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韩营村
释义

位于冀东平原滦河之滨的昌黎县韩营村,是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村庄,韩氏后裔世世代代在这里生存繁衍。近年来,因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祖籍考证新说,这里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另有河南省新野县新甸铺镇韩营村与河南省新野县上庄乡韩营村。

1、河北省昌黎县荒佃庄镇韩营村

走进韩营村

几年过去了,恢复平静的韩营村和韩营人又是一个怎样的状态呢?11月22日记者来到了韩营村…… 走进韩营村,第一印象就是和别的村庄并无太大区别:平顶的红砖房、泥泞的黄土路、成垛的玉米秸,一切显得有些冷清和荒凉。如果没有散落在小街头、门院前的石碑、狮形石雕的残片碎块,真难以想象这里就是尊韩愈为始祖的韩营村!据与记者同行的韩作海(韩愈37代孙)和昌黎县韩愈研究会副会长张玉万讲,上世纪60年代初,这里还是青砖碧瓦、古色古香,村东门楼比肩、雕梁画栋,村中庭除高峻、雄狮威严,村西豪门宅院、宁静幽深。“十年浩劫”及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使得古老韩营遭受严重破坏,韩营的历史和文化随着古风古韵的建筑与人们渐行渐远!如今人们只能从一些历史遗存中去探寻她曾经的辉煌。

韩氏家谱

2000年5月,韩英利(韩愈39代孙)向世人公开了韩愈第34代孙韩连仲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重修的《韩氏家谱》。此家谱共分7部分,第一部分为文公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第二部分为黄埔?撰写的《文公墓志》;第三部分为先代遗迹,记载了坐落在今日昌黎的韩氏祖墓、韩文公祠、韩昌黎书院、莲花池、五峰山韩文公祠、文公高祖墓等。第四部分为家谱序,共6篇;第五部分为宗子世表,从第2代昶(唐长庆四年)起至第36代宝瑞止;第六部分为韩氏孙超历官传,韩超曾任贵州巡抚,是韩氏后代职位最高的;第七部分为韩氏明门氏谱。同年9月,韩愈第39代孙韩继昌又从家中老板柜中找出一本《韩氏家谱》,此谱为韩愈第31代孙韩启心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重修本,较前一次发现的早84年。两本家谱均记载了韩愈为昌黎韩姓的始祖,从而引起考古界及媒体的极大关注。

韩文公祠

据有关资料记载,在昌黎县境内有5处韩文公祠,最著名的当属五峰山韩文公祠(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春,由山石道范志完提议,为秦祀以昌黎为郡望的韩愈而在古圆通寺西侧修建)。其余4处遗址分别在源影寺塔南、现昌黎县委大院内、史家口大坝附近和韩营村。据村中老人传述,韩营村中的文公祠曾存有"文公世家"匾额,由韩振先的曾孙媳(人称宝二奶奶)保存到20世纪50年代,后因生活窘迫将匾卖掉,至今无从追寻。张溪秋先生在美国《世界日报》发表的《河北昌黎因韩愈闻名》一文中说,距昌黎城南50里,滦河之北岸有韩家营,乃韩氏族人家居之所。村中有“韩文公祠”,祠中悬有“文公世家”匾额。祠中文公塑像端庄肃穆,旧时终年香火不绝。

白衣庵 五道庙

位于韩营村西面的白衣庵,是先辈为乡众祈求风调雨顺、子民安康而建,初次建庵年代无从考证,由清同治十二年(1886年)韩祖德等人所立,原任贵州巡抚韩超撰文,韩方炳书丹的《重修本村百衣庵碑记》上记载了白衣庵的位置,数次重修的年代、规模等,可见白衣庵构建年代之久远。另外白衣庵还有一对联碑:心存恭敬神如在,意秉虔诚圣有灵。碑中还记载了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重修,对联碑被砌于村委会东墙与南墙内至今。韩营村中还曾建有五道庙,有石刻神像数件,弃置于村十字路口。

韩氏祖茔 韩超墓

韩氏祖茔位于韩营村西南,已被毁,成大坑状,有断裂为二的石雕??,虽经历年风雨剥蚀,风韵犹存。祖茔中有五眼透龙碑,为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中举不久的韩愈33代孙韩振先与全族人敬立列祖之墓碑,雕制华丽气派,其额4字:“国恩祖德”,正文为:“唐昌黎伯韩文公嫡裔袭承锦衣千户俸烈祖之墓”,此碑被筑于村东小桥中至今。还有韩振先墓碑,此碑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韩思锋等为广宁县训导韩振先敬立的墓碑,此碑现在韩宝瑞家院南,这块碑的发现解决了困扰史学界多年的五峰山韩文公祠修建者之争。韩超墓位于韩营村东南500米处,墓穴中发现了马尸的痕迹和三颗朝珠,还有长1米左右的砍刀、马鞍和马蹬等文物。

文公后裔韩营人

明朝时期,韩营的韩氏家族因“宗繁祖大”,分成了四支。明季,法祖一支徙城中奉祀公祠,其余三支仍留在韩营,多以农耕为业。清道光年间,留在韩营的韩氏一族开始名声大振,先是韩超于道光十四年(1834年)武试考中副贡,凭文韬武略逐步升至贵州巡抚。后是韩振先在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文试考中举人,官为广宁县(今辽宁省北镇市)训导。又有巡检韩锡三、千总韩德祖等人入仕,也有多人取得功名,还有许多享有荫封或诰封官爵之人,使地处大荒之地的韩营韩氏一族,在昌黎重为名贵一时的望族,宦官之家的名声显赫了近百年之久。

贵州巡抚韩超

韩超(1799--1878),韩营村人,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以乡试副贡入仕,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官至贵州巡抚(二品),获清廷赐予的“武勇巴图鲁”(蒙语,勇士)勇号。《二十五史?清史稿》有其传记,其生平载入了民国年间出版的《中国人名大辞典》、《昌黎县志》、《永平府志》等史料中。除祀于胡林翼祠外,在其任巡抚的贵州首府贵阳设有专祠。光绪四年(1878年),韩超于79岁寿终于韩营,清朝皇帝赐 “果靖”,其生前以韩愈的嫡裔33代孙名于清廷。清朝著名洋务运动派领袖张之洞在韩超病逝后,题赠挽联:“文章增日月光是昌黎嫡派;功名震苗蛮地与定远齐名”,简明扼要地赞誉了韩愈的后裔韩超的文才嫡承愈祖,武略可比东汉“定远侯”班超。在韩超任贵州巡抚的两年多时间里,正是鸦片战争后,清王朝开始走向衰败的时期,外有西方列强入侵,内有太平天国起义。“贵州教案”事发时,韩超身处两难境地,上有清政府及洋人威逼恫吓,下有部署及百姓的爱国之举,作为清政府的地方官员,无力左右当时政局,故乞病回家,不惜以辞官相抗,其志可嘉。

广宁训导韩振先

韩振先,字晓山。其名在《永平府志》、《昌黎县志》中均有记载,具体生卒不祥。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时年25岁左右的韩振先文试入了举人,第二年他率领韩氏族人在韩营村西南建造了文公墓冢,敬立了华贵气派的五眼透龙碑,向世人昭示韩营韩氏乃文公嫡传后裔。韩振先中举后,被授广宁县训导,在八、九品之间,并被封定为“奉祀生”,为官30余年,卸任后回到祖籍韩营,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正月,主持重修本村“白衣庵”工作,历经4年,才竣工。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春,花甲之年的韩振先以“奉祀生”之职,担荷重修了位于五峰山上的“韩文公祠”,从而,留下了“贤裔”美名。

末代知府韩方朴

二十世纪初,辛亥革命爆发,大清王朝被推翻,曾经显赫一时的“名门望族”韩营韩氏逐渐失去了昔日光彩,这个时期被授予福建兴化知府的韩方朴可以说是一个生不逢时的悲剧性人物。在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重修的《韩氏家谱》中这样记载:方朴,字芝轩。清宣统三年特授福建兴化知府,游历东洋学监狱事,办理湖北枪码场事务所,充当广东文巡捕,差候补知县,任光水场大使。据美国《世界日报》刊载的张溪秋先生的一篇文章中说:一位不详其名,被称为“韩知府”的老翁,其人清末任武昌(兴化)知府,曾官送留学日本,博才多学,为上所重,以知府顶戴被破格晋谒慈禧太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弃妻、子仓皇出逃,幸免于难,北返故里……回到故乡韩营,因其博学多才,见识广博而受到村民尊敬。村民的婚丧嫁娶,大事小情都请他前去主持。

千年守望家乡情

对于世代守望在韩营的韩氏后裔来说,韩营留给了他们太多的回忆,然而,面对今天相对贫穷落后的状况,韩营人开始了反思与行动。

韩作海

(韩愈第37代孙)

在11月13日昌黎韩愈研究会第二次论文研讨会上,他认为挖掘韩营村深厚的文化内涵,发展旅游事业,是改变韩营落后面貌的出路所在,并提出了重修历史古建筑、建设碑林、修造“文公湖”等建议,以此来展示韩营村厚重历史。他还提出开发村北稻子沟修建水上竞技场,发挥养殖特种珍稀动物的优势,建“狩猎园”射箭场等具有现代特色的旅游项目,来满足不同游客需求。他对记者说,韩营的开发蓝图美好,但是道路漫长。目前,他所能做的是把第8次重修《韩氏家谱》的事做好,准备明年夏天完稿印刷,并且制成电子版,在互联网上发布,让更多的人了解韩营,了解昌黎。

韩树昌

(韩愈第38代孙,吉林省教育学院教授)

韩树昌教授作为在外地工作生活的韩营人,这次特地从吉林赶来参加研讨会,故地重游,感慨颇深。她说,河南孟县靠着韩愈的一块牌子把当地旅游业搞得红红火火,昌黎作为文公的故里,更具得天独厚的条件,旅游一定要做韩愈大文章!

张玉万

(昌黎韩愈研究会副会长)

丰富的历史遗存,是开发韩营的基础,现在这些文物散落损毁严重,如不及时保护、开发、利用,将会造成更大的遗憾。他在韩营村的旅游开发构想中提出,以展示厚重韩文化为主题,把韩营打造成发思古之幽情的旅游胜地。

2、河南省新野县新甸铺镇韩营村

位置面积

韩营村位于白河西岸,距镇政府机关东南4公里处。南连翟湾村,西北与白湾村相邻,东边以白河为界和五星镇台庄村隔河相望,东南和魏湾村接壤,西南和元帅相接,总面积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88亩,人均1.24亩。

人口民族

韩营村人口居住比较密集。2003年,村辖7个村民小组,335户,1282人,其中男性665人,女性617人,全部是汉族,总人口中,小学文化程度13%,中学文化程度80%,高中文化程度4%。有韩、史、马、孙、宋、江、樊、邹、冯、白、李、杨、张、翟、周、魏、程、刘、吕、高、任、黄、乔、段、肖、赵、司、陈、聂、徐、秦、王、晁、左、丁、齐、杜、曹、谢、姚、罗、尹、郭、夏、艾、商、钱、余、庞、何、苏、吴、詹、曾、许、胡、雷、郑、梁59个姓氏。

自然状况

韩营村地处白河西岸,河水从西北绕村向东南流去。建国前,是水上交通要道。村三分之一为沙质土壤。村中心公路以西为黄土壤,占全村耕地面积的70%。植物资源有芦苇、香附子、蒲公英、车前草、枸杞等。黄沙资源很丰富,是建筑的优质材料。

主要经济状况

2007年,全村完成工农业总产值3298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42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033元。

农作物种植以小麦、棉花、玉米、花生为主。2007年粮食亩产320公斤,棉花亩产60公斤,花生240公斤。

养殖业以养鸡为主,有鸡场5个,养鸡8000只。

林果业,有桃、梅子、枣、速生杨,现植有树木1.5万株。

村有拖拉机102台,其它机械40部,机械总动力1430千瓦。

村有机井92眼,有效灌溉面积1500亩。

社会事业

村有小学一所,房舍30间,教师13名,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村有卫生所一个,医务人员4名,全部加入合作医疗。

村民有电视机150台,电话70部,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

3、河南省新野县上庄乡韩营村

位置面积

韩营村位于乡境西北部,新刘沟两岸。南邻陈家道行政村,东依礓石河与王大桥行政村隔河相望,西和邓州市元庄乡大王营行政村毗邻,北和歪子镇蟒张营行政村接壤。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2公里,面积3.5平方公里。

建置沿革

韩营村委会1942年—1945年属邓县汲滩区陈家道保。1948年属邓北县白牛区汲滩乡。1950年属新野县歪子区(六区)陈家道乡。1958年属歪子公社为陈家道大队。1961年折陈家道大队置韩营大队。1975年属上庄公社。1982年更名为韩营大队。1984年属上庄乡西韩营村委会。村委会驻西韩营村,有5个自然村。韩营明初,韩连春与常姓同时从山西迁此定居,以二姓定村名为韩常营。清末村无常姓,改名韩营。后因与邓庄村韩营重名,且此村在西,1986年更今名。刘营明嘉靖年间,刘大臣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称刘营。克和营据传明末柴、胡二姓居此,时名柴胡营,讹音称克和营。后两姓先后迁走,符姓清末从今王集乡符滩迁入,故名。刘沟清中期,刘姓从南阳县田黄村迁此定居,因老刘沟穿村而过,故名。罗庄明末,罗普通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以姓定村名。

人口民族

2003年,韩营辖5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625户,2705人,均为汉族。有韩、李、刘、冯、王、蒋、罗、许9个姓氏。

自然状况

韩营村地处礓石河西岸。地势北高南低,交通便利。乡村柏油路直通村部。全部为黑质土壤,水浸易涝。植物资源有竹子、芦苇、香棒棒、蒲公英、车前草、蒺藜、枸杞等。

主要经济

建国后,农村经济得到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生产力进一步解放,经济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978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8元。1993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58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98元。2003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83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90元。

农业经济

作物种植 全村有耕地4721亩,人均1.75亩,20世纪70年代农村实行的是以生产队为基础的集体所有制,粮食产量很低。当时红薯是农民一年的主粮。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以小麦、棉花、大豆、绿豆、芝麻种植为主。间有玉米、红薯等杂粮作物。1978年,全村粮食种植面积5100亩,总产127.5万公斤,亩产250公斤;棉花1500亩,总产60000公斤,亩产皮棉40公斤。2003年,全村粮食种植面积4721亩,总产283.3万公斤,亩产300公斤;棉花种植面积1200亩,总产60000公斤,亩产皮棉50公斤;花生2100亩,总产52.5万公斤,亩产250公斤。2000年起先后在村辖区道路沟渠沿线种植用材林2万多株。其中,在村西部种植片林1200株。

畜牧养殖

解放前至1957年,畜牧养殖为户养户有。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为队养队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畜牧养殖逐步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1993年,全村大牲畜、牛、猪、羊、家禽存栏分别为150头、650头、740只、18113只,肉类总产量55吨,禽蛋产量45吨。2000年,韩东会建起30头的家庭养猪场。2003年,全村有养牛大户10个,饲养量50头;养鸡大户1个,年产鲜蛋5000公斤;养猪大户2个,年出栏80头。

农业机械

解放后,农村主要靠牛拉犁耕田,牛拉车运输。70年代后,人畜力耕作逐步由机械化代替。1978年,全村有50拖拉机一台,手扶拖拉机6台,柴油机、电动机13台,农用水泵18台,机械总动力159.5千瓦。1993年,全村有手扶拖拉机35台,小四轮拖拉机7台,柴油机13台,农用水泵45台,脱粒机73台,机械总动力513.5千瓦。2003年,全村有手扶拖拉机150台,四轮拖拉机3台,农用水泵145台,联合收割机一台,机械总动力1190千瓦。

企业

建国后,村民原开办的“副业”和“多种经营”多为手工加工和零星的商业,服务业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企业得到发展,村逐渐办起了面粉厂,预制厂等。1993年,全村有企业10个,其中工业企业8个,建筑企业2个,从业人员30人。2003年,村有建筑队一个,被套加工厂一个,加油站一个(王传虎投资30万元建成),轧花厂一个(投资100万元,白明敬为厂长),煤球加工厂一个。村有商业网点19个,从业人员40多人。经营项目有粮食、餐饮、食用油、烟酒、副食、百货、农药化肥、修配等,年销售额500万元。

村民外出务工始于1986年,1988年有15人外出务工,2003年有325人外出务工,人均年收入8000元。

基础设施

村镇建设 1985年建街一条,东西长500米。2001年新建街道1条,南北长250多米,建临街门店60余间。

农田水利建设 解放前,村水患不断。建国后,村重视水利建设,多次对沟路渠开挖改造,使水患逐年减少。1971年,开挖了一条贯穿全村南北的幸福渠,1990年开挖了新刘沟。灌溉以井灌为主,2003年有机井83眼,有效灌溉面积3000亩。

社会事业

教科文卫 建国前,村无学校。建国后,和陈家道村合办了一所小学。1971年,村投资兴建韩营小学,2001年村扩建教学楼833平方米,校园全部进行了硬化、绿化,达到了“六配套”标准。2002年韩营学校荣获县“文明单位”称号。2003年,有学生218名,教师14名,适龄儿童入学率99.8%,巩固率100%,毕业率100%。村先后为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51名,其中大学本科11名,专科6名。

村重视科技工作,科技事业得到快速发展。2003年,村有农民技校1所,聘请技术人员和利用VCD光盘给村民辅导种植、养殖技术和政策、法律、法规、计划生育、妇幼保健等知识。是年,受训村民2000人(次)全村有农民技术员21名。

建国后,村有文艺宣传队活跃了村民的文化生活。2003年有党员活动室、“青年民兵之家”、广播室等。有线电视入户率15%。

建国初,村少医缺药。后医疗卫生事业有了较快发展。1978年村有卫生所1个、医务人员3名。1993年,卫生所发展到3所、医务人员增加到7名,重点开展地方病防疫和常见病的防治工作。2003年实行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村民看病难的问题得到了改善。

村民生活

建国前,多数村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吃的是半年糠菜半年粮,穿衣主要靠自织的土布料。建国后,经过土地改革和生产互助,村民生活有了改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村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1993年,村民人均占有粮食350公斤,细粮比例占60%。2003年,人均占有粮食450公斤,细粮比例占90%以上。蔬菜、禽蛋、肉类消费量大幅度增加。住房由原来的土坯墙薄扎瓦的砖木结构发展为砖混结构的楼房。村民穿着由20世纪70年代单调的青、白、蓝色服装,变为色彩丰富、式样新颖的服装。人均住房面积由20世纪70年代的12平方米,上升到2003年的30平方米。村民百户拥用自行车150辆,洗衣机30台,电视机98台,电话60部,部分家庭还拥有摩托车,电冰箱等。

组织建设

建国前,国民党统治时期,村实行保甲制。韩营和家道为一保,由保长、副保长和保丁若干人组织。保下设甲,每10户为一甲,配甲长一人。解放后保甲制被废除,建立了农村基层政权——农会。1949年建立了民兵组织,1953年组织起农业合作社(初级),1955年合并为高级合作社,是年建立了共青团组织和妇联组织,1958年改高级合作社为生产大队,1983年更名为村民委员会。1953年,村建立了党小组,56年建立了党支部。1966年前,党支部有党员5名,2003年村党支部有党员48名。

4、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杏山区韩营村

韩营村位于杏山区北部,与南水北调渠首紧紧相连,辖韩营、余楼2个自然村,人口1817人,土地面积3096亩,桑陶路从村中穿过。

韩营村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近年来,该村重点发展以柑桔为主的林果业,现柑桔面积已发展到3200亩,畜牧养殖和建材加工也是该村的支柱产业,现有50万元以上的碎石企业3家,800头以上的养猪场1个,100头以上的养猪场8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1:3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