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汗 |
释义 | 1 汉字释义原指人体在运动或其他因素下通过皮表毛孔排出的液体。互联网常用它表示对他人说的话无以言对的意思。 ◎ 基本资料汗 hàn部首笔画 部首:氵 部外笔画:3 总笔画:6 五笔86:IFH 五笔98:IFH 仓颉:EMJ 笔顺编号:441112 四角号码:3114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C57 ◎ 基本字义1. 由身体的毛孔排泄出来的液体:~水。~流浃背。 2. 出汗,使出汗:~颜(因羞惭而出汗;泛指惭愧)。~马功劳。~牛充栋。 ◎ 详细字义〈名〉 1. (形声。从水,干声。本义:汗腺的分泌物) 2. 由人或高等动物皮肤内腺体分泌的一种含盐的液体 [sweat;perspiration] 汗,身液也。——《说文》 汗者,精气也。——《素问·评热病论》 五藏化液心为汗。——《宣明五气篇》 出令如出汗,汗出而不反也。——《汉书·刘向传》 汗衣,近身受汗垢 之衣也。——《释名·释衣服》 汗出浃背。——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3. 又如:汗巾(擦汗用的手巾);汗血(汗与血;流汗流血;汗出如血);汗汪汪(形容汗水多的样子);汗星(细小的汗珠);汗迹(汗水的痕迹) 4. 指青竹被火烤后像出汗一样冒出的水分。亦指以火烤干青竹之水分 [sweat]。如:汗筒(古人用竹筒书写,竹筒在使用前,先在火上烤出汁,用以防蛀,称为汗筒,也称汗青);汗竹(借指史籍、书册);汗青头白(书成人老) 5. 旧时维吾尔族一些上层男子名字后面所加的称号 [维 han]。亦作维吾尔族表示女性的称号,用在名字末尾 〈动〉 1. 出汗;使出汗 [perspire] 汗牛塞屋。——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2. 又如:汗下(汗流下来);汗浸浸(微微出汗的样子);汗溶溶(汗津津);汗脱(出汗失水而虚脱) 3. 另见 hán ◎ 常用词组1. 汗斑hànbān (1) [sweat stain]∶汗碱 (2) [tinea versicolor]∶花斑癣 2. 汗褂儿 hànguàr [shirt][口]∶旧式大襟有袖的汗衫 3. 汗碱 hànjiǎn [sweat stain] 汗干后留在衣帽等上面的白色痕迹 4. 汗津津 hànjīnjīn [sweaty] 汁水浸湿的样子 5. 汗淋淋 hànlínlín [sweaty] 汗水直流的样子 每场球赛下来,个个汗淋淋的 6. 汗流浃背 hànliú-jiābèi [streaming with sweat] 形容满身大汗。亦形容万分恐惧或惭愧 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后汉书·伏皇后纪》 7. 汗漉漉 hànlùlù [sweaty] 汗淋淋 8. 汗马 hànmǎ [achievement in war;war exploits;one's contributions in work] 原指立的战功。后泛指工作中作出贡献 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韩非子·五蠹》 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史记·晋世家》 蔡氏当先有汗马功劳,不可令其无后。——《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 9. 汗毛 hànmáo (1) [down] ∶除头发、胡子外人体其余部分优质柔软的毛发 晒黑的手臂上薄薄地覆盖着一层白色汗毛 (2) [fine hair on the human body]∶寒毛 10. 汗牛充栋 hànniú-chōngdòng [enough books to make the ox carrying them sweat or to fill a house to the rafters—an immense number of books] 形容书籍存放很多。用牛运输,牛累得出汗;书堆满屋子,顶到栋梁 又有徒党传习,日不 暇给,又其书汗牛充栋。——宋· 陆九渊《与林叔虎书》 11. 汗青 hànqīng (1) [sweating green bamboo strips] 古代在竹简上书写,先以火烤竹去湿,再刮去竹青部分,以便于书写和防蛀,称为汗青,因此后世把著作完成叫做汗青 (2) [historical records;chronicles;annals]∶借指史册 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12. 汗衫 hànshān [undershirt;T-shirt] 吸汗的贴身短衣。古称“中衣”、“中单” 13. 汗水 hànshuǐ [sweat] 指较多的汗 汗水顺着面颊流淌 14. 汗禢儿 hàntār [thin,short,casual shirt]〈方〉∶贴身穿的中式小褂 15. 汗腺 hànxiàn [sweat gland] 皮肤的一种单管状腺,它分泌汗液 16. 汗颜hànyán [blush with shame;feel deeply shamed] 因羞愧而汗发于颜面,泛指惭愧 不善为斫,血指汗颜。——韩愈《祭柳子厚文》 17. 汗珠,汗珠子hànzhū,hànzhūzi [beads of sweat] 呈水珠状的汗水。也叫汗珠儿 18. 汗渍hànzì (1) [sweat stains]∶汗痕 擦去脸上的汗渍 (2) [moist with sweat]∶汗水浸渍 他穿的是汗渍的旧军服 19. 汗渍渍 hànzìzì [sweaty]〈方〉∶形容微汗的样子 跑了一路,浑身汗渍渍的 2 人体在通过皮表毛孔排出的液体◎ 信息汗 ①指汗液。五液之一。津液代谢的产物。《灵枢·五癃津液别》:“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于阴谓之汗。” ②出汗。《素问·玉机真脏论》:“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 ③汗法。《素问·热论》:“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 如果说在炎炎夏日,身体出汗是再寻常不过的了。但有的人,无论夏季还是冬季,吃顿饭、做点事或稍一紧张便汗如雨下,这可能就是某些疾病在作怪了。 在医学上,多汗症可分为全身多汗和局部多汗。 全身多汗症 由发热性疾病、代谢性疾病以及精神因素等引起。 低血糖症:可导致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震颤等。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除怕热多汗外,还表现有食欲增大,吃得多,反而消瘦,大便次数增多,心慌,精神紧张等症状。 糖尿病:由于合并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常常有出汗异常增多现象,患者还伴有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等症状。 嗜铬细胞瘤:常见的症状就是淋漓多汗,多阵发性出汗,有时也可持续出汗,还可出现心慌、手抖、四肢发凉等,发作时常伴有明显的血压升高。 另外,高血压患者以及更年期女性也可出现多汗。 局部多汗证 自汗:常日间出汗,活动后更甚,多由气虚或阳虚所致,可服用温补之品进行调理。 盗汗:入睡后汗出,醒后则汗止,多见于阴虚火旺、久病之人,尤以肺结核患者最多见。 鼻汗:每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工作劳累、讲话过多时排汗,汗液自鼻梁及鼻翼两侧渗出。多见于过敏性鼻炎及免疫力低下,易患感冒者。 额汗:汗出局限于头额部,甚至汗如蒸笼热气,多见于身体阳气偏甚及消化功能亢进者。 半边身汗:指半身多汗,而另半身无汗或汗出甚微。多见于青年人高血压脑病、肾性高血压症、中风、半身不遂、截瘫等患者。 劳心汗:系指心窝部和两乳房中间部位多汗,多因忧、思、惊、恐过分而伤及心脾所致。常见于劳心过度的知识分子。 会阴汗:汗出局限于会阴和外生殖器部位,常见于外阴瘙痒症、阴道炎等妇科病,亦可出现有异味的会阴汗。 腋臭汗:汗臭如狐骚气味,腋窝部的大汗腺分泌异常所致。多见于青、中年,女性多于男性。 半边头汗:整个头部以鼻中分成两半,一半头出汗,另一半头滴汗皆无。此系因大病后夫妻同房,阴阳双亏并感寒所致。 手足心汗:多发生于紧张或激动时或在公开场合说话时,常在青少年时发病,多半是精神压抑引起。 此外,高烧病人的“战汗”(先见全身战栗发抖,而后汗出)、生命垂危之际的“脱汗”(大汗淋漓不尽),均为疾病转危之征象,应加以重视。 ◎ 成分汗液的成分99%是水,固体成分不到1%;这种固体成分中大部分是氯化钠,还有少量的氧化钾、尿素等,不含任何能量,没必要因出汗而大补。 ◎ 相关男人和男人之间因为汗味相互吸引?瑞典研究人员2008年发布报告表示,一种存在于男性汗水中的化学物质费洛蒙(pheromone,又名生化信息素),对男同性恋和女异性恋者会产生相同的刺激,但对异性恋男子却不起作用。专家认为,这项发现揭示了大脑反应是男同性恋的关键要素。 费洛蒙影响人类大脑 根据一般了解,费洛蒙不仅能帮助生物体发现食物、躲避敌人的侵袭,而且能吸引异性个体,影响动物的交配行为。不过人体中的费洛蒙作用向来是生物领域的争议话题,不少科学家对它在人类活动中是否扮演了相同角色持怀疑态度。 在本周出版的《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来自瑞典卡洛琳斯卡大学医院的研究员萨维克指出,费洛蒙确实存在于人体中,并且会直接引起人类大脑的反应。 萨维克与其同事在斯德哥尔摩的研究室中提炼出了两种睾酮衍生物———AND和EST,它们就是人体中的费洛蒙。“AND主要存在于男性的汗水中”,“EST则是女性尿液中的化合物”。 萨维克等人早前的一项研究发现,女性闻到AND或男性闻到EST时,大脑中控制性行为的下视丘区域就会活化起来。也就是说,费洛蒙确实能够通过大脑反应影响人体的荷尔蒙分泌。而AND和EST在男女体内则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用气味吸引异性,一方面又对异性产生“性趣”。 男同性恋因汗味相吸 对“异性相吸”的原因进行解释后,最新的研究则进一步拓展到同性方面。这一次,萨维克等人请来了12名女性,12名异性恋男性,以及12名同性恋男性,对这三组对象进行观察试验。研究人员分别让他们闻AND、EST,以及薰衣草等普通香味,然后通过扫描来监测他们的脑部反应。 “和异性恋男子组形成对比的是,同性恋男性与异性恋女性同样都对AND起反应,下视丘都呈现活动的现象。”萨维克小组写道,其中尤以下视丘后部的活动最强烈,而这部分在动物中恰好是“和性行为最有关系”的区域。 至于薰衣草等普通香味,三组试验者的反应没有不同。 “这些发现显示,相较于一般的气味,我们的大脑对于这两种一般认定的费洛蒙反应不同,这也显示出性取向和下视丘神经元之间存在关联。”萨维克的研究报告说。 不过同性恋女性的反应并没有出现在研究报告中,对此萨维克表示,同性恋女性的研究数据“非常复杂”,目前还需谨慎处理。 气味比外貌更具吸引力? 一些科学家认为,萨维克等人的研究分别在人体费洛蒙和人类性特征两个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目前生物界更倾向于认为,人类更多地依赖视觉对异性或外部事物产生反应,因此嗅觉可能并没有决定作用。不过新的研究可能意味着人类性活动的许多特征都源自嗅觉。 费洛蒙在老鼠等动物上的作用已经得到科学界认可。在多数动物身上,费洛蒙讯号会透过鼻腔中或附近一个叫做犁鼻器的结构抵达大脑的下视丘区域。人体具有费洛蒙受器,但没有神经连接到大脑,生物学家因而质疑人类对费洛蒙究竟会不会起反应。 ◎ 汗色一般人的汗是无色的,也可以略带淡黄色,这是正常人的汗色。患有不同疾病的人,汗色会因病而异,其恰如症状的指示剂。例如,炼钢工人汗中含铜盐量较高,呈淡蓝色。人服用了氯化钾后,汗液会呈红色。吃蛋黄、胡萝卜过量,汗液呈深黄色。服用某些药物或染料也可分泌色汗,甚至使衣服污染。比如:注射美蓝可以使汗液呈黄色,碘化物可以使汗液呈淡红色,内服氯苯吩嗪可以使汗液呈红色。色汗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可以间断也可持续。 3 网络用语汗: 通寒,起源于陈佩斯经典小品《拍电影》中的台词“我王老五满头大汗……混身是汗……”其实当时应该是很冷的,所以汗也有寒和冷的意思,具体为一种让人无语的窘态。 (1)可以是很无语和无奈的表示 也可以用 - -||||| = =; - -! 等符号表情来表示 (也可以用⊙﹏⊙b汗来表示哦) (2)窘态,尴尬 另外,值得说明的是。在网络用语中。如下的符号也同样有汗的意思。即汗的同义网络表达方式。 衍生词:大汗、暴汗、瀑布汗、成吉思汗等。 4 古代君主统治者名称汗 hán 【名】 可汗,古代阿尔泰语系的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对其统治者的称号〖king〗 汗,可汗。蕃王称。——《广韵》 咸丰四年,土谢图汗、车臣汗两部汗、王、公、台吉等请捐助军需,温旨郤之。——《清史稿》 5 周笔畅专辑歌曲《汗》◎ 基本信息歌曲名:汗 专辑名:WOW 歌手名:周笔畅 发行日期:2007年12月18日 专辑语言:国语 ◎ 歌曲介绍作词:李焯雄 作曲:孔德歆 制作人:张亚东 歌曲《汗》收录在华语乐坛新生代天后周笔畅2007年音乐专辑《WOW》内。 用幽默好玩的网路述语“汗”来写环境保护(地球在暖化,在“流汗”),用“恶搞”(kuso)的方式写严肃的主题,当笔笔唱到“垃圾变新的古玩”的时候,黑色幽默中,大家在苦笑之余,也会真的感到一丝汗颜。 ◎ 歌曲歌词这一分钟有冰川 在溶解像糖浆 上一分钟有羚羊 再看不到下头羚羊 这一分钟整座山 被砍光变纸张 下一分钟有高粱 喝不完就倒在地上 你汗不汗 汗不汗 汗不汗 汗不汗 (地球冒汗 在冒汗 在冒汗 在冒汗) 你汗不汗 汗不汗 汗不汗 汗不汗 (地球冒汗 在冒汗 在冒汗 在冒汗) 人流汗 冷气顺说再加强 (Do U Hear Me?And Do U Hear Me?) 天流汗 海洋变巨浪温床 (1234)浪淹没海岸 地流汗 都枯干种不出粮 温室才是正常 汗不汗 垃圾变新的古玩 你说汗不汗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