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赫舍里·索尼 |
释义 | 赫舍里·索尼,生于1601年,卒于1667年。出身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清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一等公爵,也是由孝庄皇后指定,辅助康熙的四位辅政大臣之一。他的孙女赫舍里氏后来成为了康熙的皇后。康熙六年,索尼去世,谥号文忠,儿子索额图继承其职位和爵位。 中文名:赫舍里·索尼 别名:Sonin 国籍:大清 民族:满族 出生日期:1601年 逝世日期:1667年 职业:辅政大臣 主要成就:清朝开国元勋 谥号:文忠 旗籍:正黄旗 封爵:一等公 葬处:西直门外索家坟 人物介绍人物关系继任:索额图 爵位:一等公爵 籍贯:哈达部 族裔:满族 旗籍:满州正黄旗 墓葬:西直门外索家坟 亲属:赫舍里·硕色(父) 希福(族叔父) 帅颜保(族弟) 噶布拉(子) 索额图(子) 心裕(子) 法保(子) 格尔芬(孙) 阿尔吉善(孙) 赫舍里氏(孙女,孝诚仁皇后) 小赫舍里氏(孙女,平妃) 人物生平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时候,因为赫舍里·索尼父子及赫舍里·硕色兄弟皆通晓国书(满语)及蒙、汉文字,特命赫舍里·硕色与赫舍里·希福一起在文馆做官,赐号“巴克什”。授赫舍里·索尼一等侍卫。从征界籓、栋夔。 金天聪元年(公元1627年),赫舍里·索尼随从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攻锦州,侦敌宁远,并有功。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崩后五日,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在三官庙,召见赫舍里·索尼议谈册立之事。 当时赫舍里·索尼说:“先帝(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有皇子在,一定要立其中之一。先帝也地下安心了。”经过了一番争议,决定奉六岁的皇九子爱新觉罗·福临(清世祖)即位。 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清明时节,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摄政王)遣派赫舍里·索尼祭奠昭陵,贝子屯齐揭发赫舍里·索尼与图赖等密谋立肃亲王豪格为帝,罪应处死,最后减轻处罚,据清史稿记载:“夺官,籍其家,即安置昭陵。” 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亲政,召令赫舍里·索尼回京,官复世职。累进一等伯世袭,擢内大臣,兼议政大臣、总管内务府。 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清世祖驾崩,遗诏让赫舍里·索尼与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同辅政。 赫舍里·索尼闻命,跪告诸王贝勒,请求共任国政,而诸王贝勒(八大铁帽子王)都说:“大行皇帝(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十分了解你们四位大臣,委托给了你们国家重务,谁敢干预?”于是,赫舍里·索尼等大臣带着小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在大行皇帝灵柩前宣誓。 清史稿上记载,他们说:“先皇帝不以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等为庸劣,遗诏寄讬,保翊冲主。索尼等誓协忠诚,共生死,辅佐政务。不私亲戚,不计怨仇,不听旁人及兄弟子侄教唆之言,不求无义之富贵,不私往来诸王贝勒等府受其馈遗,不结党羽,不受贿赂,惟以忠心仰报先皇帝大恩。若各为身谋,有违斯誓,上天惩罚,夺算凶诛。” 这个誓言,四大辅政大臣最后谁也没有遵守到底。 在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农历3月,赫舍里·索尼与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共同奏请清康熙大帝亲政。清康熙大帝当时没有立即应允下来,而是下诏褒奖索尼忠心,加授一等公,与以前授的一等伯一起世袭,赫舍里·索尼却推辞不要。 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农历6月,赫舍里·索尼去世,谥号“文忠”,清康熙大帝赐祭葬有加礼。 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农历7月,清康熙大帝同意赫舍里·索尼等大臣的奏章,圣上亲政。长子噶布喇官当上了侍卫内大臣,是孝诚仁皇后的父亲。 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孝诚仁皇后驾崩,清康熙大帝授赫舍里·噶布喇为一等公,世袭。 赫舍里·索尼的第二子赫舍里·索额图亦曾为大学士、辅政大臣。 相关事件拥立豪格满洲正黄旗人。父亲硕色,是大学士希福兄长,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时候,因为索尼父子及硕色兄弟通晓国书(满语)及蒙、汉文字,命硕色与希福一起在文馆做官,赐号“巴克什”。授索尼一等侍卫。从征界籓、栋夔。天聪元年,从清太宗皇太极攻锦州,侦敌宁远,并有功。 太宗崩后五日,睿亲王多尔衮在三官庙,召见索尼议谈册立之事。索尼说:“先帝(清太宗皇太极)有皇子在,一定要立其中之一。先帝也地下安心了。”经过了一番争议,决定奉6岁的皇九子福临(即清世祖)即位。 顺治五年,清明时节,睿亲王多尔衮(摄政王)遣派索尼祭奠昭陵。贝子屯齐揭发索尼与图赖等密谋立肃亲王豪格为帝。罪应处死,最后减轻处罚,据清史稿记载:“夺官,籍其家,即安置昭陵。” 首辅大臣顺治八年,世祖亲政,召令索尼回京,官复世职。累进一等伯世袭,擢内大臣,兼议政大臣、总管内务府。 顺治十八年,世祖驾崩,遗诏让索尼与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同辅政。索尼闻命,跪告诸王贝勒,请求共任国政,诸王贝勒都说:“大行皇帝(清世祖福临)十分了解你们四位大臣,委托给你们国家重务,谁敢干预?”于是索尼等大臣带着小皇帝在大行皇帝灵柩前宣誓。清史稿上记载,他们说:“先皇帝不以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等为庸劣,遗诏寄讬,保翊冲主。索尼等誓协忠诚,共生死,辅佐政务。不私亲戚,不计怨仇,不听旁人及兄弟子侄教唆之言,不求无义之富贵,不私往来诸王贝勒等府受其餽遗,不结党羽,不受贿赂,惟以忠心仰报先皇帝大恩。若各为身谋,有违斯誓,上天惩罚,夺算凶诛。”说完这个誓,他们就各行其是去了。 索尼不象苏克萨哈般与鳌拜对着干。他看见鳌拜势力日涨,与苏克萨哈水火不相容,内心十分害怕。又想到年纪已经老了,多病。在康熙六年三月,与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共同奏请圣上(康熙)亲政。圣上(康熙)没有立即应允下来,而是下诏褒奖索尼忠心,加授一等公,与以前授的一等伯一起世袭,索尼推辞不要。康熙六年六月,去世,谥号文忠,圣上赐祭葬有加礼。康熙六年七月,圣上同意索尼等大臣的奏章,圣上亲政。 孝诚仁皇后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日,青春年少的顺治皇帝突然去世,年仅8岁的皇三子玄烨即位,是为康熙皇帝。本来,按照大清国的传统旧制度,皇帝年幼,国家政务应该由一两位宗室的亲王摄政,但由于顺治朝多尔衮擅权对皇权构成极大威胁的前车之鉴,孝庄皇太后决定不依旧制,而是改由异姓大臣来共同辅政,确立了四辅臣制。这样,在同多尔衮斗争中有功的重臣元老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成为辅政大臣,其中索尼为首辅大臣。四大臣本着协商一致的原则共同辅佐幼主,最初还相安无事,然而随着四辅政大臣内部势力的变化,本来位居末位的鳌拜的势力日益扩大,鳌拜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人,他仗着年轻气盛,结党营私,专横跋扈,根本不把年幼的皇帝和其他辅政大臣放在眼里。而此时历经三朝,经历多次宫廷斗争的索尼,以年老多病为由,采取以退为进的,不与鳌拜发生冲突的回避态度。 眼看鳌拜权倾朝野,太皇太后(孝庄)为达到遏制鳌拜的目的,转而笼络了索尼父子,一改太宗、世祖两朝均在蒙古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家族中择后的传统,册立索尼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 清史稿传索尼,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父硕色,大学士希福兄也,太祖时,自哈达挈家来归。太祖以其兄弟父子并通国书及蒙、汉文字,命硕色与希福同直文馆,赐号“巴克什”。授索尼一等侍卫。从征界籓、栋夔。天聪元年,从太宗攻锦州,侦敌宁远,并有功。 二年,上亲征喀尔喀,徵兵外籓,科尔沁不至。命索尼与侍卫阿珠祜赍谕饬责土谢图额驸奥巴。初,奥巴为台吉,入朝,太祖以贝勒舒尔哈齐女妻焉。既而奥巴屡背约,私与明通,复徵兵不至。索尼受方略行,既入境,其部人馈以牲,索尼不受,曰:“尔汗有异心,尔物岂可食耶?”时奥巴病足,索尼与阿珠祜见公主,以谕旨告。奥巴闻之,扶掖至,佯问曰:“此为谁?”索尼曰:“吾侪天使也!尔有罪,义当绝。今特以公主故,使来餽问耳。”奥巴顾左右趣具馔,索尼等不顾而出。奥巴恐,使台吉塞冷等请其事。索尼出玺书示之,即令从者先行。奥巴得书大惊,令所属大臣?忌留,索尼责以大义,奥巴叩首悔罪,原入朝。索尼与阿珠祜偕其大臣党阿赖先归奏状,帝甚悦。 三年,从大军入关,薄燕京,明督师袁崇焕赴援,列营城东南。贝勒豪格突入阵,敌兵蹙之,矢石如雨。索尼跃马驰入,斩杀甚众,拔豪格破围出。四年,谕降榛子镇、沙河驿,拔永平,守之。五年,擢吏部启心郎。从围大凌河。明兵自锦州来援,败之。六年,从征察哈尔,略大同,取阜台寨。寻予牛录章京世职,仍直内院。崇德八年,考绩,进三等甲喇章京。 太宗崩后五日,睿亲王多尔衮诣三官庙,召索尼议册立。索尼曰:“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他非所知也。”是夕,巴牙喇纛章京图赖诣索尼,告以定立皇子。黎明,两黄旗大臣盟於大清门,令两旗巴牙喇兵张弓挟矢,环立宫殿,率以诣崇政殿。诸王大臣列坐东西庑,索尼及巴图鲁鄂拜首言立皇子,睿亲王令暂退。英亲王阿济格、豫亲王多铎劝睿亲王即帝位,睿亲王犹豫未允,豫亲王曰:“若不允,当立我。我名在太祖遗诏。”睿亲王曰:“肃亲王亦有名,不独王也。”豫亲王又曰:“不立我,论长当立礼亲王。”礼亲王曰:“睿亲王若允,我国之福。否则当立皇子。我老矣,能胜此耶?”乃定议奉世祖即位。索尼与谭泰、图赖、巩阿岱、锡翰、鄂拜盟於三官庙,誓辅幼主,六人如一体。都统何洛会等讦告肃亲王豪格,王坐废,诏褒索尼不附王,赐鞍马。 顺治元年,从睿亲王入关,定京师。二年,晋二等昂邦章京。睿亲王令解启心郎职,仍理部事。睿亲王方擅政,谭泰、巩阿岱、锡翰皆背盟附之,憾索尼不附。李自成之败也,焚宫殿西走。至是议修建,睿亲王亦营第,工部给直偏厚,诸匠役皆急营王第。佟机言於王,王怒,欲杀之。索尼力言其无罪,王以是愈憾索尼。英亲王阿济格慢上,目为“八岁幼儿”,索尼以告睿亲王,请罪之,王不许。王尝召诸大臣议分封诸王,索尼持不可。巩阿岱、锡翰进曰:“索尼不欲王平天下乎?”请罪之,王亦不许。索尼发固山额真谭泰隐匿诏旨,谭泰坐削公爵;因讦索尼以内库漆琴与人,及使牧者秣马库院,傔从捕鱼禁门桥下,索尼遂坐罢。 三年,巴牙喇纛章京图赖劾谭泰怨望,词涉索尼。顺治初,大军分道剿贼西安,谭泰后至,无功。及移师江南,谭泰虑勿预,语图赖,甚怏怏。图赖遗书索尼,使启睿亲王,赍书者私发之,恐谭泰获罪,沉诸河。图赖发前事,逮讯赍书者塞尔特,诡云书巳达索尼。诸大臣论索尼罪当斩,王亲鞫之,索尼曰:“吾前发谭泰匿诏旨罪,顾匿图赖书以庇之乎?”王穷讯赍书者,事得白。寻复世职,然王与谭泰等憾索尼滋甚。五年,值清明,遣索尼祭昭陵,既行,贝子屯齐讦索尼与图赖等谋立肃亲王,论死,末减,夺官,籍其家,即安置昭陵。 八年,世祖亲政,特召还,复世职。累进一等伯世袭,擢内大臣,兼议政大臣、总管内务府。十七年,应诏上言,略谓:“小民冤抑,有司不为详审者,请严察,使毋壅於上闻。犯罪发觉,其奉有严旨者,有司辄从重比,不无枉滥。请敕法司详慎。前议福建将士失律罪,在大将军止削一不世袭之拜他喇布勒哈番,而所属将领乃尽夺世职,轻重不平,有乖惩劝,请敕更正。开国诸臣,自拜他喇布勒哈番以上皆有功业,宜予世袭;其后恩诏所加,非有战功,请毋给世袭敕书。在外诸籓,风俗不齐,若必严以内定之例,恐反滋扰,请予以优容。大臣夺据行市,奸宄之徒,投托指引,以攘货财,四方商贾,负担来京,辄复勒价强买。诸王贝勒及大臣私引玉泉山水灌溉,泉流为之竭。边外木植,皆商人雇民采伐。今又为大臣私行强占,致商不聊生。大臣不殚心公事,惟饰宅第。皆请申禁。五城审事官,遇世族富家与穷民讼者,必罪穷民,曲意徇私,不思执法。请严饬毋得枉屈贿庇。”疏入,上以所奏皆实,饬议行。 十八年,世祖崩,遗诏以索尼与苏克萨哈、遏必隆、鼇拜同辅政。索尼闻命,跪告诸王贝勒,请共任国政,诸王贝勒皆曰:“大行皇帝深知汝四大臣,委以国家重务,谁敢干预?”索尼等乃奏知皇太后,誓於上帝及大行皇帝前,其辞曰:“先皇帝不以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鼇拜等为庸劣,遗诏寄讬,保翊冲主。索尼等誓协忠诚,共生死,辅佐政务。不私亲戚,不计怨仇,不听旁人及兄弟子侄教唆之言,不求无义之富贵,不私往来诸王贝勒等府受其餽遗,不结党羽,不受贿赂,惟以忠心仰报先皇帝大恩。若各为身谋,有违斯誓,上天殛罚,夺算凶诛。”誓讫,乃受事。 世祖定中国,既亲政,纪纲法度,循太祖、太宗遗制;亦颇取明旧典损益之,务使称国体。四辅臣为政,称旨谕诸王、贝勒、诸大臣,详考太祖、太宗成宪,勒为典章。引世祖遗诏,谓:“不能仰法太祖、太宗,多所更张;今当率祖制,复旧章,以副先帝遗意。”乃改内阁翰林院还为内三院,复设理籓院,罢裁太常、光禄、鸿胪诸寺。他举措皆类是。而镶黄、正白两旗互易圈地,兴大狱。四辅臣称旨,亦谓太祖、太宗时,八旗庄田庐舍,依左右翼顺序分给。既入关,睿亲王多尔衮使镶黄旗处右翼之末,正白旗圈地本当属镶黄旗,今还与相易,亦以复旧制。 索尼故不慊苏克萨哈,顾见鼇拜势日张,与苏克萨哈不相容,内怵;又念年已老,多病,康熙六年三月,遂与苏克萨哈、遏必隆、鼇拜共为奏请上亲政。上未即允,而诏褒索尼忠,加授一等公,与前授一等伯并世袭,索尼辞,不许。六月,卒,谥文忠,赐祭葬有加礼。七月,乃下索尼等奏,上亲政,以第五子心裕袭一等伯,法保袭一等公。长子噶布喇官领侍卫内大臣,孝诚皇后父也,十三年,后崩,推恩所生,授一等公,世袭。第三子索额图,自有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