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郝晓地 |
释义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授郝晓地博士有关“厌氧氨氧化细菌(ANAMMOX)在生物膜系统中起主要脱氮作用”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最近在南非开普顿召开的“第5届生物膜系统”国际会议上受到国际同行的普遍重视,并得到了荷兰皇家科学院与中国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的资助。 郝晓地博士通过与荷兰代尔夫特大学国际著名学者MarkvanLoosdrecht教授的紧密合作,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从理论上不但证实了ANAMMOX在生物膜系统中的存在性,而且得出了ANAMMOX在生物膜脱氮过程中可能起主要作用的结论。 这一新颖的学术观点一经提出,立刻引起了一些国家和地区同行的极大兴趣。在此次国际会议上,法国、比利时、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香港一些大学或研究单位的同行已表示出愿意通过合作从实验上进一步验证这一理论成果。 郝晓地教授简介 郝晓地:男,1960年4月生于甘肃省兰州。最高学位:博士(荷兰) 。从事专业:环境生物技术(工程) 。专业职称: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城建系责任教授。国际联系:国际水协(IWA)会员。 教育经历:1978年10月一1982年07月: 太原工学院土木系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工学学士。 1984年09月一1987年08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原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系环境工程专业,工学硕士。 1999年08月一2001年10月: 荷兰代尔夫特工业大学(TU Delft)土木工程学院卫生工程实验室,访问学者。 国内工作经历:1982年08月一1984年08月: 山西省食品公司基建科,助理工程师。1987年10月一1997年12月: 山西经济管理学院环境管理系,讲师、副教授。1997年12月一1999年07月: 山西财经大学科研处副处长。 学术成就: 国内:自1990年起,先后在《中国环境科学》、 《中国给水排水》、 《环 境工程》、 《环境科学丛刊》、 《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科学与技 术》、 《环境科学导报》、 《重庆环境科学》、 《给水排水》等学术期 刊发表科研论文近10余篇。 国外:自1993年起,先后在《环境技术》 (英国)、 《水科学与技术》 (英国)、 《生物资源技术》 (英国)和《水研究》 (英国)、 《欧洲 水污染控制》(荷兰)、 《废物管理》(美国)、 《环境工程》(美国)、 《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 (美国)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均为SCI高影响值刊物) 发表科研论文及专著近20篇。 国际会议: 1994年11月出席在新加坡召开的 ‘94亚洲水技术会议,并作大会发言; 1996年06月出席在新加坡召开的第18届水质国际(IAWQ)双年大会,并作大会发言; 2000年09月出席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的废水与欧盟营养物导向会议,并作大会发言; 2001年09月出席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活性污泥数学模型理论与实践 国际研讨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