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合肥市45中学 |
释义 | 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是隶属于合肥市庐阳区的一所初级中学,建于1937年大别山区的立煌县,取名张家畈小学,校长卫立贤。1946年元月迁到合肥,取名安徽省实验小学。1949年元月,合肥解放,学校改名为合肥市立第一小学。1956年,学校改名为合肥市淮河路第一小学。1974年正式改名为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全校有20个班,1300多名学生,87名教职工。 现在的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位于合肥市六安路65号,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6650平方米,各种教学用房一应俱全,设备一流。现有43个教学班,3000名在校生,在岗教师148人,其中,高级教师20多人,省、市、区级“教坛新星”和骨干教师40多名。 校训:志存高远 自信自强。 校风:以人为本 培心育德 情知结合 和谐发展 。 教风:敬业爱生 乐业奉献 务实求真 传承创新。 学风:遵规守纪 勤奋学习 合作交流 实践创新。 该校以“为了促进每一个孩子和谐发展”为办学宗旨,坚持以人为本,以师德立校,以教科研兴校,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治校,求真务实,与时俱进,追求卓越,永不停息。学校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教育信息化作为开启新世纪创新教育的钥匙,省市区政府支持和学校自筹资金相结合,建成高配置微机室2个,多媒体室3个;10mb宽带光纤进校,建成全国先进水平的全数学校园网,远程教学正在规划中;在全市率先实现教学、教研、办公、会务信息化和网络化。 合肥四十五中坚持用现代教育思想转变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校式,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积极推进新程改革实验,开拓素质教育的新局面,教育教学质量多年处于合肥市领先水平,先后被授予合肥市“文明单位”、“甲级管理学校”,安徽省“电教一类达标学校”和“安徽省教育装备先进集体”,目前正在向安徽省特色示范初中迈进。 创新教育特色理念: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及“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的创新能力”。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 对于中学生来说,创新更多的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发现新事物、掌握新方法的强烈愿望以及运用已有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老师来说,开展创新教育研究,关键是要依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和发掘人的创新潜能为宗旨,通过教育观念、课程、教材、教学、评价考核、教育环境等方面综合改革和教师素质全面提高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综合素质高”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十五中是一所地处省会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具有近70年校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名校,在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努力开创教育新局面,学校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创新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确立以创新为核心的教育思想,构建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体系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与实验。从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更新到教育模式与学校管理的变革;从课程教材改革到实现教学方法手段的现代化;从学生评价、学校心理卫生与健康到教育教学评价和教师进修提高等,改变以传统的书本知识为基础的状况,要实现由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向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观的转变;要实现由“师道尊严”向师生民主平等转变,坚持教育的成功导向、正面激励和赏识教育,要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空间,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突出实践性,便于学生的操作和其它活动;要构建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基础上,进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教学环境。在教育评价方面,评价体系的重心要向创新能力倾斜,要以学生主体和谐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为目的,改变单纯以分数为评价标准的状况。在学校管理方面,要积极创设健康有序、宽松和谐、开放高效、激励上进的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管理机制和育人环境。 学校地址: 本部——六安路和霍邱路交叉口,坐120、131、138路公交车,在“安庆站”下。向北走三十米。 分部:位于蒙城路和安庆路交叉口,坐114、126、127、133、136、166路公交车,在“城隍庙站”下,向南过四叉路口,在四叉路口的东南角。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