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释义

曼施坦因、隆美尔和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著名陆军战术“闪电战”创始人。当然,从政治角度来说,他们绝对是助纣为虐的法西斯帮凶,对别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战争罪行,是希特勒祸害天下的杀手。

中文名: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外文名:HeinzWilhelmGuderian

别名:古德里安

国籍:德国

出生地:但泽南部魏克塞尔河

出生日期:1888年6月17日

逝世日期:1954年

职业:德国陆军总参谋长

毕业院校:柏林陆军军官学校

主要成就:闪击战创始人

代表作品:《注意——装甲兵》,《闪击英雄》

政党:纳粹

简介

而从军事角度来看,他们过人的军事素质,出色的军事指挥艺术,对世界军事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确实值得后人研究。与那些制造屠杀的纳粹德国政客们和党卫军首脑相比,身为正规的德国国防军优秀将领的他们还算清白,他们虽在希特勒的战争中策划指挥,德国组建了装甲部队却反对纳粹的屠杀和灭绝政策,更没有参与屠杀暴行。也许正因为这点,加上他们令人惊叹的军事造诣,使他们赢得了敌国的尊敬和历史学家,军事学家的客观评价。

古德里安的闪电战,装甲集群,不到一个月就灭了波兰。一个月多就灭了法国,敦刻尔克大撤退要不是希特勒吃惊闪电战的速度,以为有诈,不让进攻,那33万英法联军早就让他给灭了。进攻法国时,他曾说“我没有时间俘虏你们。放下武器从道路上滚开,免得挡路”。他是闪电战之父。

生平事迹

成家立业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Heinz Wilhelm Guderian) 于1888年6月17日生于但泽南部魏克塞尔河附近的Culm(当时属德国,现属波兰)。从 1901年到1907年,他就读于军事学校和柏林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他作为一名准尉加入了他父亲指挥部队。1908年,他到梅斯的军事学院学习,晋升为少尉,后又回到了原部队。1911年,古德里安和Margarete Goerne相爱,但他父亲认为他还太年轻而不应该过早结婚,因此派他到第三无线电营执行任务。1913年,他终于和Margarete结婚,他们生有两个儿子,二战期间都跟随装甲部队作战,老大后来成为一名将军。

1913年10月,他与在汉罗福省驻防时相识的玛加丽特哥尔尼小姐结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骑兵部队担任指挥官和参谋。1922年,他调到陆军运输处,开始确立机械化观念。青年时的古德里安,就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从不满足于现有的战术、技术和兵器。他经常在《军事周刊》杂志上发表探讨当代军事问题的文章,以至这个周刊的主编阿托克将军经常访问这位年青的军官。他常常利用战术演习和兵棋推演的机会,发表自己关于战车将成为地面战场主宰的新观念。于是,古德里安逐渐有了名气。1931年,他出任摩托化部队总监部的参谋长。

德国组建了装甲部队

1934年7月,德国组建了装甲部队,希特勒派古德里安为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系统地研究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战术方面的经验教训,特别是英国人利德尔·哈特和富勒的军事理论,逐渐萌生了以机械化部队为主体,各军兵种密切协同的战术思想,希特勒信奉的机动、攻击、迅速的“闪击战”理论,也为古德里安欣然接受。装甲兵总监这个职务,使古德里安得到了把自己的战略战术思想付诸实践的机会。

德国装甲兵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930年,德国的摩托化部队只有几辆陈旧的装甲侦察车和几个摩托车连。到1932年,参加演习的摩托化分队还在使用模型坦克。古德里安担任装甲兵总监后,德国装甲兵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希特勒非常欣赏古德里安坦克战的理论和实践,他不仅在财力物力上优先满足装甲兵发展的需要,而且每当演习和试验新坦克时,他都亲临现场。当他第一次参观古德里安组织的坦克群进攻演习时,面对排山倒海的钢铁洪流,他高兴得手舞足蹈:“这正是我想要的东西!”1935年3月,希特勒彻底撕毁了凡尔赛条约,德国陆军当年就把一个装甲旅扩编为三个装甲师,每个师有561辆战车。古德里安是其中的师长之一。

古德里安的过人之处是他的战术远见。他设计的作战形式就是坦克集群的高速进攻。1936年至1937年,他写了一本名叫《注意——装甲兵》的书,书中阐明了他以后在战争中运用的坦克战术。1938年,希特勒任命古德里安为机动部队总监,统管装甲部队的一切组织和训练事项。这一年,德国又试制成功了两种新型坦克,这两种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德国装甲部队的基本装备。同年,希特勒吞并奥地利时,古德里安率两个装甲师打头阵。尽管路上有些战车因技术故障而抛锚,但还是在两天之内前进了数百公里,创造了部队机动速度的新记录。从而显示了装甲部队的优越性。

古德里安任第19军军长

1939年,古德里安任第19军军长。这个军包括一个装甲师和两个摩托化步兵师,在闪击波兰的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出色地执行了希特勒速战速决的战术原则,也使自己提倡的“闪击战”理论获得了惊人的成功。古德里安把他所在的“北方”集团军群中的两个装甲师和两个轻装甲师集中起来使用,横冲直撞,锐不可当,强渡了那累夫河。9月14日,突破了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的筑垒地域,17日与“南方”集团军群的前卫装甲部队在布格河畔的符沃达瓦会师。古德里安像隆美尔一样,从来不在后方指挥,他总是乘坐装甲指挥车与先头部队一同前进,靠无线电同他的指挥机关和各师师长保持联系。有时由于前进速度过快,甚至进入己方的炮击区而险遭厄运。

古德里安又转战西线

波兰投降后,古德里安又转战西线。他指挥的19军属伦德施泰特指挥的“A”集团军群。1940年5月,该军作为在色当地区的攻击主力,从法军防线上打开一个缺口,5月13日就渡过马斯河。一天之后,古德里安坦克军在色当以西和以南扩大了桥头阵地,并击退了法军第三装甲师和第四装甲师的多次反击。当时在他看来,只有两件事可以阻止装甲部队的前进,即汽油耗尽和到达英吉利海峡。但是,德国最高统帅部包括希特勒在内都对装甲部队高速进攻获得的巨大战果感到惊疑,为防止法军发动翼侧反击,急令各坦克部队停止前进。对前线情况了如指掌的古德里安及一些前线指挥官们认为,这无异于放弃奇袭,会丧失一切初步战果。于是他们据理力争,终于获准作进一步的“强力侦察”,“扩大桥头阵地”。古德里安对这项命令加以灵活解释,率领部队沿索姆河一线神速前进。5月18日到达圣康坦,19日强渡索姆河,20日其前卫抵达阿布维尔和英吉利海峡,接着又由阿布维尔向北推进,22日占领布伦。6月初,古德里安被任命为第二集团军司令,率领所部又取得了一连串的重大胜利。古德里安和他的坦克兵拖着德国陆军前进,创造了现代史上空前的胜利。

德国发动侵苏战争

1941年6月22日,德国发动侵苏战争,古德里安指挥的第二装甲集群属中央集团军群,担负了向莫斯科方向突击的任务。战争初期,他们节节获胜,10月份,曾攻到距莫斯科几十公里的地方。但到12月初,由于冬季的来临、苏军的英勇抵抗和德军战略目标分散等各种原因,进攻莫斯科之战以失败告终。12月6日,古德里安被撤职,编入预备役,过了一年多闲散生活。1943年2月,希特勒在斯大林格勒遭到惨败之后,又重新起用古德里安,任命他为坦克兵总监,让其负责装甲部队的发展、组织和训练。在他任职期间,德国著名的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投入生产并装备部队。

1944年7月,谋杀希特勒的事件败露后,与此事无关的古德里安出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长。但这时德军的失败已成定局,第三帝国大厦将倾,已是独木难支。1945年3月底,希特勒免去了古德里安总参谋长的职务,再次将其贬入预备役。5月10日,古德里安被美军俘虏。不久获释。

1954年,古德里安病逝。这位坦克战专家虽然到底没有挤进元帅的行列,但他为法西斯德国称雄一时所起的作用以及所负盛名,并不亚于纳粹德国26位元帅中的任何人。他的肖像至今仍挂在德国的装甲兵军营中。

人物介绍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Heinz Wilhelm Guderian,1888.6.17~1954.5.15),德国陆军一级上将(1888-1954),杰出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统帅,装甲战的倡导者,也是“闪电战”“坦克战”的提出者,被誉为“德国装甲兵之父”。

1888年6月17日,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古德里安在维斯托拉河边的库尔门地方出生了。他的父亲菲特烈·古德里安是第二波美安里亚轻步兵营的中尉,而他的先世只有地主和律师两种职业。他的母亲。卡拉娜克尔齐霍夫。

学业

因为他父亲是个职业军官,于1891年调驻阿尔萨斯州的柯尔马。6岁那年。他就在那里入学读书了。到1900年,他的父亲又调驻柏林州的圣阿伏德。这个地方小,没有高级中学,所以家里就必须将他送到一个可以寄宿的学校里去。因为当时他父亲的收入很有限,所以他父亲希望他的两个儿子都以军人为职业,因此他父亲就把选定军官学校作为他们的升学对象。1901年4月5日,古德里安就和他的弟弟一起进入了巴顿地方的卡尔希鲁赫军官学校,一直到1903年4月1日,古德里安才转到柏林附近的学校——大里希特场的中央军官学校去学习军事。1907年2月,古德里安毕业了。他被分配到驻在罗林州,比特赫的第十汉罗福里亚轻步营当见习官,而这个营的营长又恰恰正是他的父亲。这个意外的好运使古德里安在离家6年之后,又可以暂时享受一下家庭生活的快乐了。

梅兹又一次参加了短期军事训练

1907年4月至12月间,在梅兹又一次参加了短期军事训练,于1908年1月27日,正式授予少尉军衔。从此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为止,他都过着一个很愉快的低级军官的生活。1909年10月1日,他们的轻步兵营被调到汉罗福省,去担任驻防的工作。在那里他与玛加丽特哥尔尼姑娘订了婚,经过4年的浪漫恋爱生活之后,他们于1913年10月1日才结婚。自此以后,玛加丽特哥尔尼就成了一直与古德里安同甘共苦的贤内助了。但是他们新婚的快乐很快被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所代替。从1914年8月2日起,以后的四年中,他只回家过一次渡过一个短短的假期。他上前线后不久,他们有了第一个儿子。

不幸的是战争开始不久,古德里安的父亲就去世了。这对他来说既是个重大的打击,又是个不小的损失。因为古德里安一直把自己的父亲当作是自己塑造典型的军人和完整的人性方面的楷模。古德里安很为自己是位军官的儿子而感到高兴和自豪。

他的战术思想在德国军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古德里安关于装甲兵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及闪电战的战术思想在德国军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他能把此理论付诸实践,所以,他有德国装甲兵之父及闪击英雄之称。古德里安的理论在他所著的回忆录《闪击英雄》一书中有如下的叙述:“1929年我已确信,坦克单独行动或协同步兵行动都不能取得决定性的成果。

对军史的研究理论的创立

在英国举行的演习和我们利用模型的演练都加深了我的如下认识:只有支援坦克的其他兵种具有与坦克相同的行驶速度和越野力时,坦克才能充分发挥其威力。在诸兵种合成兵团内,坦克应起主导作用,其他兵种则根据坦克的需要行动。因此,不要把坦克编在步兵师内,而要建立包括各兵种的装甲师,以使坦克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古德里安所提倡的闪电战术有三个要素,即奇袭、快速和集中。他认为在作战中应大量而集中使用坦克,坦克与飞机密切配合,突破对方的某一狭窄地区,其后由坦克和步兵的合成军队着手扫荡对方的阵地及据点,迅速扩大占领区域,实施包围、合围,歼灭对方部队,迅速向纵深发展胜利。古德里安认为这种战术对进攻战役的胜利和整个战争的胜利将起着重要的作用。他还认为坦克武器具有三个特征:装甲、运动和火力。凡是要准备进行激烈战斗的一切坦克,应具有相当强度的装甲,能够不为对方的防御火力所击毁;要想取得胜利,尽量使坦克运动迅速,不顾敌人的阻挠,一直向前运动,使敌人无法建立一个新的防线,最后把攻势深入敌人的后方,火力是坦克武器的最重要特征,它的火炮在坦克静止和运动时,都可以开炮射击,坦克前进时,可以把它的火力携带着一同行走。

不仅在于创立理论主要的是注重付诸实施

古德里安上述理论的创立,一方面是他总结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摩托化车辆运输部队的经验和教训,从中得到启示:另一方面,他汲取了英国人福勒、李德哈特等人著作中的主张和思想。李德哈特是第一个注意到使用装甲兵作远距离的突击,向敌人的交通线发动攻击,而且建议成立一种装甲和装甲步兵混合单位的新兵种。以后古德里安所创建和训练的部队就正是这样的新型师。古德里安的贡献不仅在于创立理论,而更主要的在于将它付诸实施。他主持改进和试制新型坦克,如“虎”型、“豹”型坦克。古德里安的军事理论、建议和实践,曾遭到一些高级将领的激烈反对。但富有侵略性的希特勒,出自他对外扩张的需要,却大力支持古德里安的战略战术观点。1933年,德国兵工署主持的近代兵器发展表演会上,当希特勒看到古德里安亲自指导的摩托化部队表演时,情不自禁地一再说道:“这就是我所希望的东西!这就是我所需要的东西!”1934年,德国成立了装甲兵司令部,希特勒任命古德里安为参谋长。1935年德国建立起3个装甲师,古德里安任第二装甲师的师长。每个装甲师中有一个装甲旅,其坦克总数不少于561辆,支援它的有一个摩托化步兵旅,另加摩托化炮兵、工兵、通信和战防等单位,还有一个搜索营。从此,德国装甲兵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闪电战的第一次实地表演

1939年9月,德国法西斯对波兰进行突然袭击(参见波兰战役),这是闪电战的第一次实地表演。当时古德里安刚就任第十九军的军长,下辖有一个装甲师、两个摩托化步兵师。它的任务是突入波兰边防线,其后从波美拉尼亚快速前进,直抵维斯杜拉河,切断波军通往波兰“走廊”的退路。古德里安不喜欢在司令部里发号施令,而是在前线直接指挥。他往往乘坐他的装甲指挥车随同领先的装甲部队一起前进。这样,他可以及时掌握多变的战况及有利战机,用无线电与军部及各师师长联系,并下达命令。古德里安在率部进攻波兰时,曾遭到波兰骑兵的英勇抵抗。但是,战马与坦克搏斗,马刀马枪与坦克火炮对阵,终于造成波军的惨败,使古德里安初次尝到了坦克战的甜头。古德里安在这次闪电战中也遇到了在平素演习时所碰不到的问题,他在回忆录中有这么一段惊险的描写:“9月1日清晨4时45分钟的时候,全军都同时在边界上开始行动。最初地面上有一层浓厚的晨雾,使空军不能对我们作任何支持。我在第一次攻击波中,就和第三装甲旅一同前进,一直到曾贝堡以北的最前线,那就是序战开始的地方。不幸得很,虽然我已经严令第三师的重炮兵不得开炮射击,但是在大雾之中,他们还是忍不住开炮乱打起来。第一颗炮弹恰好落在我的指挥车前50码的地方,第二颗就落在后50码的地方。我马上想到要是再来一颗的活,就一定会直接命中。于是马上就命令驾驶员转过车来离开这个地区,这种突如其来的炮击使驾驶员有一点神经错乱,拼命的一冲就掉在一个沟里去了。”

感触

这次波兰战役确是速战速决,9月底波兰终于败亡。德国之所以在这一次战争中能够这样迅速的取得成功,使用装甲兵力量和进行闪电战是一大原因。1939年10月27日,古德里安在希特勒总理府得到骑士铁十字勋章,他为自己如此之早就受到了这种勋章。深以为荣,并认为这是他经过长期苦斗建立起来的新型兵种——装甲兵的一张成功证明书。在这次战争实践中,古德里安感到坦克需要更厚的装甲,其火炮的射程和穿透力需要增强。

黄色方案

1940年2月,德国陆军总司令颁发关于进攻西线——“黄色方案”修正案的训令。这次战役的目标是占领荷兰、比利时和法国,迫使英国缔结有利于德国的和约。“黄色方案”是曼斯泰因拟制的。但是,古德里安在计划和执行该方案中都起了一定作用。为了进行西线战争,希特勒调集了136个师,3000余辆坦克,4500余架飞机,分为“A”、“B”、“C”三个集团军群。“A”集团军群辖44个师作为左翼,担任主攻,由龙德斯泰特上将指挥,从亚琛至摩泽尔河一线发起攻击,突破色当,直插英吉利海峡沿岸;“B”集团军群辖28个师,由博克上将指挥,任务是越过荷兰和比利时,作为右翼插入法国;“C”集团军群17个师,由勒布上将指挥,其任务是牵制马奇诺防线上的法军。此外,还有47个师作为预备队。古德里安的第十九军隶属于“A”集团军群。1940年3月,“A”集团军的高级将领被召集到柏林总理府中,每一个将领都要报告自己所担负的任务,以及将如何去执行自己的计划。古德里安谈到自己的任务是:在奉命进攻之日,就要越过卢森堡的国界。经过比利时南部,然后突破色当,渡过马斯河,并在对面建立一个桥头阵地,以掩护后续的步兵军渡河。他计划战争的第五天就强渡马斯河,并在当天下午在对岸建立好桥头阵地。当古 德里安汇报到这里时,希特勒发问道:“那么以后你又准备做些什么呢?”古德里安回答说:“除非我已经接到了其他的命令,否则我将决定次日继续向西推进。最高统帅应该决定我的目标是亚眠还是巴黎。我个人的意见认为正确的路线是通过亚眠,直趋英吉利海峡。”这里反映了古德里安一再强调的原则——装甲兵在进攻时应永不停顿。但以后的事实却令人费解,希特勒命令德军停止前进。

迷惑着我们的战争之雾不久就完全廓清

1940年5月10日,德国法西斯野蛮地对西线发动前所未有的大规模进攻(参见法兰西战役)。古德里安的十九军两个装甲师于5月14日一拥而过。当晚在马斯河上匆促搭起浮桥,向西前进。5月16日,古德里安正处在一往无前的喜悦之中,在他回忆录中这样写道:“迷惑着我们的战争之雾不久就完全廓清,我们已看见青天,结果一切都在我们预料之中。我从第一装甲师的一千前进纵队旁边走过。那些人员都神采飞扬,他们都了解我们已经获得一个完全的胜利。他们向我欢呼着说:‘老头子,这一仗打得真好!’现在所有的道路部分配给三个装甲师,他们一路马不停蹄向西疾驶。”但是,次日清晨,兵团部命令古德里安军队立即停止前进。古德里安以要求免职而力争,于是在集团军批准之下,继续作“威力搜索”。他立即故意对“威力搜索”作了广义的解释,命今部队迅速挺进。5月18日古德里安部到达圣昆丁,次日强渡索姆河,5月20日他亲自督导第一装甲师占领亚眠城后前出至英吉利海峡沿岸,5月23日进抵距敦刻尔克约20公里的阿运河地区,封锁了布伦和加来。当时40万英法联军退缩在敦刻尔克的狭小地区内,前面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后面是如虎似狼的追兵,丢盔卸甲,溃不成军。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5月24日,希特勒在戈林等人怂恿之下,不颐勃劳希契和哈尔德的反对。绐“A”集团军群的坦克部队下达了命令:停止前进!这样英法联军便取得了3天时间修筑防御工事,掩护退却。从5月26日到6月4日,英法和其他盟军经过9个昼夜的苦战,33万多人渡过海峡,进入英国。另有4万多名法军未来得及撤退就当了俘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敦刻尔克撤退。关于希特勒为什么要命令停止前进的问题,至今还是个谜,军事历史学家们进行着激烈的争沦,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成为一大历史悬案。5月29日,古德里安指挥的第十九军奉命从敦刻尔克附近撤回,由第十四军接防。他对希特勒停止前进的命令深为不满,对英法等国军队能生还英国深以为憾。他在回忆录里这样写道:“假如当时我们能够俘虏到英国远征军的全部兵力,那么未来的战局发展恐怕也很难预言了。无论如何,像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军事胜利,也可以使外交家多了一个讨价还价的机会,不幸得很,这个大好机会却给希特勒个人的神经质弄糟了。”1940年6月1日,为希特勒卖命有功的古德里安得到了重用,担任了第二坦克群司令。

古德里安上任之后

他对德国的战争形势作了预测。他认为,到1944年,德国就该准备发动大规模的攻势。而进攻的方式,还应是以装甲部队为主,到时,一个装甲师,只有当它的坦克和其他种类的兵器和车辆保持一种正确的比例时,才会有充分的战斗力。德军每一个装甲师,照原定计划应有4个坦克营。换言之,全师需要坦克总数为400辆,如果全师坦克数量减至400辆以下,那么它们的全部组织就不能够成为一个有实力的攻击力量。而现在展现在古德里安面前的装甲部队竟没有一个符合这一标准的。因此,在古德里安看来,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是,重建装甲师,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古德里安拟定了1943年适用的组织系统表(计划)。关于坦克装备,他认为德军当时的主战坦克是Ⅳ型,它主要用于非洲和东方战线,仍需要大量的补充和提高。而“虎”型和“豹”型坦克的生产是不受冲击和影响的。他们还对坦克的性能进行了改进。特别是其火力系统,并把75mmL48的火炮加装在了Ⅳ型坦克上了,大大提高了这种坦克的性能。为了增加坦克的数量,古德里安还想了另外一个办法,那就是延长坦克的使用寿命,为此他们对新型的车型进行反复实验,尽量使其性能尽善尽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例如“豹”型坦克的生产和投入使用的过程就是这样的。古德里安常常去工厂和坦克学校了解情况。处在卡斯尔的亨西尔工厂是生产“虎”型和“豹”型坦克及88mm战防炮的工厂,古德里安常来这里视察,有时也去学校拜访坦克设计者。他对“虎”型坦克“菲迪南”式的坦克设计者波尔西教授所设计的坦克火炮系统即88mmL70火炮的性能,及时指出了它的弱点。对坦克的“围裙”的改进也提出了意见。

为了满足战争对战斗力的需要

还调整了装甲部队的编制,他把每个师的坦克团又扩编成坦克旅,每个旅辖四个营。编制的扩大,对坦克的需求也就越大。在古德里安的努力下,德军的坦克的生产与装备有了一定的改善。尽管他的努力也没能够改变德国的命运。古德里安抓坦克的生产对于德国支持战争是有很大作用的,德军生产量最多每月达1955辆。

斯大林格勒会战使德军失去了战略主动权。但是,希特勒不甘心失败,决定于1943年夏天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发动一次大规模进攻战役,代号为“堡垒”,妄想制造一个“德国的斯大林格勒”,夺回已经失去的战略主动权。1943年5月初,希特勒在慕尼黑召集会议,听取高级指挥员的意见,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官克卢格元帅表示赞同,制定“堡垒”战役计划的屈希勒尔对胜利充满信心,而曼施泰因表示疑义。古德里安直言不讳地指出,对库尔斯克的进攻是没便宜可占的。5月10日,他再次去见希特勒并劝阻他发动这次进攻。古德里安说:用装甲兵去硬攻具有坚固防御的库尔斯克是愚蠢的。最后,希特勒还是决定执行“堡垒”计划。德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南北两翼集中了17个坦克师3个摩托化师和18个步兵师进行进攻,这是战争史上最大的一次坦克大会战。库尔斯克战役从7月5日开始,8月23日以德军的失败而告终 。在这次战役中,德军损失50余万人,3000门大炮,3700多架飞机,1500辆坦克。至此,德国的装甲兵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正如苏联元帅科涅夫后来所描述的,库尔斯克战役的枪声是“德国坦克兵这只天鹅临终时的哀歌”。

1944年6月6日,英美等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参见诺曼底战役),苏联红军又展开了大规模的夏季攻势,德国岌岌可危,统治者内部危机加剧,6月20日终于爆发了谋刺希特勒事件。希特勒在一时无人可用的情况下,于7月22日任命古德里安为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当时整个战线已危如累卵,不可收拾,但古德里安接受任命,并以总参谋长名义连续发布两道命令,向最高统帅希特勒保证全体军官对他永远效忠。从这里可以看到古德里安法西斯将军的顽固本质,尽管他同希特勒在具体问题上有过矛盾,有过争论,甚至直言相谏,但他们在对外扩张、反共、反社会主义等方面是基本一致的,古德里安始终忠于希特勒,并以德国普鲁士军国主义的传统为荣,为德国的对外扩张辩护。当有人问他为什么在1944年接受这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使时,他总是简单地回答说:“军人是应该服从命令的。”

当古德里安接受陆军参谋总长的任命时,他的前任交给他的,不仅是一群完全丧失了组织力的幕僚,而且也是一个完全瓦解了的前线。现在古德里安手里唯一可以动用的兵力就是在南乌克兰集团军后方的罗马尼亚部队。但是,这些部队距所需要的地方很远。需要铁路的运输,而且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够把他运往北方。国内新训练的军团新生兵力也有限,大部已运往前方,以补充惨败后的中央集团军。

古德里安最得力的助手温克将军,他是南乌克兰集团军的参谋长。他对罗马尼亚的情况十分熟悉,所以在征得了南乌克兰集团军总司令的同意之后,古德里安就向希特勒建议,把凡是在罗马尼亚境内可以抽出的兵力,都调往北方,以填补中央集团军和北方集团军之间的空隙。希特勒很快同意了他的建议,同时希特勒又下令把南乌克兰集团军总司令——夏纳尔与北方集团军总司令——费里斯勒相互对调。并且破例给南乌克兰集团军总司令等以相当大的权力。这些措施的实行,使北方俄军的攻势暂告停顿,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其实,北调南乌克兰集团军在古德里安看来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那就是想乘机使这些部队撤出波罗的海国家,借以大量缩短战线。他认为要想使北方集团军不至于在目前这种危险局面中,遭到全歼的结局,这种撤退是很有必要的。于是夏纳尔将军奉命制定了一个为期三四周的撤退计划时间表。古德里安又将他的时间表压缩到?天。9月16日至9月26日德军进行了一些反攻行动,恢复了两个集团军之间的联络。这一次胜利的主观原因是斯塔希维兹上校指挥的部队的英勇善战,更难得的是,他指挥的部队恰恰是一支临时拼凑而成的装甲师。这次小小的胜利给撤退军队造成了极好的良机,但是北方集团军却迟迟不肯遵命行动。因而贻误战机,于是在10月间俄军又重新突破了德军之间的联络。后来德军又几经努力,结果还是失败了,于是北方集团军的一切补给只能完全依赖海上运输了。

就此问题,古德里安与希特勒发生一场激烈的争沦。古德里安主张,为了保卫德国本土,应把这一部分宝贵的兵力撤出。而这场争论除使双方的感情都感到不愉快外,其他毫无结果。

当西线的战事正由大西洋长城向西线长城节节败退的时候,在东线的战斗也一直未停。在东线的南端,一切想阻止苏军前进的企图都失败了。短短的时间内,苏军占领了整个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的大部分。

12月初,希特勒把他的大本营从东普鲁士迁移到吉逊附近的齐根堡,这样可以使他更接近西线战场。以便亲自指挥现在即将在西线方面所发动的最后攻势。为此,他进行了必要的准备,新成立了两个装甲军团,第五装甲军团,由曼陶弗尔将军指挥;第六装甲军团由戴垂希上将指挥。但在这次行动计划中,希特勒又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胃口张得太大。西战场总司令龙德斯待元帅和“B”集团军总司令莫德尔元帅,都曾经一致建议把这次行动限定在一个目标上,可是希特勒拒绝了他们的建议,而坚持要实现他那个“伟大”的理想。

12月16日开始正式进攻,曼陶弗尔将军的第五装甲军团,率先对敌进攻,并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但自此之后德军再也没能有任何的突破了,到了12月24日,任何一个稍有理智的军人都可以认清这场攻势是已经输定了。

12月25日,古德里安乘火车去左森。当他还在旅途的时候。希特勒在事先未经古德里安知道的情况下,就直接下命令把吉利所属的一个党卫军,包括两个党军师在内,从华沙以北地区调往巴尔干以解布达佩斯之围。这些部队本来就是充当朗哈德集团军的预备队。现在要把它们调走,当然这使古德里安和朗哈特都感到很伤脑筋。因为战线本已经太长了,兵力又不足,再也经不起大的调动了。同样古德里安和朗哈特都向希特勒提出了反对意见,自然也得到了希特勒的反对。不得已,在1945年的元旦上午,古德里安向希特勒报告说,元旦下午吉列的党卫军,在巴尔克第六军团的指挥下,准备开始进攻,以解布达佩斯之围。希特勒希望这次攻击能获得极大的成功。可是古德里安却没对这次行动抱有多大的奢望,因为不仅准备的时间不够,而且所有的军官也不像以前那样充满生机和活力,也可以说是士气不如从前了吧。果然,最初阶段的行动虽很顺利,但最终并没有冲破苏军的包围,因而也没能达到最终解围的目的。

1945年1月12日,在巴拉罗夫桥头阵地的苏军开始发动了一个准备周密的大攻势。苏军在巴拉罗夫一线上,展开了14个步兵师、2个独立坦克军以及其他直属单位,苏军的攻势很成功,一直突入德军的防线。1月28日,苏军在鲁本附近渡过了奥德河,并且建立了一个桥头阵地。很明显这是苏军为将来攻占柏林而进行的一个准备步骤。苏军的主帅朱可夫元帅早已认清了德军的弱点,他的攻势越来越猛了,德军甚至是整个德国的形势越来越不妙了。战争进入到3月份时,在一些城市里已展开了巷战,德国败局已定。于是希特勒准备下令炸毁工厂、水电设备和铁路桥梁,以防止它们落入敌人之手。古德里安反对这一决定,因为他会给德国人民带来史无前例的洗劫,并下令自己的部队不准滥施破坏。除此之外,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陆军参谋总长的古德里安还能做些什么呢?

1944年7月以后,德国已处于四面楚歌。苏军发起1944年夏秋季大反攻,开始越出国界,进军东欧;英美盟军则向东挺进。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蓬勃发展。战斗进行到1945年3月,德国法西斯已处在最终灭亡的前夕,苏军和英美军队都为攻克希特勒法西斯的巢穴——柏林而加紧准备工作。就在这时,希特勒就某一战斗的失败的责任问题同古德里安争吵起来,因此于3月28日以“古德里安上将的健康问题需要6个星期的病假”的命令将古德里安免职了。古德里安在夜色苍茫之中回到了家,其妻子向他说道:“今天你出去的时间真是长得可怕呀!”他回答说:“是的,而这也就是最后一次了。我已经被免职了。”5月初,古德里安到了提罗尔,5月10日,德国无条件投降宣布之后,他曾被美军所俘,但旋即获释。古德里安于1954年因病去世。著有《注意!坦克》、 回忆录《闪击英雄》(德文版称《 一个士兵的回忆录》、英文版称《坦克指挥官》)等。

年谱

1888年6月17日生于维斯瓦河边的库尔姆

1894年在阿尔萨斯州科尔马尔入学读书

1901—1902年卡尔斯鲁厄军校肄业

1903—1907年柏林中央军校肄业

1907年2月28日入第十轻步兵营任见习官

1907年4—12月入梅斯战争学校受训

1908年1月27日任少尉职

1909年10月1日调驻汉诺威省

1912—1913年在第三通信兵营服务

1913年—第一次大战爆发在柏林陆军大学服务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1914年8月2日—1915年4月任无线电台长,首先在西线战场第五骑兵师中工作,后又调到佛兰德战场第四军中服务

1914年10月升任中尉

1915年4月—1916年1月担任第四军的助理通信官

1915年12月升任上尉

1916年1月—8月担任第五军的助理通信官及在该军各附属单位中服务

1916年8月—1917年4月担任第四军的通信官

1917年4月转任第四步兵师的参谋官

1917年5月暂代第五十二预备师的参谋长

1917年7月暂调第十预备兵团服务

1917年8月重回第四步兵师服务

1917年9月任第十四步兵团第二营营长

1917年10月在C军区任参谋官

1918年1—2月在色当受参谋军官训练

1918年2月28日调陆军参谋本部服务

1918年5月调任第三十八预备兵团军需官

1918年10月调任德国在意大利占领区军事管治局行政科长

边防军时代

1918年11月在柏林普鲁士军政部东部边防总局中服务

1919年1月在布里斯劳南区边防指挥部服务

1919年3月在巴登司坦北区边防指挥部服务

1919年5月在“铁师”参谋处服务

1919年10月在国防军第十旅服务

1920—1922年任第三轻步兵营第十一连连长

两次大战之间

1922年1—3月在慕尼黑第七摩托化运输营实习

1922年4月1日调国防部摩托化司服务

1924年10月1日调第二师师部服务

1927年2月1日升任少校

1927年10月1日调回国防部任职于陆军参谋本部中的运输处

1928年10月1日兼任柏林摩托化运输兵训练处的战术武官

1931年2月1日任第三摩托化运输营的营长

1931年2月1日升任中校

1931年10月1日调回国防部任摩托化兵总监部的参谋长

1933年4月1日升任上校

1934年7月1日任装甲兵司令部的参谋长

1935年10月15日任第二装甲师的师长

1936年8月1日升任少将

1938年2月4日升任中将同时接任第十六军的军长

1938年3月10日占领奥地利

1938年10月2日占领苏台德地区

1938年11月20日升任二级上将并接任机动兵总监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年8月任第十九军的司令

1939年9月波兰战役

1940年5—6月西线战场之役

1940年6月1日任古德里安装甲兵团总司令

1940年7月19日升任一级上将

1940年11月任第二装甲兵团总司令

1941年10月任第二装甲军团总司令

1941年12月退为预备役

1943年3月1日任装甲兵总监

1944年7月21日兼任陆军参谋总长

1945年3月28日被迫去职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1952年释放后在美国防部任高级顾问

1954年逝世

简评

古德里安被西方军界誉为"德国坦克装甲兵之父"、"闪击英雄"。他在军事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创造了震惊世界的战绩。古德里安出生军官家庭,自幼酷爱军事,13岁便进入军校。

一次大战期间,他任骑兵和步兵部队的初级军官和参谋军官。战后,他在边防军部队短期任职后便开始创建、组织指挥装甲兵部队。他先后担任德军的战术教官,摩托运输营长,德军装甲兵司令部参谋长、第二装甲师师长、第16军长、第19装甲军长、古德里安装甲兵团司令、第二装甲集群司令、装甲兵总监、陆军总参谋长。

古德里安在二十年代初以四轮车辆模拟坦克配合空军进行演习,并在第一辆坦克的设计到大批量生产新式坦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古德里安的"闪击战"理论使他获得了巨大的声望。1938年3月,古德里安率领第16军的两个装甲师在48小时行进600公里,到达并攻占了维也纳.1939年9月1日,古德里安率领装甲师,个摩托化步兵师),以装甲师为先导,向波兰境内猛插猛打,仅用十几天就占领波兰全境。1940年5月10日,古德里安率领第19装甲军发起了法、比、卢等国的西线战役。从13日到15日,古德里安所在部队即攻下了卢森堡、比利时、法国要塞色当,打通了通向英吉利海峡沿岸的道路。

6月初,古德里安率部发动了旨在歼灭法国南部约70个法国陆军师的战役。他只用了8天时间就打到了法国和瑞士的边境,平均每昼夜行进速度约70公里。

古德里安一年后参与了入侵苏联的战争。他指挥第二装甲集群运用"闪击战"给苏军以重创。后来,由于古德里安与希特勒意见不同被免职。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失利后,他出任装甲兵总监,为德军的库尔斯克战役计划提出过重要建议。最后,在“7月20日政变”后临危受命出任德军陆军参谋总长,但已是大厦将倾、无能为力。古德里安再次与希特勒发生意见分歧,而被迫离职。美苏冷战期间,他又受到北约的邀请出任军事顾问。著有回忆录《一个士兵的回忆(闪击英雄)》。

古德里安大战回忆录

书名:闪击英雄 - - 古德里安大战回忆录

ISBN:756133079

作者:(德国)海因茨﹒古德里安著//钮先钟译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定价:33

页数:407

出版日期:2005-3-1

版次:1

开本:16开

包装:平装

简介:作者简介:

海因茨·古德里安:1888年6月17日出生于德国维斯瓦河边的库尔姆.父亲是位正规的军官,他希望自己的子能继承衣钵,因此古德和弟弟在少年时代就被送入军校接受军事教育。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成为德国装甲部队的领袖,他指挥着史无前例的庞大装甲队碾平了大半个欧洲,所到之处,风云变色,山河震动。古德里安对德军最大的贡献就是革新了装部队的运用方式和装备,使德军在战争初期得到惊人的战果。

他们曾横扫欧洲,震动了整个世界,他们都无愧于"名将"的称号;然而,他们都是战败者,最终沦"战犯";但是,他们的军事思想为战胜国的军事专家们所重视.他们就是——德国装甲之父 "闪击英"古德里安扬威北非的"沙漠之狐"隆美尔因"曼斯坦计划" 留名战史的"战略天才" 曼斯坦因。

讲述自已与希特勒等纳粹党魁在战略上经生争执,每每与胜利近在咫尺,却又因最高统帅的"亲自指挥"而功败垂成----不知是该为他们扼腕叹息,还是要为整个世界因此而暗自庆幸?研究敌人,是战胜敌人的前提,希望本丛书中阐述的一些军事见解,能为爱好和平者磨砺手中的正义之剑!

目录:

目录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三大名将回忆录重印前记

德国三大名将再版前记译者赘言序言

第一章 背景与青年时代

第二章 德国装甲兵的建立

第三章 希特勒一帆风顺

1938年,勃洛姆堡——弗里奇危机

德国吞并奥地利

德国吞并苏台德地区

情势再度转劣

第四章 战祸的开始

战争的酝酿

波兰战役

波兰战后

第五章 西线战场上的战役

……第六章 1941年苏联的战役

第七章 投闲置散

第八章 装甲兵的发展(1942年1月到1943年2月)

第九章 装甲兵总监

第十章 “7月20日事变”及其后果

第十一章 参谋总长

第十二章 最后的崩溃

第十三章 第三帝国的领袖人物

第十四章 德国的参谋本部

附录:古德里安生平大事年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9: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