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汉任城王陵 |
释义 | 景点简介汉任城王陵济宁市北郊消王庄附近,原兀立着九个大土冢,参差罗列,如山如丘,群众俗称“九女堌堆”、或“九米堌堆”。由于多年来风雨剥蚀和人为破坏,现地面仅存土冢四个,据有关资料证实,这些土冢既为东汉任城国王及其后妃的陵寝。1977年公布为山东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上级文物部门批准,1992年—1995年,济宁市文物局对一号汉墓进行了抢救发掘、修复,再现了东汉任城国王陵寝地宫的壮丽景观。 肖王庄一号汉墓曾被盗掘,但仍出土不少文物,其中三件玉器为国家一级文物。尤为重要的是题凑石墙上镌刻近800块题,这在我国汉代考古实为重大发现。题刻内容主要为石工、送石者的籍贯姓名,书体为民间汉隶,风格经直率真,挺拔遒劲,乃东汉通俗隶书之典型作品,对研究我国古文字的演变和书法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 肖王庄一号汉墓,有我国迄今发掘的东汉王陵中尚属修复开放的首例,在已知两汉墓中尚属出土刻石最多一座,因而弥足珍贵。自1996年开放以来,吸引了大量的外学者和游客。 历史意义据发掘资料分析,墓葬年代在东汉前期,墓主人当是东汉任城国始封王——孝王刘尚。其系东平国宪王刘苍之次子,即光武帝刘秀之孙。此身份享用该墓形,正符合汉代诸侯王之陵寝制度。本墓形制结构,可与北京大葆薹、老山西汉墓相媲美,在东汉大型墓中颇具特色,对研究汉代诸侯王葬制的发展演变,乃为重要的实物资料。一号汉墓曾被盗掘,但仍出土不少文物,其中三件玉器为国家一级文物。尤为重要的是题凑石墙上镌刻近800块题记,这在我国汉代考古中实为重大发现。题刻内容主要为石工、送石者的籍贯姓名,书体为民间汉隶,风格径直率真、挺拔遒劲,乃东汉通俗隶书之典型作品,对研究我国古文字的演变和书法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萧王庄一号汉墓,在我国迄今发掘的东汉王陵中尚属修复开放的首例,在已知两汉墓中尚属出土刻石最多的一座,弥足珍贵。 票价及交通信息距机场距离约:200公里 距机场车程时间约:150分钟; 距火车站距离约:10公里 距火车站车程时间约:30分钟; 距汽车站距离约:10公里 距汽车站车程时间约:30分钟; 坐16路公交车到终点站(市传染病医院)下车既可 开放时间:8:30-17:00,冬季 8:30-16:30 票价:5元每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