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何广宽
释义

何广宽(1918—2006),陕西省子长县人;1930年9月参加革命,193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前,任中共金(积)灵(武)工作委员会书记、宁工委委员、宁夏人民解放军政治部主任等职。解放后,任中共宁夏永宁县、灵武县县委书记,宁夏省交通局副局长,甘肃省城建局副局长,“四清”运动中受到错误处理,1973年得到平反;1975年12月任宁夏回族自治区轻工业局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1980年担任自治区视察室副主任;1984年任自治区党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顾问;1990年7月离休;2006年病逝,享年88岁。

中文名:何广宽

别名:曾化名杨文卿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陕西省子长县

出生日期:1918

逝世日期:2006

职业:原宁夏回族自治区视察室副主任

信仰:共产主义

人物简介

何广宽(1918~2006),曾化名杨文卿,陕西省清涧县高家沟(今属子长县)人。1918年9月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

1930年,共产党人唐澍、谢子长组织和领导清涧起义,陕北地区农民暴动搞得轰轰烈烈,在当地共产党员高腾策、高腾侠、党三高、师学文等人的影响下,何广宽积极参加党的活动。

1934年初,奉党组织的指示,公开参加革命。10月加入共青团,先后担任少年先锋队中队长、大队政委、支队政委、区赤少队总指挥、团支部书记、团区委书记等职,由于工作积极,作战勇敢,多次受到上级党组织的表扬。

1935年6月,在永坪镇陕甘晋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学习四个月。9月,调陕甘晋军区委管理科工作。后到陕北省团委任巡视员。之后,到中央党校学习,并亲耳聆听了毛主席《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等报告。12月,经惠庆祺介绍,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6年2月,为了创建新的根据地,推动华北及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先期到达陕北的红二十五军、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共同组成了“中国人民红军抗日救亡先锋军”,渡过黄河,向山西地区进行东征。此时,何广宽任山西工作委员会干部队一班班长,积极配合部队筹款、筹粮,建立地方政权和扩大红军,取得了可喜成绩。5月18日,党中央在陕北延川县太相寺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发布西征命令,组成中国人民抗日红军西方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何广宽在红八十一师政治部地方科工作,随红十五军团行动,于安边、定边、盐池、豫旺等地区,积极参加了基层政权建设,特别是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的建立。

1937年8月,在中央党校少数民族工作干部班担任班长和支部书记。10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宁夏工委。12月,何广宽到宁夏工作,直接领导人是中共宁夏工委书记李仰南。在李仰南的领导下,结识了平罗县进步教师王振刚、王茜雪、贺闻韶。1938年初,又结识了雷启霖、韩潮、李冲和、撖维兴等在当地有影响的人物。根据李仰南指示,到银南叶盛堡与中共党员梁光富(梁大均)取得联系。2月,征得李仰南同意,中共三边分区党委书记白如冰考虑何广宽在宁夏暂没找到合适的职业,便让其到三边干部训练班任主任。

4月,李仰南回定边,要求何广宽马上回宁夏。因为雷启霖已在宁夏省党部担任了民运科科长,给何广宽在省党部找了个《抗日周刊》推销员工作。之后,何广宽来到省城,在省城、银南、银北等地建立了一些组织关系,并察看了青铜峡、贺兰山等地的重要地形,还将实验小学学生钱钺(钱大钺)、宋谦(宋之谦)等人带到定边,转赴延安学习。

8月,正当中共宁夏工委工作深入开展时,一天上午何广宽从宁夏省党部出来,突然碰到曾经混进边区蒙回学校的马鸿逵便衣特务马子成。下午两点左右,何广宽准备赶往实验小学向李仰南汇报此情况,又见马子成蹲在实验小学大门对面的墙上,四处张望。何广宽意识到党组织随时面临危险,想尽办法,才甩掉特务的盯梢,向李仰南作了汇报。李仰南说:“最近组织上没有派人来,更不会派马子成来。看来有问题,应小心提防。”李仰南马上决定让何广宽交清关系,撤回边区。10余天后,何广宽将省城的康玉德、掌政桥的马福财,石嘴山的韩潮、撖维兴,黄渠桥的李冲和,唐铎堡的杨贵,王全堡的张生财等关系向组织交清后,拿着事先准备好的路条、护照离开了宁夏省城,返回边区,被分配到盐池县三区任中共区委书记。

1940年2月,何广宽到中央党校学习。期间,学习了党建、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苏联共产党史、时事政治等知识,聆听了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洛甫)、朱德等领导所作的报告。当时,物资供应非常匮乏,为了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中共边区党委组成三边运盐工作团,杨和亭任团长,何广宽任支部书记,开展运盐工作。秋天,何广宽任内蒙古地区中共三段地工委书记。利用募捐、筹款等方式,组织了几十人的骑兵队。

1942年1月,任中共盐池县委常委兼统战部长、县政府民族科长。9月,任中共金灵工委书记,利用从马鸿逵统治区逃到边区的移民、难民和逃兵,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建党对象,宣传党的方针、政策。1944年下半年,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变化,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进一步巩固,中共三边分区调整宁夏工作方针,派出干部在盐池县二区余庄子、五区红井子和三段地建立3个工作据点。其中,何广宽负责红井子据点,活动范围为盐池、同心、金积、中宁、中卫5县。

1945年3月,中共三边地委成立中共河东工作组,赵文献任组长,梁大均任副组长,何广宽为成员并兼红井子据点负责人。1946年6月,中共宁夏工委再次成立,将各据点提升为工委。红井子工委在此期间,发展中共党员和统战关系近100人,并建立武装部队,开辟了里山堡新解放区。1947年1月,由宁夏工委领导的回汉支队成立,何广宽任政治部主任兼第八挺进支队政委,经历和指挥了马原畔、四湾里、王彪台、杨掌等战斗。5月,在吴旗对部队的整训和7月收复三边的战役中,受到彭德怀、习仲勋、张文舟等领导的亲切接见。

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由防御转入进攻,战争形势迅速发展,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重建中共宁夏工委。8月,组成以赵忠国、孙璞、梁大均、何广宽、李健、张广珍、薛池云、王志强、刘思孝等为委员的中共宁夏工委。工委成立后,何广宽主要从事寻找旧关系、发展新党员、建立党组织、开展统战、收集军政情报等项工作。

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宁夏,为适应战局发展的需要,尽快打开工作局面,中共宁夏工委全体人员分成4个工作队,向宁夏进发,到已解放的各县协助军队工作,何广宽任金积县工作队长、县委书记。10月,任中共永宁县委书记。1950年11月,任中共灵武县委书记。在灵武县工作期间,按照党的政策,开展土改工作,曾受到省土改委和西北军政委员会土改工作团的表扬。

1952年3月,在中共宁夏省委召开的县委书记会议上,何广宽由于坚持认为省委主要领导事先定出打“老虎”的数字是错误的,被定为“抵制三反运动”,而受到撤职降级处分,这一问题直到1983年才得到甄别平反。

1957年,任甘肃省城市建设局副局长、党组成员。1958年1月,筹建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交通局。10月,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交通局第一副局长、代理党委书记。但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在“四清”运动中,何广宽再次受到了错误处理,直到1973年11月才得到甄别平反。

1975年12月,任宁夏回族自治区轻工业局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成员。1980年,自治区视察室成立,安排一些老同志,对政府的工作进行监督,提出批评建议,何广宽被任命为视察室副主任。在视察室工作期间,急群众之所急,关心困难职工生活,千方百计为群众解决住房、就业等问题,受到群众好评。

1984年,任自治区党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顾问。为了实事求是,去伪存真,立准立好党史,何广宽以严谨的态度,认真为一些单位与部门提供党史资料。同时,还纠正了一些不实史料。《延安精神报》曾以《耄耋之年献余热,实事求是写党史》为题,报道了何广宽在党史工作方面所作的贡献。1990年7月17日,正式离休。

为了弘扬党史,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何广宽离休后将亲身经历及多年征集到的几百万字的党史资料整理成册,在宁夏《共产党人》杂志上以《塞上风云录》为题连载,还撰写回汉支队、缅怀李仰南和雷启霖同志等纪念文章,并经常给机关干部和中小学生们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

人物生平

东征西征:身经百战

在何广宽的革命生涯中,参加东征、西征是很重要的经历。

1936年2月,正在瓦窑堡中央党校学习的何广宽参加了红军东征,经历了东征中最大的一次战斗——兑九峪战斗。

当年5月下旬,中共中央军委又组成中国抗日红军西方野战军,由彭德怀将军任总指挥兼政委,挥师西征陇东、宁夏。何广宽再次参加干部工作队随军西征。

一次,在安边,何广宽带领一个班的战士和几个事务长下乡筹粮,快过八里河时突然和敌人的数十个骑兵遭遇。他果断地指挥大家抢先一步冲过一座桥,集中所有武器守住桥梁,使追到河对岸的敌人冲不过来。一直坚持到我军援兵到来,敌人仓皇逃走。还有一次,在豫旺堡附近的李家塬,敌人借我军由西向东转移的机会,趁夜向红八十一师师部袭来。当夜,何广宽领着回民班和供给部等单位先行出发,走到一处崾岘口突然和敌人遭遇。当时他们所处的位置南北两面都是深沟,唯独中间有一个十来米宽的崾岘(豁口)可以通过。他领着大家冒着枪林弹雨尽快地通过崾岘,敌人随之赶来。他号召所有带枪的人集中火力守住崾岘,掩护后面的同志脱险。当他们连续打退了敌人的两次冲锋后,后续部队陆续到达,八十一师师部安全脱险。

地下斗争:心细机智

抗日战争时期,何广宽是被党中央最早派遣到宁夏的地下工作者之一,也是坚持在宁夏搞地下工作时间最长、经历最多的人。他从事地下工作,时时警惕,表现出胆大心细的工作作风。

1937年11月,何广宽和李维钧、薛天敏等同志一起,随同新组建的中共宁夏工作委员会书记李仰南,先后从定边来到宁夏省城(今银川市)。

何广宽来到宁夏,进入银川南门时,虽未被查出违禁之物,却不许他进城。他故意与守军讲理,表示硬要进城。后来,他在《耄耋之年话春秋》的书稿中写道:“之所以表现得这样强硬,是为了装得像个正常的老百姓。”最后,是双城门里三顺店的白大掌柜由城里出来,听到他的陕北口音,便引他到店内去住。何广宽通过观察,反思自己进城为什么被拦截,发现在当时的银川,做生意的山西人很多,不被怀疑,从此他就改称自己是山西人,并编了一套口供。

此后,何广宽暂住在三顺店,以卖书报为掩护,与其他同志一道以省城为中心,往来于中宁、吴忠、平罗、石嘴山之间开展工作。他与民主人士雷启霖、袁金章、李冲和等,建立了很好的统战关系,并动员对马鸿逵统治极为不满的雷启霖出来工作,为宁夏人做事。他还到贺兰山察看地形,以备开展游击战争。

1938年9月,因受到马鸿逵的特务盯梢,李仰南指示何广宽回到边区,被三边分区留用,先后任盐池县三区区委书记、中共盐池县委常委兼统战部长、盐池县政府民族科科长、盐池县常委兼宣传部长等职务。

回汉支队:指挥决断

1945年夏天,中共三边地委分别在盐池县二区余庄子、五区红井子和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三段地,建立了3个工作据点。其中红井子据点由何广宽负责。

1947年1月,在盐池成立的红井子队、余庄子队武装和回民支队合起来成立回汉支队。1947年3月,宁夏马鸿逵部配合胡宗南进攻延安,发兵3万余众进攻三边地区。大敌当前,三边地委决定扩大回汉支队编制,成立“宁夏人民解放军”。由赵忠国(孙殿才)任司令员,邓国忠任政委,梁大均任副司令员,刘振玉任参谋长,何广宽任政治部主任,下编两个支队。7月初,“宁夏人民解放军”番号取消,恢复回汉支队建制。

1947年3月23日,盐池县城失守。马鸿宾的近3个团于3月22日上午侵入到边区盐池县第五区,在半天时间疯狂地践踏第五区4个乡的境地。住在西湾的红井子工委只有一个排的兵力,四面八方被敌人围了七方,只有西南面的沟壑纵横的复杂地形没有敌兵。何广宽分析敌我形势后,决定等到天黑,带领部队突围出去。

他撤回哨兵,只派个可靠的干部放了个隐蔽哨。立即办了3件事:稳定人心、销毁文件和准备干粮。天黑后,立即出发,走了几十里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到达敌人的侧面宛石沟,跳过李塬畔大沟……碰上了回汉支队,才成功脱险。

事后得知,由西湾突围的当晚,天黑时敌人已得悉他们的情况,在他们向定边去的必经之地——金盆湾一带部署了重兵。何广宽派去的两个穿便衣送信的人也未能通过而被俘。如果当时全部向东北方向突围,其后果不堪设想。

在“宁夏人民解放军”阶段,何广宽参加并组织领导了多次战斗,他的勇敢和机智,受到同志们的称赞和上级表扬,并几次代表部队去执行特殊的任务。1947年6月,得悉我西北野战军获得陇东大捷后,他和金三寿等奉命从吴旗三道川出发,到陇东前线向彭老总求援,使宁夏人民解放军在武器装备上得到大量补充,并且应彭德怀、习仲勋、张文舟等领导同志的要求,详细汇报和分析了三边地区的战争形势,供领导同志指挥部署战斗参考。

人物回忆

1918年何广宽出生于陕西清涧县高家沟村。16岁时,何广宽加入共青团,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革命先行者。

抗日战争打响后,何广宽两次前往宁夏做地下工作。

对于自己从事的地下工作,何老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所以时常感到害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又时常感到很兴奋。”

何广宽的地下工作就是在恐惧和兴奋中秘密进行着。

当时宁夏很多地区被当地的土匪占领,其余部分是国民党占领区。在宁夏工作的几年,何广宽屡次变换身份和活动场地,散发抗日传单、发动群众抗战,观察各地地形、掩护八路军过境……这些地下活动的进行,为战争一线的工作发掘了后备力量,保障了物资供应。

从事地下工作,要求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因为在国统区,随时都有身份暴露的危险。何老给记者讲述了他的一次遇险经历。

1938年7月下旬,一位联络员从边区带来了《解放周刊》等宣传品,由何广宽负责带进城内,谁料在银川到掌政的路上,被一个国民党特务发现,何广宽与特务周旋了好一阵,终于把特务打翻在地,但是他已经暴露了身份,不能再回到银川。于是他找到组织上的人,把银川的关系介绍好之后,由一位排长护送,辗转离开了宁夏,回到边区。

1940年3月,何广宽来到中央党校学习,在党校他有幸听了很多党中央老一辈领导人的报告,其中包括毛泽东、朱德、陈云、叶剑英、李富春、林伯渠等等。这些报告内容丰富,语言生动,给何广宽老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令何老永志不忘的是叶剑英“舌战群儒”,他用实例反驳了国民党内部叫嚣的“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何老清晰地记得叶剑英报告中所有精彩的句子。跟记者讲到动情处,老人激动地站了起来。

1941年底,何广宽再次来到宁夏从事地下工作。他调到盐池县任县委常委兼统战部部长,县政府民族科长。当时的盐池是陕甘宁边区最西北的一个省。北临绥远、西靠宁夏的地区均为国民党统治区,这里除了一般的统战工作外,民族工作尤为重要。

何广宽在盐池的几个月,做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宣传了党的民族政策,给国民党统治区散发了“七七宣言”、“告党员书”、“施政纲领”等册子,并且开展了中上层的统战工作,收效显著。同时,盐池县对四区回六庄的工作也加强了,并在北门外建了清真寺,重视了回民客商的工作。

军人的光荣,是冲锋在战争第一线的那份壮烈豪情;军人的光荣,也是在敌后为一线输送物资的兢兢业业,是费劲口舌发动全民抗战的一片丹心。

抗日战争时期的何广宽,虽然没有在战争一线中嗅到烽火硝烟的味道,虽然没有感受到烽火连三月的壮烈场面,但是他同样为抗日战争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歌唱,这就是蝉的生活。我渴望永远在阳光下生活,如果不能够,让我像蝉一样在生命的尽头拥有阳光,让我为早日拥有阳光而在地下艰难地跋涉”。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一句话或许能诠释地下工作者当时冒险工作的全部意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7: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