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合头菊 |
释义 | 合头菊(学名:Syncalathium kawaguchii)为菊科合头菊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西藏等地,生长于海拔3,800米至5,400米的地区,多生长在山坡、河滩砾石地和流石滩,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物种分类界: 植物界 Plantae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 菊目 Asterales 科: 菊科 Asteraceae 属: 合头菊属 Syncalathium 种: 合头菊 S. kawaguchii 二名法 Syncalathium kawaguchii (Kitam.) Ling in Act.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1—5厘米。根垂直直伸。茎极短缩,在接团伞花序处增粗。茎叶及团伞花序下方莲座状叶丛的叶倒披针形或椭圆形,长0.5—1.8厘米,边缘有细浅齿或重锯齿,顶端圆形或钝,基部楔形渐窄成长1.5厘米宽5毫米的翼柄,全部叶两面无毛,暗紫红色。头状花序少数或多数,在茎端排成直径为2—5厘米的团伞花序。总苞狭圆柱状,直径3毫米;小苞片1枚,线形;总苞片l层,3枚,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约7毫米,宽约3毫米,顶端钝,外面无毛。舌状小花3枚,紫红色,舌片顶端截形,5微齿。瘦果长倒卵形,压扁,长3毫米,宽1.8毫米,顶端圆形,无喙状物,褐色,有浅黑色的色斑,一方有1条而另一面有两条细脉纹。冠毛白色,长7毫米,糙毛状或微锯齿状。花果期6—10月。 地理分布分布西藏(昌都、曲松、拉萨、工布江达、墨竹工卡、加查、隆子、措美、措那、林周、南木林、比如、索县)。 生长环境生于山坡及河滩砾石地、流石滩,海拔3800—5400米。模式标本采自西藏。 药用价值【药 名】:合头菊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合头菊的全草。 【功 效】:疏风解毒、清热解毒。 【主 治】:用于外感风热之发热、恶风、头痛、头晕诸症。用于跌打损伤、红肿疼痛诸症。 【性味归经】:辛、甘,凉。入肺、肝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6一12克,水煎服。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青海、西藏等地区。 【拉丁名】:Synca-iathium Kawaguchii (Kitam) Ling-Kitam 【考 证】:始载于《西藏植物志》。 合头菊属属名(Genus): 合头菊属 Syncathium Lipsch. 科名(Family): 菊科 Compositae(Asteraceae) 纲名(Class): 木兰纲 Magnoliopsida 物种数(Spices): 世界:6种 中国:6种 分类编号(No.): 06208218 代表物种(Represent): 合头菊 本属特征多年生草本。叶互生,无毛或上面被白色短毛,叶片羽状全裂或不裂,边缘具波状 齿至锯齿;叶柄长达4厘米。头状花序含少数两性舌状花,密集成球形的复头状花序。总 苞片仅一层。头状花序下面有1小苞片,线形或卵状椭圆形。总苞圆柱形;总苞片3或5,含小花3—4朵。花冠长12—18毫米,舌片紫红色或粉红色。瘦果倒卵状长圆形或倒 卵状椭圆形,极扁或稍扁,各侧面具1肋或2肋,无喙或具极短喙;冠毛长约8毫米,白 色或淡污褐色或淡红色,常有粗、细二种。花期8—9月,果期9—10月。少种属。 花粉形态S.Kawaguchii花粉近球形或近扁球形,极面观为近圆形。大小为(34.8—) 37(—40)×(38.3—)41.6(—43.5)微米。3孔沟;沟界限不清楚;内孔近圆形或椭 圆形。外壁厚度为4.4微米(具脊部分),外层明显厚于内层,小柱明显(LM),具刺脊。 外层具15个腔隙E3具孔腔隙(porallacunae),6邻孔腔隙(paraporallacunae)和6无 孔腔隙(abporallacunae)),均被刺脊所隔开;具孔腔隙和无孔腔隙以裂隙相通。刺长度 约3.5微米,基部宽度约4.4微米;在刺下部或外壁上具穿孔。 本属生境生于山坡砂砾土上,河滩砂砾地,高山石砾滩或山坡草地。海拔(2600—) 3900—5000米。 本属分布:四川:稻城、康定、道孚。青海:循化。云南:德钦、贡山、丽江。西 藏:错那、拉萨、札囊、昌都、曲松、工布江达、墨竹工卡、加查、隆子、措美、林周、 南木林、比如、索县、八宿、察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