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禾杠舞
释义

流传于宜黄县河东一带。是山区人民世世代代在山上砍桠柴,利用禾杠和柴刀打着节拍进行歌舞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舞蹈。

基本信息

文化遗产名称:禾杠舞

所属地区: 江西 · 抚州 · 宜黄县

遗产编号:Ⅲ-25

遗产类别:民间舞蹈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抚州市宜黄县

遗产级别: 省

禾杠舞-起源

据宜黄县兰水乡(现合并为中港乡)农民吴家福介绍,禾杠舞是由禾杠歌演变而来的。禾杠歌是以歌为主,禾杠的表演很简单,将禾杠拿在手上或在肩上,用柴刀进行单一的敲打,仅起到山歌的击拍作用。后来,人们渐渐不满足这种简单的艺术形式,有人对禾杠歌进行了改进,利用柴刀面碰擦禾杠发出的音色、音调来丰富禾杠歌的节奏韵律,使禾杠歌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同时禾杠的表演也有了很大的改进,表演者一边敲击禾杠,一边唱歌,一边舞蹈,同时还参加各种形式的对歌,就这样,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禾杠歌最终演变成了禾杠舞。

禾杠舞-内容

《禾杠舞》的特点是生活化、劳动化。以柴刀、禾杠为乐器,人数可多可少,动作幅度不大,脚步自然,多走方步。它的行腔比较自如,一字一音,节奏平稳、轻快、灵巧,用柴刀的各个部位敲击禾杠,打出舞蹈和歌腔的点子和节拍。最常用的有“5/8”、“4/8”节拍,歌词内容无定规,歌者多触景生情,借物表意,从而使整个舞蹈充分反映了乡俗民情,显示出了一种活泼的乡土风格。《禾杠舞》影响最大的是一种以山歌《卓望山上》为主调的《禾杠舞》。

《卓望山上》属矮腔山歌,曲调优美。全曲调共分八小节,歌唱起来亲切朴实,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禾杠舞-保护

随着现在文化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宜黄禾杠舞也濒临失传。近年来,宜黄县组织有关人员对本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发掘整理和保护,目前“禾杠舞”已基本收集完图片文字资料。2007年,宜黄“禾杠舞”已被列入抚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