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释义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创建于1958年,是全国建筑学专业较早的院系之一。1986年成立建筑系并取得了“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期参与组建了建筑设计研究院,形成了教学、科研、设计相结合的教育机制。2001年成立了建筑与艺术学院,设有建筑学、艺术设计、城市规划、景观学、广告学、工业设计六个本科专业,有“建筑三设计及其理论”、“设计艺术学”两个专业硕士授权点。其中,“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学科为省重点学科。

学院简介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创建于1958年,前身为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工程系建筑学专业,是全国较早设立建筑学专业的院系之一。 1979 年恢复招生,1986 年成立建筑学系, 2001 年成立了建筑与艺术学院。

学院现设有建筑学、城市规划、艺术设计、景观学、工业设计、广告学六个本科专业,有“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科学”、“设计艺术学”、“美术学”、“工业设计”六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且有工程硕士授权点。

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近1600人,硕士研究生300余人。学院创办50多年来,在教学、科研、生产实践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完成了多项重大或重点工程项目。学生在国内外设计竞赛中屡屡获奖,在全国青年建筑师奖评选中连续六届均有人选,十余名毕业生担任全国知名高校建筑学院院长和著名设计院总建筑师。培养了大批建筑设计人才,为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建筑学专业一直以来都是我校的示范专业和特色专业,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为安徽省重点学科,学院拥有 2 门安徽省级精品课程,建立了省级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科研创新团队基地,成立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徽文化建筑研究院。与国内外众多知名大学、科研机构保持了长期的合作与交流。

建筑学专业本科、研究生教育于 1996 年、 2000 年和 2004 年三次通过全国评估。 2008年5月,建筑学专业(本科、研究生)通过全国高等学校有效期七年优秀教育评估。

发展历程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前身为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工程系建筑学专业,创建于1958年,是全国较早设立建筑学专业的院系之一。1986年参与组建了建筑设计研究院,形成了教学、科研、设计相结合的教育机制。1989 年创办了环境艺术专业 ,2001 年创办了城市规划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建筑与艺术学院全院有教职工6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0人,讲师(工程师)Z0人。外聘兼职教授12人。教师中有硕士学位26人,在读博士9人(其中4人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653人,硕十研究生1l0人。

教学条件

几十年来,建筑与艺术学院立足于安徽,面向全国,本着为城乡建设培养人才的办学宗旨,潜心研究徽派文化与建筑,研究中国文化与建筑,学习先进的现代建筑理论与方法,积极参加国内外建筑活动,为安徽乃至全国的建筑发展与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院图书资料室面积180m2,阅览座位50个,管理人员2人,资料室全天向师生开放,开架借阅。现有中文图书3018册,外文图书l064册,计4082册,期刊70种,l0080册,电子音像资料60盘。

建筑与艺术学院设中心实验室,下设有4个实验室,即:建筑物理实验室、建筑CAD室、建筑摄影实验室、建筑造型实验室,共开设27顼,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为教学、科研、生产服务,优先保证教学实验的安排。学校和院近年来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在教育经费困难的情况下,校、院共同建设,实验设备能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

建筑学院与国内外院校与学术组织建立了一定的联系,积极参加各类国际、国内学术活动,近年来,国内外专家来校交流讲学达 30 余人次,本院教师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达 50 余人次。我校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为友好学校,德国 Faler 等二位建筑教授来我校交流讲学。我院与日本尔北大学建筑学院建立友好关系。 2003 年日本东北大学建筑学博士导师伊腾邦明教授、韩国建筑学者金起弘博士来我校访问交流。

该院邀请国内著名建筑师、教授来校讲学交流,例:秦佑国、蔡镇钰、马国馨、熊明、张祖刚、鲍家声、张锦秋、郑国英、黄永厚、冯纪忠、戴复东、沈国尧、黄伟康等 20 余人次来校讲学。

我院江正章、林言官、潘国泰、郭端本、苏继会、吴永发等教授应邀多次外出讲学。 我院教师参加多种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会 50 余人次。例如:中国近代史国际研讨会、泛亚热带地区建筑设计与技术、海峡两岸城市发展研讨会、全国高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全国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青年建筑师建筑创作研讨会、建筑美术研讨会、城市雕塑与城市环境研讨会,协办安徽江苏建筑师协会年会及学术研讨会、中国建筑创作研讨会、中国建筑学会年会、全国建筑创作理论委员会会议、 2003 国际建筑教育研讨会……并在会议上发表论文,参与交流。并主持有关教师参加二十届、二十一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并对西欧、北美、亚洲的人居环境作系统考察,与国际上有关的大学和建筑事务所进行过长期合仟,与加拿大蔡德勒(国际)建筑事务所形成较稳定的联系与合作。

科研实验

建筑与艺术学院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注重科研学术活动,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方向,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公共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建筑美学研究、园林研究,居住区环境研究等。并积极鼓励教师对纵向课题的申请、立项与研究工作,成绩斐然。学院教师所主持或参与的纵向课题无论质上还是量上均有突破性进展。共获 得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 20 余项,并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发展的态势。

2004 年至 2007 年,建筑与艺术学院教师发表论文、出版教材和专著在总量和级别上都有了大幅度提高。建筑与艺术学院教师在国内外各类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 300 余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 40 余部。

建筑与艺术学院教师在学术研究、工程实践等方面成绩突出,多次获得奖励,共获得国家、省部级各类奖励 30 余项。同时,指导学生在国内外各种设计竞赛中多次获奖,其中,在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举办的大学生作业观摩与评选中已连续五届获奖达 10 余项

由我院吴永发院长主持并由学校重点支持的中青年创新团队科研课题《人居环境研究》,从城市化、技术性、地域性、社会性等几个方面,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一系列聚居、社会、环境等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以建立有效的可持续的中国人居环境的模式研究和评价体系。该创新团队对整合我院的科研水平和科技成果,并形成中青年学术梯队将有着重要意义。

本科教育

教学计划是学校培养人才、组织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教学计划由院根据全国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学校制定教学计划的原则和要求及专业的培养目标制订,报教务处审查,经校长批准后执行。局部调转需报教务处同意,重大变动需报请校长批准。

本科专业2001级前实行学年学分制,2002级开始实行学分制,各课程及实践环节按一定的比例折算成相应的学分,学生必须修完各类课程和实践环节规定的学分。

本科五年制教学计划安排260周,其中假期55周,教学时间205周。课程分为必修、选修二人类,总教学时数2804学时,其中必修课时数2244学时,最低选修课课程时数为560学时,最低毕业学分为234分。

凡教学计划规定开设的课程及实践性环节均要按照教学的基本要求和目标制订教学大纲或指导书,并根据教学进程安排制订教学日历或执行计划。

学生学习的课程和实践性环节都必须考试或考核,并按照学籍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学生取得教学计划规定的各类课程和实践环节的学分,并通过毕业设计和答辩,准予毕业。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条例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

研究生教育

教学计划是学校培养人才、组织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教学计划由院根据全国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学校制定教学计划的原则和要求及专业的培养目标制订,报教务处审查,经校长批准后执行。局部调转需报教务处同意,重大变动需报请校长批准。

本科专业2001级前实行学年学分制,2002级开始实行学分制,各课程及实践环节按一定的比例折算成相应的学分,学生必须修完各类课程和实践环节规定的学分。

本科五年制教学计划安排260周,其中假期55周,教学时间205周。课程分为必修、选修二人类,总教学时数2804学时,其中必修课时数2244学时,最低选修课课程时数为560学时,最低毕业学分为234分。

凡教学计划规定开设的课程及实践性环节均要按照教学的基本要求和目标制订教学大纲或指导书,并根据教学进程安排制订教学日历或执行计划。

学生学习的课程和实践性环节都必须考试或考核,并按照学籍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学生取得教学计划规定的各类课程和实践环节的学分,并通过毕业设计和答辩,准予毕业。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条例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5: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