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韩敬伟 |
释义 | 韩敬伟,笔名老坡,男。1957年生于沈阳,汉族。1975年上山下乡知青劳动三年。1978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学习四年。1982年毕业分配到辽宁画院从事专业创作。1996年调入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从事山水教学工作。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双聘教授。主持山水画专业教学建设与改革,2005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中文名:韩敬伟 国籍:中国 出生地:中国沈阳 出生日期:1957年 职业:艺术 画家 教授 毕业院校:鲁迅美术学院 代表作品:《社火》;《归路》;《信天游》 简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笔名老坡,男。1957年生于沈阳,汉族。1975年上山下乡知青劳动三年。1978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学习四年。1982年毕业分配到辽宁画院从事专业创作。1996年调入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从事山水教学工作。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双聘教授。主持山水画专业教学建设与改革,2005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主要作品曾获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铜奖;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展铜奖;首届全国中国画展·深圳特展大奖;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银奖。 1986年至1989年曾连续四年骑自行车考察黄河流域的传统文化,民间艺术及各地风俗。1991年赴新加坡举行画展;1992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1993年应平山郁夫先生邀请赴日举办个人画展;1995年于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1997年应德国布鲁特恩艺术协会邀请赴慕尼黑举办画展;2000年于崔子范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2001年于甘肃秋田友好会馆举办个人画展;2003年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展览馆举个人画展,同年参加首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出版教材《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教授讲堂DVD六部》出版专著有《中国画的意与色》;《中国画质地表现》,出版专集有:《韩敬伟画集》;《韩敬伟作品集》;《水墨精神——当代中国画名家韩敬伟作品及技法》;《国画写意山水绘画手稿》。发表论文13篇。 21幅主要作品收藏于中国美术馆及全国各地美术馆。 曾获奖项作品《社火》获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铜牌奖作品《古塬逢春》获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优秀奖 作品《山鸣谷应》获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铜牌奖 作品《和平天使》获全国首届中国画展·深圳特展大奖 作品《山乡的和音》获全国第二届中国画展 银奖 作品《归路》获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展”铜奖 作品《山妹子》获加拿大首届“枫叶奖”国际书画大展 银奖 作品《家庭》获全国首届中华杯中国画大奖赛 二等奖 作品《社火系列之二》获全国首届中国风俗画大奖赛三等奖 作品《信天游》获“东方怀”(国际)中国画大奖赛 三等奖 作品《乡音》获第四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优秀奖 作品《山谷》获跨世纪暨建国五十周年全国山水画展优秀奖 作品《太行独韵》获97年辽宁省美术作品评奖大展金奖 作品《山鸣谷应》获迎接第十届全国美展辽宁省美术作品展金奖 主要作品收藏1993年作品四幅收藏于中国美术馆 1993年作品一幅收藏于武汉·长江艺术美术馆 1997年作品二幅收藏于辽宁美术馆 1997年作品一幅收藏于深圳南山现代美术馆 2004年作品一幅收藏于中国美术馆 2004年作品二幅收藏于中国美术创作院美术馆 2004年作品二幅收藏于中国美协齐鲁美协馆 2004年作品一幅收藏于中国美协大连美术馆 2005年作品《山鸣谷应》收藏于中国美术馆 主要学术活动1986-1989年连续四年骑自行车考察黄河流域的传统文化﹑民间艺术及各地风俗 1989年参加现代中国美术赴日巡回展出 1989年参加现代中国画新作展赴美国展出 1989年参加中国画新秀新作展赴香港展出 1992年于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 1993年应平山郁夫先生邀请赴日本东京举办个展,同期在朝日新闻会馆演讲“我所体验的黄河文化” 1995年于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个展 1997年应德国布鲁特恩艺术协会邀请赴慕尼黑举办个展 2001年参加《2001-2002中国山水画巡回展》 参展作者:张仁芝、李宝林、吕云所、王瑞霖、张士增、程大利、吕绍福、丁成坤、詹志峰、韩敬伟、卞国强 2003年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展览馆举办个展 2003年参加“1920-2003”湖社会员作品展 2003年作品《远山》参加首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2004年作品参加《新经典·重提学院派——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画名师作品展》 2004年参加《南北山水——当代中国山水画学术交流展》 2004年参加《彩·墨空间当代中国画家提名展》 2004年参加《水墨心象当代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 2004年参加《高等院校名师美术作品回顾展》 2005年参加“神舟六号”飞船搭载《神州颂》国画长卷创作活动 2005年参加第二届《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 2005年参加《四季家园当代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 2005年参加《中国画实力派画家赴香港邀请展》 2006年全国著名中国画学术邀请展 2006年春季新象——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2006年上海合作组织元首峰会——当代中国绘画作品展 2006年参加自然之魂——中国山水画创作系列学术活动邀请展 2006年参加孔孟之乡·当代中国画六家提名展 2006年参加“交流与展望——2006《国画家》提名展” 2006年第二届济南·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 2007年参加全国著名学术邀请展; 2007年参加第二届当代中国画学术论坛和中国画创新作品展; 2007年参加当代山水画名家十人展; 2007年4月于鲁鸢美术馆举办个展; 2007年5月于淄博荣宝斋大厦举办个展; 2007年7月于威海金石湾美术馆举办个展。 2008年参加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2008年参加《2008·中国画学术邀请展》; 2008年参加“走进学院—全国高校名师中国画作品邀请展”; 2008年参加艺术之巅—2008强势媒体年度推荐书画名家精品展; 2008年参加世界华人庆奥运名家书画大展; 2008年参加中国书画精品赏析大展; 2008年全国廉政文化大型绘画书法展览; 2009主持纪念湖社成立九十周全国中国画名家提名展; 2009参加新象—2009两岸当代水墨展; 2009参加中国画画中国----走进山西; 2009参加长城文化万里行----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2009参加庆祝澳门回归十周年中国书画名家提名展; 2009参加己丑山水画邀请展。 主要报刊介绍情况1990年5月2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作品一幅并登载著名画家宋雨桂先生的评论文章“黄河水浇铸的画魂”。 1992年10月3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作品三幅并登载中国美术馆馆长杨力舟先生的评论文章“厚土滋养出英才——韩敬伟画作欣赏”。 1992年10月30日光明日报发表作品一幅并登载中国美术馆研究收藏部主任刘曦林先生的评论文章“走出困惑——韩敬伟画作读后”。 1992年10月10日文艺报发表作品一幅并登载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孙美兰先生的评论文章“向自由王国追寻”。 1992年11月4日中国文化报发表作品一幅并登载杨力舟先生文章“厚土滋养出英才”。 1992年重10月17日北京日报发表慕之撰写的评论“聪明人与笨功夫”。 1993年3月12日中国青年报发表记者丁宗皓先生的文章“韩敬伟黄河的馈赠”。 1993年第四期人民画报发表作品二幅并载有刘曦林先生的评论。 1997年9月24日菲律滨世界日报发表作品六幅并登载著名画家兰铁成先生的评论“黄土地上的情怀——韩敬伟水墨画浅析”。 2001年9月15日美术之旅报发表作品七幅并登载刘曦林先生的评论。 2001年10月25日当代书画家报发表作品六幅并转载刘曦林先生文章。 1991年《美术研究》第四期发表作品四幅并附艺术简历和论文。 1993年《美术》第一期发表作品五幅并载孙美兰教授评论“韩敬伟的探索路程”。 1994年《国画家》第三期发表作品四幅并附艺术简历。 1993年《美苑》第二期发表作品八幅并登载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研究》副主编杜哲森先生的文章:“觅源黄河志在大海——韩敬伟在艺术道路上的抉择与进取”。 1994年《中国画》第三期发表作品七幅并附艺术简历和论文。 1996年《国际交流》第二期发表作品三幅并附论文。 1997年《东西南北》第七期发表作品三幅并附艺术简历。 1997年《美术观察》第九期发表作品三幅并附论文。 1997年《美苑》第二期发表作品三幅并附论文。 1999年《东方美术》第二期发表作品七幅并附论文。 2000年《振龙美术》第二期发表作品七幅并附论文和刘曦林先生的评论文章。 2001年《美术界》第二期发表作品六幅并附论文。 2003年《水墨研究》第六期发表作品六幅附论文。 2004年《美术》第九期发表作品九幅附中央美术教授杜哲森的评论文章。 2004年《文化月刊》第三期发表作品六幅附刘羲林的评论文章。 2004年《时代国画》第二期发表作品十二幅附杜哲森的评论文章。 2004年《中国画家》第四期发表作品六幅附论文。 2004年《中国书画收藏》总十一期发表作品九幅并登载刘曦林和杜哲森的评论文章。 2004年《美术天地》第一期发表作品六幅附刘曦林先生的评论文章。 2005年《中国收藏》专刊介绍作品12幅,并载鲁迅美术学院教授孙世昌先生的评论文章《透网之鳞、海阔天空——读韩敬伟山水画创作的随想》。 2005年《世界艺术》第四期发表作品12幅,并载张天兴的评论文章《完善笔墨自我、彰显黄河精神》。 2005年《画刊》第七期发表作品11幅,并载孙世昌的评论文章。 2005年《美苑》第二期发表作品三幅,并载论文《山水画的本质追求与教学体系的建构》。 2005年《中国画清赏》第三期发表作八幅,并载论文《中国绘画表现刍议》。 2005年《兰亭》第五期发表作品八幅,并载随笔《卧云斋琐录》。 2005年《书画典藏》第六期发表作品14幅,并载孙世昌的评论文章。 2006年《艺术投资》第三期发表作品11幅,并载孙世昌评论文章“透网之鳞 海阔天空——读韩敬伟山水画创作的随想” 2006年《国画家》第六期发表作品10幅,论文一篇。 发表论文论文《从回归自然中获得艺术自由》发表于《美术研究》1991年第四期 论文《走出困惑一从传统的再认识中获得艺术表现的自由》发表于《中国画》1994年第三期 论文《黄河文明给予的暗示》发表于《国际交流》1996年第二期 论文《人格涵养的印正——山水画境界谈》发表于《美术观察》1997年第九期 论文《中国山水画语言基础研究》发表于《美术大观》1997年四至九期 论文《体认天地真常——中国山水画的本质追求》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1998年5月21日版 论文《中国山水画基础教学刍议》编入《中国美术论文集》一书,并发表于《美苑》1997年第五期 论文《水墨心理的建构》发表于《美术界》》2001年第二期 论文《魂系黄土塬》发表于《振龙美术》》2000年第二期 论文《画外闲语》发表于《水墨研究》2003年第六期 论文《试析传统山水画现代价值》发表于《新经典·重提学院派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画名师作品展论文集》 论文《中国画创作教学的思考》发表于《美苑》2005年第五期 论文《中国绘画表现刍议》发表于《中国画清赏》2005年第三期 论文《山水画的本质追求与教学体系的建构》发表于《美苑》2005年第二期 随笔《卧云斋琐录》发表于《兰亭》2005年第五期 论文《笔墨结构浅议》发表于《国画家》2006年第六期 教学成果所主持并讲授的中国山水画专业教学课程,2004年8月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04年主持的山水画专业教学建设与改革,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专著、专集出版出版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教授讲堂DVD六部 出版专著《中国画的意与色》、《中国画质地表现》 出版专集《韩敬伟画集》《韩敬伟作品集》《国画写意山水绘画手稿》《水墨精神—当代中国画名家韩敬伟作品及技法》《韩敬伟山水画选》《名家扇画—韩敬伟山水扇面精品》 编入重要典集情况1996年编入中国百位(国、油、版、雕)《中国当代美术家》光盘 1998年编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 2000年编入《中国当代美术1979-1999》 2002年编入《中国现代山水画全集》 2002年编入《中国现代人物画全集》 2005年编入《中国当代美术全集·山水卷》 2005年编入《中国画坛大家》 2006年编入《水墨中国十大家——山水卷》 作品一览个人自述我的一生遭受了很多磨难,有些是不可回避的,有些是自找的。但对于我来说这些磨难都是一种体验,是我一生所享用不完的资本。我学会了忍受忧愁和承担困苦;学会了在艰难中生存和懂得安然若命的重要;明白了坚持不懈、刻苦认真是办好一切事情的基础和时刻准备着是把握机遇的重要前提;道路的选择至关重要,目标确定了就要认真的做下去,不能半途而废。 我从来不认为我很有才华和运气怎么好,我唯一能欣赏我自己的就是认真、踏实、肯干、讲诚信和不懈的努力,还有一个能使我不断进步的自省力。 我有一个好老师(书)每当我打开它就会给我带来无穷的智慧;我有一个好朋友,他当面从来没有褒奖过我;我有一个好太太,她经常提示我要淡泊名利,知足常乐;我一个好女儿,她纯洁善良就像一面镜子常常反照我的内心。 我从来都认为:中国的艺术,是人的精神在不断修养的过程中形而下器时的一种外化形式。因此主体精神建构的成面高低,是决定艺术品质高低的重要因素。我知道在一个经济社会中,不能食不饱腹的去追求精神生活,但偏安于物质,做无极的追求而“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这又是何等的悲哀! 生活总是有“实”有“虚”,只有衣、食、住、行的“实”不足以称生活;还要有“虚”就是心灵生活。当年孔子在楚国看见一群小猪在刚死的母猪身上吃奶。一会都惊慌逃走了。因为母猪已经失去知觉了。不再像以前它们食乳时的感觉了,那样有情感的感觉。小猪虽能见母猪的形体,但感受不到母猪心灵上的爱抚而逃走,可见在这个世上属于“虚”的,心灵生活是多么重要。动物尚且如此何况人乎! 搞艺术的人,更需要一种心灵生活,如果过分的驰骋追逐在名利的角逐场上,而不能自止,终生劳碌而不见得有什么成就,疲惫困苦不知道究竟为的是什么,人的形体逐渐枯竭哀老而人的精神又困缚于其中随之消蚀,到了在钱财与子婴之间不知什么更重要的时候,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这不能不说是最大的悲哀啊! 当人生已过不惑之年,当人生在谋生阶段创造了一定的生存基础,就要追求养生。什么是养生?我想能够满足吃、穿、住、行后便知道注重内心修养:能够安然顺命,既不受哀乐情绪的影响,也不受穷达富贵、毁誉、事变的惊扰;过着一种精神不受外物役使,毫无牵挂的自得自适的人生生活,这就是养生,否则就会走向损生。何谓损生?是驰骋追逐在名利角逐场上,终生劳碌,疲惫困苦,不能自拔,无限度地扩大物质追求而不能自止,使德行被扰乱,真性失去纯朴,这就是损生。 如果真性已失,德行俱残,还谈什么真艺术,不是真艺术还有什么价值而言。可见修养德行,保全真性应当是艺术家的终极所求啊!为了求得这个真性纯朴,人们真有必要在闹市中想法儿安静下来保全德性在谋生中不过分残伤,方有可能恢复真性本初,这样终生所造才不至于是一堆垃圾。 作品评价韩敬伟的中国画越出了水墨写意和工笔重彩的分界,越出了山水、花鸟、人物的分科,以它独特的、令人惊异的风貌出现于画坛。 “《耕地》、《晚归》、《陕北牧童》,可以说是青年画家向母体文化回归,寻求东、西方艺术汇合点的一种尝试。块、面的‘分解’与‘重合’,线、色的自由布局与表现性,意像的错位和‘非常态’的重叠,给古朴的情调里注入新鲜的现代意味,醇香里带点辛辣,近似咀嚼‘怪味豆’。人们还可以从中体验到种种象形文字似的符号:山坡、田野、水纹、游鱼、劲键的枝条,一一‘写’出来,涌动着中国艺术精神和富于个性的感情色彩,像是突破韵格的新诗,像有调无字的山歌。” “浓烈的黑、白、红,三色交织的画面,以金橙、土黄为主调,展开了黄河岸上的《朱田》,展开了巨龙盘旋式的曲线建构的《长城》和触目的沉重的砖块;以及隐蔽在巨峰老树下的《古关口》……这一系列作品,以起伏的黄河大地为母题,苍茫的暮色里,遥射着一道道天光。冥冥中可见伸向天边的道路。时时跳荡着白色光点和宝石绿的树木丛林……还有金色的天空,金色的麦秸,金色的场地……也许说不上‘美’,但却像是东方神话般的神秘、庄严、浑厚、朴实、楚楚动人。热烈的色彩,岩画般的厚重,半浮雕式的塑造,是对‘敦煌大师’的直接传承,也是向着东方表现性的复归。” “韩敬伟在一次又一次延母亲河西行之时,无数次陶醉在温暖低矮的土屋里,恍惚迷失在满是烟草味的窑洞里;那时,他会听见空旷夜空传来一两声犬吠,会感觉叠闪出赶着羊群上坡的少年背影,会重温正月里龙腾虎跃的“社火”,看那些欢蹦乱跳的神姿,光怪陆离的脸谱……,正如和乡民一起交谈,一起背柴,一起高举着链枷打场,一起赶庙会,出入藏寨那样;他感到内心无比充实,无比开阔,既充满了人的庄严感,虔诚感,也体验着人与大自然对话、合一的梦界。这就是他以新的质朴的、无句无束的语言,反复表现《社火》,反复表现《村路》,反复表现《山歌》,每次绝不重复,每次充满着灵感和创造欲的原因,这是和“民间大师”通灵的,属于他自己的创造,画中出现了和民间乡土风情合拍的乡音。 和那样一批水墨淋漓、青绿、暖灰、暖褐、透明色调的图画有很大不同,以藏民宗教生活为母题的《玛泥堆》、《藏寨》、《天国驿站》,表现的不是真实中的梦境,而是梦境里的真实。在这里,人界、地界与天界都在消失,化为一片庄严、一片虔诚,一片劳动创造,一片默默的天人合一之境。人生、岁月、信仰、彼岸、天国……统统编成了锦乡织毯式的画面,在充实、饱满、和谐、心态平衡的布局里,一种东方艺术特有的精神性、表现性,又融进了中国民间艺术的气质、血脉和天然真趣,有如音乐的变奏,将人们引向现实人生,又跃入辽阔无垠的宇宙空间神游。 “画面的最终效果,虽然奇异独特,但却可以唤起直觉的感悟,精神的会意。这里有着恣肆汪洋的笔墨,有着表达情绪和心灵节奏的现代构成,有着具象和抽象的对立互补,有着动荡的色形、点线,传达出一种纯中国式的浓烈的画意,气质和精神。” “‘行万里路’、‘师法造化’、‘搜尽奇峰打草稿’本是历代画家重要的创作思想,但在对大自然的审美观照上,古今画家更多地是看取其雄奇秀丽的一面,而对那些寻常之景、平实之象则少有人描绘,尤其是那贫瘠粗陋的黄土高坡,更难赢得画家们的青睐。而韩敬伟沿着黄河走下来,所看到的正是这不入画家眼目的自然景观,这里少有苍岩雪练、湖光帆影,多的却是土岭荒坡,茅屋窑洞,和那些生于斯、恋于斯、老于斯的再淳朴不过的普通民众。同那些青山绿水相比,这里似乎缺少那种迷人的魁力,但你投入到它的怀抱之中,聆听到它的呼吸时,就会发现这里蕴涵着一种感人至深的东西,这是一块未经凿琢的璞玉,未被污染的净土,在它的至朴中蕴含着至美,正像贾又福在谈到太行山之美时所讲的那样:“较之那些奇峰异洞,虬枝怪石,我更喜欢平平常常的山乡景色,它们像不善说道的庄稼汉,像腼腆的村姑,它的美是内在的,有待人们去发掘。’韩敬伟必定也是观察到了这些,领悟到了这些,所以才以这种‘九死而不悔’的精神去接近它,讴歌它,创作了近百幅凝聚着他的挚爱与深情的作品。 由于这些景致和风情前人少有表现,所以已有的艺术语言也就不能简单地套用,如山水画中的各种皴法就不能直接用来描绘这里的特定的地貌植被,传统山水中的构图法则在这里也多不适用,创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迫使画家必须去探索一种新的艺术语言,去寻找一种新的画面构成。这样,韩敬伟所做的就不仅仅是拓宽传统的创作模式,而且还要以这种新的语言和构成改变人们的审美心理定势,引导人们走进他所发现的美的领域。 从韩敬伟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对传统绘画中的形神观念,时空表现,意蕴构成,直到笔墨章法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变革,固有的规矩法度在他这里都可以打破,他所看重的只是如何将自己的所见、所思和所悟充分地表达出来,他的画风一如滋润他的艺术的黄河之水,一任自己的性情和潜能自由地奔淌在广袤的大地上;又像那在八十年代曾一度横扫了中国的“西北风”流行歌曲一般,是如此的强劲、粗犷、热烈和纯情。同传统绘画比较起来,韩敬伟的国画确有某种“野性”,但这正是他的艺术的生命活力所在,是只有他们这个年龄的艺术梯队才可能具有的品格与优势。 韩敬伟的国画可以说是集中专业画家的艺术素养,民间美术的抒情手法、传统艺术的意蕴渗透和西方美术的现代构成于一体的创作。“他的国画在用笔上是野战无律,在用黑(色)上是随意点染,在构成上是纵横捭阖,但却给人以粗头乱服中见姿质,纵任无方中显功底的感受,颇有化腐朽为神奇,不经意中见慧心的艺术特色。从他的作品中,人们惊奇地发现,在这再寻常不过的黄土坡上,竟有着如此丰富的色彩,如此厚重的体量,如此深邃的意境和如此感人的情思,一扫人们观念中黄土高坡上的萧瑟荒寒,沉闷老旧的印象,这里的高岭长坡、茅舍窑洞无处不有生机,无处不有诗意,清新、明快、幽邃、隽永构成了韩敬伟国画创作的主旋律。作品中没有丝毫的颓唐伤感的成分。各种色彩的运用,更突出这一特色。红、蓝、绿几种色彩的巧妙运用,使画面变得十分明亮,尤其是用纯白色以没骨法勾画林木和烘染氛围,更使作品显得格外清爽剔透,沁人肺腑。” “既有新意,又有传统,既见功力,又不失潇洒,不做作,不雕琢。看来这位画家很懂得古人遗训:吾辈处世不可一事有我,惟作书画者必须处处有我之道理”。“韩敬伟的画作无论幅面大小,容量都很大。一批源於黄河两岸的风情画,若论北方农村那种沉雄厚拙的地貌人文内涵的捕捉,有赖其构图经营的精妙,人物与环境山川的现代构成,切割与融合,合理与非合理间自由取舍,主观情感的表达、内心深沉的爱与诗情画意的抒发,充溢着灵动与高明。若论笔墨设色,不失黄土坡的苍茫浑朴,然而还透出了作者轻盈、灵巧的特色。深温其钩勒、点染、泼墨、泼彩、均感有机谐和,交织错落,对比有致,写意与工笔之间,又参差装饰情趣,自由驰骋,我看得出来,他的气质属内秀者,以巧取胜。但他匠心独运的追求着凝重、刻意的多变和严整。无疑对于坚实为主体是传统艺术之本领悟的很深。” “他突破了在人所谓‘图形莫善于画’,令人所谓‘栩栩如生’之类的绘画观念,而走进了精神感悟的领域。画是精神信息的形象性的载体,绘画的形象性,可视性,只是其外在的特点,用可视的绘画语言传达人的精神信息,才是绘画艺术的生命所在。曾经困惑过的敬伟,意识到画画不是如实地再现事物的表面造型,而是为了表现人和人,人和自然之间可以往来的精神时,便走出了困惑的窘境。 当然,绘画又确实赖于可视的形,如何造型,造怎样的形,以什么样的笔墨,色彩来造形,以怎样的构成来布形,是正在走向现代的中国画在观念发生了变化之后迫切需要解决的语言问题。贴近现实又不以如实再次现实为艺术使命的韩敬伟,在现实中撷取那些美的造型,又随着他那些如梦似魂的构思进行了意象化的处理。他强调了人物气质的精神性的表现,强化了水石土木特有的韵律,创造了一片既有现实生活的亲切感又带有某些神秘意味的造型世界。他又将线的节奏,墨的韵味和富有魅力的色彩交织在一起,将中国画的、西洋画的,民间艺术的手法冶为一炉,在缜密的章法里精心地处理虚灵之处和边边角角的构成,造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样式。他的这些手法和他力图表现的情思作为一个整体,形成了他那朴实中寓有精巧,缜密中不失空灵,以浪漫之思表现现实,欲图融合笔墨和色彩,文人艺术与民间艺术的新的画风,一种中国画的现代风神,一种独属于他自己的格调。 “韩敬伟,笔名老坡。以其风格独具的黄河题材作品,独立于中国画界。他虽然刚过“而立”之年,所构筑的绘画境界欲已然是成熟的大家风范。“韩敬伟走黄河,所领略的不是奇异风光和世俗的感人的景致,而是岸边的人生状态和原生形态。他历尽千辛万苦,在黄河岸边逡巡,寻找使人们这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力量,并从黄河流域民间艺术中领略到一种潜藏在民间和大自然里的自由精神,这是艺术家理想中的至高至纯的人生境界。韩敬伟走黄河是一种修炼。他不仅在苦行的过程中找到了中国艺术精神的本质,更重要的是,他已使这种艺术精神成为自己精神的内核,并在创作中得以全面而自由地呈现。 他只想站在真正的自然与现实之上,创造另一片大自然另一条黄河,创造另一种人生,而那是艺术的自然的人生。因此,他不着意表现客观的外在的黄河上的事物,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情感上的波动,而是将外在的景致化成属于他个人的符号,再按自己的心性进行自由的构想与组合。所以,在他笔下的黄河画上,再也无法寻找到黄河的外形,黄河早已成为他精神的一部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