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杭州市余杭区黄湖镇 |
释义 | 黄湖镇位于杭州市西北部,与临安、安吉相连,04省道和北苕溪并行贯穿而过,交通便利。总面积58.55平方公里,人口1.35万,有5个行政村,117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区。 黄湖镇有耕地面积693.33公顷,山林3600公顷,其中毛竹1113.3公顷,山木林267公顷。农业生产有五大主导产业,即畜禽、林木、竹笋、茶叶、果品,建有名茶、蔬菜、密饯原料、食用竹笋及山羊六大生产基地。 至2004年4月,全镇有各类企业92家,主要产品有水泥、化工、五金、红木家具、运动帽、茶叶、水煮笋等。 地理与气候黄湖镇明代建镇,距今已有630年的历史,相传有湖塘横于溪上故名。地处杭州西北郊,距杭州市中心42公里,省一级公路04省道穿境而过,与104国道相接进入杭州外环交通圈,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条件。 黄湖镇地处丘陵地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雨量充足,土壤肥沃,资源丰富,以盛产竹、木、茶、果等特产而闻名,具有良好的自然山水生态环境。 社会与经济2006年,黄湖镇工农业总产值19.563亿元,比上年增长26.22%,其中农业总产值1.45亿元,比上年增长20.83%,工业总产值18.113亿元,比上年增长21.32%,财政总收入259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618元,比05年增长1038元,增长13.69%。 镇党委、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抢抓机遇,提出“生态立镇建设绿色黄湖,工业强镇建设富裕黄湖,三产兴镇建设繁荣黄湖,农业靓镇建设休闲黄湖”的发展思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区、镇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要求,坚持发展、创新、稳定、为民、和谐,扎实推进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争创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构建“绿色、富裕、繁荣、休闲”的和谐新黄湖。 在工业上我镇坚持生态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进一步加大招商、选商力度,着力打造面向欧美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以杭州斯凯菲尔技术有限公司、杭州诺富特丝绸织造有限公司、德国德迈公司为代表的科技型、环保型外资企业纷纷落户黄湖,发展后劲十足,成为黄湖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杭州斯凯菲尔技术有限公司成为余杭区10大纳税企业,在全国同行业中企业纳税排名87位。杭州加新橡胶厂的“天鹏”商标被评为区级知名商标。 在农业上,我镇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项目,发展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培养种、养殖大户,切实提高农民收入。黄湖镇现有区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重点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其中“竹乡本鸡”被评为区知名商标,“王位山茶叶”、“竹乡本鸡”通过有机食品认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累计投入水利建设资金3000万元,完成镇域水库“千库保安”达标工作;投入1500多万元对青山溪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并顺利通过国家有关部委检查验收;投入1600万元对黄湖大溪进行综合整治。顺利实施了大溪禁养、动物防疫、虎山村和王位山村农村股份制改革试点等其他农业基础工作。 在三产建设方面,投资1500万元的青山村王母山休闲农庄工程正在建设中;黄湖林场度假酒店、旅游房产项目正在报批立项;一批连锁超市和中档宾馆建成开业,硖石弄水库休闲农庄开始营业,其他一些农家乐项目正在抓紧建设之中。 新世纪的黄湖镇,正朝着建设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城郊型、生态型的可持续发展新城镇的新目标迈进,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相信必将成为杭州西北郊的一颗闪亮的明珠。 对外交通沿04省道,南可进入杭州市区,北可达湖州安吉。 境内主要公交站:黄湖公交站、黄湖开发区站. 可乘杭州公交线路497路、499路到达瓶窑、百丈、鸬鸟等乡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