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河南省信息化电器重点实验室 |
释义 | 河南省信息化电器重点实验室创建于1996年,前身是“郑州轻工业学院模糊控制技术中心”,是以原国家轻工总会“电器”重点实验室和河南省“电机与电器”重点学科为依托,2005年3月经河南省科技厅批准筹建。 河南省信息化电器重点实验室在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教育厅、郑州轻工业学院的大力扶持和帮助下,软件平台与硬件基础条件均日趋完善。目前,实验室已拥有信息电器、现场总线技术、嵌入式系统、电磁兼容、生物信息处理等10个实验分室,总面积1500m2;拥有6个工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目前,有固定科研人员20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5人,博士学位8人、硕士学位11人、在读博士4人,以及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1支、河南省优秀专家1人、河南省高校特聘教授1人、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对象4人、河南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7人。学术梯队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以及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合理。 实验室科技实力雄厚,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潜心发展,目前已形成如下四个颇具特色和优势的、适合市场需求的研究方向: 信息电器的智能化理论与技术 本方向主要研究家用电器的智能控制、网络化控制、网络化电器中的信息安全技术以及相关产品的开发。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将智能控制、数字信号处理、网络技术相融合,实现在网络环境下民用电器产品的多对象集中控制;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自组网技术和智能优化算法,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布局最优规划和稳定运行;开展生物计算方法研究,解决网络环境中的多元信息传输及安全问题。 工业网络系统与信息融合 该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现场总线、现代工业控制网络、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及生物传感器等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先进自动化技术集成与应用、工业通信网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IEC61131-3标准编程语言高端功能的开发与应用、现场总线诊断工具的研制及开发、信息化工业测控电器的研究与开发、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研究与评测等。采用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等方法,针对纺织生产过程中的织物缺陷,研究织物缺陷的特征提取与识别、图像快速获取及处理等关键技术;采用数据挖掘、神经网络辨识等方法,针对医疗卫生、食品检验和环境监测的需要,开展生物信息获取、生物检测器件与装置的研究。 异步电动机故障诊断理论与技术 本方向主要研究大型异步电动机故障在线监测与诊断理论及技术。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大型异步电动机的定子、转子、轴承故障形成机理及其发展演变过程;定子、转子、轴承故障的数学建模方法;基于小波变换和经验模态分解理论等时频方法的故障特征提取技术;故障的在线监测与预警技术;故障的模式识别技术;故障的危害性评估技术等。 新能源及复杂工业对象的动态测控 该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新能源及复杂工业对象的测试与控制。以大容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电池系统的分析与建模,研究电池堆系统的高性能智能化控制技术;针对甲醇燃料电池电堆的工作特性,设计新型的极板流道分堆并接式的系统结构;研制高效智能化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一体化电源系统。针对起重机等复杂对象,通过分析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关联关系,建立系统的机电耦合模型,以非线性控制方法为基础,设计高精度、强鲁棒的控制系统。 实验室坚持“以人为本、崇尚学术、面向市场、服务社会”的发展理念,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特点,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力争将实验室建设成为能为我省信息化电器提供服务的科研实验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活动中心。 研究成果: 奖励 实验室成员不断进行创新、致力于实验室的发展建设工作,先后获得项省部委奖励,得到了有关部门和领导的一致认可。共获得项省部级奖励6项,厅局级奖励13项。其中2项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还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并且有2项科技成果还通过了国内领先水平鉴定。 专利 通过开展卓有成效的科研工作,实验室共申请专利7项。其中包括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正在申请专利3项。 论文、专著及教材 实验室在建设期内在共发表核心以上学术论文206篇。其中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机构收录90余篇次。出版专著及教材13部。 承担科研项目 实验室在建设期内先后共承担科研项目100余项,1300多万元。其中纵向项目13项,经费215万元,其中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计划项目,2项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计划项目。详见附表4。此外实验室不断重视科研内涵建设,加强横向科技合作的广度和力度,承担企业委托横向课题28项,项目经费1106万元。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