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合江楼
释义

合江楼(Hejiang Attic)在惠州府的东北部,东江和西枝江的合流处,为广东六大名楼之一,与广州镇海楼、肇庆阅江楼等齐名。苏东坡抵惠后,前后在这里住了一年又一个多月,写下了《寓居合江楼》等脍炙人口的诗篇。合江楼历来是惠州府城的东城门,也称小东门、合江门。

合江楼简介

合江楼在民国初年拆城时已毁,如今在旧址只能看到一爿爿沿江而建的简陋民房和宁静的街道,让人难以想象当年东坡笔下“歌呼杂闾巷,鼓角鸣枕席”的盛况。据记载,过去惠州的读书人进京赶考,都必须经过合江楼畔的宋代码头上船;楼旁筑塔以励志,起名“文笔塔”。花朝月夕,流年如飞,已有400年历史的文笔塔,上下曾长满荒草,如今已修整平复。

合江楼重建

为弘扬东坡文化,惠州市委、市政府决定重建东坡寓惠首居地合江楼,重现历史上“二江合处朱楼开”的美景。市领导柳锦州、黄业斌、黄柏青、郑永和、黄锦辉等参加了19日在市区桥东东新桥头举行的合江楼奠基仪式。

合江楼原是惠州府小东门城楼,历史上几经兴废;此次重建,选址桥东东新桥桥头东江、西枝江交汇处,高48.77米,为清代官式风格,九层重檐攒尖顶造型;计划投资1500万元,明年国庆前建成开放。

如今,合江楼已成为桥东街道办事处乃至惠州标志性建筑之一。

合江楼主体结构

合江楼主体墙面的青灰色花岗岩,体现清雅肃穆的格调。

建筑造型为清代官式风格,灰瓦白墙,铁红色柱子,彩画斗拱梁枋,整体建筑逐步向上收窄。顶部采用重檐攒尖顶,造型俊秀,二层以上每层均有挑台环绕。主体建筑8层加基座共9层,占地面积1058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高48.77米。

合江楼内部陈设

合江楼一楼进行惠州土特产和工艺品展示销售,市民可免费进入。从锈迹斑驳的古钱币到风华未尽的古玉,从老式的“海鸥”相机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风靡一时的“大哥大”。那些记录了历史和时代进步的展品吸引着广大游客的眼球。

二楼和六楼摆设刻有苏东坡诗词以及名家书写的“合江楼赋”的雕花屏风。二楼以上均为书画展厅。墨韵飘香、古香古色,展厅的墙壁上挂满了诗词、游记、楹联、门联、国画等墨宝,内容多与苏东坡有关,下笔或苍劲、或飘逸、或灵动,风格迥异,却无不清奇脱俗。

香港中华艺术馆进驻四楼,为香港中华艺术馆惠州展厅。

七楼主要展示反映苏东坡寓惠期间的诗文书法作品,八楼则展示楹联文化。

三、五楼布展仍在进行当中,将用于工艺品、旅游产品、茶文化的展示和销售。

合江楼历史

合江楼是苏东坡寓惠第一站。

宋代,合江楼原是三司行衙中皇华馆内的一座江楼。皇华馆是朝廷官员的驿馆。皇华之名盖取于诗经“皇皇者华”之意,相当于现代的高级干部招待所或高级宾馆。

按理,苏东坡作为一名贬官,是不能住进合江楼的。但惠州太守詹范对苏东坡敬仰非常敬仰特意安排其入住。

光绪版《惠州府志》第三册卷六记载,明洪武三年重建惠州府城池,“今城为门七,东曰东阳,西曰平湖,南曰横冈,北曰朝京,小东门曰合江,小西门曰东升,水门曰会源。”

张友仁编著《惠州西湖志》卷五记载:“合江楼,在府城东北,当东西二江合流处。宋苏轼尝寓此。《府志》城上楼也。南宋时圮。”

合江楼在清康熙年间重修,至于毁于何时,有报道称,“民国初年拆城”时被毁,陈甫、梁大和、苗庆庚、林晓燕等人在《惠城文史》第二十辑上撰文写道:“‘民国初年拆城’当指1925年10月,东征军攻进惠州城后的拆城,但当时多数城楼未拆,因此,‘1935年12月,成立惠阳电报局,地址在府城小东门城楼,’(见1999年《惠州文史》第9辑、林宽《惠州邮电通信业发展简史》)即合江楼上。”

地位

古合江楼为广东六大名楼之一。

古合江楼位于惠城区东江和西枝江交汇处,为广东六大名楼之一,与广州镇海楼、肇庆阅江楼等齐名,也是苏东坡寓惠首居之所。遗憾的是,战争年间就屡遭破坏的古合江楼,在解放后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拆城运动中彻底湮没,踪迹难寻。

由于原址被占用,现在的合江楼为2006年起异址重建。新建合江楼坐落于东新桥东岸。楼体俊朗挺拔,造型为清代官式风格、重檐攒尖顶造型。合江楼灰瓦白墙,红柱青台,彩画斗拱梁枋,整体建筑逐步向上收窄,二层以上每层均有挑台环绕。主体建筑8层加基座共9层,辅以古色古香的码头和广场,整个景点美轮美奂。

合江楼的诗篇

题合江楼

青天孤月,故是人间一快。而或者乃云不如微云点缀,乃是居心不净者常欲滓秽太清。

合江楼下,秋碧浮空,光接几席之上,而有葵苫败屋七八间,横斜砌下。今岁大水再至,居者奔避不暇。岂无寸土可迁,而乃眷眷不去,常为人眼中沙乎?绍圣二年九月五日。

【题解】

作者:北宋苏轼。这是一篇信笔写来的小品文,从合江楼的夜景出发,引申出人心净与不净的议论。作者认为青天孤月本是人间一大美景,然而却有人认为不如有微云点缀更加姣好。持这种观点的,是不是居心不净想玷污太空呢?从美学角度看,当然不是,然而此时的作者却说它是。合江楼秋碧浮空,景色宜人,然而砌下有破屋数间,岂不大刹风景!这从美学角度看,当然是的,然而一向治民宽仁的苏轼,对百姓的几间破屋,似乎不该如此反感。文章虽短,却曲折宛转,耐人寻味,流露出贬谪期间的孤寂心境。

“海山葱茏气佳哉,二江合处朱楼开。蓬莱方丈应不远,肯为苏子浮江来。”——《寓居合江楼》

合江楼门票

一楼为惠州特产区免费。 二楼到八楼则为参观区,需凭门票进入。

经物价部门批准,合江楼门票收费标准确定为:次票每人每次5元,年票每人每年15元。

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的儿童免费;1.2-1.5米(含1.5米)儿童半价;

本市60岁(含60岁)以上老年人,凭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制发的《惠州市老年人优待证》免费;

外地70岁(含7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60岁(含60岁)至70岁的老人半价;

持民政部门核发的《惠州市区最低收入居民优待证》的居民免费;现役军人和残疾人实行免费。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8: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