条件于一体。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整个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已蔚然成风,这是学校发展的天时;随着西部大开发,“大丽”旅游专线公路的通车,以前相对闭塞的鹤庆已成为开放的前沿,地处县城的鹤庆一中,也占尽了“地利”;通过几代师生的努力,学校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形成了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了民主、团结、合作的工作氛围,这是“人和”的体现。新世纪、新起点,以75年悠久校史为基础,以上世纪的辉煌成就为动力,鹤庆中将继续加强科研,深化教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6:3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