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和谐与冲撞--世界百位摄影名家创作之路 |
释义 | 唐岱编著,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2005年10月1日出版。选了100位世界摄影史上的名家,根据他们的主要特点将其两两配对比较,讲述他们成长的故事,揭示其创作的奥妙,评述作品成功的原因,将摄影的历史与现实价值逐一披露。全书一共分成四个大类:纪实,风光,时尚,自我。 图书信息作 者: 唐岱 编著 出 版 社: 中国摄影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0-1 I S B N : 9787800078477 编辑推荐4类摄影题材,50篇精辟评说,100位大师成长历程,300幅经典作品赏析。 内容简介本书精选了100位世界摄影史上的名家,根据他们的主要特点将其两两配对比较,讲述他们成长的故事,揭示其创作的奥妙,评述作品成功的原因,将摄影的历史与现实价值逐一披露。 4类摄影题材 50篇精辟评说 100位大师成长历程 300幅经典作品赏析。 全书一共分成四个大类:纪实,风光,时尚,自我。 纪实是摄影最基本的特征,从宽泛的意义上说,镜头快门的释放,就是一次视觉图像的纪实过程。然而这里的纪实是主要局限于社会纪实的范畴,是指摄影家对社会现实生活的纯粹记录,藉以揭示社会发展的方向,保存人类生存方式的视觉档案。从20世纪初期的摄影大师阿杰、桑德到20世纪末的马格南图片社的优秀记者,人类的生存轨迹无一不被悉数收拾在镜间,足以形成一部20世纪的图像编年史。比较这些摄影家的作品,其实也是浏览过眼云烟的世界大事纪,常常令人“惊心动魄”。 从摄影诞生的那一刻起,风光一直也是摄影家的最爱。不管是将风光摄影作为地理勘探的工具,如早期美国的西部摄影,还是将风光定格在纯粹的唯美光影和视觉审美的层面——自然与人的对话一直在摄影家的镜头中延伸,既陶冶了性情,也留下了诸多自然写真的文本。然而自从一代摄影大师、美国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开拓了黑白风光摄影的恢宏大殿之后,似乎让后人有难以超越其经典范例之迷惑,因此也为风光摄影留下了许多悬念。这里将具有人文特征的都市风光也归入其中,为的就是拓展风光摄影的范畴,给人以更多的启迪。 摄影和时尚向来形影不离,和其他各种艺术样式相比,也许只有随着高科技发展的摄影技术,才能够追得上时尚变幻的速率。一方面,摄影以其独特的敏感记录了时尚前进的步伐;另一方面,摄影也从不同的角度推动了时尚的进步。无数优秀的摄影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时尚的天空挥洒了斑斓的色彩。这些时尚摄影不仅在当时描绘了人类生活的审美样式,同时也预示了人类审美模式的变化趋向,并且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玩味的追忆 …一甚至历经百年魅力不减。比较不同摄影家的时尚摄影风格,的确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 当然,摄影的功能还远远不止这些,尤其是作为一种越来越快捷方便的艺术工具,许多人更喜欢将摄影作为一种自我证明的媒介,通过摄影对自身或自己家人以及朋友的记录,留下了令人捉摸不定的私人图像编年史。在这样一部视觉编年史中,这些优秀的摄影家或是将镜头对准自己,以摄影界津津乐道的自拍模式,将原本属于隐私的画面公布于众,令人猝不及防;或是将镜头对准身边的家人和朋友,让身边的世界变成了公众阅读的空问,将人类的情感历程付诸于瞬间光影之中;也有的将自己内心的思绪通过超现实的影像展现在照相纸上,演绎出荒诞不经的传奇故事…… 当然,书中的分类并非是绝对的,尤其是有不少跨领域的摄影比较,很难严格界定在哪一个类别,我们只是希望通过对比带来新的思考,将摄影的历史与现实价值逐一披露,并且通过三百余幅经典之作,完成一次赏心悦目的摄影之旅。 目录纪实的力量 两代都市摄影人的沿承与发展—— 尤金·阿杰特(Eugene Atget)VS贝伦妮丝·阿博特(Berenice Abbott) 塑造站立的普通人肖像—— 奥古斯特·桑德(August Sander)VS黛安娜·阿巴斯(Diane Arbus) 镜头见证巴黎的爱情—— 布拉赛(Brassai)VS罗伯特·杜瓦诺(Robret Doisneau) 50年代的伦敦纪实—— 亨利·卡蒂尔布列松(Henri Cartier Bresson)VS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 人道主义的同情和关怀—— 尤金·史密斯(W.Eugene Smith)VS尤金·理查兹(Eugene Richards) 对意大利小镇鲁扎拉的纪实—— 保尔·斯特兰德(Paul Strand)VS贝伦格·加丁(Berengo Gardin) 从布拉格走来的摄影人师—— 约瑟夫·休德克(Josef Sudek)VS约瑟夫·寇德卡(Josef Koudelka) 不同视角中的罗马和米兰—— 威廉·克莱因(William Klein)VS马里奥·卡里尔利(Mario Carrieri) 走入精神病院的人文空间—— 卡拉·塞拉蒂(Carla Cerati)VS雷蒙·德巴东(Raymond Depardon) 捕捉金枪鱼的故事—— 塞巴斯蒂奥·萨尔加多(Sebastiao Salgado)VS乔吉亚·菲奥里奥(Giorgia Fiorio) 两位分道扬镳的女性摄影家—— 玛丽·艾伦·马克(Mary Ellen Mark)VS安妮·莱波维兹(Annie Leibovitz) 外国摄影家视野中的中国都市—— 马克·吕布(Marc Riboud)VS雷尼·布里(Rene Burri) 走入荒诞的视觉旅途—— 马丁·帕尔(Martin Parr)VS汉斯·皮尔勒(Harts Pieler) 汽车文化在镜头中的折射—— 拉胡比尔·辛弗(Raghbir Singh)VS德维·尼克斯(Dewey Nicks) “马格南”镜头中的战争和灾难—— 阿里克斯·韦伯(Alex Webb)VS拉克·德拉海尔(Luc Delahaye) 风光的沿承 面对自然与历史的遗存—— 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VS约翰·塞克斯通(John Sexton) 两代风光摄影名家的对决—— 大卫·明奇(David Meunch)VS马克·明奇(Marc Muench) 时光流逝中的水城威尼斯—— 恩斯特·哈斯(Ernst Haas)VS卢卡·坎比高图(Luca Campigotto) 面对沸腾的火山熔岩—— 罗格·雷斯梅耶(Roger Ressmeye)VS安东尼奥·比雅休斯(Antonio Biasiucci) 大画幅相机等待自然奇观—— 贾克·戴金加(Jack Dykinga)VS迈克尔·法塔利(Michael Fatali) 在运动中捕捉“动态”的风景—— 詹姆斯·兰克雷夫(James Randklev)VS盖仑·洛威尔(Galen Rowell) 时尚的魅力 …… 自我的迷宫 书摘在早期的都市摄影中,有两位摄影家所做出的贡献,既具有历史的沿承价值,又有着不可替代的发展空间——从老巴黎到新兴的纽约,构成了一幅幅值得玩味的图景。这两位摄影家就是法国的尤金·阿杰特和美国的贝伦妮丝·阿博特。 尤金·阿杰特(1857-1927)出生于法国的里波恩,父母死后,由他的叔父抚养成人。他演过戏,画过画,都不成功,直到40岁时才开始从事摄影。他的摄影风格很独特,不喜欢拍摄正规的人物肖像,却擅长拍摄街头人物,比如小贩、垃圾工人、修路工人等,并结合巴黎的街景试图保留迅速变化之中的巴黎面貌——这对于还处于初创时代的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摄影观念来说,尤其显得珍贵。 阿杰特对巴黎的老街区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准备在30年的时间里拍摄这一庞大的主题,计划是一万张照片,用的却是一台老掉牙的照相机。开始的时候,阿杰特在自己开办的一家小型商业摄影机构“艺术资料室”中出售这些照片。他将编目分类的照片出售给舞台设计师、室内装潢师、画家以及官方的图书馆、美术馆等。然而也许他生不逢时,当时很少有人欣赏他的作品。 原因是在阿杰特的作品中,被摄体的美是藏而不露的,在视觉上显得单纯洁净,看上去缺乏传统的艺术魅力。本杰明在评价他的照片时曾这样描述说:“这些影像里不仅人迹罕至而且毫无生气;照片中的城市打扮得干干净净,就像一问房间还未找到新的客人。……”这就使得许多人认为阿杰的作品是幼稚的,属于一种粗糙的原始艺术形态。然而美国著名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是最早发现阿杰特作品魅力中的一位,他曾在1931年写道:“阿杰特的魅力并不在于他能娴熟地使用当时的底版和相纸,也不在于他的照片中所显示出来的漂亮的服装、建筑物和人物,而在于他公正和亲切的观点……他的作品是他周围最简单事物外貌的简明揭示。……他的照片也许是纯粹摄影艺术最早的表达方式。”甚至于本杰明还颇具慧眼地评述说:“事实上,阿杰特的照片是超现实主义的先驱,他是超现实主义能够上阵的先头部队。……阿杰特在寻找被遗忘和被忽略的东西,因而他拍摄的照片回归现实,反对那些以城市之名所挑起的异国情调、浪漫以及看似冷漠的共鸣……”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