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何西来 |
释义 | 人物简介何西来,原名何文轩,1938年生于陕西临潼。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著名文学评论家。1958年毕业后曾留校任助教一年。1963年调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生院文学系主任、《文学评论》副主编、主编,鲁迅文学院等客座或兼职教授。195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至今已从事文学批评四十余年。 主要著作专著:《新时期文学思潮论》、《文格与人格》、《新时期文学与道德》(主编)、《论北京人艺演剧学派》(合著)等。 论文集:《探寻者的心踪》、《文学的理性和良知》、《文艺大趋势》、《京华论评》(合著)、《纪实之美》等。 散文集:《横坑思缕》、《虎情悠悠》等。 相关采访从文学沉浮看当今盛世 记者:作为文艺批评家,你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诸多文艺思潮,其间你都有敏锐的观察和思考,出版了一系列有影响的著作。你怎样勾勒这段历程。 何西来:改革开放至今已有30年。这期间,文学艺术的进展一直与思想解放是同步的,许多时候还是先锋的部分。改革开放之初,文学以伤痕文学发韧——文革中受难、血泪和抗争的文字。进一步便有了对历史的追问,形成反思潮流。与此相伴生的还有1979年出现的改革文学。这是初期。八十年代中前期,译介形成浪潮,其对外国各文艺流派的作品、理论及思想哲学的出版规模远远大于“五四”前后。对人、历史的观察呈现多角度,文化寻根小说应运而生。八十年代中后期,最有代表性的是关于文学主体性的论战。反思从政治的递进到人本身,延续的是“五四”启蒙的传统。进入九十年代,出现了世纪文化的反思,对世纪走过的历史事件、革命历程再思考再认识,突破了单一的阶级论等僵化史观。近年来,引起人们关注的争论少了,思想更多元化了。但也不是没有争论,不久前我出席的一个研讨会,会上也吵起来了。 记者:你描述的图景中,似乎有一种正向激励的框架。比如说,你并没提到诸如王朔等导引的反向变异,在思想解放的过程中,这类非正统的姿态出现的论争,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何西来:王朔现象出现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充满了解构色彩,甚至有了后来消费社会的眼光,本身是复杂的。以调侃解构伪崇高,不能说没有合理的地方。但达到没有敬畏、完全消除崇高就是流弊了。 记者:这些年来哪些作品给你的印象最深,在思想的进程中意义较大。 何西来:我脑子里有很多作品要说,但这需要冷静的思考,才能恰如其分地定位。不过,我可以提一位画家周韶华,他的寻根之作《大河寻源》比小说的寻根潮出现的更早,并且,当年的寻根反思多指向文化的负面,而周韶华寻的却是中华文明之根的正向一面。尤其是近些年的作品,洪钟大吕,与上升的民风和国运共鸣。《白鹿原》我想是长篇小说中的力作,它为后来的长篇小说设定了某种标准。 记者:当下哪种思潮和写作是你反感或不喜欢的。 何西来:那些美化皇权美化封建专制的,今天戏说这个明天戏说那个把历史扭曲到开玩笑的轻薄程度的,借法治文学之名行诲淫诲盗之实展示残酷色情的,以展示个人和别人隐私创作当作泻欲工具的,等等。当然,艺术有消遣休闲的功能,毕竟人们都劳累一天了。但因此而没有了某种下限,则是当下的一个问题。 记者:作为批评家你为了捍卫和张扬进步的理念,几沉几浮,争辩至今。你怎样评价现当下这样的社会结果? 何西来:整体上讲,现在老百姓的生活比过去都好,思想也达到了以前难以想象的自由,呈现多元化并存的局面,这种多元性反应在文学和文学批评方面,都并不是简单的并列,而是多个系统性的并存,为一种生态系统。以我的观点看,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及后来的开元之治,清代的康乾盛世,可能都未达到现在正在展开的盛世水平。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