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汉鼎亚太
释义

从早起投资台湾宏碁电脑、新竹工业园、中芯国际到重组韩国三阳证券公司,为维亚康姆(Viacom)公司经营日本MTV,并把星巴克引入中国北京和天津市场,在亚洲,汉鼎亚太(H&QAsiaPacific)正表现出积极的参与热情,讲业务从台湾地区扩展到整个亚洲市场,并把领域从TMT市场延伸到传统投资领域、品牌和并购市场......

公司简介

基本信息机构全称:汉鼎亚太(H&QAsiaPacific)机构简称:汉鼎亚太英文名称:H&QAsiaPacific成立时间:1985机构性质:外商独资企业

公司总部:美国硅谷

投资领域:半导体、芯片、餐饮行业、交通运输、机械设备、IT服务、生物科技、硬件产业、医药制造、软件产业、新能源

投资地域:亚太地区(台湾、香港、上海等)和美国投资对象:新兴、快速成长、有巨大竞争潜力企业资本属性:权益资本(中长期投资)投资目的:追求高额回报(财务性投资)

基本介绍

1985年,徐大麟和HambrechtQuist合资成立汉鼎亚太(HQAP)。汉鼎亚太总计管理过19支基金,基金总规模超过了21亿美元。汉鼎亚太已经发展成为一家独立的私有股权投资机构,并在硅谷、首尔、新加坡、东京、马尼拉、中国台北、中国香港、上海等地设有办公室,是最早一批进入中国风险投资市场的先行者。

发展历程

成立

1986年,徐大麟开办了台湾第一家“硅谷”式创投机构——台湾汉鼎,并设立汉通基金;其后的5年间,汉鼎亚太相继在东南亚地区设立了4家创投公司。再次回到中国内地时,周围的一切他感到既熟悉又陌生。

摸索期

1986-1992年,汉鼎亚太处于黑暗中的摸索期,由于当时还没有找到现在通行的离岸WOFE(外商独资企业)投资方式,汉鼎亚太只能像跨国公司等战略投资者那样采用JV(合资公司)的方式投资国内企业。由于不能像现在通行的离岸控股公司那样有效地做出符合创业投资运作规律要求的制度安排,因此在合资公司里,“掌握控制权的惟一途径就是拥有被投资公司的控股权。”但在基金层面,汉鼎亚太还是遇到了不少麻烦。1993年,中国银行和美国安泰保险公司合作成立规模为4100万美元的中安基金(ChinaDynamicGrowthFund)。由于没有创投方面的管理经验,中国银行便委托汉鼎亚太来管理中安基金。“我们享有中安基金50%的管理权,但是干的却是80%-90%的活。”让徐大麟现在回想起来仍然感到后怕的是,“你得时刻防着别被人家给骗了”。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汉鼎亚太还是没有能够完全避免掉入“别人精心设计的陷阱”。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家的政策导向是学习韩国的财阀(既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又称为Chabol),组建企业集团。现在看来觉得有些夸张的是,涵盖多种业务领域的企业集团甚至一度被认为是主流企业的有效组织方式。“当年我们在大连、沈阳等地就曾经投资过这样的企业集团(大连华宝房地产、沈阳东宇集团)。”徐大麟一般打着手势一边说,“很难摸清楚里面的水到底有多深,作为投资者,一旦你把钱投了进入,麻烦就会接踵而至。”10多年后的今天,汉鼎亚太也没能完全从这些企业集团当中脱开身。另一方面,在汉鼎亚太作为少数股权投资者的企业里,徐大麟面临的情境也没能好到哪里去。大致还在1995年的时候,汉鼎亚太就投资了位于北京的燕莎百货。“燕莎百货很早就拥有当年还很希罕的在全国开店营业的牌照,但是当时的管理层并没有及时选择走扩张的道路。”直到现在,汉鼎亚太仍然是持有燕莎百货13%股份的小股东。

发展期

1997年,亚洲出现金融风暴,汉鼎亚太帮助韩国政府成功重组面临财务困境的三阳证券,借此打开了中型企业的重组业务的新路。

1998年美国,美国星巴克启动全球扩张战略,在中国选择汉鼎亚太作为期财务合作伙伴。汉鼎亚太借此发现了为亚洲市场引入西方消费品牌和服务的商机,确立了期“亚洲领路人”的位置。

时至今日,汉鼎亚太已经发展成为一家独立的私有股权投资机构,并在硅谷、首尔、新加坡、东京、马尼拉、中国台北、中国香港、上海等地设有办公室。

发展战略

国际化支点

在亚洲不长的私人股权投资和创投发展历程中,“汉鼎亚太”占据着重要的地位。1985年,徐大麟离开IBM,与在台湾和美国硅谷声名显赫的科技投资机构“汉博奎斯特”合作成立了“汉鼎亚太”,从而将美国的创投模式率先带入亚洲。

该公司起步时规模并不大,管理着一个专注于台湾地区的2000万美元的基金,但“汉鼎亚太”发展业务的时机极佳:当时台湾为大力扶植中小科技企业,制定了许多有利于创投行业发展的政策。当时台湾经济正飞速发展,“汉鼎亚太”抓住机会,规模急剧扩大。

很快,“汉鼎亚太”又来到菲律宾,在“亚洲开发银行”(ADB)的协助下募集了第二个基金,专门用于投资菲律宾企业。1988年,“汉鼎亚太”在新加坡募集基金,投资于新加坡和整个亚太地区。

如今,该公司旗下管理资金18亿美元,除在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韩国、新加坡及菲律宾拥有投资于本土的基金外,还拥有三个泛亚太的投资基金,分别为7500万美元、2.78亿美元、7.5亿美元,其中后两个基金都可以直接投资中国。按照计划,“汉鼎亚太”的规模还将继续扩张,真正成为亚太地区私人股权投资界的巨擘。

1996年,进入中国内地市场3年来一直徘徊在进退维谷之间的汉鼎亚太开始迎来了转机。这一年,汉鼎亚太正是在北京设立办公室。同时,先期进来的国际投资者也找到了通过外商独自企业(WhollyOwnedForeignEnterprise,WOFE)方式投资中国内地企业这样一种新的通道。

更为重要的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中国新兴的中产阶级开始迅速崛起:中产阶级改变原有生活方式的要求和国内知名品牌的匮乏给国际消费品牌提供了巨大的扩张空间。在这种情形下,星期五餐厅、星巴克等国际知名企业在中国创业投资公司(ChinaVest)、汉鼎亚太等VC的帮助下先后进入中国。

在星巴克大中华区副总裁翁以登博士看来,由于直到1996年星巴克才开始国际化旅程,“因此星巴克需要汉鼎亚太这样的合作伙伴作为撬动国际市场的支点。”

星巴克收购汉鼎亚太帮其经营的北京业务的股份

“跟星巴克后来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台湾统一集团、香港美心食品公司相比,我们缺乏相关的产业背景。”徐大麟说,“汉鼎亚太是一家纯粹的财务投资者。”于是汉鼎亚太找到了最早把麦当劳引入中国台湾的孙大伟,作为负责经营北京、天津地区星巴克连锁店的美大咖啡公司总裁。

2003年,孙大伟在经营美大咖啡4年之后离开了美大咖啡总裁的职位,但是在2006年10月24日星巴克咖啡公司和汉鼎亚太携手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汉鼎亚太董事总经理王志坚还是把孙大伟列在了需要感谢的人之列。王志坚本人于1999年加入汉鼎亚太,主要职责是管理中安基金,以及“数家汉鼎亚太区域基金早期投资的企业比如美大咖啡、上海林克司高尔夫休闲社区等”。

投资星巴克的成功进一步激发了汉鼎亚太帮助国际消费品牌在中国打天下的决心:现在汉鼎亚太已经把手伸向了国际酒店业著名品牌—希尔顿。

同时在另外一条战线上,汉鼎亚太也拥有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投资案例,例如在承接国际半导体产业向中国转移趋势中诞生的中芯国际。汉鼎亚太不仅帮助中芯国际创造了6.3亿美元的私募融资纪录,而且还引进了NEA、OakInvestmentPartners等美国著名的创业以及私募投资者。

向PE转型

1993年,汉鼎亚太在中国内地的投资正在从创业投资(VC)向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Equity,简称PE)”转型,至今进入中国内地以来一共投资了大约20个项目,投资总额超过了3亿美元。

2005年9月,规模达3亿美元的HQ-NPS基金I募集完成,其中仅韩国国家退休基金(SouthKorea’sNationalPensionService简称NPS)一家就承诺投资2亿美元,来自韩国的其他投资者贡献了剩下的1亿美元。成立于1987年的NPS是全球第八大退休基金,管理资产总额高达1500亿美元。

汉鼎亚太也是NPS在收购基金领域的第一个投资对象。同月,汉鼎亚太宣布委任有着“并购金童”之称的郭明鉴为大中华区主管兼汉鼎亚太董事总经理,负责其北亚区的私募股本投资。自2002年开始至加入汉鼎亚太之前,郭明鉴一直担任摩根大通大中华区副董事长兼香港投资银行业务主管的职务。

跟随郭明鉴一起搭上汉鼎亚太这台新发动的并购战车的还有ThomasH.LeePartners(简称:THLPartners)。THLPartners创建于1974年,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活跃在美国和欧洲并购市场上的一支战功显赫的力量。在过去的30多年当中,THLPartners累计向100多家企业投资的总额超过了90亿美元。借助和汉鼎亚太之间达成的伙伴关系,THLPartners期望在大中华区、日本、韩国等地的并购市场上同样能够有所作为。

仅仅3个月之后,2006年1月,汉鼎亚太正式宣布向荷兰、中东、美国的一些投资者募集完成了亚太第五号成长基金(AsiaPacificGrowthFundV,L.P.简称APGFV)。至此,连同HQ-NPS基金I在内,汉鼎亚太为其在大中华地区、韩国与日本地区的私募股权投资以及并购活动一共筹集了5亿美元的炮弹。

截至2006年10月31日,汉鼎亚太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已经完成了一项并购交易。在中国内地,汉鼎亚太在广西也有一项并购案“已经获得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批”。接下来,汉鼎亚太在韩国将会有更多的并购交易浮出水面。根据协议,韩国也是HQ-NPS基金I投资的惟一目标市场。

进入东南亚

1986年,汉鼎亚太果敢挺进台湾“高科技荒漠”,力求成为台湾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师”。在20世纪80、90年代,台湾岛内视风险投资行业为“笨蛋才会投入的行业”,而汉鼎亚太却置冷嘲热讽于不顾,甘当风险投资行业的“大傻蛋”。为了最大限度消除投资人的心里阴影,徐大麟活学活用将风险投资一词,翻译为不带任何刺激色彩的“创业投资”,很快便筹集到了2000万美金,全力扶持宏基电脑(Acer)、台湾新竹科技园区、旺宏电子(Macronix)等高新技术企业。就这样,在“我的出发点是帮助台湾发展科技,但因台湾地区的状况最迫切的不是发展更好的科技产品,而是需要能够对做科技产品厂商进行投资的公司,即由科技导向变为投资导向。为此,在“风险投资”的高远志向导引下,徐大麟“铁肩担道义”大打出手,不仅把“风险投资”的概念和方法引进台湾,而且将“基金管理”的理念输入宝岛,并付诸行动对150余家高新技术公司进行了风险投资,功到自然成地将台湾这个“高科技荒漠”变成了享誉全球的“高科技绿洲”。

在台湾风险投资市场站稳脚跟后,汉鼎亚太又马不停蹄地征战东南亚风险投资市场。因为亚洲的发展是曲线的发展,东南亚的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很快,全世界看它们成长,都是很钦佩的,所以汉鼎亚太不能失去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而应主动出击为一些急欲在东南亚快速发展的资本市场中掌握先机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扩展机会。1988年,在菲律宾的马尼拉募集风险投资3100万美元,设立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菲律宾分公司;1989年,设立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新加坡分公司;1990年,设置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泰国分公司;1993年,打造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马来西亚分公司……就这样,汉鼎亚太以创业投资、上市辅导、企业并购等全方位投资服务为本,全力辅助东南亚地区的高成长公司,不仅为他们提供投资基金和财务规划,而且为他们提供管理与操作经验,从而为缔造“东南亚奇迹”。

进入韩国

1997年亚洲发生金融风暴,汉鼎亚太进入韩国。冒险斥资1.5亿多美元,神出鬼没地甩出美国风险资金“乾坤大挪移”杀手锏,以最大限度地挽救亚太地区陷入财政困难的众多企业。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的这一险中求胜绝招,令多少美资风险投资公司刮目相看。1997年,为了拯救亚洲金融风暴重灾区——韩国的经济,世界银行选择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为合作伙伴,全权管理一个专门拯救韩国财务危机的风险投资基金。汉鼎亚太果敢出击,快刀斩乱麻地帮助昔日排名韩国证券公司第5名、今天却面临破产倒闭的韩国三阳证券公司(Sangyong)实施重组,最后竟然没有花费韩国政府一分钱就使韩国三阳证券公司起死回生,使得雅号“白武士”的韩国三阳证券公司再振雄风,脱胎换骨为韩国数一数二的证券公司。每当回味起与亚洲金融风暴拼死抗争的串串险招,徐大麟总是百感交集——“风险投资就是在刀尖上跳舞,真正的对手是挑战自己的眼光。要知道,科技事业几乎就是一个科技人才的事业。一项成功的科技事业,里面一定有一批极为优秀的人才。可以这么讲,产品押的对不对固然重要,但如果企业内部的管理人才不对,几乎可以断定这个企业没有成功的希望。”

进入中国

汉鼎亚太进入中国源于一次偶然的机遇。1993年,中国银行和美国安泰保险公司(现已被荷兰国际集团收购)从波音、孟山都等大型跨国企业的退休及保险基金中成功融资7500万美元,想在中国内地开展股权投资业务。虽然中行和安泰在银行和保险业多有建树,但对于直接投资却涉猎不多,若想将资金高效运用,须引入专业机构进行管理。它们看中了“汉博奎斯特”,向其发出邀请。出于公司全球战略的考虑,当时已声望日隆的汉鼎亚太承担了此项业务。凭借这次机会,汉鼎亚太掀开了大规模投资中国内地的序幕。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汉鼎亚太在中国从传统行业入手,在轮胎、房地产、航空、建筑材料、消费类产品等领域先后投资了科兴生物、宏仁集团、海南航空、北京燕莎商城、北京星巴克咖啡、深圳黎明网络等项目。

在过去的三、四年间,汉鼎亚太在中国的投资逐步转向高科技产业,至今已投资2亿多美元,其中在上海投资近1亿美元。两个较大的项目是投资于宏仁集团(总裁为王永庆之子王文洋)和生产芯片的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公司(SMIC),汉鼎亚太在后一项目的投资为5000万美元。之后汉鼎亚太还对上海林克斯公司投资2000多万美元。

中国科技企业成长的瓶颈主要在于知识产权方面:中国企业如掌握了某项先进技术并应用于市场,就会在很短时间内发现其他许多企业已复制了该技术,原来尚处空白的市场会迅速充满大量的竞争者,整个行业利润率急剧下降,处在恶性竞争中的企业谁也不会得到长足的进步。

汉鼎亚太认为投资中国的企业能够有几倍的回报就很难得,投资商只有提高项目成功率,才能保证足够的回报。其投资风格就显得十分谨慎。由于管理的基金基数巨大,为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其每一笔单项投资的力度自然很大,金额多在1000-5000万美元左右。在中国市场,“汉鼎亚太”的重要投资经验是进行“资源整合”,即在某个行业里,将国外好的技术带入中国,并同中国本行业中的优势企业相融合,扶植出投资成功率很高的企业。

主要业务

风险投资业务

进行风险投资,将风险资本投向新兴的迅速成长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未上市公司(主要是高科技公司),在承担很大风险的基础上为融资人提供长期股权资本和增值服务,培育企业快速成长,数年后通过上市、并购或其它股权转让方式撤出投资并取得高额投资回报。

并购业务

打造投资企业品牌,参与投资企业并购。

服务型亚洲落地业务

帮助欧美国家的消费服务型产品在亚洲地区的落地

行业制胜之道

四渡赤水出奇兵。在汉鼎亚太看来,别无捷径可走,只有实施“四渡赤水出奇兵”的以巧取胜战略。一渡赤水——建构“高新技术孵化器”:只有技术研究院、高科技园区和风险投资业“三驾马车”良性互动,才能形成科技创新体系,进行应用性研发,培养创新型人才。也只有这样全方位发力,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中国大陆沦为外资企业的研发中心。二渡赤水——设立“基金中的基金”:中国政府应当充分利用当前国际风险投资机构希望深度介入中国大陆市场的天赐良机,通过设立“基金中的基金”,投资一些国际著名的、对中国感兴趣的风险投资机构,并由这些机构的风险投资家们来管理那些与中国相关的基金。

相关资料

汉鼎亚太,做鼎足天下的中国人汉鼎亚太的“汉鼎”两个字从何而来?“汉鼎”有两层含义。其一,“汉”用的是汉博奎斯特的第一个字,“鼎”是为了纪念我的导师,同时也是台湾创投业的发起人——李国鼎先生;其二,“汉”可以解释为“中国”,“鼎”是“鼎足”,中国人要鼎足天下。

相关词条

风险投资 基金 徐大麟

金融 美国星巴克 外商独资企业

美国硅谷 摩根大通 跨国公司

资本 企业文化 营销战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6:2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