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汉口里弄
释义

汉口里弄(lòng) 和上海的弄(lòng)堂风格上大体一样,是一种特有的居民形式。里弄住宅,又称“里份”。该种建筑形式在上海的外滩 和 武汉的汉口外滩附近可以看见,是英法殖民者为了赚取中国人的钱而建造的, 建筑样式和伦敦工业区的工人住宅的样子相仿。一般为三间二厢或二间一厢 。里弄内的装修沿用中国传统,山墙多做封火墙,外观则比较简陋。

历史

里弄在中国的兴起时期大约在19世纪初,1901年法商立兴洋行买办刘歆生建造的生成里房屋皆为二层砖木结构,包括生成南里、北里共160余栋。同年由江浙商人刘贻德兴建的德兴里。曾委托比利时义品洋行设计,共建二层砖木结构36栋。与之同期建造的还有三德里、长清里、海寿里,这些里弄适应于中下层居民居住。

到了1910年,租界区里出现了最早的多层公寓楼——巴公大楼,大楼平面呈锐角三角形,中部为三角形天井,相当一个内院。单元式布局,分户明确,各单元分别设置出入口。每户皆有卧室,起居,阳台,厕所,厨房,整个布局十分紧凑。 上世纪20年代的中国风雨飘摇,租界成为了各个社会阶层首选的避风港。这一时期的租界区,官邸、别墅、高尚住宅、公寓,以及里弄在空间上完成了对整个区域的划分,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根据自身的条件开始对旧的居住模式进行完善。在黎黄陂路上的一条小巷,向内走20米左右,就能看到一排四幢小别墅,这便是周苍柏故居。一色的坡状瓦顶,清水青砖外墙,局部水泥拉毛装饰。置身其间,仿佛来到一处世外桃源。

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中工商业者不断增加,旧式里弄住宅已不能满足这些中产阶级的生活要求。这一时期建造的里弄在旧式里弄的基础上有了大的改进。扩宽了里弄的交通弄道,在总体布置上更多的考虑到朝向、通风与日照要求。在单元平面设计上已开始采用现代住宅功能,将居室、起居室、厨房、厕所、佣人间按主从关系合理布置,试图压缩辅助面积,提高住宅平面利用率。在建筑的风格上将欧洲联排式住宅楼和中国四合院以及中国天井式院落民居在建筑结构因势利导地融为一体,形成一种独特的殖民式风格的民居建筑。汉口租界里的这种新式里弄住宅,不同于上海的里弄格局,采用“头碰头,尾碰尾”的平面布局,分别形成约4米宽的交通巷道和不到两米的窄窄的生活巷道,街道-主弄-次弄-小院层次分明。住宅的前后天井,其实是独立式住宅的庭院的“压缩”。走进大门,从天井内仰头“口”字形上空,三面围合的大窗分享着小小的一片天光日影,显示出建筑师当年的苦心设计。

30年代前后,汉口除俄、日租界外,德、法、英租界都已收回。德、法、英租界曾分别改为三个特别区。这一时期,民族资产阶级自建或经营兴建了一批里弄住宅,如同兴里、延昌里、江汉村等,这些里弄对比以前有较大改进。平面由内向封闭转而对外开放,有的还取消院墙,住宅大门直接对着弄道。住宅层次上出现了局部三层,并附设晒台与阳台。房间内部独立性增强,各房间都有单独的出入口,不必穿套。这种住宅既可以独立建造,又能组合联立为里弄。

现状

汉口里弄的代表:宁泰街里弄 、同兴里、延昌里、江汉村、三德里、长清里、海寿里、刘少奇汉口故居(位于汉口友益街尚德里2号)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9: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