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荷包豆
释义

概述

荷包豆因外形酷似少数民族的荷包而得名,又名肾豆,因其形状如人体肾脏、全身布满红色经络花纹而得名。旧时为朝廷贡品,又叫圣豆、皇帝豆; 也形如装钱用的荷包,也称招财豆、富贵豆,别名又叫相思豆、花纹豆、香菇豆、虎纹豆、长寿豆、祛湿豆等;据说长期食用具有滋阴壮阳、强身健体、倍增力量等功效,也被称之为壮腰豆、壮阳豆;其性平和,味甘美,具有祛湿、补血、健胃、强肾、养颜防衰老等功效。荷包豆味道十分鲜美,口感滑、嫩、鲜、粉,堪称豆中一绝,用荷包豆炖鸡、鸭和腊肉火腿、焖猪脚等不仅美味无比,并且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是招待宾客和酒宴上的佳肴。是一种纯天然高山绿色食品。还因其营养丰富,民间有种说法用荷包豆煲汤能提神补脑,在广东、福建等地又叫状元豆、耳(耳聪目明)豆等。

起源与分布

荷包豆有产于美洲热带地区,在秘鲁皇室遗址出土的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文物中即有荷包豆。在公元前500年至公元前300年墨西哥已有记载。产量低但味道极其鲜美、营养价值丰富,历来为皇室贵族所推崇。荷包豆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在许多地方曾把荷包豆引进种植,如广东、福建、广西、云南、重庆、贵州及台湾,上海、江苏等地也有零星引进栽培,但大多情况只开花不结果或者产量极低。唯有洱源的土壤及气候比较适宜种植,产量品质具佳,特别是牛街地区现已形成产业化,在少数民族白族待客时八大碗必备,故为特产。

营养价值与用途

荷包豆营养丰富,100g干豆粒含水9.8—13%,淀粉含量58—63%,蛋白质含量17.3%—18.1%,维生素B10.56毫克,维生素B20.14毫克,钙139毫克,是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高淀粉高蛋白质无脂肪的保健食品,具有健脾壮肾、增强食欲、抗风湿的作用,对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动脉硬化及肾虚等有食疗作用,最为神奇的是荷包豆能把各种肉类中的脂肪降低,实为神奇的煲汤佳品,在广东及东南亚地区,荷包豆煲汤,一般人我还不告诉他,成了坊间秘谈。鲜食豆粒柔嫩味甜,可煮食或制罐头,也可冷冻贮藏,是深受国内消费者欢迎的一种贵重豆类蔬菜,是洱源土特产之一。洱源的酒席上也有无(荷包)豆不成席的说法。因此有豆中之王的美称。

特征特性

荷包豆为豆科莱豆属的一年生缠绕性草本植物,植株生长势旺,分枝多。叶大,厚而硬,晚熟。荚长7.6~15.2厘米,宽2.6~3.2厘米。种子大,千粒重1200~1300克。种子寿命长,发芽力可保持3~8年。 荷包豆对温度要求严格。生长温度范围为16~35℃。16℃以下,35℃以上则不宜生长。18℃以下不发芽,20~30℃为发芽适温。荷包豆要求温暖的气候,不耐寒,生长期长,须在4个月以上的无霜季节和夜间温度较高的地区栽培。在冬季温暖地区可多年生长。 荷包豆耐旱不耐湿,生长期需要湿度适中。荷包豆为短日照植物,在长日照条件下开花结荚推迟。 荷包豆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以腐殖质丰富,通透良好的砂壤土为宜。适宜的pH为6~6.5。生长期需要较多的氮肥。荷包豆在热带地区可多年生,在洱源为一年生植物。

栽培技术

荷包豆的栽培技术与菜豆相似。 一般3月上中旬播种育苗,4月下旬定植于露地,8月下旬开始采收。

1.播种育苗时,用塑料或纸做成的营养钵,内装营养土,每钵播种2粒,后浇水,覆土2~3厘米。置于冷床或塑料大棚内,在20~25℃的条件下发芽成苗。苗龄25天,即可定植。

2.田间管理 荷包豆根系的再生能力弱,故起苗时应小心谨慎,勿伤根系。

定植后,在开花结荚期,可少追肥,少浇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防止植株徒长。坐荚后开始追第一次肥,并大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每20~30天追一次肥,每次每公顷复合肥225千克,以保持茎叶良好的生长发育,并促进开花结荚。

3.采收 当果荚充分膨大、种子充实而果荚开始变黄时,分次采下豆荚,剥出种子上市。采收过早,剥壳困难,产量降低。以采收干种子为目的时,须待种子完全成熟时采收。

其它

荷包豆鲜食烩炒以蒸软后再回炒品味最佳,干豆泡好后也可蒸软后回锅加工。

荷包豆也可以作为观赏植物和遮阳植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