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涵水镇 |
释义 | 涵水镇是四川省平昌县下辖的一个乡镇行政单位,地处川东北,交通便利。该镇风景秀丽,有较多名胜古迹。在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等方面,该镇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基本信息概述涵水镇地处川东北,距平昌县城35公里,距达州火车站80公里,广开路横穿而过,是进入巴中市的门户,俗称“南大门”。涵水镇所辖区域由三座山组成自然的轮廓,犹如金鱼进银池,西部的玉皇观、禅林寺、老君山属秦岭支脉大巴山系,东部僧帽山牵着小寨子、大石盘、登马驹坡、上黄鹤山,接罐子顶和龙翔寺。这两座大山壤成“池沿”,从洛溪河阻断的寒坡岭,连着祈雨山跃进镇境中部,起黄柳垭、连青家山,绕五庙山,出赵家梁,被大路河截断。其山似洛溪河跳进的“金鱼”欣欣然畅游于“池”内。三山之间地势低洼,丘陵起伏连绵,愈往南,山丘愈小愈少,平坝愈大愈宽,境内最高山峰五面山,海拔650余米,最低洼地海拔306米。浩瀚巴河经平昌湍流而下绕白衣,过江陵,穿道让,下洛车、滴河,沿桥湾、梯,抵三汇,入州河;自上而下顺流。而涵水河源于营山县合兴与六合,渠县义和乡,经胡芦坝,抵永进乡,进入涵水境南,环绕西部,汇入巴河(大河嘴),则自下而上逆流。腹部有两条小溪;一起土门嘴,积两岸数十壑,沿平达公路,流出新桥口与涵水河汇流;一起盘龙庵右侧,经海峰村中部,穿过枣坪村流出大鱼箭,与涵水河相汇;两溪又皆是南水北流,所以,涵水溪有“倒流六十里”的民间史话。东临达县道让、洛车乡,南与达县石桥镇接壤,西与达县永进乡毗邻,北与西兴镇、古城白衣镇相邻 人口幅员面积49.5K㎡。全镇辖8个村1个社区居委员会,74个村(居)民小组,有村(居)民户3942户,16194人,其中农村居民户3518户,13666人;城镇居民户424户,2588人。有耕地面积10157亩,其中水田4870亩;有农村劳动力5479个。12个镇属单位,有党支部11个,其中农村党支部9个,党员376名。有7条村道路,61条社道路,形成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 经济2005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630万元,比上年增长14.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0万元,比上年增长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300元,比上年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1830元,比上年增长8.9%;人口自然增长率3.6‰;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960万元,比上年增长12.3%。 历史沿革涵水自清康熙年初,以西面园滩子河岸直上的山顶设一关隘,名曰:“土地关”。视其卡址,怡与小溪同涵水河汇口处相对,故谓其曰:“涵江关”。因地势在山坡顶端,数年后觉得不适,也不利于增修扩建,始迁于今达巴公路80.1千米处空矿的山地,定名曰:“瓦子场”。后因地势倾斜,不利客商,复迁于小河坝,故谓之“花市街”。花市街地势低洼,靠近溪边,溪水泛洪则淹及街坊,复将场址上移,并定名曰:“涵水溪”,清乾隆39年,武庙修建成功以后,因庙址基地乃王姓业籍,在一度时期谓之“王家场”,同时又称“涵水溪”,沿用于今。 涵水历史以来属达县辖区。清康熙初编联保甲,涵水编作第三保,下建三个甲。民国15年(1926年)改涵水为镇,民国29年(1940年)改镇称谓乡公所,直至新中国成立。1951年正式成立涵水乡人民政府。1954年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秋,成立人民公社,将原三十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为7个管理区。1960年管理区称为耕作区,下分39个生产队。1962年,大队、生产队改组,庆丰、幸福区域太宽,将两个大队接址处各划出一部分组建成兴隆大队,则全公社为8个大队,61个生产队,1981年将人民公社改称为乡人民政府,沿用于今。1985年至2005年,涵水乡人民政府仍保持着原来的区域和建制。199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巴中地区,从原属达县地区管辖的巴中、平昌、通江、南江四县分出,归巴中地区,辖通、南、巴、平四县,涵水乡随平昌县归属巴中地区管辖。2001年11月,涵水乡撤乡建镇,镇人民政府驻涵水溪,辖涵水乡所属行政区域。2003年2月,涵水镇将原来的街道居委会,扩建为社区居民委员会,将原庆丰村所辖5、6、9、10社、农科站划归社区居委会,辖五个居民小组。 风景名胜一祠堂 王氏宗祠,五庙村境内,民国时期及建国后至70年代均作校舍,78年拆除修建五庙小学。 郭氏宗祠,海峰村境内,沿作校舍,于1964年折建新校舍,并设民办初中班。 谭氏宗祠,幸福村6社,至今仍作小学校舍,现称白合小学。 潘氏宗祠,花桥村5社,1964年新修花桥村小学拆除。 李氏宗祠,幸福村12社,历为土门小学校舍,现称台属明德小学。 二庙宇 僧帽山,五庙村辖区,遥观山势,峻峭参天,故原有其名曰:“云峰山”,因山势如帽,亦名“僧帽山”,民国时期常住尼僧,历年兴办集会,以庙产支销烧香拔火。 黄鹤山(庙儿梁),五庙村所辖,规模小,设置简易,旧时常住乞头。 玲珑山,五庙辖区,观及山形,自顶峰下伸六岭,其间五面,秀丽多姿,故后改称“五面山”。 蟠龙庵、海凤庵,海峰村辖区内。“蟠龙”对“海凤”,两寺于两岗并肩屹立。海凤先行拆毁,蟠龙寺一部份留作学校校舍,一部份改用集体保管室。现尚存有石碑三张,钳作房屋墙壁之用而留于今。 锁口庙,位于海峰村小溪侧,故言“锁口”。土地改革中分配作民房,1956年拆迁作集体保管室。 禅林寺,禅林村辖区内,今为禅林小学校舍。 老君庙,西南8里许,位于禅林村西南老君山顶,庙毁惟遗旧址。 玉皇观,位于镇西10余里,旧址犹存。 清堂寺,集镇内,民国22年,议学馆迁至为中心国民学校。此后,历作校舍,建国后,屡经改建、扩修,现为涵水初级中学校。 五庙,集镇老街区中街正西,据传,首门左有丈余铁塔,顶塑一铜人像。早毁,其庙规模雄伟,四合院。有戏台,民国时期需演“人大戏”。建国后亦多在此上演《白毛女》、《收祖院》、《三世仇》及其它戏曲文艺节目,曾为涵水乡人民政府、卫协会、粮管所、办公或营业,1967年,由粮管所拆除建粮站。 上列各庙,多系雄辉建筑,富丽堂皇,泥塑木雕的佛像、观音、药王、文昌、土地、雷公、电母、骏马、雄狮以及雕龙壁画之类,千姿百态,无奇不有。“文化大革命”中,红卫兵首当其冲,破“四旧”、立“四新”,群起而毁之,直至荡然无存。 三岩、池、石、洞 莲花石,五庙村辖内2社,石如莲花。 龙洞坡,五庙村辖内2社,高8尺,宽7尺,入口大,渐其狭。据传,洞通石脑渭,当河水泛涨,洞下数泉喷涌,少则两日,多则近月不得断流,此地亦有盛名,曰“崩龙池”。 犀牛沱,大鱼涧墩子下游小州左侧。名沱实厚,形如锅状,边沿浅,正中深。地质队曾勘探过。当时,人们称为“喇嘛”,是“盗宝”的,并传戽干潭水,盗走了犀牛。 落箭坡,过大鱼涧磴子直上之陡坡。据传张飞夜过巴州,途经此地,失落箭一枝,故而得名。 五猫石,土地关岭南脊中一巨石,头大尾小,形如猫,尾部则转半环抱四块小石头,亦如猫,雄居于山崖顶,故名“五猫石”。五猫石头面朝下,斜向乌龟梁。其梁如龟,欲上爬状。相传,半山不可人居,恐被龟食,幸有五猫制服,半山之家始免于患。 观音岩,海峰村二社,幸福村十社。民国时期有小庙,内塑普陀岩,莲台观世音。四方供奉顶敬。庙下有泉,常流不息。 樊梨洞,安坪村5社,具传当年樊梨花于此洞修行务道。 知县嘴,幸福村2社。河中小岛由泥沙于积而成。积年增大,两侧河道逐惭狭小。据传,一远道卖猪人返家至此,突然发病死于沙丘。立即雷雨大作。待其家人访至,已被泥沙掩埋。掘其尸,将出时而雨至。而后续掘,则状复原形。其家人含泪而归。后裔中出一知县,故名“知县嘴”。1970年起,当地群众在岛上造林,而今茂密葱郁,两岸不易近林,无曾攀枝摘叶,神态多姿,风景优美。 岩门滩,集镇北,滩长20余米,且滩位较高,内河蓄水不常溢于外。1964年栏河修水轮泵,河面岩腰一阁子,内塑观音大士石像。岩底有天然的岩嵌,嵌内宽敞,住一张神婆,自号观音老母脚子,神通广大,常有人来此烧香祷告。 字库梁,集镇南,庆丰村辖区内,平达公路77公里500米左侧。 巨石,幸福村12社,于祈雨山半山腰处,独立一巨石,高丈许,圆型,上大下小,附近有小孩八字大,找十三太保保佑,均拜巨石为首。奇哉,凡寄拜之小孩,均能爬上巨石玩耍,他人莫想攀登。 重点建设城镇建设优美小城镇建设,投资80多万元硬化了农贸街、供销街和农贸市场,同时补铺乌龟石湾人行道彩砖1.5公里,补植行道树120余株,完善涵水集镇河堤,修建休闲广场。 在幸福村达巴交界处修建川东北特色民居。 文化教育吸引台资,建成明德小学,该校占地20余亩,总投资150余万元,可容纳22个教学班,极大改善了幸福村乃至涵水镇的教学环境,为留守儿童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求学环境。 投资30万元的场镇饮水工程成功扩容,可以满足场镇20年发展的需要。红层找水全镇共打井600多口,解决2500余人的饮水难问题。 公路建设村道公路建设,新建村道公路21.5公里,改造村道公路34公里,其中幸福村村道公路2公里完成砼凝土硬化,投资近80万元。 农业发展启动多项农业发展项目,2005年全镇种优质水稻5000亩,杂糯间栽2000亩,水稻三维立体栽植1000亩,规模化发展红粮生产3000亩,玉米盖膜栽植1800亩,栽桑310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