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河唇山背村 |
释义 | 村情简介广东省廉江市河唇镇莲塘口管区山背村位于美丽的雷州半岛北端。这里属亚热带与热带的交界处,夏热冬凉,是热带、亚热带农作物生长的优良之处,肥沃的土壤,使这里成为粤西的一隅常青之地,丰收之地。村土地面积约有0.02平方千米,相当于半个澳门的那么大。 山背村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北毗雷州半岛最大的人工河——青年运河,隔河可观望对岸的青山绿岭,在岸上可看清河底里的鱼群水草,因此,这里成了旅游观光爱好者,钓鱼爱好者,游泳爱好者的常经之地。岸边刚建成了湛江市的重要工程设施--河唇变电站,它在湛江市的供电系统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村南邻湛江市的公路交通要道--廉石公路及河唇镇内的要道--红荔路。这里有河唇镇山区及边远地区的公路出入口点,也是雷州半岛有名的杨桃沟出入口点。西隔粤西有名的红星瓷厂的分厂浩升瓷厂。中部是宽阔的田野及村庄。这里植种了大片黄皮果,四季番桃,芒果,菠萝,甘蔗,龙眼,杨桃……遂有果园之村的美誉。 山背村原称山背仔,成村历史自明代就开始,居住了55多户人家,其中以刘氏居多。村里人勤劳刻苦,自强诚恳,热情好客。村中人多数是客家人,讲涯话(客家话的一种,主要分部在桂东南,茂湛部分地区),风俗习惯和客家人大致相同。值得一提的是每年农历正月初九的游神拜三真大人、香火堂、八公活动,活动规模大,活动影响力强,是山背村一年一度的盛会。三真大人庙是为了纪念罗、周、冯三位大人而建造的,罗、周、冯其仨事迹不详,相传其三人乐善好施,扶贫济世,深得到当地人的爱戴,所以当地人建此庙来纪念他们。三真大人庙建立有将近百年了,传说到抗日期间许多难民逃到此而躲避日寇的杀害,并且三真大人大显神灵,变出千军万马吓跑了日军,帮当地人的逃过一劫。香火堂是山背人的祖庙,是山背人缅怀纪念祖先和祈求幸福平安的地方。 山背人也是爱拼好闯的人,他们离乡出外,在北京,在上海,在广州,甚至在港澳和海外,都有他们的踪影。他们中有民工,有老总,有官员……但是他们带出了山背人的精神,抒写山背人的不屈和自强。 近年来,山背村经济在快速的发展,几年间,新楼取代了原先的泥砖屋,火砖屋。楼房并列错落有致,景致层次匀称。村民基本达到小康水平,告别衣食发愁的日子,村民不再过得是有路而无车的日子了,人人家有自行车,摩托车,甚至有村民开上了轿车。村里农副业发展迅速,家家养猪喂鸡,村塘养鱼植果树,绿树村边合。山背也开始了着手于其他方面的经济发展。 山背村正在大力发展着教育事业,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事业,努力向文化村,品牌村,富强村进军,致力于建设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三农政策的资助下,它走得更快更稳,相信它的明天也会变得越来越美好,村民过得越来越富裕和幸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