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汗塌 |
释义 | 背心,邯郸土语称其为“汗塌”。汗塌之称谓元代时就有了。欧阳玄《渔家傲·南词》之五有:“血色金罗轻汗塌,宫中画扇传油法”的词句。汗塌又写作汗,清代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写道:“揪着只汗袖子,翻来覆去找了半天”。汗塌又叫汗衫,五代时人马缟《中华古今注》:“汗衫,盖三代之衬衣也。汉高祖与楚交战,归帐中汗透,遂改名汗衫。《中国博物别名大辞典》:“贴身内衣,因受汗汁,故名。”又称汗衣:《释名·释衣服》:“汗衣,近身受汗垢之衣也。” 过去,汗衫是用棉布做成的衬衣。大名、魏县一带称为“汗褂子”。现在,汗塌已成为专指机织的棉毛细布做的挎蓝背心了。人出了大汗,背心前后片都“塌”在身上,称汗“塌”倒很形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