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寒鸦劫
释义

《寒鸦劫》,作者为盛颜,这部被网上公认的“武侠第一中篇”,以其婉约细腻的描写和扣人心弦的情节,受到大量网友的追捧和著名作家的赞扬,亦成为盛颜的代表作,目前已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在晋江等网站上可阅读其精彩内容。

出版信息

作者:盛颜

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

盛颜,贵州人,以《连城脆》出道,因《寒鸦劫》成名,凭借《三京画本》彻底奠定其新武侠宗师、新侠情巨匠的地位。

其文字被评价为“金坚 玉润,鹤骨龙筋,膏液内足”。

这是作者的作品首次简体出版,也是“魅丽文化·红侠馆”书系呈现的第一部作品。

出版目录

寒鸦劫
第一折 不教花瘦
第二折 西园问梨
第三折 置之死地
第四折 生如夏花
第五折 且听风吟
第六折 紫玉成烟
第七折 生之中途
第八折 蝴蝶迷梦
第九折 远大时节
后记

连城脆
第一折 连城易脆
第二折 血里相思
第三折 其人甚远
第四折 朝花夕拾
第五折 情深不寿
第六折 幽灵之花
第七折 素纸无声
第八折 一点相思几时绝
后记

牡丹错
第一折 直道相思了无益 未妨惆怅是清狂
第二折 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第三折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第四折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第五折 梦魂惯得无拘检 又踏杨花过谢桥
第六折 我当二十不得意 一心愁谢如枯兰
第七折 衰兰送客咸阳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
第八折 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
后记

媒体评价

数十年来,武侠作者没有能离开金庸和古龙的,她(盛颜)作品个人风格浓烈,不受金、古羁绊,再加文字优美,情节动人,人物个个鲜蹦活跳,这就卓然自成一家了。在武侠小说史上,就必然可以金、古、盛三大家并列

——倪匡(著名科幻、武侠作家,中国畅销书天王,与金庸、古龙齐名,代表作“卫斯理”系列,现居香港)

杨过和小龙女的爱情超越文类,盛颜勾画爱情的功力,超越金庸。

——刘叔慧(台湾明日工作室主编,著名出版人,现居台湾)

在武侠女作者之中,盛颜的风格独树一帜,令人为之眼前一亮。其文犹如冰川上的莲花,晶莹剔透,不染尘埃,读之心神宁静,读后唇齿留香,乃是吾之挚爱

——沧月(著名幻想、武侠作家,当今中国幻想界最具号召力的作家,代表作“镜”,现居杭州)

赵扶风与江快雪的爱情比杨过和小龙女更美,更坚贞。我已经快要把它背下来了

——小狮(著名青春畅销书作家,《花火》主编,代表作《锦夜》,现居长沙)

无论你在何时何地读起它,随着引人入胜的故事和句句皆可入诗的文辞,你都会置身于春风沉醉的夜晚,醺然忘返。

——丽端(著名东方式幻想作家,与沧月齐名的云荒三女神之一,代表作《越京四时歌》,现居伦敦)

文史并茂,意兴洋洋,行文间既有不让男儿的苍茫大气,又以女性的视角观照人世,情感细腻柔美,婉约有致

——凤歌(大陆新武侠宗师,少数几个打破金古温黄梁壁垒的新生代武侠作家,代表作《昆仑》、《沧海》,现居成都)

网络连载信息

今古传奇武侠版

网上公认的“武侠第一中篇”,作为一篇小说而言,《寒鸦劫》并非十分出色,但从武侠小说而言,寒鸦劫却是一篇先行者式的文章。不仅文章玲珑剔透、清丽明快,而且将侠者的视角转移到耶路撒冷、君士坦丁堡,东西方时空的交错,给人恍若隔世之感。

孱弱久病的少女江快雪得到少侠赵扶风的爱慕,赵扶风为救爱人,前往西方求取圣药底野迦。而江快雪则被赵之情敌徐辉夜所囚禁,受尽磨难。结局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令人欣慰。故事是极简单的,但盛颜描人状物、抒情写景的功力却令人击节赞叹,临安春色秋景的古意,仿佛唐宋名士的咏叹,而圣索非亚教堂的富丽堂皇,又俨然是西国大师的手笔。盛颜昭示了一个道理,在全球化的时代,一名武侠作家要获得最大限度的成功,必须具有融会东西文化的才力。《寒鸦劫》囿于文章的篇幅和作者的阅历,只是这道中西之门的一丝缝隙,而要真的破门而入,还需时日。

网上评论转载

泣读《寒鸦劫》(~*苹果花飞扬*~ )

一、他忍不住拥她入怀,不敢用力,但她柔软到不可想象的身体,却与他的契合无间,填满了少年的寂寞胸怀,带给他直指灵魂的满足。他轻轻含着她的嘴唇,只是含着,却柔嫩甜蜜得令他快要溶化。他就这样守着无法逾越的界限,心甘情愿地承受她的残忍。

他在碑林中逡巡,蓦地素白碑面上,苍黑的“江快雪”几字跳入眼帘。他跪下来抱紧她的墓碑,直到体温熨热了冰凉的石头,冷月的光辉洒落一地。

二、江快雪站起来,看徐辉夜坐在窗边,笔直地朝他走过去。她捏着他裸露的肩膀,嘴唇颤抖,说不出话。尖尖的指甲刺进他皮肤,沁出血来。他伸手揽住她,温柔地道:“快雪,我从此与你一样。”

徐辉夜的身体冰冷,眼白透出微微的蓝色,正是中了寒鸦之兆。江快雪全身发抖,连牙齿都在打战,却推不开他。这瞬间,这囚了她二十年陪了她二十年的男子,她不知是恨他或是爱他……

……

“快雪,我从此与你一样”——险些就要泪落。赵扶风异域跋涉二十年带回了寒鸦的解药;徐辉夜禁锢了快雪二十年,不惜染上寒鸦毒也要与她有所联结……寒鸦劫,究竟是谁的劫难?快雪、扶风、辉夜还是秀人?《寒鸦劫》,读了又读,每词句,凄清顽艳,满口馨香,痛入心底!如笼在心头的寒烟,迟迟不肯散去!爱,真要如此残忍,才能够打动人心?

能将感情写到这种境界,能让文字透露出如此寒彻心扉的悲哀和凄美,那个叫做盛颜的女子,究竟是人还是妖?她笔下的男子一水的绝色容颜、盖世绝学,胸襟手腕,睥睨天下;执爱一念,即使不容于世也至死不悔,卑微又痴长。除了笑他痴,也只能掬上一把同情泪。嘉树这个名字本是不怎么喜欢,因为《三京画本》,便深深陷在了那旋涡般令人沉醉的蓝里。呜呼,盛颜啊盛颜,拜托你笔下留情,别把他写得太惨了!

评盛颜《寒鸦劫》——此情此爱!(作者不可考)

这个江湖,缺少刀光剑影,没有快意恩仇,有的只是缠绵悱恻的,令人震撼的爱情。

一 赵扶风

他,只是一个人,为自己而活,至少是在遇到江快雪以前,我想。可是,那一天,那一身火红的女子,如同燃烧的火一样,温热了他整个胸膛。他只知道这个女子的笑容是多么的灿烂,有如冬天里那暖暖的阳光,让人感觉舒服极了。可是他却不知道,这个女子的笑容背后背负着却是莫大的痛楚。

那一夜的刺杀,这个女子震撼了他。那个血腥之夜,你还有闲情赏花,是么?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承诺:江快雪,我愿以手中之刀,护持你年年看这热闹花朵。这是怎样的豪情,不比海枯石烂,不如山崩地裂,却更轻易的渗入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底。

他知道,她活在寒鸦之毒的痛苦里,不能如平常人一样喜怒哀乐,不能远行,不能习武,······将是荒凉乏味的一生;可是,他不想她这样,他只愿她痛快淋漓的笑,肆无忌惮的哭。于是,他踏上了寻求寒鸦之毒解药的艰辛旅程。 “你一定要等我回来。”许下的诺言,他一定会去实现,可是,他不知道那个女子是否还有命等他归来?她能熬过这漫长的相思之苦吗?

历尽千辛万苦,多少次徘徊在死亡的边缘,是临死之时她美丽的容颜,是自己对她的承诺,让他有了绝不能死的信念和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他知道,他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为她,所以他连死都不可以。可是当他回来之后,他却发现,原来她早已不在了。那是怎样的失落,那是怎样的痛苦,甚至就连我们这些局外人都可以感受得到。他不禁抬头仰望苍天:为什么?为什么贼老天你要对我如此?我不要!

“我答应带快雪去南海,就一定会做到,不论她是生是死,别人怎么想,我不在意。”当他执意要如此之后,带给他的不是痛苦,也不是伤心,而是一丝希望:或许那个令他魂牵梦绕的女子并没有死去?我想:也许是那个贼老天也并不愿意拆散这样一对痴情男女吧,他最终还是找到了那个女子,发现的却是这所有事情背后所隐藏的另一段不为人知的畸情。当爱情变的如此,天还有什么办法呢?

写到这里,有感而发,小作诗一首:

你我的相遇

老天的嫉妒

寒鸦之毒

对爱情的禁锢

我的承诺

想让你幸福快乐

寻求解药的路

历尽千辛万苦

换回来的却是痛楚

然而命运不会让你无助

你的希望还有支柱

寒鸦之毒终不再是禁锢

对爱情的专注

是彼此的幸福

二 江快雪

她,看似柔弱,却坚强的令人震撼。

注定今生的她,不能如常人一样拥有强烈的情感,可是那个赵扶风来了,改变了这一切。外公的死,家族的灭亡,都不曾让这个女子的坚强有过任何的退缩,一切只因为有他。

活在寒鸦之毒的痛苦下,想找一个解脱,想找一个依靠。他不辞艰辛踏上了寻药之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间在思念中慢慢过去,她也曾怀疑过:当初让他走是否是正确的?如果当初让他留下来陪伴自己到如今,或许也是另一种幸福。多年以后,再见他时,她才发现自己对他的爱恋竟一至如斯,她知道自己以后离不开他了。自己终于有了解脱,也有了依靠,当人生如此,还有什么遗憾呢?

本文对于赵扶风与江快雪在一起的场面并没有很刻意的去描写,也只是仅仅的几个场面。初见时的微笑,再见时的赠书,梨园里的复见都只是前奏;而刺杀之夜的相救,刺杀之后的缠绵,爱恋,则是高潮;然而高潮注定是短暂的,转瞬既逝的,接踵而来的则是痛苦的离别。也许这一次的离别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见,为了彼此的幸福。文中并没有很突出的去写赵江之间的爱情,有的只是平淡,然而却也能够让人见证这平淡之中的伟大。相反的,徐辉夜对江快雪的爱情则来的更强烈点,强烈得有点让人窒息。徐辉夜这个人物,心计太深,占有欲太强,让大多数人都不喜欢。我想,若不是江快雪,或许徐辉夜将定有一番惊人的成就。说到徐辉夜,那就不得不说连秀人了。连秀人在书中是一个令人惋惜的女人。 “枝头初放的纯白,片刻间零落成泥,犹有细细香气,如她哀伤而卑微的爱。”这句话是对她爱情的真实写照,她的爱情太过于哀伤,因为她爱的徐辉夜心中只有那一个江快雪,纵然是嫁给了徐辉夜,可得到的也只是自己甘愿承受的不为人知的委屈与痛楚。她爱的太过懦弱,我想,或许古代女子大多如此吧。

“阿秀,我这一生,负你极多,此刻我极愿有来生,与你做真心夫妻。或者你不爱听,不过我真的这么想。”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心中猛的一顿,原来徐辉夜这个男子还有这样的一番情感啊。纵然是他临死之前对阿秀的一点补偿安慰,就算是欺骗,这个男子在我心中让人有点痛恨的形象已经不再那么的深刻,而是变的有点让人痛惜了。结尾之处,徐辉夜那被冰封的一枚毒针,是不舍,还是来不及,······就犹如《雪山飞狐》最后胡斐那举起的一刀,是劈还是不劈,无人知晓。另外,文中对赵扶风异地之旅虽没有多少的描写,但却可以让人感受到那其中的艰辛。当解药触手可得的时候,他固执的放弃了。在他心中,“用游侠的自由交换底野迦,是可耻的。即使为了爱情或承诺,他也不能这样出卖自己。”这算什么啊,难道在这个“像石头一样固执”的男子心中,爱情不是第一位的吗?我不禁有点痛恨他,可是我又反过来想,如果他就那样的出卖自己的信仰来换取解药,或许我们会有点看不起他吧,尽管我们也会想去他对爱情的付出是多么的伟大。但是,这也许并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吧。

总观全文,就如我前面所说,我们在这故事里看到的不是快意恩仇,不是刀光剑影,而是一段又一段令人快乐,忧愁的爱情!

似是而非——《寒鸦劫》读感( 清狂书生)

整部小说看完了,总体上,感觉作者力求一种复古的感觉,语言上有些明清小说的影子,或者干脆说作者《红楼梦》看得挺熟,虽然在复古,但遣词造句上仍然没有摆脱网络小说所固有的特征,就是求新求奇,不可否认,这篇小说如果单从词句上来看的话,可以称得上是精品,字词的使用比较考究,非常的书面化,感觉一板一眼的,有时候有些字句还要颇费些心思才能理解,破坏了情节的连贯性,让读者感觉这就是在讲故事,而很难入到故事中去,通篇读下来,像是在读叙事散文,而不是在读武侠。

小说中还有些不合理的地方。

[原文]饕餮兽面衔着的铜环已被访客摩挲得光润无比,赵扶风握住圆环,叩响了门。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青衣小童上下打量着赵扶风,“公子何事?”“请问府上是否有一位叫江快雪的姑娘?”小童张大嘴巴,吃了一惊,“你找我们小姐?小姐从来不见外客的。”赵扶风懒得解释与连家的渊源,一笑改口:“我是来请连先生品评武功的。”“你等着,我去问问秀人姐姐。”小童哐一声合上门。[结束]

看到这一段出场的描写,我以为赵扶风原来是认识赵家小姐的,为什么?试想一下,作者描写的时代背景是在南宋,连家虽是武林世家,但从小说开头描写的连家的宅院也可以知道,连家的主人还是一位很有品位的雅士。

并且赵扶风本人也并非是头脑简单的莽汉(赵扶风低头看看自己快要烂成一条条的长衫,以及咧开嘴巴的破靴子,笑嘻嘻地道:“衣如飞鹑马如狗,临歧击剑生铜吼,讲的就是我这种落魄侠少啊。” 她睁大眼睛,表情天真,“咦,你还读过《开愁歌》?武林中肯读古诗的年轻人不多,你很……有趣。”),难道他不知道,初次拜访一户人家(还是大户人家),至少也要先见见一家之主或者长辈吧,哪有一上来就要见人家小姐的道理!

作者也解释了一下,江快雪的父亲与赵扶风的师傅是八拜之交,赵扶风出游之时,他师傅交代“若过江南,定要到连家来看望江妹妹”,如果他师傅真是这样交代的话,那他师傅也是个糊涂蛋,让自己的徒弟拜访自己的八拜之交,怎么也要先拜见长辈呀,这是起码的礼数。所以说,这样的开头实在是没有道理。

另外,当江快雪公开了她爹的死讯之后,整个武林竟没有一人(除了赵徐二人)前来帮忙,作者在这里也有一个解释,[原文]赵扶风握紧了酒杯,‘连先生的死讯已经传遍整个武林,连家的形势可以说是危如累卵。我想不通,江快雪不会武功,又不向人求援,难道就这样坐以待毙?’[结束],原来整个武林连个鬼也没有来,是因为江快雪没有向人求援,唉,看来,作者笔下的武林是在也是个没有半分血性和义气可讲的武林,竟非要等着人来求才考虑是否出手帮助,难道说是连家在江湖上的人缘太差吗?且慢,后面还有一句,[原文] 天色大亮,连家已有亲友听说昨日西园会之事,赶来增援及吊唁,见到的却是这地狱般的景象。[结束],不是没来,是太远了来不及了,这一解释反而更让人不理解了,难道“西园会”上的武林侠士们竟没有想帮连家一把的(包括那个剑花社),远亲不如近邻,就算是连家这么不招人待见,也不至于混到这个地步吧!不理解。

到了小说的最后,徐辉夜说出一切的时候,另一个问题又出来了,他布局让龙杀与连家火并,“如此,我便消灭了龙杀内的反对力量,也清除了我接近快雪时的障碍”,难道他没想想如果江快雪被干掉了怎么办?如果他自己被龙杀干掉了怎么办?那个时候他还不知道会有个赵扶风(“我唯一没有算到的,是那个横插一杠子的赵扶风”),看看那一战(天色微明时,兵器之声渐止。一地纵横尸体中,还能站着的,不过赵、徐、江、秀四人而已。虽然惨淡,终究是胜了),幸亏有个他没有算到的赵扶风,如果没有赵扶风的话,他们早被龙杀杀干净了,徐夜辉的这番布置简直是在拿自己和江快雪的命开玩笑!

我说小说描写的江湖是个没有血性和义气的江湖,但恰恰是在这样的江湖中有这么一个赵扶风,是不是作者太想突出这个人物了?而作者想突出的赵扶风的“侠”气,又冲淡了他的情。

这篇小说的主线是复杂的四角恋爱(不算暗恋),描写的重点似乎也在一个“情”字上,但是,在这些或纯真、或热烈、或变态的种种情里,主角之一的赵扶风却是一位始终把男女之情摆在第二位的人。

我不知道这是作者的有意还是无心,这位深情款款的人物,在自己和所爱的人面临危险的时候没有放弃神刀门的戒律,这个戒律想想都感觉好笑,连作者自己可能都说服不了自己,所以还来了一句,[原文]如果说神刀戒条初现血雨腥风的江湖,大家都只当是个笑话,数十年后,它却成为一种神圣武功的昭示。宽大仁慈依托的是一种超越人想象的武功。[结束]到底是要练到“超越人想象”的地步才可以“宽大仁慈”呢,还是干脆不练武功呢,如果是前者,大家(至少是神刀门的老少爷们)都要先练到“超越人想象”的地步,但这个条件实在是太难了一点,可能只有天下第一的人才能够这么说,对其他人基本上就是废话,如果是后者,那这条戒律就更是废话,因为你只有等人宰的份儿而难有他想!

而当他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知道了药在何处,而主教提出要他信教才可以把药给他的时候,[原文]“信奉?”赵扶风没考虑过这问题,仔细想去,游侠子的率性便在血管里复活了。他握紧从不离身的刀,回答主教长:“我就是我,从不膜拜,从不匍匐在任何人或神面前。”这黝黑、瘦削的男子,一时间气势昂然,教人俯首。[结束]原来他对江快雪的情终究敌不过他血管里的游侠子的率性,这股子率性一出来什么都要让步,进一步想,他远赴异国为江快雪求药是不是也是这股子游侠气使然,让他毅然离开那位随时都有可能命丧黄泉的江快雪呢,而不是他自以为的一腔深情!

通篇看下来,这个情字,还是那位徐辉夜得了真髓,爱情,就是一件自私的事情,在她面前,没有什么大道理可以讲,任何一个深陷其中的人就如同徐辉夜那样的无法自拔,而像赵扶风这样个人原则重于一切的人,真的会领悟到爱情吗?

《寒鸦劫》前后章节

《寒鸦劫》- 第一折 不教花瘦

《寒鸦劫》- 第二折 西园问梨

《寒鸦劫》- 第三折 神刀之戒

《寒鸦劫》- 第四折 生如夏花

《寒鸦劫》- 第五折 且听风吟

《寒鸦劫》- 第六折 紫玉成烟

《寒鸦劫》- 第七折 生之中途

《寒鸦劫》- 第八折 蝴蝶迷梦

《寒鸦劫》- 第九折 远大时节

作品年表和考据(盛颜)

寒鸦劫的年代背景不是架空的,虽然除了“且听风吟”一节,故事本身与历史没什么关联,但为了自己叙述方便,还是做了一个简单的年表。

1192年(绍熙三年):风雪相遇。赵扶风出发寻找底野伽。江快雪思念成疾,葬于连氏墓地。赵扶风时年十九岁,江快雪时年十六岁。

1195年(庆元元年):剑花堂规模初成。徐辉夜迎娶连秀人。

1196年(庆元二年):连秀人产子,取名锦之。

1201年(嘉泰元年):赵扶风至耶路撒冷,逢列奥。宋临安大火,焚五万三千余家,连氏旧宅也在其中。

1204年(嘉泰四年):十字军攻破君士坦丁堡。赵扶风取得底野伽。

1212年(嘉定五年):赵扶风归来。

关于题目的劫,是梵语“劫波”(Kalpa)的略称,意思是“远大时节”,源于古印度婆罗门教。偶取这个意思,而不是通常所指的劫数、浩劫或厄运。

关于底也迦,《唐代的外来文明》中这样描述:667年(乾封二年)拂林国使臣向唐朝皇帝献“底也迦”,这是一种货真价实的万能解毒药。据普林尼记载,这种丸药有多达六百种不同的成分。据汉文史料记载,底也迦“出西戎,彼人云用猪肝作之。状似久坏丸药,赤黑色。胡人时将至此,甚珍重之。”苏恭也说,底也迦主治“百病中恶,客忤邪气。心腹积聚。”至于这种万能药的制剂中是否会有诸如没药、鸦片以及大麻——中世纪伊斯兰的解毒药中通常就有这些药物——之类的成分,我们还不清楚。

汉文“底也迦”是从“theriaca”翻译而来。这是《旧唐书》、《唐会要》以及《本草纲目》中都有明确记载的药物。学者们指出它是一种万能解毒药,对具体的成分和功效却语焉不详,那么它到底有多神,自然由得偶去乱写了,嘿嘿。

[拂林——拜占廷]

当时中国与拜占廷的来往并不频繁,但确有使节、医生、僧侣和商人在两国间穿梭,这在中国的正史和笔记中均有明证。

——《旧唐书》中有《拂林传》,讲到拂林国进贡底也迦之事。

——印度僧人跋陀,相传是少林寺的创始者。他先游历到拂林,而后从拂林经丝绸之路到达中国的平城,魏孝文帝对他给予了高度的礼遇。而拜占廷的宗教在唐太宗时由阿罗本传入中国,被称为景教,到德宗时还立了著名的景教碑。

——段成式《酉阳杂俎》中提到产自拂林的奈柢,即水仙花。水仙是在中世纪传入中国的地中海植物,奈柢这个名字应由希腊名“narkissos”转来。提到了底称实(即无花果),不消说也是地中海特产。亦提到产自拂林和波斯的野悉蜜,就是茉莉油了,非常香滑,野悉蜜的波斯名字是“yasaman”,又译成耶塞漫,记得偶以前写一个长安市中的胡姬,便是把这个名字篡改成伊丝曼。(参见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该书直译是《撒马尔罕的金桃》)

——拂林犬(古典时代的叭儿狗,马耳他种,尖嘴丝毛犬系)是希腊妓女和罗马主妇珍爱的宠物,也为唐朝宫廷贵妇所豢养,这在唐朝的仕女画中可以瞧见。

——松赞干布时,一位拂林医生噶列俄赴西藏,被任命为太医或医师长。欧阳修《新唐书》亦指出,拂菻有“善医能开脑出虫以愈目眚”。能够开颅,医学是相当发达了。

到宋明,拂林国仍有使节到达中国。所以,写一个宋人到拜占廷溜达溜达,理论上和实际上都是可行的。

对了,关于是先有拂林国而后有珐琅器之称,还是先有珐琅器尔后有拂林国之称,简直像鸡和蛋的问题一样让偶迷糊。为了行文方便,偶假定后一种说法成立。拂林(珐琅),属翻译名称,其音应该源自希腊文吧?若有懂得希腊文的高人,诚恳请教。

作者后记

啦啦啦,终于到后记了。摸出一张小条子,开始致感谢辞:我要感谢123、judy、小衣和江水的留言,尤其是123和judy两位,以坚韧不拔、履坑如平地之精神、以及或温柔贴心或俏皮泼辣的鼓励,时时鞭策某个懒人,催她奋发向上……(但见西瓜皮、西红柿、茶叶、鸡蛋纷纷扔上台来:嘿,你不过填了一小坑,以为是奥斯卡的颁奖台么,还不快快下去。)

神刀门的故事有三部,一是北宋的《连城脆》,三是南宋的《寒鸦劫》。二就是北宋亡、南宋始这样一个过渡时期的《刀上舞》了。

刀上舞的篇幅预计是10到12 万字,现有的5万字我要搁置,重新写过。故事的名字也要换掉。因为最近睡眠严重不足,所以想休息半个月再开始(江水,水水,不要拿眼睛恨我)。

去年7月,剑花社与感觉古龙联谊,题目中有一道《风雪夜归人》,偶抢了来写。不过偶生来怠惰,一个月期限到时,堪堪写了三分之一,违反了规则当然出局,越发懒得去续。其时正写到赵扶风去找底也迦,便开玩笑说想写拂林国——拜占廷帝国(东罗马帝国),想中国的侠客游历到那里,岂非好玩得很。未料晓风大摇其头,劝我若果然手痒,不如另开一篇细写,当时颇以为然。

偶还是写了拜占廷,但只有一折的篇幅,并不透彻也不完整。写这个,可说是考据癖发作的结果,也是想换一个新的场景。本来就不擅长制造一泻千里的气势,任性地插进这一节,会使文气更加散漫吧。而明知这一点仍然为之,除了汗,还是汗。

《寒鸦劫》的语言仍然让偶烦恼。记不清以前谁人说过,能使读者忘却语言的存在、进而专注于故事本身的语言,才是真正好的语言。这一次偶也努力了,却没啥进步,搔头,踯躅。

剑花社和东方佳木都是实有其址、实有其人滴。剑花是偶一直喜欢的地方,木头是剑花网站的制作者和维护者,忍不住便在故事里穿插了一下。如果要写同人小说,把剑花社的朋友都放进去的话,汗,拂姐的《哪怕沧海变成桑田》已经专美于前,是不作第二人想的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3: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