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和谐之道
释义

<和谐之道>是由杨清涛编写2009年9月出版于人民出版社.书中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利益矛盾理论及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以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为背景,既从宏观层面对我国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产生根源、主要表现和特点、焦点和重点、不同类型等问题进行了总体性研究,又从微观领域对若干具体利益矛盾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

图书信息

书名:和谐之道

作者:杨清涛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9月

ISBN:9787010080499

开本:16开

定价:38.00 元

内容简介

《和谐之道: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解析》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问题研究》的最终成果。书中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利益矛盾理论及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以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为背景,既从宏观层面对我国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产生根源、主要表现和特点、焦点和重点、不同类型等问题进行了总体性研究,又从微观领域对若干具体利益矛盾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正确处理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原则实现目标和途径,尤其是对构建处理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工作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以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者简介

杨清涛,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政治学系主任,河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学方面的教学与学术研究工作,出版论著有《20世纪社会主义史纲》、《现代政治学概论》、《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研究》等1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3项国家和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有多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论利益和利益矛盾

第一节 物质利益问题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

一、接触物质利益问题是促使马克思发生世界观转变的重要契机

二、发现物质利益关系决定政治和法律关系是形成唯物史观的关键一步

三、揭示物质利益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是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之一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利益及利益矛盾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二、物质利益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三、分工和私有制导致利益矛盾产生

四、利益矛盾是阶级斗争的根源和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

五、共产主义社会将实现共同利益与个别利益的高度统

第三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历史经验

一、毛泽东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经验与教训

二、邓小平对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新探索

三、新世纪我们党对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理论的新发展

第二章 正确分析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问题

第一节 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产生与发展

一、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产生的社会背景

二、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主要根源

三、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发展

第二节 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主要表现、特点和实质

一、转型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主要表现

二、转型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主要特点

三、转型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实质

第三节 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焦点和重点

一、焦点问题:贫富差距扩大化

二、重点问题:利益型群体性事件

第四节 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不同类型

一、合理性利益矛盾与不合理性利益矛盾

二、必然性代价利益矛盾和人为性代价利益矛盾

三、差异型利益矛盾和对立型利益矛盾

四、个体性利益矛盾和群体性利益矛盾

第三章 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几个突出的利益矛盾

第一节 社会转型期农村人民内部利益矛盾

一、转型期我国农村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表现形式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农村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重要意义

三、正确处理农村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对策

第二节 市场经济大潮下国有企业改制中的利益矛盾

一、国有企业改革中产生的利益矛盾及其表现

二、国有企业改制中利益矛盾的理性分析

三、国有企业改制中利益整合的原则与机制

第三节 所有制结构变革中非公有制企业的劳资矛盾

一、非公有制企业中劳资矛盾突出的主要表现

二、非公有制企业中劳资矛盾突出的成因分析

三、解决非公有制企业中劳资矛盾突出的对策措施

第四节 城市化进程中引发的利益矛盾

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基本概况

二、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利益矛盾的具体表现

三、城市化进程中引发利益矛盾的主要因素及其相关对策选择

第五节 利益格局调整中的弱势群体及其利益矛盾

一、现阶段我国弱势群体的基本构成及生成原因

二、弱势群体矛盾及其特点

三、关注弱势群体与促进社会和谐

四、化解弱势群体利益矛盾的对策措施

第六节 社会转型期干群利益矛盾

一、社会转型期干群利益矛盾的主要表现

二、社会转型期干群利益矛盾的主要特点及成因

三、正确处理转型期干群利益矛盾的有效途径

第四章 正确处理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

第一节 正确处理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一、转型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地位

二、正确处理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 正确处理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正确处理转型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指导思想

二、正确处理转型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实现目标

第三节 正确处理转型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一、坚持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基本方针

二、坚持全体人民利益共享原则

三、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则

四、坚持统筹兼顾、利益协调的原则

五、坚持效率优先与注重公平相统一的原则

第四节 正确处理转型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重要途径

二、深化体制改革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根本出路

三、加强执政党建设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重要保证

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基本手段

五、构建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有效方法

第五节 构建正确处理转型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工作机制

一、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二、完善的利益补偿和利益保障机制

三、通畅的利益表达机制

四、灵敏的利益矛盾预警机制

五、有效的利益矛盾化解和处置机制

后记

图书信息

书名:和谐之道/太极易系列作者:许文胜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2月

ISBN:750603027

页数:264

装帧:平装

开本:16

版次:1

定价:43.00元

内容简介

《和谐之道》内容简介:我们当今社会的和谐理念,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和推广,对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起到在思想理念上保驾护航的作用,同时也会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和中华盛世的辉煌再现。正是为了让大家都能快速进入《易经》学习的大门,少走弯路,不走歧路,所以作者不遗余力的打造了这套《太极·易》系列书籍。书中的内容是对我们祖先数千年智慧的全面继承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重大的破译解密,并且本着携手推动中华文明发展的信念,作者毫不保留地将《和谐之道》的内容倾情奉献出来,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迪。《和谐之道》为该丛书之一《和谐之道》。

作者简介

许文胜,太极管理团队主导者,中国国学管理专家,资深企业咨询顾问;国际著名易学专家,国际太极易学会理事,太极管理理论创建人,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理事,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主讲教授,中山大学兼职教授。

许教授被誉为“中国国学管理大师抄,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科技研究者。在其职业生涯中同时从事着教育、咨询和理论研究工作,以《易经》二十年的深入研究,结合其多年在企业管理方面的经验,成功建立了太极管理理论体系。

图书目录

文化

文化再造——中国复兴的关键行动

中国文化再造的核心

中学与西学的“体用”关系

中国文化再造的手段

1.中国文化的经典理论决定了我们的文化特质

2.中学和西学各有自己的经典理论

3.返璞归真,从儒学中寻找文化再造的答案

4.以中学为本,重建经典,恢复中国文化的创新精神

文化遗产——必须为子孙留住的“根”

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关键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尴尬现状02l

非物质文化遗产消亡的原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传统节日——统一中国的文化标志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之源和意义

东西方节日在中国的现状

中国传统古老仪式的失落

中国的节日注重整体,西方的节日注重个人

如何传承我们的节日文化

1.唤醒文化的自觉意识

2.改变国家假日体系的组成,增加传统节日的部分

传统节日的现代商机

[案例分析]例解传统节目商机——重阳节

中文和英文——乾坤迥异的文化载体

汉语与英语的使用特点

1.汉字具有高浓缩性、信息量大、发音简洁的特点

2.汉语具有适合交流与记录的特性

3.汉语是艺术的语言,英语是技术的语言

4.汉语是联系的,英语是孤立的

5.汉语和英语构词上的异同

汉语与英语的思维比较

汉语是中国人的骄傲

东西方哲学——一棵古树和一片花草的风景

先秦哲学

经院哲学

佛教哲学

宋明理学

古希腊的本体论哲学

笛卡尔的认识论

康德-费希特体系

谢林-黑格尔体系

胡塞尔的现象学

中西哲学孰优孰劣

鲁迅——20世纪中国的文化符号

宗教

始儒、道、佛——受宗教影响的中国历史

被遗忘的道教——科技创新的基础宗教

中国佛教——快速走向商业化的宗教

统治需要

民问迷信

“伪佛”的出现

修佛的真正意义

教育

正统教育——中国发展的原动力

正统教育的误区

中国正统教育与现代混合教育的区别

1.正统教育

2.混合教育

正统教育的发展

正统教育的现状

正统教育的范畴

正统教育的模式

正统教育的本质

正统教育的特征

1.系统综合

2.对应统一

3.道德入心

正统教育的再造

科举制度——辉煌中国的人才选拔机制

产生及发展

科举的优点与弊端

1.优点

2.弊端

科考制度对国外的影响

……

社会

医疗

经济

管理

附录

序言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胡锦涛

和谐,现在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热点,更是我们努力追求的共同方向。

何为和谐?中华的传统文化中已经给出了答案,并且做出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诠释,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宇宙万物、人与自己身心的完美统一。

和谐,就是古人说的“太和所谓道”,是世界大同的最高境界。

《晋书》有云:“施之金石,则音韵和谐。”均匀、适当、平衡、稳定,四汇为一,谓之“协调”,便是“和谐”。

《尚书·舜典》里说,“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八音相谐,其序不乱,人乐共鸣,以至天籁。就像一场盛大的音乐会,乐队要与音乐完美结合,指挥家要与每一名乐手配合得天衣无缝,这就是“和谐”。

孔子说过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便是一种“人人为社会,社会为人人”的和谐理念。又讲:“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更是一种人人和睦、社会与人完美结合的大和谐。

中国古文化中,“和”与“谐”同义,统称为“和”,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和”是状态,是民族融合的凝聚境界;“和”更是动力,是社会进步的助推源泉。这种思想生生不息,持久地孕育与支撑着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可以说,“和”的思想早已在数千年来渗入中国人的骨髓经脉,成为我们中华儿女精神层面不可分离的重要部分。

我们当今社会的和谐理念,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在思想理念上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同时也会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和中华盛世的辉煌再现。

中华文化之源《易经》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天人合一”。即在万物本源“太极”的核心凝聚下,根据万物规律“易”的变化衍生,形成处理人的身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的最佳和谐模式。同时,在这部揭示宇宙发展与运行规律的《易经》中,也蕴涵了和谐思想对文化、教育、医疗、宗教、经济等各个方面的本质论述,我们会在这本书中为大家一一进行诠释。

古人云:与自我和谐以规避内耗;与他人和谐以规避人祸;与自然和谐以规避天灾。通过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我们知道,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一直是把人民群众放在首要地位的,因而,我们既要做到趋吉避祸,公平正义地扬善抑恶,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更要切切实实地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实现创造与享有的高度统一,为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和伟大的民族而奋斗。

当然,和谐建设的结果是利国利民,其成功与进程亦在于民。中华各民族的文化与文明是多样性的,发展模式也是多样化的,通过普及和谐的理念,包容多样、尊重差异、求同存异,在协调和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完美的统一,从而唤起十三亿中国人“天下和谐,人人有责”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激起大家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凝民心、集民智、聚民力,构建一个符合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新秩序,最终达到繁荣富强的良好状态,实现国家的和谐,人生的和谐以及我们大家永久的安宁与幸福。

文摘

插图:

“体”是形而上的代名词,在中国哲学中,它还暗指道德和心灵。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是我们最大的一个误区,但是这并不是关键。

我们在研究中学与西学的问题时,并不是要搞清楚到底以谁为“体”,而是要完满地实现中国文化的再造工程,同时又要保证我们文化的血统不受侵犯。在“中体西用”、“西体中用”、“新体新用”等文化争论的浪潮中,本质的问题就是这一点。

回顾中国的近代史,尤其是哲学史,就是一部活生生的针对“体”的范畴进行争论的历史。中国的落后使中国文人首先感受到了文化的生存危机,因此,在我们的文化需要改革的时候,就有必要站出来维护中华文化的正统性。

西学派主张废除儒家文化的正统地位,而中学派则誓死抗争。清末的一系列变法失败,从文化正统方面来说,是儒家思想变相的护权成功,也是西学派激进手法无可避免的失败。表面上看来,这是一场围绕着国家改革的斗争,但它在本质上却是一次试图推翻中国传统哲学“体”、“用”关系的思维大变法。

由此看来,“西学为体”显然是不客观的,是盲目的不自信。从哲学意义上讲,“体”、“用”关系决定了文化的“体”将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根本所在,而作为“用”的实践意义又影响着中国未来文化的格局。

“西学为体”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将被全部抛弃。我们需要的是在保留本国文化根基的前提下,进行中国文化改造的软着陆,不管是儒学还是道学,或者是广义上的《易经》,它们必须是中国文化再造的决定力量。西学作为一种理论支援,在其中可以起到一个较大的辅助作用,但是还远未复杂到必须用西学将中学取而代之的地步。

近代学者王韬这样讲:“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这反映了当时中西方思维观的巨大差异,也是中学与西学争斗的主要战场。以中学为体,意味着仍然停留在名与实的论证与反论证上,以西学为体,则要通过对整体思维的大变革,引进西学中关于科学细节的演绎推理模式。

还有人提出“中学为本,西学为末”,“中学”处于主导地位,“西学”应该通过必要的补充,辅助“中学”。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非常了不得的,应该说是一个正确的方向。后来的张之洞则用“身心”和“内学”来定义中国哲学中的“体”,用“世事”和“外学”来定义西学中的“体”。同时他认为,应该“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能“两相偏废”。这跟前面的观点一致,都肯定了“中学为体”的主导地位。近代的中国学者对于西学大都是持谨慎态度的。

但不容置疑的是,无论是以何为体,“体”与“用”的关系始终是不能分离的。“体”有其形而上的本质,“用”有其形而下的实践意义,无论中学还是西学,都必须体现出这两点的建设性意义。

对于我们的文化复兴来讲,中体西用或是西体中用,都可能是一种谬论。因为这两种观点的基本精神都是用西方文化的基本特点来弥补中国文化的不足,但是同时又否定了中国文化的优秀之处,这就造成了现在西方之风甚劲的现况,实在是令人担忧。

那些伪学者大肆攻击中学、宣扬西学却无人阻止,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那正是因为有责任心的中国学者还拿不出一个有说服力的正确方案,来区分中学与西学的关系。

我们一直在争论之中,加之中国又处于一个“三千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下,因而提出一个新颖的、现代化的观点相当艰难。“中体西用”和“中西会通”在一定时间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比如近代,比如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在这种指导思想下中国大量引进西方技术,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现在,到了遇到瓶颈的时刻,单纯的“中体西用”等单一理论已经不能满足中国文化再造的需要。

在近100年的学术思想中,关于中学与西学的地位之争,许多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比如陈独秀主张全面欧化,真正地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精神。但是问题在于,中国文化中并不缺乏民主和科学的一面,而是我们目前缺乏开发和挖掘的手段。这个手段就是,首先要具备全面开发和改革的勇气,纠正几千年以来中国文化倡导的玄学和儒学中对于“道”的定义和纠缠,从而释放真正的科学精神。

胡适也是强调西化的,他曾经在报纸上撰文,公开主张全盘西化。从这一点上讲,他是绝对的文化自由主义者。这种思想遭到了鲁迅的激烈驳斥。全盘的西化意味着我们要抛弃几千年的文化根基,去接受西学的指导。颇有讽刺意味的是,所谓的西学,其血统中难以避免地流淌着中国《易经》的痕迹。

西方哲学在发现辩证逻辑的过程中,正是由于《易经》的影响,才迅速走上了正确的方向。认识不到这一点,就无法对中学和西学做一个本质上的比较。胡适试图用全盘西化的方式,去纠正中国文化中的劣根性和封建性,这种勇气值得敬佩。但显然,他缺乏高瞻远瞩的眼光,没有意识到文化再造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绝没有任何快捷方便的渠道,更不可能用中西文化更替的方式去实现。

后来胡适在临终的时候,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从而说了那句很有名的话:“有条件的厌旧是可以的,无条件的厌旧则不可,对于旧的事物保持一个合理的保守的态度,可以构成进步的动力。”的确,这句话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用在对中国文化的改造上。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7:4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