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
释义 | 环境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著名水利科学家张书农教授的倡议下,经水利部批准于1978年成立了河海大学环境水利科学研究所;1986年招收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1988年成立了环境工程系;1994年环境工程系与当时的环境水利科学研究所合并成立了环境科学及工程学院。1995年环境科学及工程学院与水文水资源系合并成立了水文水资源及环境学院。2002年学校院系调整,再次成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09年更名为环境学院。目前,环境学院已经成为河海大学学科综合实力最强的学院之一。 学院设有环境科学系、环境工程系、市政工程系、化学中心、环境水利科学研究所、固体废弃物研究所、环境与市政实验中心等机构。教育部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重点实验室挂靠我院建设与管理。 学院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市政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景观生态学等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市政工程、景观生态学等4个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现有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给水排水工程等三个本科专业。 全院现有教职工74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0名,教授(含研究员)15名,副教授(含副研究员)16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4人。 在校本科生80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300余名。 近五年来,学院深入开展学科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形成以水环境保护与水污染治理为特色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和观测实验基地。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在最新全国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七,为江苏省重点学科;环境工程二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江苏省重点学科;教育教学研究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环境工程被列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被列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并通过建设部专业评估;学院先后承担了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水专项和省部级直接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重大科研任务等200余项,学院主持申报的“重大水利工程影响下长江口环境与生态安全” 项目获得2009年国家“973”计划立项,并获得重大专项资金资助;学院年均科研经费近3000万元。部分研究成果处于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国家级、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0余项,出版专著与教材20余部,发表SCI、EI检索论文300余篇,申请和获得国家专利50余项。 目前,学院正以良好的态势迅猛发展,在国内外具有明显的学科优势和广泛影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