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河梁 |
释义 | 词语河梁 注音hé liáng 释义1.地名,重庆市巫山县内,距县南72公里处,位于抱龙河畔;原是河梁区,管理抱龙镇、石碑乡、笃坪乡等多个乡镇;后来区撤消,各乡镇由县直接领导管理。此地还是“谭迅”的故乡!2.桥梁。 3.旧题汉李陵《与苏武》诗之三:"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后因以"河梁"借指送别之地。 唐代黄滔诗作基本信息【作品名称】河梁 【创作年代】唐朝 【作者姓名】黄滔 【作品体裁】五律 作品原文河梁 五原人走马,昨夜到京师。 绣户新夫妇,河梁生别离。 陇花开不艳,羌笛静犹悲。 惆怅良哉辅,锵锵立凤池。 词语注释河梁:桥梁。《列子·说符》:“孔子自卫反鲁,息驾乎河梁而观焉。”晋陆云《答兄平原》诗:“南津有绝济,北渚无河梁。” 五原:关塞名。即汉五原郡之榆柳塞。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汉书·匈奴传下》:“呼韩邪单于款五原塞,愿朝三年正月。”唐贾至《出塞曲》:“传道五原烽火急,单于昨夜寇新秦。” 绣户:指富户。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治服》:“凡予所言,皆贵贱咸宜之事,既不详绣户而畧衡门,亦不私贫家而遗富室。” 羌笛:古代的管乐器。长二尺四寸,三孔或四孔。因出于羌中,故名。唐王之涣《凉州词》之一:“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宋沉括《梦溪笔谈·乐律》:“笛有雅笛,有羌笛,其形制所始,旧说皆不同。” 锵锵:象声词。形容金石撞击发出的洪亮清越的声音。《诗·大雅·烝民》:“四牡彭彭,八鸾锵锵。”郑玄笺:“锵锵,鸣声。”汉秦嘉《留郡赠妇》诗之二:“肃肃仆夫征,锵锵扬和铃。”宋梅尧臣《和永叔》:“锵锵杂佩离芳渚,珠帽红鞾振金缕。”清袁枚《新齐谐·玉梅》:“满房帐钩箱锁之类锵锵有声。”丁玲《某夜》:“‘铿铿-锵锵-’,铁的镣铐在他的手上和脚上讨厌的响着。” 作者简介黄滔(840~911年),字文江,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人,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黄滔出身贫寒,志向远大。青少年时代在家乡的东峰书堂(今广化寺旁)苦学,唐咸通十三年(872)北上长安求取功名,由于无人引荐屡试不第,直到唐乾宁二年(895)才考中进士。其时藩镇割据,政局动荡,朝廷无暇授官,及至唐光化二年(899),黄滔才被授予“四门博士”的闲职。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