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海洋内波
释义

内波是一种重要的海水运动,它将海洋上层的能量传至深层,又把深层较冷的海水连同营养物带到较暖的浅层,促进生物的生息繁衍。内波导致等密度面的波动,使声速的大小和方向均发生改变,对声呐的影响极大,有利于潜艇在水下的隐蔽;对海上设施也有破坏作用。

介绍

海洋内波

(ocean internal waves)

密度稳定层结的海洋水体内部的波动。内波和表面波不同,最大的振幅发生在海面以下。它是一种重力波,或称为内惯性重力波。这种波动很缓慢,相速不足1米/秒。通常的内波 ,振 幅为几米至几十米 ,波长近百米至几十千米,周期几分钟至几十小时。它是引起海水混合、形成细微结构的重要原因。内波是一种重要的海水运动,它将海洋上层的能量传至深层,又把深层较冷的海水连同营养物带到较暖的浅层,促进生物的生息繁衍。内波导致等密度面的波动,使声速的大小和方向均发生改变,对声呐的影响极大,有利于潜艇在水下的隐蔽;对海上设施也有破坏作用。1893~1896年北极探险过程中,F.南森发现船只莫名其妙地减速,经研究得知,船只航行在很浅的密度跃层上方时,其动力造成在跃层处产生内波,船只的动能被消耗,因此显著减速。这种现象称为死水。由于对密度跃层的观测困难,研究的进展很慢,到了20世纪40年代后,由于温深仪及各种快速取样仪器的发明,对内波的调查才迅速开展起来。这项研究与生产和军事都有密切的关联。

密度稳定层结的海水内部产生的波动。内波和表面波不同,最大振幅发生在海面以下,频率局限于惯性频率f(=2ωsinφ)(即科里奥利参量)与浮力频率 之间。ω为地转角速率,φ为地理纬度,g为重力加速度,ρ为局地时间平均密度,cs为声速;z为垂向坐标,向上为正。频率较高的内波,其恢复力主要是重力与浮力之差,频率较低时主要是地转惯性力(或叫科里奥利力)。所以这种内波也是一种重力波或者叫做内惯性重力波。由于实际海水密度的层间变化很小(跃层上下的相对密度差也仅约0.1%),所以只要很小的扰动就会在内部产生轩然大波。这种波动很缓慢,相速仅为相应表面波的几十分之一,即不足1米/秒。由于内波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因而其振幅、波长和周期分布在很宽的范围内,一般分别为几米至几十米,近百米至几十公里,几分钟至几十小时。只要海水密度处于稳定层结状态(即N2为正值,或通俗地说是上轻下重分布着),就能观测到脉动现象。虽然它们并非全是内波所致,但频率介于fN之间的脉动,可能主要是内波的表现。

内波是一种重要的海水运动,是转移大中尺度运动能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引起海水混合、形成细微结构的重要原因。它将海洋上层能量传至深层,也将深处较冷的海水连同其中的营养物质带到较暖的浅层,从而促进生物的生长。内波导致的等密度面的波动,使声速的方向和大小都发生脉动,因而极大地影响着声呐的功能,故有利于潜艇的隐蔽而使监听遇到困难。在海洋开发中发现内波对海上设施也有影响。

海洋内波的产生条件

海洋内波的产生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海水密度稳定分层,二是要有扰动能源,两者缺一不可。在海底深层,当海水因温度、盐度的变化,出现密度分层后,经大气压力变化、地震影响以及船舶运动等外力扰动,就可能在海水内部引发起内波。当海水密度上下分布不均匀时,尤其是在海水出现跃层,也就是两层海水的相对密度值大于O.1%时,在外力扰动下,就会在两层海水界面上产生内波。

由于海水的密度分布,经常是处于不均匀状态,因此出现海洋内波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内波的波高,一般要比海面波高大得多,大的可达到几百米;内波的波长,一般有几百米,甚至万米以上。

海洋内波的危害

主要危害是能形成共振,从而使人死去,或让物品破损。

例如1963年4月10日,美国“长尾鲨”号核潜艇,在大西洋距波士顿港口350公里处突然沉没,艇上129人无一生还,事后经过对沉入海底,变成碎片的残核分析判断,下沉的原因是潜艇在水中航渡时,遇到了强烈的内波,将其拖拽至海底,承受不了超极限的压力而破碎,这就是强大内波垂直力作用的后果。

研究简史

在1893~1896年北极探险过程中,F.南森发现船只莫名其妙地减速。经研究得知,船只航行在很浅的密度跃层上方时,其动力造成在跃层处产生内波,船只的动能被如此消耗,因此显著减速。这种现象称为“死水”。对密度跃层的波动的理论研究,可回溯到半个世纪以前。G.G.斯托克斯在1847年就研究过两均匀流体层的界面处的界面波(内波的一种特殊情况),接着J.W.S.瑞利研究了连续层结的情况。至于实际的内波研究,由于观测困难,在很长时期很少进展。自40年代起,温深仪的发明及各种快速密集取样调查仪器与方法的相继出现,对内波的调查迅速开展起来。由于使用了资料的随机处理方法,尤其是谱分析的技术,使内波的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前期,为大洋内波研究的迅猛发展时期,G.加勒特和W.蒙克(1972)提出了大洋内波谱模型(GM模型)。此模型与远离边界、表面和海底、且流速梯度不大的区域的实测资料非常符合。但它只是现象的统计描述,未能揭示出内波的物理机制。尽管如此,它仍是内波资料分析的准绳,也是进一步开展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因而被誉为内波研究的里程碑。

现在研究的重点已从状况较简单的大洋主温跃层上下的内波,向情况复杂的上层、底层及大陆坡等处的内波转移,并从单纯对现象的描述,转入从海洋的整体运动过程的角度,来研究内波能量的产生、传递和耗散的机制,以及内波与其他海洋运动的相互关系。同时开展与生产和军事紧密相关的应用研究。

非随机特性

内波的频率和波数必须满足一定的关系,即弥散关系。波数为一向量,其方向与相速度一致,量值等于沿此方向 2π间隔内所含的波的数目。由内波引起的质点运动的水平速度、垂向速度和垂向位移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密度的垂向分布对内波的特性有很大的影响。最简单的内波为界面波,它沿界面传播,群速与相速方向一致。最大振幅出现在界面处。在不同深度的内波的振幅,随该处至界面的距离的增大而按指数律减小。界面上质点运动的水平速度和界面下者方向相反。在紧贴界面上下的质点,当其处于波峰或波谷时,有最大的水平速度。此处质点的水平速度随深度的变化极快,即存在很强的速度剪切。界面处的质点恰好通过界面平衡位置时,具有最大的垂向速度,峰前向上,峰后向下。这样,在浅跃层处的界面波可能在表面形成相间的辐聚带和辐散带,在海面呈现明暗清晰的条带图案。

密度连续层结的流体中的内波,比界面波复杂得多。水质点的运动速度与波的相速度垂直,传输波能的群速与相速垂直。频率不同的内波,不但相速度的大小不同,而且方向各异。近似于惯性频率的内波,相速的方向近于铅直,质点运动轨迹近于水平圆周,群速的方向也近于水平。随着频率的增大,相速与水平之交角变小,质点运动轨迹的椭度增大;群速与轨迹椭圆的长轴方向一致,与水平方向的交角增大。接近稳定性频率的内波,相速近于水平,群速近于铅直,质点近于铅直往复运动。由于群速与相速垂直,出现了费解的现象:波形向斜上方传播时,波能向斜下方输送;反之亦然。

内波在稳定性频率 (N)变化的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在表面和底面或在内波频率ω=N的深度(转折深度)处会发生反射。内波在运动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多普勒效应,从而改变其传播速度。在介质运动速度等于相速(临界层)处,内波可能消失。

由于表面与底面(或转折深度处)的反射,可能在铅直方向形成驻波。这种驻波有几个波腹,就称此内波处于第几模态,模态越高,运动就越复杂。

观测方法

由于海洋内波随时间和空间而随机地变化,并且频率范围很宽,故需要在较长的时间内快速密集地取样。许多新近发展的通用海洋调查仪器,都能满足这种要求。观测中最常用的是能同时兼测温度、电导率和深度等的锚系自容式海流计,或能同时兼测温度、盐度和深度的仪器。将多个锚系装置和多架仪器布置成立体的仪器阵列。观测的时间常连续多日甚至数月。它可得到各种锚系频率谱,例如温度频率谱和水平流速分量的频率谱。从平均温深剖面和温度频率谱,可得等温面垂向位移频率谱。从各种频率谱可分析得到方向谱(见海浪谱)。

从船上或平台上连续收放温度电导率深度仪 (CTD),投弃式和非弃式温深仪(XBT和UBT)及电磁速度剖面仪等,可得投抛谱,即垂向位移(或水平流速)垂向波数谱。利用走航观测仪器,如称为“拖鱼 (towedfish)和“蝙蝠鱼”(batfish)的温度电导率深度仪,可得拖曳谱如垂向位移(或温度)水平波数谱。若拖曳适当配置的测温链等阵列,可得种类更多的频率谱。

选定在等密度面处作中性漂浮或上下运动的温度电导率深度仪,是观测内波的理想专用仪器,它能记录下较纯的内波运动。用声学方法(如多普勒声呐)也可以观测内波,还可采用卫星或航空摄影来观测浅层的内波。

在上述观测的同时,还应作海域环境调查,如水深、潮汐、平均温盐深剖面、平均流、气压、风等,以供综合分析。

随机特性

由于内波的随机性,很难从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手段所得观测资料,得出统一的结果。加勒特和蒙克应用随机过程理论,并引入一些理想化的假设,如假设实际的海洋内波是由许多不同频率、不同波数、具有随机振幅和随机相位的正弦波线性叠加而成,将大量调查资料统一于一个普遍适用的模型即GM模型。

模型谱的特点是:在远离边界的大洋中,内波的能量波数频率谱具有普适性,即除一些特殊地区外,不论何时何地所得到的调查资料,都与这模型的结果近乎一致。它在近似惯性频率处有一峰值,近似稳定性频率处有一小峰或平肩,在中间频段有ω-2特性。对水平波数K的依从关系为(1+K/K*)-2.5,其中K*为适当选定的波数比尺。

调查资料较普遍地反映出在半日潮的频率处有一个大小不一的谱峰,但这种模型没有表达出来。这种模型也未能包括在上层海洋、陆架和陆坡处及平均流强盛处的复杂情况。

各种内波谱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可用来检验观测所得的脉动量是否为内波。

动力学

上述特性主要是运动学的。内波动力学研究波能的获得和耗散,以及在不同频率、不同波数的内波之间的传递机制。这一研究方兴未艾。气压变化、风应力、表面波、大中尺度平均流、表面混合层湍流、潮流经过变化的底地形等,都可能产生内波。虽然GM模型引入了线性假设,但实际的内波是非线性的。不同频率、不同波数的内波之间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而进行能量交换,将具有低垂向波数的内波的能量传给具有高垂向波数的内波。具有高垂向波数的内波容易破碎而发生混合,形成了细微结构。它引起的严重的速度不均匀性,容易产生湍流。因此,内波的能量又转移给更小尺度的湍流和细微结构。另外,内波的波能在临界层处会被较大尺度的平均流所吸收(临界层吸收)。因此,内波是各种大中小尺度的海洋整体运动过程中的一个积极的环节。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23:48:31