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河中之战 |
释义 | 一是唐朝时期的河中之战,另一个是元朝时期的河中之战 名称:河中之战 时间:784年 参战方:唐军 主要指挥官:徐庭光 唐朝时期河中之战简介从唐兴元元年(784年)七月至贞元元年(785年)八月,唐廷命河中节度副元帅马燧等乎河中李怀光叛乱的作战。 作战经过兴元元年七月,因泾原之战出走的唐德宗几经辗转终于回到京城长安。叛将李怀光谢罪,被谅解。朝廷派给事中孔巢父等持诏慰喻河中。由于孔巢父等轻躁被杀,李怀光又治兵反叛朝廷。德宗命待中浑瑊为河中节度副元帅,领兵讨伐怀光。浑瑊重新占领同州(治冯翊,今陕西大荔)后,几次与李怀光交锋都为其所败,不能前进。当时,许多朝臣建议赦怀光罪,德宗不许。又任命河东节度使马燧为副元帅,与浑瑊及镇国节度骆元光,邠宁节度韩游瓌、鄜坊节度使唐朝臣等会兵同讨怀光。为了分化这支数万人的河中军,在官军颁发冬衣时,朝廷特意指示,朔方及诸军在怀光所属的士兵,冬衣及赏钱皆当另外贮放,待道路稍通,及时发放。马燧率步骑3万人攻拔绛州(治正平,今山西新绛),随后又分兵攻取闻喜、万泉、虞乡、永乐、猗氏地,在陶城(今山西永济西北)斩首万余级,与浑瑊军相会合,兵逼河中李怀光大本营。贞元元年四月,马燧、浑瑊在长春宫(今山西永济境)南大破李怀光军,并掘堑壕围宫城,怀光部将相继降唐,朝廷又任命马燧、浑瑊为招抚使。这时,邻州(治新平,今陕西彬县)韩游瓌率兵6000请示浑瑊,共同攻打朝邑(今陕西大荔县东南朝邑镇)。李怀光部将阎晏欲出战,其部下却因邻军是自己的亲人,不愿白刃相向,阎晏立即引兵退去。李怀光看到众心不从,便诈称要归顺唐廷,乘机聚集掠夺的财物,准备车马,扬言说待道路畅通后向朝廷进贡,这样延迟近一个月。当时,连年旱蝗灾害,官兵的物资粮食匮竭,又有些人建议赦免李怀光。李晟却陈述五点理由力主平叛到底。他还请求朝廷发兵2万,自备资粮,独讨怀光。七月初一,马燧从前线回京建议除恶务尽,拨给官兵一月粮,必定歼敌。得到德宗批准。八月初二,德宗罢免子一切与打仗无关的费用,全力支持平叛。马燧回到前线行营后,当即与诸将商议攻打长春宫,并亲自深入宫城下,向守将徐庭光喊话策反,并要求他们坚守不要出击。初十,马燧、浑碱、韩游瓌三支主力近逼河中焦篱堡(位于河中府河西县西),守将尉硅率700人投降。这天夜晚,李怀光举火联络,诸营不予响应。马燧亲自到长春宫下招降守将徐庭光。马燧率诸军到河西(今陕西合阳东),河中军士惊慌,怀光无法控制局势,自缢身亡。朔方将牛名俊砍断李怀光首级出城投降。这时河中兵还有1.6万人,马燧斩杀了阎晏等七名首要犯,其余皆不问罪,叛乱被平定。 结果马燧亲自到长春宫下招降守将徐庭光。马燧率诸军到河西(今陕西合阳东),河中军士惊慌,怀光无法控制局势,自缢身亡。朔方将牛名俊砍断李怀光首级出城投降。这时河中兵还有1.6万人,马燧斩杀了阎晏等七名首要犯,其余皆不问罪,叛乱被平定。 元朝时期河中之战简介河中之战,元太祖十四年(1219年)九月至十六年(1221年)二月,在蒙古第一次西征中,成吉思汗军在河中(位于锡尔河、阿姆河两河流域之间)地区与花剌子模军进行的一次战略作战。 经过花剌子模汗摩诃末闻蒙古大军来攻,认为蒙古人于剽掠残破平原以后,将必饱载而归,于是采取坚壁清野的防御方略。动员40万大军,分军自守。于锡尔河以南地区,构成正北向之抵抗地带,置防御中心于撒麻耳干(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沿锡尔河各城堡分别配备一定兵力防守,以总兵力一半重点防守新旧两都。欲使蒙古分散兵力,而自以逸待劳,然后相机反攻,把决战地域放在撒麻耳干。 成吉思汗的战略是迂回包围,各个歼灭。先分兵攻取各处城堡,而自率主力进行大纵深远距离战略迂回,直插不花剌(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然后会师撒麻耳干。 成吉思汗命哲别一路5000骑兵作为奇兵,从南方进攻花剌子模的东南部。摩诃末唯恐切断王国与两大资源地和新军筹建基地阿富汗、呼罗珊的联系,急派主力指向拔汗那。该军一出动,蒙古远征军主力立即推进到锡尔河战线。成吉思汗分军为四路:令皇子察合台、窝阔台指挥第一路军留攻讹答刺(今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西北),战斗持续了六个月,消灭守军3万人,于十五年二月攻克讹答剌。 由长皇子术赤指挥的第二路军沿锡尔河西北攻占昔格那克(今哈萨克斯坦契伊利东南)、毡的(今哈萨克斯坦克齐尔·奥尔达东南)、养吉干(今哈萨克斯坦卡札林斯克南)。由阿剌黑、速亦客秃、塔孩三将指挥第三路军向锡尔河东南,进攻伯纳克特(也称别纳客忒,今乌兹别克塔什干西南)、忽毡(今塔吉克列宁纳巴德)。末几,一、三路军会师撤麻耳干。 成吉思汗与拖雷率领中路主力军渡过锡尔河,通过基吉尔库姆沙漠,迂回到阿姆河流域,降赛尔奴克(也称咱儿讷黑城,今乌兹别克撒马尔干北,艾达尔库尔湖南)与讷儿城(今乌兹别克努腊塔城)。 三月,经数日激战,攻占战略要点不花剌城,消灭守军3万人,切断花剌子模新旧都之间及河中与波斯之间联系(参见不花剌之战)。出其不意插入撒麻耳干背后,完成了战略包围。 摩诃末急派余部支援不花剌,未成,唯恐退路被堵死,立即放弃指挥,逃往南方。成吉思汗挥师向撒麻耳干开进,与一、三路军会师撒麻耳干地区,派哲别、速不台、脱忽察儿各率领1万骑兵追击摩诃末。同时分别扫清撒麻耳干外围寨堡,然后四面包围撒麻耳干,并准备了大量的攻城器械,开始强攻。守军11万人第三天出降(参见撒麻尔干之战)。成吉思汗占领了撒麻耳干后,任命长老的两位朋友为撒麻耳干城的知事与总督,派一名蒙古人为达鲁花赤。同时令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指挥一、二路军进攻玉龙杰赤,围攻半年多,消灭守军9万人(参见玉龙赤杰之战)。 结果河中战役胜利结束,消灭花刺子模王国正规军30万人。 点评此战,成吉思汗灵活运用包围迂回和大纵深远距离穿插分割的战略取得了河中战役的胜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