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涵秋 |
释义 | 涵秋,原名薛心悟,祖籍青海互助,现籍山西太原,1990年生于青海省互助县五峰镇,擅长小说,散文,诗词创作,文风沉重苍郁,是典型的鲁迅笔法。被誉为“90后小鲁迅”开展个人专场文学讲座数场,以“当代文学异化论”颇受业内人士好评。涵秋,90后典型的鲁迅笔风作家,文字精练且有力,在《文萃》《新文学》《荻花》等国内外多家报刊杂志发文数十篇,作品被选入《东方黎明》等文学选本,曾任我的文学网发展运营总监兼特约编辑,组织文新社并亲任社长,创办文学月刊《文新报》获一届“五四新闻奖”文学类二等奖。年少的涵秋目前已是中国当代作家协会,中华作家联谊会,北京中华诗书画研究会,宁夏当代文学艺术中心作家委员会的会员。 一直执着于文学的他现在担任中国大学生文联理事,《读后感》杂志社哲理散文选集《思想者》主编。 90文学电子期刊《晴空》期刊编辑,出版有个人散文,小说集《守望者》。 历任第二届“90后作家杯”第十三届“少年作家杯”全国征文大赛评委,第一届“我说我话”全国给力征文大赛赛事网络总监,负责文章的整理和网站上传工作。个人事迹先后被中北大学报,山西青年报报道。 个人信息 姓名:薛心悟笔名:涵秋 性别:男 生日:每年5月12日 现居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中北大学 民族:汉 祖籍:青海互助 现籍:山西太原 身高:170cm 体重:55kg 语言种类:汉语,英语 学历:在读本科 就读学校:纳家小学,五峰中学,互助县第一中学,中北大学 特长:小说,散文,诗词创作。 研究课题:当代文学异化论;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期;三元理论 职业:诗人,作家,编辑 创作历程: 8岁,1998年开始接触鲁迅的小说《呐喊》并产生兴趣; 12岁,2002年开始专心研读鲁迅作品和《红楼梦》 15岁,2005年,以《中国的航天精神》引起老师的注意,并作为范文在同学间传诵 16岁,获得校园文学奖二等奖,并被导师王先生注意到,开始指导其写作 2009年升入中北大学 2009年10月加入中北大学大学生新闻社【原银河诗社】并开始在《中北大学报》《山雨》《柏林园》《文萃》发表文章。 2010年上旬形成自己的小说改良观:从人称和视角进行小说的革新。为此专门创办校园刊物《文新报》开始着手《守望者》的创作工作。 2011年,作品在《文萃》《新文学》《荻花》《中北大学报》副刊发表,诗作《春夜别君》《相思曲》《莫北塞曲》等数十篇先后发表在各类诗刊。 2011年4月加入中国当代作家协会和宁夏当代文学艺术中心作家委员会,同年9月加入北京中华诗书画研究会,中华作家联谊会和中国大学生文学联合会,并担任中大文联理事,同期开展“当代文学异化论”专题系列讲座,事迹先后被《中北大学报》《山西青年报》报道。 2011年9月由著名诗人聂星作序,中国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候选人蔡丽双博士担任顾问,出版个人散文、小说合集《守望者》并荣获“90后小鲁迅”的美誉。 2011年10月开始形成“文学异化论”思想。同期对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期提出异议 2011年11月和上海《读后感》杂志社合作主编散文选集《思想者》 2012年初,经过近三年的资料汇编整理,提出鲁迅研究“三元理论”思想,同期撰写研究专著《第三种声音》4月,文选集《思想者》专著《第三种声音》双双完稿。事迹被《中北大学报》【文学达人】专栏报道。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