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何家冲 |
释义 | 何家冲处于豫鄂两省交界的大别山区,西临河南信阳市35公里,南距湖北武汉市130公里,北距郑州市340公 里,有旅游公路与鸡公山相连,已经开通的京珠高速公路从何家冲周边穿过。何家冲属罗山县铁卜乡的一个行政村,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200人。 地理位置景区东、北南三面环山,西距京珠高速公路灵山出口8.6公里,北距罗山县城40公里,与铁卜乡政府所在地相距2公里,与省级风景名胜区、信阳国家级鸡公山风景名胜区、鄂豫皖革命首府所在地——新县县城处在同一条旅游带。 与何家冲相连的红色景点有红二十八军、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青篷、红二十五军彭新店战争旧址——龙池、李先念灵山会议旧址——灵山寺、莲塘。除此之外,何家冲还有苏维埃政府旧址、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名的“何家冲八一希望小学”、红二十五军长岭岗战斗旧址、将军石、红军洞等纪红色景点。 这里是红二十五军长征的始发地,徐海东、程子华、吴焕先等人率领的红二十五军还进行了一次数千里的“小长征”,从鄂豫皖根据地先期到达陕北。毛泽东后来一再称赞红二十五军的军长徐海东,说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何家冲现有山场面积2.7万亩,耕地960亩,现有杉树3300亩,板栗6400亩,茶叶320亩,食用菌10万棒,其它用材林、薪炭林2万多亩,森林覆盖率达75%。 革命历史何家冲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早在1926年,中国共产党在此建立了农民协会。1929年建立了赤卫队。1932年红四方面军从此西撤,红二十五军和鄂东北省委在此坚持斗争。1934年11月1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从何家冲出发长征。三年游击战争期间,何家冲作为红二十五军军部及医院驻地。抗日战争时期,何家冲成为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的组成部分。 中央红军出发长征后的一个月,红二十五军于1934年11月16日从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向平汉铁路以西开始了长征。出发部队对外称“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留下一个团及地方武装重建红二十八军,继续坚持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经过长征最先到达陕北的红二十五军,给当地军民带来了全新感观。这支部队差不多每连都有六挺轻机枪,指战员都戴八角帽,服装整齐,装备和军容都大大超过原先由游击队改编而成陕北红军。红二十五军到来,大大加强了陕甘根据地的力量,它与原来的陕甘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政委,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部队在陕甘打开了局面,为随后到达的中央红军能落下脚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1935年11月初,徐海东同毛泽东首次会面,马上表达了渴望在中央直接领导下长期奋斗的愿望。毛泽东当即决定拨给他一部电台,从而能够保障联络。徐海东回部队后马上下令,把军中积蓄的全部银元都交给远征万里后急需补充的中央红军,还抽出许多重要物资和大量驳壳枪送去,一时被称为雪中送炭。 在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中,红二十五军虽不属于三大主力,但该部作为在长江以北独当一面的战略力量,以自己的远征有力策应了主力红军的长征,而且还在征途中开辟了陕南根据地。红二十五军的领导人特别可贵之处,又在于在得不到中央消息的情况下自觉分析形势,独立自主地作出西征北上的决定,事实证明这又符合党中央的战略意图,从而为长征的胜利起到了独特的作用。毛泽东曾称赞红25军的远征为中国革命立下了大功。 1996年,何家冲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确定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和国家领导人徐向前、李先念、刘华清、程子华、郭述申、刘震等领导先后为何家冲亲笔题词。何家冲已成为重要的革命历史纪念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