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郝明德 |
释义 | 郝明德,男,汉族,1957年10月生,陕西省华县人,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土壤肥力与水土保持专家,陕西省保护性耕作项目督导专家,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持研究所研究员。主编并出版专著1部,参与编写1部,在中外23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要从事土壤肥力与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研究。任水土保持研究所流域生态与管理研究室,中国科学院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第一副站长,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陕西省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生态学会土壤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水土保持研究编委,长武县农业协调领导小组副组长,长武县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 工作学习简历 1981年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 1982年元月分配至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一直从事土壤肥料试验研究和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研究 1991年4月至1993年6月在日本东京大学进行《利用有机物质抑制肥料氮素挥发损失研究》 1998年8月至1999年3月在日本东京大学进行《环境激素与环境保护型农业研究》 1997年、1999年赴美、日考察生态农业与现代化管理。 主要研究 主要从事长期轮作施肥系统土壤肥力研究,发现长期施用氮肥和氮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可导致土壤硝态氮的深度淋溶。氮磷配施和氮磷有机肥配施,可减少硝态氮的淋溶。种植作物可有效提高土壤供氮能力。长期施用氮肥、磷肥、有机肥及三者配施可提高土壤供氮能力。施用有机肥主要增加土壤微生物的种群和数量,影响土壤的理化性状,施肥增强了轮作和连作土壤的酶活性。施肥并实行有豆科作物轮作的种植制度,向有利于培育土壤肥力的方向发展。 在利用有机物质抑制肥料氮素挥发损失研究与环境保护型农业研究方面有如下贡献:(1)利用氧化铝和有机物质在腐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与氮肥混合,形成有机酸铵类中间物质,进而研制出氮素挥发质;(2)研制了土壤改良剂和缓释药肥;(3)通过旱地轮作与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研究,在土壤剖面硝态氮分布与累积规律、土壤供氮能力以及土壤酶活性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发现了长期不平衡或过量施用氮肥,会导致硝态氮在土壤深层严重积累。这些研究结果在黄土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前瞻性创新意义。 所获荣誉和奖项 1990年获陕西省首届“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称号;1991年获中宣部、国家教委“八十年代优秀大学毕业生”称号;1991年获中科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系统新长征突击手;1995年获陕西省科委首届“科技新星”称号;1997年获陕西省首届“三五人才”称号;2000年获科技部、中科院、中国科协“科技扶贫杰出贡献者”称号;2002年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称号。 《长武高原沟壑区治理模式及建立高效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研究》1999年获陕西省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名;《长武高原沟壑区治理模式及建立高效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研究》2000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名;长武县农业综合科技推广,1997年获咸阳市科技推广一等奖,第一名;《长武高原沟壑区高产高效农业持续发展研究》2001年获陕西省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长武县果畜产业化及农业科技推广》2001年获咸阳市农村科技进步一等奖。 国家发明专利 1.一种化肥氮素挥发抑制剂 ZL98112886.6 2.化肥氮素挥发抑制物的制备及使用方法 ZL98112885.8 3.生物钙肥的制备方法 ZL99115798.2 4.氮肥缓释药剂的制备方法 ZL 00135602.x 5.多元钙肥的制备方法 ZL 001 3561.1 6.骨胶改性粘合剂的制备方法 ZL20031011897.8 科研项目 自1994年承担国家“八五”、“九五”、“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任务以来,依据“提高塬面粮食产量,开发沟坡土地资源”的方针,进行提高旱作农业生产力和提高沟坡土地资源利用的研究,在以下方面取得进展:(1)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2)建立了不同降水年型粮食作物抗旱丰产技术。(3)创立了低等级土地综合开发技术体系。生产的红富士苹果1997,1999,2000年被评为陕西省优质水果金奖。(4)建成高原沟壑区水土保持技术体系。(5)建成塬面农田防护林体系、沟坡经济林体系和沟道防护林体系。林草覆盖率由1986年18.2%上升到45%,使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昔日荒芜的沟坡土地,如今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承担过的主要科研任务有:(1)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黄土高原沟壑区抗逆减灾技术体系研究;(2)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研究”;(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水分、养分优化耦合对提高作物产量的效应”;(4)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陕西长武耕地保育与持续高效现代农业试点工程项目 :(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项目——黄土高原沟壑区节本增效型农业发展模式和技术; (6)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旱作农田生产力与水肥协同效应; (7)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主要粮食作物高产栽培与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西北旱作高产栽培的水分高效利用原理及调控 ;(8)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保护性土壤耕作关键技术与轮耕模式研究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连续施锌条件下土壤锌循环特征及演变过程”;(1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中国主要农田生态系统N,P,K循环及优化管理”等课题。从区域可持续发展角度探索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问题。 社会评价 郝明德研究员能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年青人言传身带,悉心培养,培养了多名研究生。目前,他带领着一批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在黄土高原沟壑区辛勤地耕耘着,对科学的追求和对水土保持事业的执着精神,使他们满怀信心地迎接着新的挑战,攀登新的高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