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汉丽宝公主 |
释义 | 为了显示两国友好的诚意,苏丹王请求娶一位中国公主。这位公主,就是汉丽宝公主。或称韩丽宝公主、杭丽宝公主、皇丽宝公主——都是根据马来语(hang li poh)音译的。 简介嫁到东南亚的公主?? 公主和亲的方向大都是西北、西南。用今天的眼光看,不算嫁到外国,只是嫁到外族,是在咱大中国的范围内做婚姻交流。不过,有一个公主真的飘扬过海,嫁到东南亚的马来王国,现在的马来西亚。 马来王国传说??马来王国守着一个狭窄而重要的海峡——马六甲海峡。1405年,郑和率领他的庞大船队下西洋,中国人第一次发现了在辽阔海洋包围中的“世界”,而马来人第一次见识到从“天朝”来的豪华船队。在马来传说中,中国的船队,舱里到处插满了金针。“船长”给苏丹王带来中国天子一封信,信中说: ??“每一根金针代表我的一个臣民,要是你能数得清有多少根,你就会知道我的权有多大。” ??这使得苏丹对中国的庞大和富庶产生无限想象,对中国天子非常崇拜。 ??这个传说倒很符合郑和下西洋的宗旨。现代人对其宗旨非常不解:上万人的船队,甚至远洋到了非洲。不为探险,也不为经商,似乎没有什么实际的目的。只是借着海上盛大巡游,显示明朝的强大国力,属于炫耀式的远洋外交。 ??苏丹王也不示弱,在郑和的船上装满了米,让他带给中国皇帝,并在信中说: ??“要是你能数得清船上的谷米,就能准确地猜出我有多少臣民,也就会知道我有多大的权。” ??传说背后的历史真实可能是这样的:郑和给苏丹带去了很多金银赏赐,而苏丹看到中国确实很强大和友好,就有意归附,成为被保护国。因为那时马来王国老是受邻邦暹罗(今泰国)的欺负骚扰。达成外交协议后,苏丹国就进贡了很多大米给中国皇帝,另外郑和的船队在马六甲也需要补充大量的粮食和淡水。所以苏丹会往他船上装米。 汉丽宝公主?? 远嫁的公主??明朝的皇家姓氏是朱,这位汉丽宝公主,倒是什么来历呢?中国史籍上,从来没有明成祖的女儿嫁到东南亚的记录,很有可能是皇室宗亲的女儿,但中国史书也无记载。所以汉丽宝不一定确有其人,从中国这一面,找不到这位有传奇人生的汉丽宝公主的任何资料,只有在马来典籍《马来纪年》中找寻。《马来纪年》更接近文学著作,在写到汉丽宝公主嫁到马来时,显然用的是民间艺人描绘仙女下凡的笔法。 ??汉丽宝公主乘坐豪华宝船来到马六甲,她带来了500个随从,宫女们个个肤色皎洁如玉,打扮得非常漂亮。马六甲的市民倾城而出,观看这史无前例的场面。连怀孕的妇女也跟着人群挤呀挤,别人劝说她回家去,免得肚子里的孩子挤没了。她说:“辉煌的日子不常有啊,孩子是年年都可有。”孕妇终于看到英俊的苏丹曼速沙把美丽的公主迎到手,觉得沾了很多喜气和福气,高兴地说:“生儿当如苏丹贤,生女当如汉丽宝。” ??苏丹曼速沙专门划出一座小山,给汉丽宝建宫殿,安顿她和她的大批随从。这座山就取名为“三保山”,三保就是郑和。如今宫殿不存,三保山成为华人墓园。但是“汉丽宝井”的水还依然甘甜清澈——这井保证了汉丽宝公主的日常用水,显然也是郑和的船队补充淡水的水源。 光荣牺牲??苏丹曼速沙统治的时期,也是马来王国最强盛的时期,汉丽宝公主给他生了两个儿子。汉丽宝公主看来已经完全适应了在马来王国的生活,她率全体随从都皈依了伊斯兰教。 ??不料,野心家沙穆尔既垂涎公主的美貌,也垂涎曼速沙的权杖,突然袭击了王宫,汉丽宝为了保护苏丹曼速沙,以身挡剑,光荣牺牲。 ??——这段史事,非常地粗线条,无法知道汉丽宝经历了怎样复杂难言的人生,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她死于宫廷政变。而她的马来夫君和两个混血儿子,都安然无恙。如今很多马来西亚华人,都自称是汉丽宝的后代。 典籍考量??还有一点,中国典籍和《马来纪年》显然没有接上榫。郑和是在1405-1433年间七次大规模航海,汉丽宝公主是在1459年嫁到马六甲——这时,郑和已经去世二十四年了。郑和还有可能送她出嫁么?而且郑和去世后不久,明政府认为下西洋除了劳民伤财,没有任何益处,就宣布了禁海令,“寸板不得下海”。在这种严厉的闭关政策下,汉丽宝公主如何能在皇室的主持下铺张地远嫁重洋,实在是不能解释的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