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何浚
释义

何浚,早年曾在马来亚党参加当地红色工会,从事工人运动。1931年回国后参加红军,坚持闽南游击战争。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海南岛区委第二副书记,广州市委常委兼监委主任,广东省边防部副部长,广东省人大常委。中共七大候补代表。

人物简介

何浚,1904年10月生,广东省乐会县(今海南省琼海县)南仍村人。字赞华,原名达统,曾用名徐继良、何义通。中共七大候补代表。

个人简历

早年经历

早年丧父,13岁时因家庭贫寒背井离乡,到新加坡、马来亚当学徒谋生,利用工余时间在平民夜校读书。1926年底,经马来亚党组织的介绍,参加当地红色工会,从事工人运动。1927 年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在马来亚的慕存学校做庶务工作,同年夏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8月到新加坡出席全南洋党团代表大会,并当选南洋临时党委委员。1928 年6月在新加坡的小坡地区担任共青团临时团委巡视员,后又当选共青团南洋临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书记等职。8月回海南岛养病。1929年1月返回新加坡,任新加坡市区共青团的组织部部长。1931年2月调大坡区党委任组织部部长。9月受中共南洋特别支部委派回国,先在党的地下联络站工作,担任党支部组织委员。1932年4月由中共厦门中心市委调派到漳州负责恢复和发展团的工作。同月至9月任青年团漳州临时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同年下半年担任中国工农红军闽南独立第三团团党委委员、第一连政治指导员,配合地方党组织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地下政权。1932年底调任中共漳州中心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并主持县委的日常工作。1934年3月任中共(南)靖(平)和(漳)浦县委书记。同年夏调中共闽粤边临时委员会工作。同年8月至1937年8月任中共闽粤边区特委常委,组织地方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1934年中央红军主力长征以后,留在闽南坚持游击战争。1936年6月起任中共漳州人民抗日义勇军总指挥部总指挥。不久调中共闽粤边特委担任组织部部长。

全国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8月至1938年2月任中共闽粤赣边省闽粤边区特别委员会负责人、书记。1938年2月至1940年6月任中共漳州中心县委员会书记。1938年4月以新四军留守处代表身份开展统战工作。1940年6月调任广东潮(阳)普 (宁)中心县委副书记兼军事部部长。12月任中共潮梅特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1943年4月前往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参加整风学习。1944年初奉调延安,进中央党校二部学习。期间,任中共中央海外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1945年4月至6月作为大后方代表团成员参加中共七大。

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12 月随周恩来到重庆。1946年4月离开重庆到香港。10月到海南琼崖根据地,任中共琼崖特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协助冯白驹领导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47年5月中共琼崖特委改称海南区党委,当选区党委常委。同年7月至1950年5月任中共琼崖区委副书记,兼任组织部部长、民运部部长。1948年2 月至1949年7月任琼崖民主政府副主席,1949年7月至1950年5月兼任琼崖临时人民政府副主席、财政厅厅长。1949年3月至1950年5月任琼崖农民协会筹备委员会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10月至1950年6月任中共琼崖区委员会副书记。1950年6月至1952年2月任中共海南岛区委副书记、党委常委(至1953年11月)。1952年2月至9月任中共海南岛区委第二副书记,同年9月至1953年1月任第五书记。1952年 12月当选广州市人民政府常委委员兼监委主任,后任广东省边防部副部长,广东省革命根据地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人大常委等职。1982年6月17日因病在广州逝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3: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