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和嫔 |
释义 | 古代妃嫔封号之一。 明初,后宫无嫔的封号。自后妃下,杂置诸宫嫔,而间以婕妤、昭仪、贵人、美人诸位号。嘉靖十年三月二日,嘉靖帝效仿古礼为九嫔之选,将方氏(孝烈方皇后)、郑氏、王氏、阎氏、韦氏、沈氏、卢氏、沈氏、杜氏(杜太后)同时册为德嫔、贤嫔、庄嫔、丽嫔、惠嫔、安嫔、和嫔、僖嫔、康嫔。冠九翟冠,大采鞠衣,圭用次玉,谷文,册黄金涂,视皇后减五分之一。帝衮冕告太庙。还服皮弁,御华盖殿传制,派遣大臣行册礼。册封之后,嫔跟从皇后到奉先殿朝拜。典礼完成后,帝服皮弁,接受百官的朝贺,册嫔的礼仪就此形成。 历史来源相关史料 明初,无九嫔名。自后妃下,杂置诸宫嫔,而间以婕妤、昭仪、贵人、美人诸位号。 嘉靖十年三月二日,上欲仿古礼为九嫔之选,册方氏为德嫔,与郑氏、王氏、阎氏、韦氏、沈氏、卢氏、沈氏、杜氏同册为贤嫔、庄嫔、丽嫔、惠嫔、安嫔、和嫔、僖嫔、康嫔。冠九翟冠,大采鞠衣,圭用次玉,谷文,册黄金涂,视皇后杀五分之一。帝衮冕告太庙。还服皮弁,御华盖殿传制,遣大臣行册礼。既册,从皇后朝奉先殿。礼成,帝服皮弁,受百官贺,盖创礼也。(毛奇龄《彤史拾遗记》) 明世宗和嫔和嫔卢氏(?—?),卢和嫔为明世宗嘉靖帝嫔妃之一。嘉靖十年三月二日,封为和嫔。 明神宗和嫔和嫔梁氏(?—1643年),明神宗万历帝朱翊钧的嫔妃之一,河南归德府人。 生平梁氏在万历十年(1582)作为“九嫔”之一入选皇宫,封和嫔。她未生育子女,终身未得晋封。梁和嫔与张顺嫔、耿悼嫔、邵敬嫔、魏慎嫔、李荣嫔及李德嫔同葬一处,即“神宗七嫔墓”,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部董四村,于1951年发掘。根据出土墓志,可知梁和嫔于崇祯十六年(1643)正月十七日去世,同年七月十八日下葬,是万历后妃中最后一个去世的,享年七十多岁。 墓志神庙梁和嫔,河南归德府人,父锦衣卫正千户梁慎,母潘氏。生于嘉靖四十一年三月十二日亥时,万历九年九月选入内庭,十年三月册封为和嫔,薨于崇祯十六年正月十七日寅时,享年七十有六,同年七月十八日葬于金山之原。 清康熙帝和嫔和嫔瓜尔佳氏(1683——1768),康熙帝嫔妃之一。 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册为和嫔。康熙四十年,生皇十八女,不久即殇。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晋为和妃。 清世宗尊为皇考贵妃。清高宗尊为皇祖温惠皇贵太妃。乾隆三十三年,薨,年八十六。谥曰敦怡皇贵妃。葬清东陵景陵侧皇贵妃园寝。清圣祖康熙帝诸妃之中,妃薨最后。 清道光帝和嫔和妃(?—1836年)那拉氏(又称纳喇氏),卿衔成文女。道光帝嫔妃之一。嘉庆帝时以官女子的身份入侍当时为皇子的清宣宗道光帝,嘉庆十三年(1808年)四月二十一生道光帝皇长子隐志郡王奕纬,被仁宗嘉庆帝特赐封为侧福晋。道光二年(1822年)十一月册封和嫔,三年(1823年)晋和妃。十六年(1836年)四月初四卒。 相关史料 《清史稿 列传一 后妃》 宣宗诸妃有子女者:和妃,纳喇氏。初以宫女子,事宣宗潜邸。嘉庆十三年,子奕纬生。仁宗特命为侧室福晋。道光初,封和嫔。进和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