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河矣城自然村
释义

云南省大理市喜洲镇金河村委会河矣城自然村

村情概况

河矣城自然村隶属于大理市喜洲镇金河村委会,属于坝区。位于喜洲镇东边,是金河村委会所在地

,距离喜洲镇0.50公里。国土面积0.84平方公里,海拔1,985.00米,年平均气温15.00 ℃,年降水量1,100.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蚕豆、大麦等农作物。有耕地993.82亩,其中人均耕地0.37亩;有林地85.77亩。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29户,有乡村人口2717人,其中农业人口2717人,劳动力196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046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399.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37.0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建筑业为主。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全村有629户通自来水。

有629户通电,有352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629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55.96%和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64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76户(分别占总数的89.67%和59.78%)。

该村到镇道路为弹石路;进村道路为沙石路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3.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5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0辆,拖拉机15辆,摩托车56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47户;装有太阳能农户24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12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993.82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993.82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37 亩。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78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97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5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899.0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19.00万元,占总收入的3.17%;

畜牧业收入1,092.00万元,占总收入的15.83%(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310头);渔业收入790.00万元,占总收入的 11.45%;第二、三产业收入3,298.00万元,占总收入的47.8%;工资性收入1,500.00万元,占总收入的21.74%。农民人均纯收入4,637.00元,农民收入以建筑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846.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710人,在省内务工610人,到省外务工100人。

历史沿革

河矣城白族语叫aodyidzerd,现在的行政区划上属于喜洲镇,与北边的金圭寺村合为金河村委会。河矣城村目前有近3000人口,除了个别外来人口外,均为白族。白族话中的zerd,就是城的意思(现在一般指大理古城)。在白族语中地名带zerd的不多,是远古时代白族先民对人口较多的村落的称谓。Aodyidzerd汉语叫河涘城(“涘”在本地习惯上读“矣”音),一些现存的明清代碑刻中也是这几个字。但在标准的汉语中,涘读si音,在民政部门规范地名时,就去了三点水,成了现在的“河矣城”。

Aodyidzerd中的aodyid白族语中有虾鱼的意思,汉语名中取“涘”字是“水边”的意思,也就对应鱼虾城,洱海之滨的村子的含义了。而aod白族语中也有“王”的意思,aodyidzerd也可以叫王城。据考证河矣城西北的洱海内湖,古称龙湖,就是当年沙壹祖母浣衣、洗菜并与九隆之父交接之所。现在村中本主庙“洱河神祠”供奉的九隆圣母,就是沙壹。现在白族许多姓氏,都自称为九隆后裔。。

在大理洱海水位未退之前,河矣城村处在三面环水的位置,村里的洱河神祠就是与苍山神祠相对的另一处神庙。唐朝,也就是大理地区的南诏时期,异牟寻与大唐王朝在苍山的会盟,为了体现诚意,异牟寻将四本誓词中的一本郑重地沉入洱海,凭借大理的山水为证。而誓词沉海之地,就在河矣城村的洱河祠前,当时洱海水中。从此洱河神祠也成了传统“绕三灵”活动中的重要一站。

文物古迹

村中目前尚存的古迹主要有洱河神祠、古戏台、村头明代石拱桥等。

由于观念淡漠,处在村子南侧的“南诏大理国时期九重城之喜洲南城墙”一段,在文革时期当作生产大队抽水站沟渠,目前逐渐被村民占用,或取其夯土,已经不现原样。

文革时期还拆毁了明代何邦宪题名石牌坊,目前尚留部分石柱和石梁在老协会。

村里还有魁阁和文昌宫,近年村民集资进行了修葺,作为洞经古乐会的活动场所。

村东南有“八母庙”,内有望海楼,高三丈余,登楼可览洱海。

民俗风情

每年农历正月初三,为河矣城本主段赤诚寿诞,也即本主节,届时村民将举行祭拜活动。

农历二月,白族地区“接金姑”活动,因传说是当时大理地区统治者张乐进求的三女儿,也就是金姑,在离开皇宫后,首先是跑到河矣城玩了一趟,随后才到保和寺遇上了皮罗阁。因此,接金姑活动中,河矣城也是重要一站。

农历四月二十三,绕三灵的第三天,就是到达村子的本主庙“仙都”。

农历六月二十五,是一年一度的火把节。

农历七月二十三,是放出节,在村子东南的“八母庙”有放生、祭祖活动。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因为村子东是较好的赏月地点,到了夜晚有到洱海边“划花船”游海赏月的习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2:4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