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赫连姓 |
释义 | 姓氏源流赫连(Hè lián 赫连)姓出自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姓氏。 十六国时,南匈奴铁弗部勃勃称大夏天王,自称赫赫连天,以赫连为氏。据《晋书》所载:“刘元海之族也,僭称天王,书曰:朕之皇祖,自北迁幽朔,改姓姚,音殊中国,故从母氏为齐,子而从母之姓,非礼也,古人氏族无常,或以因生为氏,或以父王之名,朕将以义易之。帝王者,系为天子,是为徽赫,实在天连。今改姓曰赫连氏,庶协皇天之意,永享无疆大庆。系天之尊,不可令支庶同之。其非正统,皆以铁伐为氏。庶朕宗族子孙刚锐如铁,皆堪铁伐。”(刘元海之族,篡位自称天王,有诏书曰:我的先祖,从北方迁至幽朔后,改姓姚,与中原的姓氏不同音,故又随母亲姓齐。子孙随母姓是不合礼仪的。古代人姓氏不定,有随母姓的,有随父姓的,我现在要根据礼法改变这种习惯。帝王是上天之子,是显赫的徽记,天地相连的枢纽。故现在改姓称赫连氏,顺应天意,永享天下。天子位尊,不能与支庶同姓,其他非正统的子孙,皆以铁伐为氏。愿我的宗族子孙刚锐如铁,皆能征善战。)由此可以看出,自刘元海起,其后代遂以赫连为姓,称为赫连氏。 迁徙分布赫连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赫连姓源出历史上匈奴有此姓。因匈奴单于取汉室女子为妻,子孙跟随刘姓。古代汉朝时,北方有个匈奴族部落,首领叫右贤王刘去卑,他的一个后代又自称为夏王,并将刘姓改为赫连姓,意思是赫赫与天连接。那时匈奴族人对姓氏常作改动,和中原人的习惯不一样,也因为他们的社会形态也还落后些,权力和财产的承继关系也不稳定,所以姓氏的沿用也不稳定。西晋刘虎改为铁弗氏。东晋,刘虎曾孙勃勃称大夏天王,建国夏,又改复姓“赫连”氏。历史上吐谷浑族中也有赫连这个复姓的。 历史名人赫连韬:唐代才子,福建省漳浦人,有不羁之才。与莆田的陈黯、王肱、萧枢、林贤、福州陈蔇、陈发、詹雄齐名,合称为“闽中八贤”。 赫连达:字朔周,盛乐(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以北)人,赫连勃勃的后裔。他的曾祖父因避难改姓杜氏。赫连达性情刚强耿直,有胆力。他年轻时跟随贺拔岳征战有功,被任命为都将,赐爵长广乡男,又迁任都督。初建六官制度时,赫连达被任命为左遂伯。后出任陇州刺史。周武帝保定初,迁任大将军夏州总管、三州五防诸军事。赫连达虽然不是文官,然而性情质朴正直,尊奉朝廷法度,虽多施用鞭刑,而对判处死罪十分慎重。他性格又很廉洁俭朴,边境的胡民有人送羊给赫连达,他想要与胡人相结交,就以缯帛进行回报。主管官员请求使用官物,他说:“羊进了我的厨房,不能用官库的东西谢人。” 赫连勃勃:十六国时期夏的创建者。南匈奴后裔,刘渊的同族。在位约十九年。北魏明元帝曾改其名为屈孑,意为卑下。原为铁弗部,勃勃称王后,以为帝王“徽赫与天连”,因而改姓为赫连氏。父刘卫辰,率部服属于苻坚,屯驻代来城(今内蒙古杭锦旗东),为北魏所灭。勃勃逃亡到后秦,受到姚兴的宠遇。任为安北将军、五原公,镇朔方(今陕西省延安)。407年,勃勃自称天王、大单于,国号大夏。据有河套之地,南境抵三城(今陕西省延安)和高平(今宁夏固原)。勃勃体格魁伟,雄略过人,而凶暴好杀。善于用兵,多次向西进攻南凉,向南进攻后秦,俘掠大量人口牲畜。413年,营建首都,蒸土筑城,铁锥如能刺进一寸,即杀工匠一并筑入。他说自己将要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因定城名为统万(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东晋将领刘裕灭后秦南归后,勃勃乘机南下,418年攻克长安,作为南都,自称皇帝,关中郡县都投降。425年赫连勃勃死。子赫连昌继位。427年,北魏攻取统万,次年,赫连昌被擒。431年夏亡。 赫连子悦:字士欣,十六国时夏的建立者赫连勃勃的后人,历官郑州刺史、林虑太守、都官尚书、太常卿。为官以清廉、勤奋自守,公正办事,又知道怎么做能使人民安居乐业康富,很受百姓拥戴。 近现代名人赫连·兴中:(1943~),艺称赫兴中;河北新城人。著名点带商业书画家。 赫兴中是当代国际知名人物画家,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教授、世界水墨人物画院院长、号寒宇、竹溪堂主人。 1961年从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三军第一八九师炮兵第五六九团,任美术创作员。1963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专攻油画、版画、水粉画。1966年军艺毕业后,从事美术专业创作。1967年参加华北军区年画展,作品《阵地水源》获金奖。196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油画作品展,作品《出击》获一等奖。 197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版画作品展,作品《将军》获一等奖。1972年转业于铁道部,从事以工人为题材的创作,油画作品《锻造》获北京市一等奖。1973年穿凿版画作品《大电机上马》获北京市一等奖。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作品并收藏。1975年同黄胄先生在新疆等地写生,以新疆人物为题材的创作,长达五年之久,受益非浅。 1991年参加全国山水画邀请展,作品《秋江归帆图》,收入画册作品并收藏。1992年参加全国酒文化节展,作品《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铁拐李》被文化部出版,并获优秀奖,作品被收藏。1993年穿凿的作品《牧女》被收入《中国美术家选集》,同年4月《中国美术家》发表了他的变形人物画论。同年6月,中国教育报专题发表了《笔墨千秋人情事》为题材的报导。同年7月,北京电视台以《人物画家赫兴中》专题采访报导。同年9月,联合国圜际科学与和平《黄山颂》国际书画大赛中,作品《牧童》、《坐禅图》被收入画册,作品并收藏。同月,全国纪念教师节,作品《为人师表》收入《师魂颂》画集,同年lO月,经七个国家和地区颁发了国际书画艺术名人证书。 他的作品经常在《中国人才报》、《中国农民报》、《中国信息报》、《新闻出版报》、《北京晚报》、《羲之书画报》、《中国青年报》及《西部发展杂志》等报刊上发表。 1998年参加国际文化交流及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大奖”,作品《十八罗汉之一宾头卢》获国际金奖。1999~2000年,其事迹被选入《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中华翰墨名家作品博览》、《中国当代创业英才》、《美国世界名人录》、《二十一世纪人才库》、《中国人才世纪献辞》、《中华人民共和国创业功臣大辞典》、《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等。2001~2005年,获金、银奖作品主要有《弥勒佛》、《蓬莱酒仙》、《刘海蟾》、《曹雪芹》、《苏小小墓》、《塔吉克牧女》等。2002年,木刻作品《晨歌》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六次新人新作展。同年国画作品《杨贵妃图》礼宾司以江泽民的名义送给新西兰总督麦克尔。并获得礼宾司荣誉证书。2003年国画作品《蓝采和》被朱镕基先生珍藏。2006年国画作品《果熟金秋时》在黄河壶口赞中国画提名展中获全国’优秀奖。同年10月,出版了赫兴中人物画集。 2007年6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授予中国画评估证书,每平尺五千元人民币。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会员,国际美术家协会理事。 赫连·傲岚:(公元1990~今),女,赫兴中之女;河北新城人。著名瑞丽封面女郎、影视演员。 郡望堂号郡望赫连复姓望族居盛乐、渤海。 盛乐郡:相当于现在山西省祁县东部一带地区。 渤海郡:西汉时置郡。相当于现在河北省、辽宁省渤海湾沿岸一带地区。 堂号乐川堂、仁恕堂:北周有赫连达,是赫连勃勃之后,刚鲠有胆量。他年少时随贺拔岳征伐有功,赐为长广乡男爵。后来又迎接宇文泰匡,收复秦、陇、弘农,战于沙苑,皆有功。武帝时拜大将军、夏州总管。他廉俭仁恕,进爵仁恕,进爵乐川郡公卒。赫连氏因以“乐川”、“仁恕”为堂号。 赫连姓宗祠通用对联赫连姓宗祠四言通用联绩彰林虑; 帛出私囊。 ——佚名撰赫连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北朝时北齐人赫连子悦,字土欣,十六国时夏的建立者赫连勃勃的后人,历官郑州刺史、林虑太守、都官尚书、太常卿。为官以清廉、勤奋自守,很受百姓拥戴。下联典指南北朝时北周盛乐人赫连达,字朔周,赫连勃勃的后人,青年时随贺拔岳征讨有功,封长广乡男,后跟从宇文泰攻秦陇、弘农,多立战功。武帝初年,官大将军、夏州总管。为人耿直有胆力,为官廉洁仁恕,后进爵乐川郡公。曾有人赠给他羊,他取出私帛酬谢,说:“羊进了我的厨房,不能用官库的东西谢人。” 朔方世泽; 乐川家声。 ——佚名撰赫连姓宗祠通用联 赫连氏之先人为匈奴右贤王去卑之后,刘渊之族,姓铁弗,勃勃称王于朔方,国号夏,改姓为赫连氏。下联典指北周盛乐人赫连达,武帝初为大将军,进爵乐川郡公。 赫连姓宗祠五言通用联赫赫有名望; 连连庆丰登。 ——佚名撰赫连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镶嵌赫连复姓“赫连”二字的嵌字联。 赫连姓宗祠六言通用联永享无疆之庆; 长为天地之连。 ——佚名撰赫连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赫连姓的起源(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介绍)。 赫连姓宗祠七言通用联德宏才高八贤辈; 廉俭仁恕大将军。 ——佚名撰赫连姓宗祠通用联 唐代名贤赫连韬,漳浦人。有不羁之才,与莆田陈黯、王肱、萧枢、林贤、福州陈蔇、詹雄齐名。时称八贤。下联典指南北朝时北周盛乐人赫连达事典。 赫连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渤海名宗,礼乐诗书光祖德; 帝臣遐裔,衣冠文物振家声。 ——佚名撰赫连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上古帝臣赫连胥事典。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